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云
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对幼儿的成长以及生活都有着关键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劳动教育,将德智体美劳相融合,贯穿学校、社会、家庭各方面,使幼儿得以健康成长。本文首先讨论劳动教育的内涵,接着分析开展幼儿园劳动教育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策略,以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习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逐渐重视幼儿园的劳动教育,开展劳动教育意在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良好习惯。但从目前开展的劳动教育来看,学校以及家庭对劳动教育认识不足。对此,教育部门应当基于《指南》背景,开展幼儿劳动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同时要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明确劳动教育实施策略,切实提高幼儿劳动教育效果,凸显劳动教育的价值,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一、幼儿劳动教育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开展幼儿劳动教育应当具有明确的实际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将劳动赋予不同的地位和目标,丰富了劳动教育的内涵。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幼儿劳动教育应当基于《指南》背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从幼儿的认知、技能和情感三维角度出发。劳动教育的核心是生活劳动,生活与劳动是息息相关的,二者紧密相关。一方面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为幼儿带来劳动的机会,将劳动融入生活当中,提高幼儿勤劳刻苦的品质;另一方面将生活与劳动紧密结合,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但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无法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会使幼儿产生抵触情绪,因此教师要注重劳动教育的教学方法,以作为中心,将劳动教育进行实践,而非口头传述,赋予劳动教育特殊地位。实施劳动教育应当树立劳动目标以及劳动内容,通过树立劳动目标,潜移默化培养幼儿劳动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展优良的劳动内容,可以使幼儿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不断深化劳动教育的核心;其次,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劳动体验,安排幼儿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幼儿热爱集体,热爱劳动的情感。
二、实施劳动教育的价值
(一)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当中,教师的职责不只是教书,还应当对幼儿的良好品质进行教育。教师需要设定一系列的德育工作,对幼儿开展德育教育。因此激发幼儿的学习潜能,劳动教育是德育的核心,使幼儿积累丰富的经验,通过劳动正确认识社会,使幼儿在劳动过程中能够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精神品质,满足幼儿未来成长和发展的需要。教师实施劳动教育要构建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幼儿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对幼兒给予关怀,使幼儿的创造力和道德品质都有所提高,从而培养幼儿劳动核心素养。
(二)培养幼儿良好品质
教师开展劳动教育工作不只是简单地教学劳动知识,而是将劳动教育融入课堂教育中,培养幼儿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幼儿意识到劳动在未来成长和发展中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幼儿坚强的品质和自信心。同时开展劳动教育工作可以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使幼儿在课堂上相互分享,相互交流。在幼儿园的劳动教育中,为了给予幼儿充分分享劳动教育成果的机会,教师应当给予幼儿一定的物质奖励,且让幼儿学会欣赏自己,提高自己的满足感,使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对自己获得肯定,培养幼儿坚强的毅力,对幼儿的心理以及学习生活都有积极的作用。
(三)满足幼儿成长需求
劳动是一道划分人类与动物的标杆,由于幼儿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为了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需要开展劳动教育,使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培养坚强的品质,提高幼儿课堂学习兴趣。因此,实施劳动教育能够激发幼儿的本能,符合幼儿成长和发展需求。借助劳动教育可以驱动幼儿的行动力,使幼儿在劳动过程当中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实施劳动教育,将做与学相结合,培养幼儿丰富的生活经验,使幼儿具备自我完善的能力,培养幼儿坚强的毅力,发挥劳动教育的本能,使幼儿在劳动教育课堂上不断完善自我。
(四)培养幼儿完美人格
劳动教育是幼儿成长的需要,能够满足幼儿的生活体验,而良好的生活体验又能够培养幼儿积极的认知。劳动教育是一项人格教育,能够陶冶情操,使幼儿在劳动过程中能形成独立判断,认真完成工作,敢于挑战生活中的困难,收获成功带来的喜悦,促进幼儿高质量的劳动,使幼儿能够享受精神愉悦,培养幼儿完整的人格。开展劳动教育使幼儿在劳动期间进行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促进幼儿的表达能力,使幼儿懂得尊重,学会感恩,分享劳动带来的成果,培养幼儿完美的人格。
三、《指南》背景下幼儿劳动教育的实践策略
(一)渗透教育内涵,奠定劳动教育基础
在幼儿的成长和发展中离不开劳动教育,若想切实提高幼儿的劳动品质,应当在日常生活以及家庭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内涵,从而使幼儿形成正确的劳动意识。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时,教师要明确劳动教育的地位以及劳动教育内涵和目标,要减少幼儿的抵触情绪,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坚强的毅力,促进幼儿未来的成长发展。
例如教师在教学《垃圾分类》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不断丰富了教育的工具,对开展劳动教育获得极大的帮助。由于劳动教育有很多抽象的知识,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劳动教育变得更加直观,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在实施劳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的知识或者引用劳动教育的动画片,将一些喜闻乐见的劳动形象展示在课堂上,能调动幼儿的感官,潜移默化培养幼儿的劳动品质。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幼儿播放动画视频《垃圾分类》,在幼儿观看此类影片之后,可以对垃圾分类产生更加直观的认识,使幼儿能够正确进行垃圾分类。教师播放动画片之后,要使幼儿明白垃圾分类人人有责。教师以多媒体的形式向幼儿灌输劳动教育的知识,能够加深幼儿的劳动记忆,从而在课堂上深化劳动的内涵。此外,教师可以借助一些节假日来开展劳动教育,例如可以在劳动节当天组织幼儿进行大扫除活动,带领幼儿走进劳动活动中,从实践感悟真理,感悟劳动内涵,同时可以布置家庭劳动的课后作业,鼓励家长督促幼儿做家务,并且对幼儿给予表扬,打破枯燥的教学模式,对幼儿的劳动品格进行培养。
