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2024-02-07 19:14王桂春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思维语文课堂教学

王桂春

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让学生紧跟教学进度的有效教学方式。素质教育背景下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质增效,需要教师掌握提问艺术,转变以往课上提问频率快与数量多、满堂问等现象,需要教师把握提问的时机和原则。

一、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艺术分析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涉及诸多方面。课上提问有集中学生注意力、温故知新、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学生思维、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的作用,利于教师合理控制教学过程和调整教学设计。语文学科知识的内涵深奥,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巨大,涉及的提问种类多样,包括认知型、了解型、记忆型、建构型、理解型、应用型、评价型、评析型等类型的提问。课上的提问技巧多样,在实践中要求教师合理把握提问的度,遵循民主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等提问的原则,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活动,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等问题。民主性原则是指将学生当作是课堂的主体,整个师生对话过程中讲究师生平等,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言,让教师得到更多的反馈信息。启发性原则是指合理控制问题的难度,但不能忽视问题的挑战性,以此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推动学生思维发展,并与新知识形成良好的联系。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情况去设计问题,调配问题难度的跨度,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基本功。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要点

(一)合理选择提问方式

课上提问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置问题,采用新颖的模式,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一是趣味性提问:课上的提问内容具有足够的趣味性,能够获得学生认可。利用提问艺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贴合学生的生活记忆,让学生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通过趣味性的提问,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与共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本内容。二是层次化提问:了解在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保证提出的问题能够兼顾每位学生,避免仅向优等生提问,弱化了教学的公平性,也会影响整体课堂互动效果,让两极分化问题发生。只有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针对不同水平学生设计问题,让全班学生受益,才能够充分发挥提问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对于基础层次低的学生,提出低难度、封闭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让其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对于基础层次中等的学生,提出中等难度、半开放性的问题,旨在实现本课知识点的触类旁通。对于基础层次高的学生,面对本身学习能力较强,并且学习基础层次相对较高的学生,教师在这一阶段进行问题的提出时,需要尽可能选择难度更高并且更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这种问题提出的方式能够使得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并且拓宽学生的自身思维能力,结合已有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地延伸,学生在这一阶段会将已有的知识与全新学习到的知识进行结合,通过新旧知识的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将已有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开展高阶思维,使得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学习质量得以提升,学生能更好地了解面对不同的问题,只有将已有的知识进行应用,才能够提高应用的整体质量,并且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整体学习质量。三是启发性提问:学生回答错误或思考方向不对,会让学生有挫败感,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时学习兴趣不断下降。教师需要在问题设计时设计更多具有引导式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思想和思路的转化,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使得小学语文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以及学习的重要性。了解自身的思维方式,做到思路的正规化发展,使得每一名学生在当前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都能够更加容易、清晰地得出正确的解答方案。学生在这一阶段也会增加对自己的认同性,提高自信心,同時完善师生关系,学生会更愿意与教师进行沟通,并且希望从教师处获得更多的认同感。通过启发式提问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启发式提问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如在《自相矛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提出“那个卖矛和盾的人,为什么最终都没有卖出去”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答案:即故事人物说了自相矛盾的话。再让学生思考“这个人怎样才能够将自己的矛与盾卖出去呢”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活跃,有的学生认为应当隔天卖不同的器具;有的学生认为应当重新组织语言。学生的答案多样化,都是学生经过积极的思考得来的。由此可见,教师不能主导性地讲解理论知识,应当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确保学生学习的深入性。四是逐层递进的问题,通过引导式的问答,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深化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思考,引导式的问答与传统课堂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存在非常大的区别。通过引导式的问答,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思路,并且结合教师所述的内容进行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以此来确保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等均可以得到提升。通过引导式的问答还能够让学生对本节课所讲述的内容进行深度分析、深入思考,提高学生自身的探索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特别是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本篇文章的内容设置一个问题串。在问题串中包括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道理是什么?第二,通过这篇文章如何看待主人公的行为动线以及主人公的行为价值;通过学习本篇文章你学习到了哪些道理?这些道理又如何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这些问题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也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章所讲述的内容,将所讲述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才能够内化学生对阅读的理解。让学生从理解道理,到德育的吸收内化、外放于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五是对比性的问题,小学生的社会阅历少,情感经历不丰富,对文章中丰富的感情理解片面,教师在这一阶段也可以采用对比性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通过对比性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回忆文章中的内容,通过已知探索未知,同样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探索能力,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本篇文章不理解的内容。例如在开展《卧薪尝胆》这一课的教学时,由于本篇文章所讲述的是越王勾践在战败之后忍受战败之辱在吴国忍辱负重,发愤图强,最终灭掉吴国的故事,这篇文章内涵相对较为深奥,学生实际学习时会遇到很多问题,而在本篇文章中发愤图强与忍辱负重是本文的主题思想,学生的生活环境优越,能够直观理解发愤图强的思想,但对忍辱负重思想的理解不到位。特别是很多学生不理解粗布衣、石头房为何就能够表达出越王勾践的艰辛,其情感表达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感情,教师可以选择对比性的提问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一定要确保教师所选择的对比问题本身能够与当前的社会发展、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越王在不当奴隶之前,他的生活是怎样的?他的生活与现在的生活存在怎样的区别?”再比如“你和某一个小朋友发生矛盾后,老师让你进行赔礼道歉,却没有让另外一个小朋友赔礼道歉,甚至要求你帮他打扫卫生,你会是怎样的感受?”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到反差,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越王勾践当时的委屈与无奈,使其有更多的代入感,对越王隐忍有较深的理解。

