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雨 刘艺妍
近日,我国多个景区在山脚安装直达山顶的电梯,推出“无痛爬山”服务。由此,爬山不再“腰酸背痛腿抽筋”,而是“腾空直上一千米”。相关视频在网上发出不久,“无痛爬山”便迅速火了起来。有网友认为“无痛爬山”服务给懒人游客和孕妇、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提供了极大便利,是妥妥的好事;但也有网友认为,乘电梯爬山完全丧失了爬山的乐趣,此举不当。对此,我想说,“无痛爬山”应得到认可,它为旅游服务创新树立了一个标杆。
一架电梯直达山顶,游客登山时间由50分钟缩短为10分钟,这给游客提供了便利;曾经要花费大量人力、时间和成本才能运到山上的物资现在也能轻松上山。此服务一经推出便获得广大网友好评,当属意料之中。“对孕妇太友好了,怀了孕也可以去爬山。”“懒人福音,悠闲游搞那么累干吗?”一句句,一条条,都是游客们真实心声的吐露。正是因为游客有所想、有所求,才有了“无痛爬山”服务的诞生。这项服务,无疑考虑到了广大游客的切实需求,也开启了新时代的“轻松游”模式。旅游景点吃不吃香,民众口碑好不好,关键要看细节处理得到不到位,有没有照顾到游客的体验感与舒适度。2023年火爆的淄博烧烤便是一个例子。虽然烧烤在各地都能吃到,但淄博当地相关人员的热情服务与待人以诚的态度,成了淄博脱颖而出的“流量密码”。只有心中有客人,推进服务精细化、人性化工作,才能让追求个性化、高质量服务水平的当代游客发自内心地打出“五星好评”。当然,景区也不会忽略愿意享受“深度游”的游客,他们仍然可以在攀登中享受超越之趣,在人行步道上实现原生态爬山之乐。这样一心为游客打造量身定做爬山方案的景区,谁能不爱?
如今,各行各业都在努力打破定式思维,开拓创新,旅游业也不例外。从这个角度来看,“无痛爬山”正是旅游景区追求服务创新的一种方式。长久以来,要想享受到山中的美丽风光,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这无疑给许多游客带来不便,然而无解决之道。“无痛爬山”,便是对常规爬山方式的突破。“山一步没爬,景一处不落”,这种创新性的登山方式,不仅使游客有机会选择以轻松姿态“一览众山小”,还能促进旅游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創新发展。既然要创新,便要有尝试,同时也要对伴随而来的质疑做好应对的准备。在创新的同时,景区还应关注电梯相关设施的安全性和承载运送能力,更需做好特殊游客的接待服务工作。只有服务真正到位了,才能开启爬山旅游的新时代。
不难想到,“无痛爬山”的影响将会是立竿见影的。从小处来讲,它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景区,增加景区收入,促进经济发展;从大处来说,它还可以鼓励更多人走进自然,感受自然,让旅游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同时可以引导大众关注特殊群体,如孕妇、老人、残障人士等的旅游需求。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旅游像是被人设定了格式一样,成了千篇一律的拍照、打卡、购物、吃小吃……好像所有人的旅游都变成了朋友圈和短视频中统一的样子,但旅游不应该是这样。英国哲人培根说:“旅游,是少年成长的一部分,也是年长者阅历的一部分。”旅游的形式不应该被定义。有网友认为,“无痛爬山”丧失了爬山的乐趣,可是谁规定爬山的乐趣只有用双脚攀登才能获得呢?诚然,乘电梯爬山会失去不少超越自我、攻克难关的快乐体验,但同样也能获得轻松惬意、山水如画的快乐,谁说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无痛爬山”便利了游客,关照了特殊群体,打破了思维定式,创造了多元化的乐趣,大力推广势在必行。我相信,在这样革新服务的引领下,旅游服务业必将朝着更加个性化、精细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创新之潮必将冲向整个社会。(指导教师:黄翠)
【简评】本文立论鲜明——赞成“无痛爬山”,并将其意义上升到“服务创新”的高度。作者从“无痛爬山”便利游客、关爱特殊群体、打破思维定式、创设旅游多元化乐趣等方面做了较为细致的论述,使论点更加鲜明有力。本文语言流畅自然,表达干净清爽,思维缜密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