(二)开展角色扮演,组织劳动教育实践
班主任要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课堂中,除了利用劳动课堂的内容来实施教育活动之外,还可以课内时间开展劳动教育。为了充分发扬劳动价值,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使幼儿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劳动带来的收获,丰富幼儿的劳动体验,促进幼儿的情感和态度的完善。
例如教师在教学《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成果》时,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教学活动。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教师要积极带动幼儿参加劳动活动,根据社会生产业的不同,让幼儿选择喜欢的职业并且融入角色当中,例如有的幼儿选择扮演清洁工,拿着扫帚围着教室打扫,收获教室清洁后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但由于其他幼儿将垃圾扔在地上,将干净整洁的地面弄得脏乱,使得清洁工的劳动成果付之一炬,幼儿不得不再重复打扫。在此过程当中可以使幼儿掌握劳动的技能,体会到劳动带来的价值,并且在享受他人劳动成果时,对他人给予充分尊重,不仅要尊重他人的人格,还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一步增强幼儿对劳动价值的体会,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教师为了积极鼓励幼儿投入劳动活动当中,可以组织幼儿编排剧情,主要围绕劳动展开表演活动,让幼儿亲自边扮演自己喜欢的劳动角色,针对表演内容安排劳动的流程和方法,使幼儿参与其中,引导幼儿将所学的劳动方法以及获得的劳动体验分享给他人,一方面可以丰富幼儿的劳动体验,另一方面可以使幼儿在劳动过程当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充分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
(三)营造愉悦环境,提升劳动教育成效
由于幼儿正处于成长以及认知发展阶段,对周围的事物以及环境会产生潜移默化的认识。因此教师要为幼儿营造愉悦的劳动环境,精心设计劳动教育的方案,使幼儿在劳动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以及心理特点,促进幼儿的劳动参与度,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使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帮助幼儿在劳动过程中形成劳动习惯,培养幼儿正确的劳动观念。
例如在教学《劳动与劳动教育教学》内容时,教师平铺直叙开展教学会降低幼儿课堂学习效果,教师要注重教学策略。在实际的课堂教學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特点,让幼儿处于劳动环境中,培养幼儿自觉的劳动意识,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教室内展开劳动实践,安排幼儿每天轮流打扫劳动区域内的卫生,并且对积极劳动的幼儿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扬,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勤劳刻苦的品质,将劳动教育渗透于实践中。班主任还可以在劳动教育课堂上为幼儿准备剪纸活动,通过幼儿的手工劳动,可以使幼儿在积极的氛围下进行学习,在不断重复的劳动中潜移默化培养幼儿的劳动品质。教师要积极调动幼儿集体参与劳动协作,可以将每周一作为幼儿园的集体劳动日,对校内卫生进行简单的打扫,丰富劳动的内涵。教师要积极带领幼儿进行劳动,不断丰富劳动的内涵,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使幼儿在教师创设的劳动氛围下对劳动产生积极的兴趣。
(四)设计趣味活动,加强劳动教育参与度
为了将劳动教育渗透在课堂中,教师要不断利用日常的教学内容,将劳动教育融入课堂中,走进课堂,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劳动品质。教师开展每一节课时可以带领幼儿进行趣味性的活动,可以开展讲故事、折纸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教育部门要构建完整的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使幼儿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强化自我认同,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促进幼儿的成长。
教师在教学《有趣的剪纸》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向幼儿讲述剪纸的故事内容,营造幼儿喜爱的教学环境,可以为幼儿讲述经典的剪纸故事,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品质。此外在讲解剪纸内容时,为了提高幼儿对剪纸的兴趣,可以开展剪纸劳动,为了确保幼儿掌握剪纸的方法,教师可以准备颜色丰富的纸张,在课程开始前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纸张,根据教师的教学示范进行模仿。在幼儿掌握基本的剪纸方法之后,可以对幼儿进行分组合作开展剪纸,利用幼儿的剪纸将教室进行装饰,使幼儿在实践过程中获得劳动的体验,增强劳动教育的效果。教师利用剪纸故事和剪纸活动可以促进幼儿热爱劳动的精神品质。教师通过创建趣味性教育活动,为幼儿营造愉悦的教学环境,在提高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可以享受劳动带来的成果。此外,教师为了深化劳动教育的内涵,应当构建家园合作机制,通过言传身教,鼓励幼儿家长参与到劳动当中,对幼儿进行耐心教导,使幼儿在劳动过程中树立良好的责任感,促进幼儿形成全面的认识。教师可以为幼儿布置家庭作业,鼓励幼儿在家庭生活中为父母承担劳动,可以是打扫卫生,也可以是清洁马桶,通过劳动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幼儿的劳动观念进行深化,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为幼儿的成长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开展劳动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注重劳动教育的价值,合理开展劳动教育,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使幼儿主动承担劳动责任。教师要营造愉悦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内涵,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开展,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进行劳动实践,培养幼儿完整的人格,使幼儿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