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体谅模式”在语文德育渗透教学中的应用

2024-02-07 19:14蔡如云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关心德育目标

蔡如云

新课改标准提出了德育渗透的概念,道德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在长期生活中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感性认识,从而真正升华到理性认识。对于这个问题,西方德育的“体谅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如何将这一模式践行到一年级语文教学之中,使起始年级的学生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育,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需要尝试的新途径。

传统的德育以思想的灌输为主,新课改标准提出了德育渗透的概念,因而德育渗透也成为语文课堂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渗透和灌输有什么区别呢?笔者认为渗透比灌输多了一个过程。在获得理性认识之前必然要经过一个感性认识。传统的德育灌输只解决了让学生知道一个概念的任务,而不负责引导学生进行感性认识。新课改标准下的德育渗透则将引导学生进行感性认识也纳入了学校教学中。

换句话说,新课改下的德育需要解决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感性认识的问题,从而真正升华到理性认识。对于这个问题,西方德育的“体谅模式”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体谅模式”以情感教育为主,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逐渐形成道德判断力和行为。

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笔者认为,按照“体谅模式”可以在语文课前、课中、课后进行德育渗透。

一、“体谅模式”基本原理

“体谅模式”是以道德情感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由英国学校道德教育家彼得·麦克菲尔及其同事所创立。“体谅模式”把情感教育置于德育首位而在诸多德育理论中独树一帜。1967年到1971年,麦氏领导的德育课程研究通过大规模且详尽地调查和实验,发现“学生普遍希望具有获得体谅、被别人关心和体谅、关心别人的需要以及与教师平等相待和谐相处的需要”。因而他們致力于发展“教学生如何关心”的德育模式,并最终创立了体谅模式。它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情感教育为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学校德育的基础和原则。该模式认为:1.“人类的基本需要是与人友好相处、爱或被爱,帮助人们去满足这种需要是德育的首要职责。”因此学校应该帮助学生解决人的个性和社会关系方面的问题,而不是过分强调掌握知识和积累知识。2.“品德是感染来的,而非直接教来的,在引导学生关心人、体谅人的人际意识中,重要的是营造相互关心、相互体谅的课堂气氛,以及教师在关心人、体谅人上起到的表率作用。”3.成熟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关心。

二、“体谅模式”下课堂情感目标的设定——课前

根据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低段语文课堂情感目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向往美好情景……乐于与人交流……感受语言的优美。3对写话有兴趣。4.有表达的自信心。这四类目标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运用已学知识来与他人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中发现使用语言文字的乐趣,从而最终达到掌握语言文字的目的。

“体谅模式”则给这种目标的具体设立和最终实现提供了一个切入点。麦克菲尔的“体谅模式”要求学生善于体察和理解他人的需要、兴趣、感情和关心他人的学习、生活与工作。

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块是口语交际,例如“我说你做”“我们做朋友”“用多大的声音”“请你帮个忙”“打电话”“一起做游戏”……其中很大一部分,需要将自身的情感需求、关心传达给你的对方:对方听得清楚我说的话吗、别人不愿意和我做朋友怎么办、对方的声音我听不到怎么办……这些都需要观察理解与情感共鸣。

这一部分教学的情感目标可以设定为“能够把要求说清楚”“能够明白别人的意思”“学会感谢”等。低年级学生充满同理心,而通过情感目标的引导,让学生在交流的同时可以将这种同理心充分发挥出来,可谓相辅相成。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刚入学的背景环境,他们正处在认知世界的初级阶段,同时他们需要融入班集体就要学会增加对彼此的了解。增加彼此的了解可以有两种途径,一个是了解彼此的情况,一个是在共同的体验或认知当中找到彼此的异同。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符合学生在该阶段的需要,一年级上册第二次口语交流就安排了“我们做朋友”,通过介绍和询问对方的基本情况。这一部分的情感目标毋庸置疑,便是“能够用语言介绍自己,并让朋友更加了解你,同时增加你对朋友的了解。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交流时得不到对方的反馈,或者交流时语言不被理解,这时我们就要做好预案,将“对方讲不清楚时,我可以……”作为交流前问题预设,从情感体谅到方法指导,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

