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泰辉 吴 耿 马晋平 冯锦涛 刘阳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广州 510062
航空医疗救护是现代医疗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危急重症、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等提供医疗服务时,其具有转运速度快、受地理条件影响小、受交通条件影响小、保障区域范围广等其他救援方式无法替代的巨大优势。2019年及2022年,中国民用航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下发了《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及《关于深化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工作的通知》两份文件,旨在推进我国航空医疗救护体系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服务的迫切需要,促进通用航空业与医疗救护事业的融合发展。2019至2022年,全国已有600余家医疗机构先后与30余家通航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并取得了显著成果[1-2],航空医疗救护能力水平必将逐步成为评估大型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重要参照指标。
各级医院应结合自身实际完善软硬件配套建设,以充分发挥航空救护在院前急救等业务中的独特优势,并融入到国家、区域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本文将从医院的视角出发,将航空医疗救护能力建设划分成由几个重要模块构成的框架,对各模块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进行探讨,并介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在该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情况。
航空医疗救护中主要运用的飞行器可分为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两大类,其中固定翼飞机空间大,适合跨省、跨国等超长距离转运,但其对起飞条件、机场位置等条件均有严格要求;相比之下直升机更加灵活、快速,响应时间更短,更适合短距离、应急的运送需求[3],在医院参与的航空医疗救护中占主导地位,本文中讨论的航空医疗救护能力,主要是结合中山一院前期的探索实践情况,针对直升机的情形进行展开。
医院建设航空医疗救护能力主要可以用于院前急救、院际转运、移植器官运输、应急医疗资源投送等工作,其具有救护车等传统运送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①直升机的速度是传统救护车的5倍以上[4],可以节省大量的转运时间,对危急重症的院前急救、移植器官转运等紧急工作而言意义非凡。
②直升机受地形影响小,在车辆拥堵的城市,或是道路不通的灾区、山区、事故现场,直升机能够第一时间到达,还可以通过悬停索降等方式直接施救[5]。
③直升机在应对大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完成人员转移、物资投送等工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直升机在空中喷洒消毒、投送抗疫物资、转移医护人员等工作上发挥了巨大作用[6]。
我国航空医疗行业发展目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应用仍集中在军队任务、抢险救灾、海事救援等特殊场景[7-9],一些发展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航空医疗救护体系,并因地制宜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运营模式[10],相比之下,国内医院在航空医疗救护能力建设常见以下不足[11]。
1.2.1 相关制度、流程缺失 缺乏对航空医疗的认识,未建立航空医疗相关的发展规划,导致体系发展整体受阻,遇到航空医疗相关的紧急任务时可能不具备接收条件或无法及时响应,或因信息差导致指挥混乱。
1.2.2 配套队伍专业程度不足 缺乏航空医疗救护流程、队伍建设、硬件配套等相关的标准化制度,缺少专业医护人员培训、资质考核、认证的国家标准[8]。医院对接航空医疗救护工作的医护人员主要为临床医护兼职,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但缺乏航空医学相关培训,对直升机救援注意事项不清晰;未建立专业的指挥调度、场地保障队伍,无法快速协调调动院内资源,导致救护流程不畅、产生安全隐患。
1.2.3 硬件支持条件差距大 缺乏专用的直升机停机坪,能够由医院主导调用的直升机救援队伍数量不足。较多医院仍使用道路、广场、球场等作为直升机临时起降场地,飞机起降前需要专业人士进行现场评估,并清理杂物、疏散人员,难以做到全天候备勤值班应对直升机应急起降任务。
