李园园 桂青圆 桂美益 陈桂琴
摘要:绒绣曾被誉为“针尖上的油画”,是唯一一个从西方传入的刺绣种类,在我国的刺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绒绣的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分析商南绒绣制作技艺以及当下商南绒绣的发展现状,对商南绒绣的传承与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商南绒绣;制作技艺;传承发展
在中国近代中西艺术文化交流融合下,我国出现了新的刺绣品种——绒绣。绒绣也称“点子绣”“斜针绣”或“毛线绣”,是指用色彩丰富的羊毛绒线手工绣制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由千万个颗粒“次第排列”“彩点组合”融合为一体而构成精美图案的绣品。
绒绣在民国初年传入商南,并流传至今。在商南,早年流传着这样一段顺口溜:“一根针,一条线,不用机器不用电,提得起,放得下,农忙农闲都能干,接送小孩不影响,啥时想干啥时干,不摊成本没风险,坐在家里把钱赚。”商南绒绣曾风靡一时,家家户户的妇女都会绣制绒绣,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南绒绣这一传统的手工艺逐渐被大众遗忘。作为我國非常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南绒绣的消亡不免让人觉得惋惜。本文通过研究商南绒绣的制作技艺及发展对策,让更多的人了解商南绒绣,希望对陕西商南绒绣的传承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商南绒绣的历史
绒绣原流行于欧洲,14世纪,德国农民的服装和壁毯上,有根据织物经纬线排列,计算针数绣成的图案。它的原料和工艺与绒绣十分相似。16世纪,欧洲出现一种专作刺绣底子的麻布,在底子上用绒线逐针绣满,便成了绒绣。绣品可用作壁挂、靠垫、椅垫等。随着欧洲大规模机器生产方式的出现,绒绣手工艺生产逐渐走向衰退。于是,欧洲商人将绒绣这种手工艺转移到中国。绒绣手工艺逐渐在中国的烟台和上海流传开来,后来通过绒绣艺术家们改进创新,把绒绣与国内优秀的刺绣传统相结合,使绒绣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艺美术品。
陕西商南处于“秦头楚尾”,又地处南北文化交融、东西文明交汇的鄂豫陕三省八县接合部。历史上外地移民较多,刺绣技术随着外地移民的迁徙而引进,因而商南县很多人都掌握了这样的刺绣技术。1986年,绒绣从烟台和上海传入陕西商南,最开始是给烟台和上海外贸工艺品厂做绒绣半成品来料加工,后来经过商南本土绒绣艺术家的吸收、改进和创新,他们将绒绣与当地优秀的传统刺绣和民俗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商南特色的工艺美术品,受到了很多人喜爱。1997年开始,商南绒绣艺人开始自己绣制绒绣样品,接外贸订单,2003年开始自营出口。绒绣从此在商南农村普及,并成为一项脱贫致富的产业。商南绒绣经过一代代艺人的薪火相传和改进保护,表现了浓重的乡土气息和人文风情。2023年,商南绒绣被列入陕西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商南绒绣这一传统手工艺起到了很好的传承保护作用。
(二)商南绒绣的题材内容
商南绒绣绣品远观色彩浓郁,层次清晰,立体感强;近赏色彩丰富有变化,层次复杂又分明,整个画面多种色彩交融汇合,给人们丰富的视觉感观,形成独特的复色艺术效果[1]。由于商南绒绣最早来源于欧洲,在我国流传至今,所以它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绒绣的内容题材广泛,商南绒绣的题材内容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方面:自然风景、动植物、人物肖像和世界名画。(1)自然风景题材有中国的自然风景和西方风景这两种类型。中国的自然风景以水墨画的风格为主。西方的风景画注重光线的表达,以写实为主。(2)动物题材有狗、狮子、马等,植物题材以常见的各种花卉为主,如图1所示,绣品色彩丰富,层次分明。(3)人物肖像题材以名人的肖像画为主,如图2所示,人物神态刻画得非常细腻,绣品具有立体感。(4)世界名画题材是以仿制世界名画为主,如温特哈尔特的《被侍女环绕的欧仁妮皇后》、穆立罗的《吃葡萄与甜瓜的少年》等,绣品风格浑厚庄重,色彩丰富,表现手法细腻,具有西方油画写实特征。
(一)商南绒绣的制作技艺
陕西商南绒绣是用不同色彩的纯羊毛线对照设计图纸和线卡,按照规定的针法在纯棉网眼布上绣制的过程。绒绣与传统刺绣工艺在绣面选择上有所区别,绒绣的绣面选择网面织孔较大的特殊绣面[2]。绒绣基本工具有绒绣花架子、绒绣网布、绒绣针、绒绣羊毛线。绒绣操作步骤有上纱、穿针、起头、标记、压头、绣制,通过图稿的确定、放样、配线、刺绣这四种工序并完成绣品。下面是商南绒绣的制作流程。