三、“体谅模式”下课堂中的德育渗透——课中

课中的德育渗透又可以包括以下几点:1.情感目标的直接实施;2.通过一些活动和课堂互助评价机制让学生充满自信;3.教师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真善美。

前文提到,德育渗透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感性认识。感性是人性、人格中与生理直接相关联的部分。如感觉、知觉、想象、情感、直觉等。它以人的本能冲动和情感过程为特征,感性的发达意味着生命活力的充沛。也正因此,儿童天生就是探索家、天生就是主动者、实干家。传统的灌输则过早把这种欲望遏制了。而渗透要做的,就是利用儿童天生的感性特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感性认识。就这一点来说,设计有趣的课堂活动,制作精美的课件等等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但也会有特定的场合需要特定的处理。

除了情感目标的直接实施之外,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则间接地影响着情感目标的实施,而情感目标的实施则影响着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施质量。试想,如果教师抛出了一个问题,全班参与讨论的效果和只有几个积极分子发表意见的效果,可谓天壤之别。全班参与,对于全班来说是集思广益,甚至老师有时候都能受到启发,出现有益的课堂生成。对于个人来说,参与的人越多,整体的情感越高涨,每个人的情感都被感染,从而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也可以通过听取他人的想法拓展自己的思维广度。但如果只有几个积极分子发表意见,群体情感没有被调动,大多数人并没有参与进来,并没有进行感性认识,而只是听取老师和积极分子的想法,这样就变成了“变相的灌输”。

“关心他人是一种愉快的生活方式。”同一个班级中,总有一些学生是自信而大胆的,也总有一些学生是缺乏自信,不善于突破自我的。如何利用“体谅”来促进班集体的互助是非常重要的。在一节课上,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鼓励机制。比如对学生的发言或表演进行及时并且是鼓励为主的评价,这期间需要尽量避免笼统的评价。因为使用过多诸如“你真棒”之类的词语会让学生觉得敷衍。正确的评价应当如“你的声音真响亮”“你的回答很完整”等,这样的评价也会让其他学生收到正面感染,从而向发言者投去赞赏的目光。在某些场合,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互相推动作用。比如有的学生比较羞怯,这时,对于该生的发言或沉默,都可以让同学给出鼓励的掌声或伸出大拇指。当有学生无法回答一个问题时,可以动员其他学生帮助他,要注意的是,帮助并不仅仅是替他回答,还应该是在他听完别人的回答过后,能够给出自己的回答,这样才真正巩固了他的自信心。

四、“体谅模式”下全局育人,将德育渗透延伸至课外——课后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因此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在长期生活中形成基本的待人做事的价值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

现实生活中让教师无奈的一点便是社会的负面影响太强大,家长都有着自己的思考,而缺乏判断力的青少年则可能误入思维的歧途。然而教师有时候低估或者忽视了学生的力量。根据学习金字塔,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最高的学习方式是“教授给他人”,这在德育方面同样是行得通的。具体到语文课后的德育渗透,可以有以下方面:1.活动化作业,由课堂带动课外,让孩子教父母,将德育渗透到社会;2.课后反馈,教师与学生在课后的交谈,家长的反馈,以及在之后的课堂上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的问题。

比如部编版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注重同伴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道德情景,让学生进入情境中自主地感受和体验,并通过与同学的交流形成自己的道德认识。这一课的回家作业可以布置为,说说自己帮助别人或获得帮助的故事,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观察班级中的助人举动,让孩子学会主动帮助他人。课后拓展,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家长身边成年人共同合作的事例,以便真正将德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把学生带人到情境中去,将心比心地感受情景主体的喜怒哀乐、学会羞愧、同情、怜悯,陶冶善良的心灵,培育不泯的良知,追求自我的不断完善与超越。

德育“体谅模式”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内容怎样与相关科目结合的问题。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渗透德育素质培养,是一项艰苦的、细致的、复杂的工作,并沒有一种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我们本着“既教书又育人”的意识和“造就一代新人”的责任感,促使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各种方式方法,使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素质培养的尝试臻于完善。

猜你喜欢
关心德育目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开心与关心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
关心下一代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