1.2.4 运营状况欠佳 缺乏因地制宜的航空医疗救护体系,现有的服务模式无法支撑体系的健康发展,大量建有停机坪的医院全年直升机业务次数仍在个位。据统计,2021年,全国航空医疗救护飞行共2 052架次,较2020年增长75.5%,而美国该数据可达全年55万次[12]。
结合前文分析,医院主导建设航空医疗救护能力,需要充分结合需求及自身情况,可以从规划制度建设、专业队伍组建、硬件平台保障、服务模式确认、运行流程构建几个方面出发进行准备。
2.1.1 总体发展规划与管理制度 航空医疗救护流程涉及多专业、多学科交叉,需要安全可靠、快速响应,对各单位、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资源调配要求极高。医院建设航空医疗救护能力,可由主要分管领导牵头,制定总体发展规划,建立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模式确定、人员队伍组建、职责划分、沟通响应流程等的综合管理制度,遇到警情做到有据可循、各司其职、响应快速、安全有序。
2.1.2 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应充分结合航空医疗救护工作全流程和各医技、职能科室职责,由分管院领导作为总协调,将流程中的各项工作划分至对应科室,再由科室分管负责人将工作细化部署。设立院内资源调度管理指挥部门或岗位,确保统一指挥、快速响应、高效协同联动,划分出的职责包括医疗救护、沟通联络、院前急救、场地设备保障、院内运送等。
医院在航空医疗救护流程中的主要工作为提供医疗援助并沟通、协助航空专业单位提供地面对接保障,医院建设团队应充分结合各科室职能,选择部分合适职工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航空医疗救护流程相关培训,建立起一只能够平战结合、快速响应且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医疗、保障队伍。根据职责划分和平战结合的思路,可参照下面分组方式来组建人员队伍:
①指挥联络组:该组可由行政部门和医务部门人员构成,“平时”负责与直升机运营公司、区域急救中心等外部单位的沟通及服务、合作关系的确定,制定航空医疗救护相关的流程制度并下发相关科室落实;“战时”则负责与外部单位沟通,统筹、指挥、协调院内相关部门,合理调配资源,尽可能减小信息差,确保救援流程顺畅。
②医疗救护组:该组可由急诊ICU、手术、麻醉等相关医技科室人员构成,“平时”接受培训,学习航空医疗救护相关知识及安全注意事项并定期进行演练;“战时”负责患者的紧急救治、转运,必要时随机前往事发地点或开展随机空中救治等。
③地面保障组:该组可由后勤、设备、信息等保障科室人员构成,“平时”负责航空医疗救护流程中需要使用的停机场地、设备设施等的配备和定期维护;“战时”负责保障地面环境安全、绿色通道畅通、通信联络顺畅,从而保障流程执行的安全、高效。
医院建设航空医疗救护能力,需提供全流程所需的硬件平台保障,大致可分为场地设施、设备物资、信息系统平台三大类,具体功能及相关准备工作内容供参考见表1,可以在医院原有资源和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扩展。
表1 硬件平台保障对象与措施
根据前文分析,结合国内外航空医疗救护领域发展情况,目前主流的服务模式有以下三种:医院主导的服务采购模式、医院自主运营模式、第三方运营模式。三种模式各具特点,医院应结合自身情况及当地航空医疗行业发展情况合理选择。
2.4.1 医院主导的服务采购模式 由医院主导,通过采购服务的形式与直升机运营商进行合作,这种模式通常由运营商负责提供直升机并完成与飞行相关的专业保障工作,医院提供医护资源,并协助完成地面配合保障工作。医院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直升机日常停放位置,遇到应急情况可及时响应,按需调配直升机。该模式可完成医院院前急救、院际转运、移植器官运送等各类紧急任务,做到全天候备勤,院方日常维保工作相对方便,适合多数自主发展航空医疗救护业务的医院,国内运用该模式较有代表性的有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等[13]。
2.4.2 医院自主运营模式 该模式为医院自行采购直升机并提供医护资源,采购服务与直升机运营商合作,由直升机运营商负责专业的飞行保障及直升机维护保养工作。该模式下医院调用直升机的自由度和灵活度最高,响应最快,可完成与(1)模式一样的各类任务,长期、高频率下的运行成本相对(1)模式更低。但该模式下直升机为医院自有资产,对医院配套硬件和管理团队专业化要求相对较高,更适合部队、急性病专科等特殊性质医院或航空医疗救护任务较多的专门医院,国内运用该模式较有代表性的有武汉亚心总医院等[14]。
2.4.3 第三方运营模式 该模式的运营主体通常为具有资质的通用航空公司或区域急救中心,运营单位在收到患者或医疗机构的援助任务后与医院对接,由医院负责提供医护资源以及地面急救对接工作。该模式受制于当地航空医疗行业的发展水平,相比(1)、(2)模式医院方面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相对简单,主要为提供配合。从医院角度出发,该模式自主程度相对较低,执行任务需要先沟通申请,通常只能用来完成院际转运、移植器官运送等类型的任务,国内较典型的服务单位有北京999急救中心等[15]。
