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凤
【摘 要】 探究项目式学习“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与单元整体教学的结合路径和实施路径,通过组织项目化学习活动,让学生习得阅读和鉴赏古典名著的方法,加深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实现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关键词】 项目式学习 单元整体 古典名著
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古典名著之旅”,围绕“初步学习阅讀古典名著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编排了四篇课文。课文基本是基于原著的白话文,篇幅较长,理解难度较大,平铺直叙的教学容易让学生觉得乏味,不愿展开阅读,难以实现单元教学目标。项目式学习不失为引导学生走进名著的一个良策。教师设计合适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一个个情境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以用促学,在用中学,习得知识,获得技能,形成品质,充分发挥自主学习意识,让语文学习真实发生。
为此,笔者在班级中开展了“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项目化学习活动,推进了单元整体教学新样态。
项目化单元整体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驱动性问题,力争通过多样化的项目任务探索问题解决路径,由此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并以整体的思维开展文本学习。本册“快乐读书吧”以“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为主题,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旨在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名著鉴赏的方法,形成个性化解读名著的能力。
本项目通过各个子项目的落实,有侧重地开展项目化学习,驱动学生在任务中提升语文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最终以不同的方式呈现项目学习成果。(见图1)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主,融数学、科学、美术、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为一体。
1.明确教学目标。笔者为本单元设定了四个教学目标:
(1)通过深入阅读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聚焦主要人物形象,进行细致入微的剖析,以多种形式诠释四大名著丰厚而深邃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
(2)学生能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将学习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地构建学习方法、知识体系。
(3)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深入感受名著作品中人物命运的起伏和波折,体会文学名著的精髓,逐步提高古典文学修养和研究能力。
(4)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归纳与总结能力、写作与表达能力、想象与创造能力等。
2.构建项目主题。“如何趣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通过多元化品读,做到常读常新呢?”学生由此展开激烈讨论,共同探究有创意的途径,多次协商淘汰呆板、操作性不强的阅读模式,力求在读实、读透、读好上下功夫。随后,学生自主确定子项目学习的任务,开启本次项目化学习之旅。笔者立足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体,从引导学生感悟、传承、弘扬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内容出发,设置古典名著沉浸式阅读之旅等项目实践活动。
3.分析阅读情况。笔者为学生制定了“四大名著阅读情况调查表”,从六个角度切入:你是否阅读过四大名著?你阅读过其中的哪部或哪几部?你最喜欢哪部?你在读四大名著时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在什么情况下阅读四大名著的?你是怎样进行名著阅读的?通过线上平台下发问卷,广泛征集样本,完成数据统计表和分析表。通过前置调查,学生对自我阅读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并结合课堂知识和文本内容,以名著导读为学习的切入口,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开启阅读之旅。
1.组建项目小组。笔者对全班进行分组,要求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实现个人学习目标,更要配合好小组成员,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例如,《水浒传》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通俗活泼,很适合以课本剧的形式呈现。对此,笔者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体认知体验,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加深对其文本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并使学生在对角色的揣摩和理解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笔者还组织学生在编演后谈体会、论得失,并对照评分标准评选,选出最佳表演小组、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剧本、最佳道具设计等。
2.注重过程引导。在本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充分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度,实施组内分工,并采用轮换机制,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笔者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敢于表达的能力。在任务分工时,笔者要求每位学生都参与思考,即让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强烈的求知欲以驱动自主思考。在项目制作、角色分工、合作探究、活动反馈等各个环节,“全面参与”的理念始终贯穿其中。