1.图稿的确定
商南绒绣的图稿来源有三种,第一种是由客户自己提供;第二种是由绒绣的设计人员提供图稿,供客户选择;第三种则是由客户提供想法,绒绣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和客户共同确定最终的图稿。
2.放样
放样则是指根据图稿的内容要求,用打格子的方法在麻布底子上将图稿等比例地放大或者缩小,把图稿的大致轮廓画出来。这类图稿对绣制人员可起到基本的指导作用。
3.配线
根据原稿画面的色彩挑选绒线的颜色。在挑选时,颜色搭配可以根据原稿从深到浅或者从浅到深进行绒线选择,这样是为了减少出错。在配色过程中会反复比对多次,直到挑选到最合适的绒线为止。只有明确绒线色彩的色相、明度与饱和度基本搭配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制作。配线对绒绣的绣制人员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这会直接影响绣品的最终效果。配好线以后为了后面绣制方便,可以做一个绒绣的色卡,根据颜色的深浅进行排序。这样可以减少绣制时的失误,提高绣制效率。
4.刺绣
一般先绣出大致轮廓,再绣各色彩块面,最后进行细部刻画。细部刻画在绣制过程中是最难的,因为细部往往是明暗交界线过渡的地方,颜色的选取和绣制都需要更加谨慎,要用有规律的针法按网眼一格一针地进行绣制。细节刻画精细的绒绣作品会更加精致生动。
(二)商南绒绣的针法
针法在刺绣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的针法绣出来的作品给人的视觉效果有很大区别,绒绣的针法借鉴了我国传统的刺绣针法。绒绣的每针代表一个椭圆形的小色块,绒绣绣品则是由一个个椭圆形的小色块聚集而成,一幅画少则几万针,多则几十万针才能绣成。绒绣的绣法有不少,从斜针发展到乱针、拉毛、扒针、十字针、掺针、铺针等60多种绣法。在绣的时候,要按布上的网眼,以斜针一格一针有规律地进行绣制。其中打籽针、铺针、斜针、十字针最为常用。
打籽针是传统的针法之一,可以用它绣花朵的花蕊或者果实的种子等细节,也可以独立地绣图案画。由于每个籽粒细小,因此便于组织。主要是第一针都要从针尖在接近网眼布位置线的末端,向内绕一圈,将绒线绕成粒状小圈进行打结处理,再绣制到网眼布上。在打籽针针法的绣制过程中,每一籽粒的用力需要均匀,只有做到匀称且不露网眼布[3],才能使绣品更加逼真和立体。打籽针的运用需要工匠们具备精湛的技艺和耐心,准确控制每一次的插针位置和力度。
斜针又名缠针,这是我国传统刺绣中一种基础的刺绣方法,主要是采用斜行的短线缠绕图案的轮廓绣制,只适合绣制一种颜色的图案。也可以用两色相接的方法来处理颜色的变化,此种针法要求走线方向一致,针迹匀密,绣面平滑,边缘整齐。
十字针,顾名思义,即使用绣线和十字格布,利用经纬交织的搭十字方法,对照专用的坐标图案进行刺绣。现在民间广泛流行的十字绣也是用十字针法绣制的。
铺针也被称为铺绣针法。它主要用于填充绣图的大面积区域,如花瓣、叶子等部分。铺针的特点是针脚整齐、平行,通过密集的针脚来形成丰富的纹理和层次感。
(三)商南绒绣的制作技艺创新
1.针织方法的创新
《一种针绣嵌花的针织方法》是商南绒绣在传承中衍生出新的针织方法,由桂美益和胡金花两位绒绣高级技师发明。它对之前的绒绣技艺进行了改进。该针织方法包括找准网布的中心点、上纱、破线、穿针和起头等步骤,主要用于人物的皮肤绣制,比如人物的脸、胳膊等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可以使人物更有立体感。绒绣作品会显得格外精细、厚实缜密、形象生动,增强绒绣绣品的视觉效果,如图3所示。
2.定位方法的创新
桂美益、桂青圆、陈桂琴三位绒绣高级技师创新了一种针绣嵌花装饰毯辅助图案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一个定位板,在定位板上预留与针绣嵌花装饰毯主图案尺寸相匹配的主图案对应区域和位于主图案对应区域外的空白区域。(2)使用电脑雕刻机在空白区域雕刻针绣嵌花装饰毯辅助图案镂空结构。(3)将针绣嵌花装饰毯主图案的网布上的主图案与主图案对应区域相重合,然后将定位板覆盖在网布上,然后对网布上的主图案与主图案对应区域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4)用画笔将针绣嵌花装饰毯辅助图案镂空结构的轮廓描画在网布上。该方法能够快速地将辅助图案全部定位在针绣嵌花装饰毯的网布上,使得绣花工在绣制时无须对照坐标图纸,大大提升了绣制效率。
(一)商南绒绣发展现状
20多年前,由于经济不发达和交通不便,陕西商南县人民的经济来源以务农为主,家中的妇女则是以绣制绒绣为经济来源。当时信息闭塞,人们也找不到赚钱的机会。因此,家家户户几乎都有妇女绣制绒绣作品。所以绒绣当初在商南县广为流传。
