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斌,郭育洪,邓琳,卢沛珠
作者单位: 361003 福建省龙岩市,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药剂科
小儿肺炎属临床常见婴幼儿肺部疾病,受性别因素影响较小[1]。病原体感染、过敏反应、羊水吸入等都易导致小儿肺炎发生,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呼吸道黏性痰液增多等,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支气管痉挛乃至窒息。根据WHO相关数据所示,年龄<5岁小儿肺炎病死率达19%,新生儿尤须注意,病死率高达26%[2]。近年来,阿奇霉素被广泛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治疗,其能有效杀灭细菌和病原体,但对于小儿气道分泌物的排除效果不显著[3]。相关研究显示,盐酸氨溴索作为一种痰液溶解液,能促进气道中分泌物正常排出,控制患儿体内炎性反应,减轻肺炎症状体征[4-5]。故盐酸氨溴索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小儿肺炎有助于加快气道内痰液排出,为恢复正常气体交换发挥作用。本研究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7月收治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的70例小儿肺炎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氨溴索联合组和阿奇霉素组,各35例。氨溴索联合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4.14±1.32)岁;病程(5.37±1.66)d。阿奇霉素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4.98±1.29)岁;病程(5.06±1.59)d。2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开展。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实用儿科学》[6]中关于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入院时有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典型症状;(2)经血常规、细菌学检测、鼻咽分泌物病毒学检测等相关检查确诊。排除标准:(1)存在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2)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3)合并重症肺炎;(4)近4周内接受过免疫抑制剂治疗;(5)伴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缺氧性脑病;(6)免疫系统异常;(7)对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予退热、止咳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阿奇霉素组予阿奇霉素序贯方案治疗:注射用阿奇霉素(Pharmacia &Upjohn Company LLC生产,规格:0.5 g)剂量10 mg/kg混合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50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5 d后间隔3 d改予阿奇霉素胶囊(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25 g)10 mg/kg口服,每天1次,遵循“用3停4”原则。氨溴索联合组在阿奇霉素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江苏海岸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 ml ∶15 mg)15 mg静脉注射,注射时间≥5 min。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4.1 症状消失用时及住院时间: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气促、肺部啰音等。
1.4.2 炎性因子:采集患儿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获得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DH-604型,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γ干扰素(IFN-γ)水平。
1.4.3 免疫指标:于治疗前与出院前采集患儿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2管,其一采用DxFLEX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水平,另1管采用特定蛋白分析仪P300型检测免疫球蛋白(IgG、IgA)水平。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实用儿科学》,根据患儿典型症状缓解情况及X线胸片检查结果评估患儿治疗效果,其中(1)显效: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咳嗽、肺部啰音等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且X线胸片结果显示病灶吸收;(2)有效:患儿发热情况有明显改善,咳嗽、气促、肺部啰音等症状比治疗前有所好转,X线胸片结果显示病灶减小;(3)无效:患儿发热情况未有好转趋势,咳嗽、气促、肺部啰音等症状无好转或加重,X线胸片显示肺部阴影面积未缩小或增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1 疗效比较 氨溴索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阿奇霉素组的74.29%(χ2=5.285,P=0.022),见表1。