航空医疗救护任务中紧急任务的占比高,涉及相关单位部门多,对指挥调度、信息传递、响应速度的要求极高,结合实际情况构建标准化作业流程,有助于提高响应速度及准确性。以申请直升机紧急向外单位转运危急重症患者的任务流程为例,指挥联络组作为决策中枢,负责态势研判、任务分发和实时监控;医疗救护组和地面保障组负责医疗救护及相关保障工作的执行;直升机运营单位提供全流程的航空专业技术支持,并按要求执行飞行任务,流程整体如图1所示。
图1 航空医疗转运流程图
中山一院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前身为广东公医医学专门学校附设公医院,拥有百年院史,其综合实力位居华南地区医院前列,是“辅导类”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首批创建单位[16],入选全国第一批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医疗机构名单[1]。近年来,中山一院在航空医疗救护能力建设方面做出了诸多探索与实践。
规划制度方面,中山一院将航空医疗救护能力建设作为疑难重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的重点工作之一,规划建设具备“海陆空”立体转运能力的高标准建设紧急医学救援平台,并初步形成了由分管院领导作为总指挥,医务处、后勤处、信息中心等职能科室按各自分工参与航空医疗救护能力基础建设的工作架构。
专业队伍方面,中山一院依托急诊重症诊治平台联合其他医技、行政职能科室,建立快速反应体系(CCRRT)与重症快速反应小组(RRS),打造海(水)陆空一体化快速反应转运体系。在充分调研大湾区航空医疗行业发展情况后,中山一院与通航公司积极合作,开展重症快速反应小组成员航空医疗相关知识培训、实操及演练工作,切实提升医疗、保障队伍的航空医疗救护知识水平。
硬件平台方面,中山一院制定了越秀、南沙、黄埔三院区“2+2+1”共5个直升机停机坪的建设计划,为航空医疗救护能力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硬件保障,目前越秀、黄埔院区停机坪已完成规划将进入建设阶段,南沙院区的停机坪已经建成并初步投入使用(图2)。
图2 南沙院区直升机停机坪示意图
服务模式方面,中山一院充分结合医院实际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能力建设,积极探索与通航公司、区域120急救中心的协同合作方法,提出了由120急救中心增加航空救援指挥能力、通航公司提供航空飞行服务、医院提供医疗救治服务的“1+1+1”发展模式,并建设紧急医学应急指挥中心统筹航空医疗救护相关紧急任务的指挥、调度和保障工作,负责与通航公司和区域急救网络进行联动,确保发展方向明确、有章可循。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沙院区(下称“南沙院区”)是2023年3月29日正式启用的新院区,地处广州市南沙区明珠湾起步区横沥岛西侧,总建筑面积50.6万m2,规划总床位数1500张,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南沙院区地处大湾区几何中心,发展规划新、建设标准高,距深圳、香港、澳门等核心枢纽城市距离近[17],非常适合航空医疗发展[18],是中山一院建设航空医疗救护能力的前沿阵地。截至发稿时间,中山一院已经在南沙院区停机坪多次组织直升机起降试飞工作,并开展了航空医疗转运的全流程桌面与实战演练。
2023年3月20日,中山一院与通航公司合作,由医院后勤处联合急诊科、手术麻醉中心、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开展了南沙院区首次直升机医疗救护演练活动。演练模拟场景一:医院收到120救护车转来的急救危重患者,急诊科医护团队在抢救室组织抢救后发出航空转运申请,患者由直升机转运患者至下一治疗点,并安排急诊医生随机治疗;直升机降落接到患者后立即起飞在医院上空盘旋并进入场景二:医院接到收治航空转运患者申请,直升机安全降落后医疗救护组与随机医生交接,将患者转至手术中心开展紧急手术。(图3)
演练过程中各方响应迅速,各项工作按照流程有序开展,指挥组收到航空任务后,迅速进行现状评估、启动响应流程,与医疗、保障组实时分享信息并调度院内资源;医疗组充分了解患者生命体征情况,在直升机起降前做好转运、接收及后续治疗准备;保障组全程跟进直升机起降及院内转运过程,在直升机起降前完成停机坪及周边区域的清理工作,确保航空急救绿色通道畅通,并提供地面转运中的人力及物资协助。
本次四十分钟的演练紧张有序,充分检验了中山一院空地联合的立体转运能力与危急重症救治能力,标志着医院“空地一体”应急反应与救治体系的初步形成,为医院进一步建设航空医疗救护能力打下了重要基础。
本文以医院视角系统论述了航空医疗救护相比于传统院前急救模式的特点、优势,结合行业发展现状及困难,提出了航空医疗救护能力建设规划制度、服务模式、专业队伍、硬件平台、运行流程五大模块的能力框架,对各模块的建设要点进行了概括总结,并介绍了中山一院的探索与实践情况,可以为医疗机构建设、提升航空医疗救护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构建海陆空一体化协同的医疗救护体系,提升危急重症诊治能力,是现代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中山一院航空医疗救护体系目前正处于高速建设阶段,随着体系逐渐完善,如何控制长期运营成本、统筹多院区建设、充分服务需求群体从而使体系健康发展,怎样融入政府统筹建设的区域应急中心布局中,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