现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交通发达,商南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出去打工赚钱,绒绣不像其他的绣品那样可以机绣,只能手工完成。20年前绣制绒绣的妇女已逐渐上了年纪,视力不复当初。现如今愿意绣制绒绣的人少之又少。绣制绒绣的材料价格较高,导致绒绣成品的售价一直居高不下,因此,绒绣绣品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商南绒绣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绣品一直以出口为主,所以商南绒绣的艺术风格和中国传统刺绣有一些区别。对于中国人而言,接受度不是很高,因而商南绒绣在我国的发展有一定的困难。
(二)商南绒绣的传承和发展措施
1.建立和完善商南绒绣的保护机制
政府可以加大对商南绒绣的投入,建立专项资金用于传承和发展商南绒绣技艺。同时,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商南绒绣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留住商南的年轻人,激励其从事绒绣工作。政府也可以出面对接商南绒绣的材料供应商,将商南绒绣的材料价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从而降低绒绣成品的价格,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商南绒绣绣品的物美价廉。
2.开展商南绒绣的记录和宣传工作
由于商南绒绣的相关记录较少,商南绒绣的传承人、艺人都依靠口述记录和传承。当前,对商南绒绣的制作技艺进行文字、图片和视频记录,才能保留最原始的技艺资料,供更多人了解学习。还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绒绣传承人、绒绣艺术家等现场演示或演讲等方式,培养更多的绒绣传承人,扩大绒绣技艺的影响力和受众面。此外,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加大对商南绒绣的宣传力度,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商南绒绣。
3.商南绒绣文旅产品的开发
在商南绒绣作品中加入商南本地传统元素,将绒绣作品与旅游、文化、时尚等领域相结合,开发更多的衍生产品,如绒绣凳子、绒绣服饰、绒绣靠垫、绒绣手包等,可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绒绣。只有将商南绒绣产品打造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才能使其成为代表商南的旅游纪念品之一。
4.建立数字博物馆
当代人习惯使用数字产品,因此,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商南绒绣数字博物館,将商南绒绣作品,与商南绒绣有关的衍生产品以及商南绒绣制作过程及其材料、传承人等信息进行数字化保存和管理,方便人们随时随地了解和学习绒绣。其中,商南绒绣作品和相关的衍生品以及绒绣的相关材料可以在商南绒绣数字博物馆线上进行售卖。
商南绒绣是我国刺绣史上非常宝贵的一部分。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商南绒绣这一传统手工艺逐渐离我们远去。传承和发展商南绒绣刻不容缓,这需要企业和媒体对商南绒绣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商南绒绣的精美之处,同时需要政府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商南绒绣的保护力度,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人关注商南绒绣这一传统的手工艺,从而传承和发展商南绒绣,让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久不衰。
作者简介
李园园,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设计历史与理论。
参考文献
[1]包炎辉,唐明敏.上海绒绣的传承和保护[J].创意设计源,2012(2):50-61.
[2]陈菁菁.近现代刺绣艺术的“越界”现象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22.
[3]杨功珊.烟台绒绣艺术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