表1 阿奇霉素组与氨溴索联合组疗效比较 [例(%)]
2.2 症状消失用时及住院时间比较 氨溴索联合组患儿症状消失用时及住院时间均短于阿奇霉素组(P均<0.01),见表2。
表2 阿奇霉素组与氨溴索联合组症状消失用时及住院时间比较
2.3 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2组IL-4、IL-6、TNF-α、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2组IL-4、IL-6、TNF-α、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氨溴索联合组低于阿奇霉素组(P<0.05或P<0.01),见表3。
表3 阿奇霉素组与氨溴索联合组治疗前出院前炎性因子比较
2.4 免疫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CD4+、CD8+、IgG、Ig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2组CD4+、Ig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氨溴索联合组高于阿奇霉素组(P<0.05或P<0.01),2组CD8+、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阿奇霉素组与氨溴索联合组治疗前出院前免疫指标比较
小儿肺炎10%~40%是支原体感染所致,易引起患儿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严重时可累及其他脏器系统受损,属于我国住院患儿死亡的第一要因,严重危害患儿身体健康[7-8]。该病主要病理变化为患儿肺部气道充血水肿导致气道阻塞,呼吸黏膜增厚。此外,由于小儿的呼吸系统存在其特殊性,与成年人相比支气管空间较小,黏膜也比成年人更柔软,纤毛活动性较差,因此患儿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泡萎缩堵塞,导致咳嗽、肺部啰音等不适症状。此外,支原体肺炎患儿气道会分泌过多的黏液,影响肺部正常运作。基于肺炎患儿在病理症状上的复杂性以及生理结构的特殊性,临床倾向于尽快进行抗感染及解除支气管痉挛等治疗,抑制呼吸道分泌物阻止病情持续恶化。
阿奇霉素属于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广谱抗菌上作用显著,能与敏感微生物核糖体亚单位特异性相结合,使细菌难以合成蛋白质从而无法吸收被迅速消灭;还能够抑制中心粒细胞、T淋巴细胞及磷酸二酯酶活性,减少因炎性递质释放而对患儿呼吸道产生的损害;并且停药后其体内药物组织浓度仍然很高,处于炎症位置的药物浓度甚至超过正常组织6倍或以上,但阿奇霉素对肺功能的改善作用有一定局限性[9]。盐酸氨溴索属新型祛痰药物,能够促进患儿肺部表面活性物质分泌,稳固机体渗透屏障,并可有效分解痰液中的黏多糖,对痰液起到稀释作用,黏稠性降低利于排除。同时,还可增大肺部纤毛活动空间,减轻气道负担,加速排痰,且不会对肝脏、肾脏等造成损伤[10-11]。
本研究结果显示,氨溴索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阿奇霉素组,说明阿奇霉素能够抑制患儿体内细菌感染并以较高的药物浓度阻止病情反复,维持呼吸道通畅,盐酸氨溴索则能够起到一定的支气管扩张作用,给肺部活性细胞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促使肺部机能逐渐改善,缓解患儿不适症状;改善呼吸系统工作能力,提高治疗效率。氨溴索联合组患儿症状消失用时及住院时间均短于阿奇霉素组,说明2种药物联用不仅有助于修复控制吸入颗粒物质的屏障,提升肺部活性细胞运作能力,促进呼吸系统恢复正常;而且有助于患儿咳出痰液,改善机体呼吸功能,较高的药物浓度能够使肺部器官运作能力短时间内显著提升,缩短缓解患儿咳嗽、气促等不适症状缓解时间且保证患儿的肝肾器官能够避免损伤正常运作,促进临床治疗效率提升。
此外,小儿肺炎的形成往往伴随气道炎性反应的形成以及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IL-6属于机体呼吸道炎症急性期合成的一类重要促炎性递质,而小儿肺炎的形成会破坏体液免疫功能并刺激内皮细胞、T淋巴细胞等分泌大量IL-6,引发免疫应答反应,而IL-4、IFN-γ均广泛参与到此类反应当中,破坏免疫球蛋白分泌稳定性。大量炎性递质的活化和炎性因子的移行会加剧呼吸系统基底膜内炎性反应,从而促进肺炎的持续发展,而炎性反应的生产会破坏CD4+/CD8+动态平衡,扰乱免疫机制[12]。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前2组IL-4、IL-6、TNF-α、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氨溴索联合组低于阿奇霉素组;而2组CD4+、IgA水平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显示出显著差异。提示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在减轻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均有显著作用。阿奇霉素的广谱抗菌功能有助于改善气道内炎性状况,通过结合敏感微生物核糖体亚单位来破坏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活动,在此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可在切断炎性因子作用路径的同时发挥肺部表面活性物质改善呼吸系统微循环的作用,而2种药物协同作用能够促进肺组织吸收药物有效成分,从而增强炎性反应抑制效果,维持IL-6、IL-4、IFN-γ等细胞因子释放的动态平衡,对肺部组织细胞修复起到积极影响。炎性反应得到抑制后,体液免疫稳定性的影响因素获得有效控制,对纠正免疫相关因子失衡有重要作用。病原菌、炎性因子对IgG、IgA、CD4+等免疫相关因子动态平衡的影响减弱,有助于增强免疫相关因子对体液免疫机制的调节作用,进而重建气道保护屏障,抵御各类致病因子,维持细胞体液代谢平衡。
综上所述,盐酸氨溴索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效果显著,能够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减轻气道炎性反应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