(二)把握提问时机

课堂提问时机尤为重要,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绪去学习和思考,以此提高学习效率。一是针对教学内容的模糊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迷茫不知的状态,在学习易混淆的知识点时,教师合理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二是针对教学内容的盲点,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认知不深入,极易出现遗漏该知识点的情况。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在学生不易上心的地方多做强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反复复习。三是针对教学内容的发散点。语文学科内容的综合性特点突出,但小学生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打开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自主探究事物的多面性。

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通过本文第三段的学习,深入感受毛主席关心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困难的高尚品德。在学习第三段内容时,用多媒体出示当地百姓喝清澈甘甜的水后激动人心场景的插图,引发学生想象画面,并围绕“乡亲们聚拢在毛主席周围在干什么呢?他们一起说了什么”的问题进行谈话扩展。引导学生观看课文第二幅图,并且描述一下画面的具体内容。在学习“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这句话时,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乡亲们立这块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在解放以后立呢”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这句话是广大人民群众翻身不忘共产党,时刻感激毛主席的有力证明,以此深化学生的情感认知。在拓展练说的环节,让学生围绕“除了毛主席,你还知道哪些革命先辈一心为老百姓服务的感人事例”的问题展开小组交流,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的诞生,是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为首的无数先辈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奋斗中创建的。

(三)引导学生自发提问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并不仅是由教师主导的,在提问的过程中应做到:一是围绕课题发问。如在学习《飞夺泸定桥》时,分析“飞夺”一词也有两层含义,“飞”强调神速,而“夺”则强调红军的神勇。可谓“飞”中见智,“夺”中见勇。“飞”体现在识破诡计,智定策略;排除艰难,智斗援敌的两方面。“夺”中见勇则体现“险”中见勇、“难”中见勇、“激”中见勇的三方面。通过解决学生的疑惑,减少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思维障碍,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二是新课导入环节,如在《我要的是葫芦》的教学中,需要学生具备透过文字表象看到本质内容的能力,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需要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对比阅读教学环节,教师传授有效的阅读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对比分析文本,加深对文本写作手法和主题内涵等方面的了解。学生可以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思想情感等方面自主设计问题,或是提出各种疑问及不同的见解。教师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共性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个体问题,发挥班集体的集思广益作用,得出完整性的结论,确保学生的深度学习。

(四)留下充足的思考时间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确保提问教学作用的有效发挥,需为学生留有更加充分的思考时间,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和点拨、提示,避免自问自答,更不能在学生还未思考就给出答案。提问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成熟,需要給学生留有足够思考空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找出问题答案,对于开放性的问题能够得到不同的答案,学习氛围更加活跃,利于学生完整知识结构体系的建立。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先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联系上下文、结合延伸学习资料等方式进行独立思考,获得独到的见解,避免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处于旁观者的角色。在小组交流中交换意见想法,在思维碰撞中拓展学习思路,获得完整性的结论。

(五)评价问题的答案

教师有效评价每次提问后学生的答案,让学生形成反思性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不局限于教师总结性评价,还可以让别的学生进行总结,做出集体性的评价,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或是回答问题学生的自我评价,向同学们解释为什么得出该答案。教师及时评价学生的答案,能够让学生对提问有更清晰地认识,更利于达到预期的课堂提问效果。

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式,也是一门有效的艺术。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要求教师在课上有效选择课堂提问方式,让问题贴合教学目标;把握提问的时机,让问题贴合教学内容与学情;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了解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疑惑;给学生留有更加充分的思考时间,强化学生课上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对问题答案进行合理评价,维护和提升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思维语文课堂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