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毓新 吴忠秋
【摘 要】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以词悼亡的开篇之作,依循语文课标和教材要求,基于时空维度细致深入地品鉴这首词,更能体味词人对爱妻的挚爱和思念之情,掌握虚实相生、借幽梦表情的写作技法。
【关键词】 鉴赏与表达 虚实相生 时空维度
晚清词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评价苏轼的词:“纯以情胜,情之至者词亦至。”[1]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下文简称“《记梦》”)是苏轼“情之至者”的最佳例证。该词虚实相生,通过梦境悼念亡妻,把文学从时间中描写生活的形式(叙事性)与绘画从空间中描写生活的形式(呈现性)结合起来,形成像现代电影般独特的叙述方式,在昼夜之中、千里之间纵情驰骋,增大时空距离,具体、形象地表达了苏轼对爱妻深切的悼念之情。洞悉这首词虚实相生、借幽梦表深情的写作技法,有利于实现言意兼得的教学目标。
1.初恋至今,历久不衰含挚情。青神县至今流传着“唤鱼联姻”的故事。《光绪青神县志》载:“上岩,宋苏东坡尝读书于此。中岩,下有唤鱼池,客至抚掌,鱼皆出游。岩上有东坡‘唤鱼池’三大字,邵伯温书‘中岩’二隶字。”[2]地方志地近迹真,有裨信史。东坡与王弗同时为鱼池取名为“唤鱼池”,成为唤鱼联姻的千古佳话。清人蔡珽赞曰:“唤鱼自昔羡坡公,古今虽殊兴致同。”[3]这些文字证实了“唤鱼联姻”的真实性。苏、王二人共同生活了十一年,一起走过初恋、成婚、生子三个重要的人生阶段。可惜王弗早逝。王弗的墓旁种植了许多松树,学者朱靖华认为是苏轼亲手所栽,意在让松树代替自己陪在亡妻身边。王弗去世十年后的正月十五前后,月圆人缺,苏轼倍加怀念糟糠之妻。正月二十日夜晚,苏轼幽梦思妻,终得一见。于是,他在梦醒时分写下本词,表达对端庄矜持、聪敏娴静、相濡以沫的亡妻经久难忘的真挚深情,让我们看到了豪放派词人苏轼令人动容的挚情。
2.幽夢一场,梦醒梦散留悲情。成功的作品,情感一定是真实的;文中的事物,除了真实,还可能是作者想象的。本词是“记梦”词,通过梦前、梦中、梦醒的时间顺序表达苏轼深彻的悲恸。词的上阕写梦前悼念妻子,诉说心中的悲痛凄凉;下阕“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描写了梦中相遇场景,“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抒发了苏轼梦醒时分的感受——梦醒,更添伤悲。词中对梦境的描写仅有两句话,主要内容更多的是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直接倾泻因妻子去世而产生的悲痛之情。这两阕以蒙太奇式的手法,凸显了悼念亡妻的主题。
3.十年生死,日思夜想流思情。春秋十载更替,苏轼怀念王弗依然如故,已经达到“不思量”也会“自难忘”之境。可见当年互敬互爱、同甘共苦的一幕幕在苏轼脑海中出现的次数之多,多到现在生出思念之情已经成为本能。日思夜想,唯有在梦中,苏轼才能一解相思之苦。弗洛伊德发现,梦代表着一种“愿望的达成”,他指出:“梦始终是为了满足愿望。”[4]弗洛伊德相信,所有的梦都与自我有关,都表现着自我的愿望,而愉快、欢乐、幸福的梦正暗示愿望的达成。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对亡妻的思念很浓,夜晚睡梦里便会出现她的身影。日复一日,苏轼终于梦回故乡,夙愿得偿。
1.孤坟不孤,空间变易言挚情。《亡妻王氏墓志铭》中说:“其明年六月壬午,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5]据此可知,王弗之墓与公婆之墓不过相距八步的距离,不应是“孤坟”。而苏轼在《记梦》中却视其为“孤坟”,认为亡妻是孤独的。词与现实有极大的差异,造成了空间变易,这就是“情与理的反差”。反差越大,情感越深。“孤坟”二字,实指苏轼失去妻子后自我的孤独,也凸显出苏轼担心妻子孤单,想重回青神县陪伴妻子的心愿。如果“我”能去,你就不再孤寂;如果你能继续陪伴“我”,“我”也不会如此孤独凄凉,间接体现出苏、王二人在精神上的互相依靠,言说出夫妻感情的真切与深挚。
2.生死相隔,明月松冈悲断肠。在“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中,苏轼联想到天上、地面两处空间,写作镜头由上至下转换,清冷悲凉的松冈月夜之景与“肠断”之情相互渗透,将自己与妻子的死别之悲烘托到了极点。此外,“肠断”二字直抒悲情:妻子无法复活,“我”也就无法改变这种年年悲伤的情状,无奈、无助与悲痛难忍之感共同扑向“我”,“我”已无力承受,只能纵容悲伤肆意袭来。苏轼的笔触从天上到地下,从坟里到坟外,又从密州到青神县,三处联系不大的空间,最后顺着他作为一名“断弦人”的深深悲情,悄然通畅地聚在了一起,使本词的空间之感更强劲,更深阔。
3.千里相逢,如梦如幻解相思。苏轼任职的密州(今山东省潍坊市)与安葬妻子的青神县(今四川省眉山市)相隔千里,根本无法实现苏轼马上去到亡妻之墓稍解相思之情的愿望。何以暂时逃脱忧思?唯有进入虚幻的幽梦。在梦中,苏轼见到了妻子坐在镜前梳妆,看着镜中的“我”,“我”静静地望着镜中的她,任由时间流逝……此时无声胜有声,千言万语都化作泪水,滴落出连绵的思念。思念浓烈,溢出了现实空间的屏障,使得苏轼进入真假重叠、虚实交织的境界,相思至深。
运用文学理论,结合创作背景,联系现实生活,熟读文章内容,才可能赏析评鉴文章。赏析评鉴文章,不能仅仅止于文章内容,还应解读文章的“形式秘密”,从而洞悉并掌握经典名篇的写作技法。教师应立足文本解读,或隐或显地教给学生一些“能读”“能写”的道理,插进一些具体的写作方法,让学生自读自悟。苏轼才气纵横,写文章随物赋形,“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早在南宋,就有“苏文熟,秀才足”的俗谚。学生不但要熟读苏轼的文章,更要学习和运用这位大文豪的写作技法。