3.聚焦问题解决。四大名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精华,展现了古典小说深邃的文化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那么,如何通过多元化品读,趣读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做到常读常新呢?项目式学习可以解决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中的问题,并随着项目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围绕文本内容和语文要素,聚焦学生的实际问题推进项目,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1.项目经验的分享。笔者往往设计开放式的学习任务,层层递进,深化长时探究,体现学生自己的个性。开放式的课堂和引领式的教学,改变的是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形式。每个子项目都由多个任务去推进,而几个大任务又可分解为几个子任务。学生不但没有产生畏难情绪,反而情绪高涨,在一个又一个挑战中获得成就感。通过项目研讨分享会,笔者设置“班级评审”和“大众评审”等环节,学生根据评价量表对分享经验的小组进行打分与点评,并结合小组板书和作品给出修改建议。在分享过程中,课堂气氛活跃,处处迸发着思想碰撞的火花。如此,笔者以一个又一个的任务和任务经验分享,引发学生深入进行思维构建,不断地激励着他们进一步去探究。
2.项目成果的展示。本项目旨在以点带面,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鼓励学生参与经典名著的深度阅读。笔者立足语言文字,关注言语技能,聚焦学生能力生长的过程,在调动学生内驱力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本项目学习成果精彩纷呈,有图文并茂的展示,有绘声绘色的音频欣赏,还有惟妙惟肖的视频分享,打造了一场令人惊艳的文化盛宴。以《三国演义》阅读教学为例,笔者创设了三个子项目,详述如下。
(1)子项目一:三国语言我来摘。《三国演义》的语言风格为“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具体特点是“简洁精练、生动传神、晓畅自然、灵活多变、气势充沛 ”,表现为:人物则形貌毕现,呼之欲出;事件则生动活泼,如在眼前;环境则逼真如画,如临其境;言情则如其口出,动人心魄。通过阅读摘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时积累大量的经典言语,从而学会准确表达自己情感的方法,实现笔下生花。
(2)子项目二:三国英雄我来评。《三国演义》是一部鸿篇巨制,人物灿若星河,情节错综复杂,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不必提过高要求。笔者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对古典名著语言的熟悉,对内容的大致了解,以及对人物的认识上。笔者从学生感兴趣的“英雄人物”入手,引发学生展开深入阅读。这个子项目可以分两个活动来完成。
活动一:“在众多的人物当中哪位是你心目中的英雄呢?”笔者以此作为驱动问题,引导学生初读《三国演义》,试着梳理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学生根据自身对三国人物的了解,小组合作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而后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资料进行小组探讨,最后形成了一份“三国英雄人物名片”。
活动二:“锁定自己心中的大英雄,找出相关故事情节,分析其谋略的过人之处。”笔者引导学生关注“青梅煮酒”“三顾茅庐”“赤壁之战”“败走麦城”等引人入胜的故事,并在班级开展“我最敬佩的三国英雄”故事会。活动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对故事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揣摩,阅读也就走向了深处。在“读一读、写一写、评一评”的过程中,三国英雄人物形象便在学生心中生成。
(3)子项目三:三国兵器我来制。英雄人物使用的兵器各式各样,它们也是推动故事进程的重要道具。将语文和美术两个学科相结合,让学生选择一件三国兵器,并根据文中对兵器特点的描述,小组合作进行兵器的制作。学生通过绘图、剪裁、粘贴等,最终制成三国兵器模型,并将作品展示给班级同学欣赏。同时,小组代表详细介绍兵器的主人、相关的著名战役、兵器特点等情况。
3.单元教学的评价。项目式单元教学的评价类型是多元的。在活动的各个阶段,学生在层层深入的实践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如能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评价,不仅能指引阅读活动的落实,还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加自信。在本次项目式活动中,笔者在各个阶段都设置了成果展示平台和评价量化表,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评判、修正与完善,让阅读评价趋于全面。
公开展示是结果性评价的关键载体。例如,基于项目成果公开,笔者在《水浒传》项目式學习的最后环节,布置了课本剧排练的作业,包括课本剧改编、小组合作、任务表演三个方面。学生表演后,生生互评,最终依据评价表进行评选。评价方式是个性化的,记录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所得。对教师而言,评价则是为了反观教与学的过程,从而促进更好地教。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本次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单元整体教学,有效达成了单元教学目标。在探究项目成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初步学会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感受到古典名著的无穷魅力,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增加了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学习活动还培养了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实践能力,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反思本次项目式学习活动,笔者仍然发现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各个子项目活动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在整体上缺乏一个系统的提升过程;学生在子项目活动中思维的递升性不够明显,项目也缺乏进一步的迭代升级等。这些都还需要笔者在今后的实践中去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