《记梦》这首词,有文势的“直”,从梦前、梦中到梦醒,时间节点很明晰;又有文笔的“曲”,三处时间和三处空间,虚实相生,摇曳多姿。写作技法很多,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虚中带实——虽写梦中相逢,却将悲苦之情写得极为深切真实。
记梦,是采用“生活的横断面”,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彩的片段或方面。这在苏轼的词作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如《记梦》中的“小轩窗”一句,就是最精彩的“生活横断面”。这是文中有梦,还可能在梦中生文,如《记梦回文二首(并叙)》:“十二月二十五日,大雪始晴。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使美人歌以饮。余梦中为作回文诗,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唾碧衫。意用飞燕唾花故事也。乃续之,为二绝句云。”[6]梦中偶得诗句,梦醒时分,苏轼便将梦中的诗句续写成了两首回文诗。
“向梦学习”,是许多名家展示给我们的成功的写作经验。《梦游天姥吟留别》正是李白描绘惝恍的梦境,在奇特的梦境中寄寓着诗人深沉的慨叹——“有人记住一种叫梦的生活,他们成了作家。……作文如做梦。在犹如做梦的写作状态中,文字的意味向虚幻、恍惚和不可捉摸的真实飘移,我时而入梦,时而醒来说梦。”[7]用做梦的手法创作,记住梦,写出梦,你就可能成为作家。因为作者主体的情感是不可感的,作者只好借助假定的梦,或者说“移情”,让不可感的情感变为可感的客观实体。正如韦勒克和沃伦在《文学理论》中所说:“与其说文学作品体现作家的实际生活,不如说它体现作家的‘梦’。”需要说明的是,写作是在平静回味、内化意化后,运思赋形、造句成篇的。诗人正在喜怒哀乐的时候,很难想到作诗,必得等到他的情感平静了,他才会吟味那平静了的情感,进而想到作诗;于是乎运思造句,作成他的诗,这才可以供读者欣赏。写梦,尤其是在梦醒之后经过“提纯”再记梦,更有助于表达强烈的情感。这种写作方法特别值得高中生在自己平时的写作中学习和运用。
《记梦》一词,所写的梦的内容应该是真实的,除了日思夜想,还可能与苏轼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思念故人有关。生活中应该是先有梦,但苏轼却是先写思念亡妻,下阕才用两句话记梦。行文逻辑即文章结构,与文字、意象一样,也是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文学文本是主观、客观和规范形式的三维结构。所以,为了更好地表露挚情,也为了引导读者体悟悲情,词人把“梦”放在下阕而非开篇就“记梦”。解读作品要关注作品隐秘的生成过程,学习创作也要熟悉并掌握这些隐秘生成的过程,这就是写作高手和普通人的最大区别。由此可见,从“能感之”到“能写之”,其间要经历许多艰险。只有通过长期艰苦的探索,才能感悟经典篇目的写作妙秘,才可能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
《记梦》这首词被收入普通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课本中,作为“古诗词诵读”篇目,教材编写者用一句话简短赏析“诚笃的感情”后,又用一句话点明追述“梦境”的写作方法,进而提出学习要求——“诵读这首词,留意细节描写,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梦境的记述、对亡妻的思念和落拓的身世之感融合在一起的”。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教师可以订立这首词的学习目标,即:诵读这首词,查阅相关资料,独立研习本词,感悟其独特的思想内涵和表现技巧,获得并表达自己新的体验与发现。达成这一目标的具体学习步骤可以这样安排:先背诵这首词,然后用白话文讲出它的主要内容;借助相关资料,尝试从时空维度解读这首词,写一篇品鉴本词的文章,或运用本词结构安排与虚实相生的写作技法,写一篇短文,记录你通过持之以恒的观察思考所发现的“这一个”独特意象。※
[1]陈廷焯.白雨斋词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2.
[2]郭世棻.光绪青神县志[M].成都:巴蜀书社,1992:845.
[3]高文,丁祖春,郭昌澜,等.四川历史人物名胜词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129.
[4]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31.
[5]钟惺,袁宏道,谭元春.东坡文选·东坡诗选[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214.
[6]苏轼.苏东坡全集(上) [M].合肥:黄山书社,1997:237-238.
[7]曾枣庄,舒大刚.苏东坡全集5[M].北京:中华书局,2021:2385.
[本文系西华师范大学2022—2024年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培养卓越语文教师的微格教学模式改革及其課程资源开发”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毓新,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副教授;吴忠秋,四川省成都市龙王庙正街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