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

2024-02-01 06:46胡凤玉
时代商家 2024年6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监督

胡凤玉

摘要:预算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社会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将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运行。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相关制度法规法律在持续得到完善,各层次各方面都在不断加强。就预算管理而言,行政事业单位也在不断加深重视程度。单位虽然对预算管理有了实质性的加强,但仍有不少瑕疵存在。基于此,本文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为研究对象,基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分析当前行政事业单位中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提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达到升级预算管理能力的初衷,使行政事业单位服务社会和履职尽责的能力不断增强。

关键词: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监督;改革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犹如船上的舵,没有轮舵,船在行驶过程中只能原地打转,不能向着指定的方向航行。预算工作作为单位财务工作的重要的工作之一,是会计工作的基础,也是行政事业单位组织和规范财政分配活动的重要工具,承载着单位顺利开展职能及各种社会服务获得资金支持的使命。显而易见,预算在一个单位经济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那么有计划、科学合理的资金分配和支出,就离不开有效的预算管理。如何使预算管理得到有效的实施,是行政事业单位急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单位应高度重视,行政事业单位应认清预算管理方面的当前形勢,依据当前形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短板,采取有效的手段使预算管理能够科学合理的运用到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促使单位的预算管理的能力、制度体制建设、预算体系不断提升,才能使行政事业单位更好的服务社会和履职尽责。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行政事业单位一般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单位,本身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组织机构。我国的财政收入取之于民,行政事业单位所有的经济活动成本支出大多数来自财政收入,理应支出应该有所限制,不能无节制、无计划的乱花。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加强预算管理,保障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至关重要。

预算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是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内在需要,是推动行政事业单位更好的更合理、合规的规范自身的经济活动的需要。站在国家宏观层面看,更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开展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足可见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科学的、精准的、有前瞻性的预算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具有很多的实际意义。一是有助于资金的使用率得以提升,减少成本费用。合规的资金收支,合理的资金配置,能减少成本费用,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使财政资金免于被浪费的风险;二是有助于单位及时掌握预算实施进度。在预算管理过程中,优化资金使用进度,单位通过预算管理平台和相关财务软件相结合,可以及时掌握资金收支情况,出现预算与实际执行之间存在偏差或实际执行与年度预算计划进度不一致等,单位能及时发现,及时做出调整,防止资金到年末有不够用的情况出现;三是有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预算管理是一套成体系的管理工作,无论使单位的资金使用计划、控制支出,还是部门之间协作、业绩评价等,都需要预算管理贯,预算管理贯穿一整个单位业务工作中,与单位履职密不可分。行之有效的预算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强化行政事业单位的内控能力,还能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综合治理能力。

实施预算管理,还能便于财政部门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查看各预算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并敦促各单位按进度完成年度预算支出,强化对资金的约束能力,优化财政资金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同时,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切实可行的预算管理也能够遏制违规行为以及腐败现象的滋生。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行政事业单位大多注重实际业绩,存在着与现代预算管理工作要求差距大的现象,单位上到领导层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下到职工缺乏预算管理的意识。而且一些单位领导为了自己单位以后年度能够更好地开展工作,都希望可以做多点预算资金,一味的考虑财政拨款收入预算,保证资金能够更好地满足工作需求,不会被卡脖子,有较为宽松的资金使用空间,但忽略了在资金合理使用情况的统筹管理,没有树立完善地全面预算管理意识。有些业务科室的人员认为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做好自己所负责项目开展及进展情况,干好领导交办的工作,其他的事情跟自己无关,在预算工作上不主动配合,消极应付,致使预算编制质量不高。

(二)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大多还是通过财务人员进行操作管理,因此,财务人员工作能力直接影响着预算管理的成效。随着我国预算制度不断革新,预算管理的编制程序相对复杂,数据录入工作量大,对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高。但是部分预算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有部分人员思想上松懈,对新方法新制度接受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内驱动力不足。加之,单位领导对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重视程度不高,对相关人员技能培训工作安排不到位,不能采取多种培训形式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培训。即使有安排培训,培训内容在工作中实用性不高。加之日常工作量大、繁琐,使得财务人员提升技能的精力和动力更加困难。

(三)预算编制仓促,业务与预算融合不够紧密

从预算单位而论,大多行政事业单位接到相关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年初编制时,经常会出现这一现象:由于预算编制工作量大,编报内容繁杂,为了赶进度,图省事,财务人员往往按照上一年预算数据作为本年度的编制基础进行微调,缺乏与业务人员磋商,未能将各科室的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全面评估分析,没有认真讨论新年度的资金使用需要,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预算编制,造成单位资金使用情况与预算资金用途存在偏差。基层预算单位因自身发展及相关业务变更,需增加或变更年初预算资金用途,报财政部门时,相关手续、审批流程较为复杂,特别是当下各地财政压力紧张,行政事业单位增加预算获批难度加大,这样就会造成基层预算单位因循守旧,开拓新业务的积极性被打消。即使获批,财政资金到位慢,也会使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先挪用其他用途资金进行垫付,“先执行后预算”的现象就必然发生,同时也会对项目的开展计划造成影响。也会出现一种情况:项目扎堆执行,有的把工作业务放下下半年执行,更甚放到年末才实施,这就会造成在年末项目完成不了,影响预算执行的情况。有时财务人员会提醒,需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但缺少领导牵头督促,职能科室没有当一回事。

(四)预算监督、内控机制不足,预算执行力度低

虽然我国权力部门颁布了很多有关于财务内部控制的法律法规、制度条例来保障财务工作平稳运行,但是对于目前事业单位实际发展现状来说,财务内控机制大多是模板化,没有结合单位自身特点,缺少针对性。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监督力度不强,实用性差,内部控制机制的约束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效果仍旧没有达到预期。

单位内部人员熟悉并掌握着单位的各项业务,行政事业单位中所有人员都是预算管理的参与者与监督者。但是,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认为预算监督管理是财务人员事,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自己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形成了错误认识。而且,在预算监督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往往重事后监督,轻事前和事中监督。

财政部门在预算执行方面,可以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检测各预算单位的资金流向,但资金是否被挪用,没能把握情况,监管缺位,导致财政部门对预算监督徒有其表。

社会监督不到位。年度预算报告通常会在政府网站或单位网站上公示,但公众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知之甚少,对预算工作缺少专业性,加之社会公众对政府网站或单位网站又很少关注,造成社会监督难以行之有效的发挥其价值。

(五)预算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

虽然当前社会各行各业都基本进入互联网时代,但程度各有不同。就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存在着在信息化方面缺乏先进性的情况。预算管理工作缺少信息化作为有效支撑,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不能严格形成整体,没有互相衔接,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共享。例如:预算单位追加的项目资金支出,财政部门下達资金有延时,导致预算单位在预算执行中进度缓慢。年初项目预算资金与本年度实际执行资金不一致,就会出现执行绩效不高的状况。预算考核评价效果不明显,徒有其表,没有充分发挥价值与作用。且相关的预算一体化系统相对繁琐,不简便,缺少系统性,还有时出现不稳定的情况,对于工作人员来说存在困扰。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单位人员预算管理意识

预算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有效预算管理,必须把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理念树立到每一各人员心中。从政府着手,政府要强化对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预算管理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及渠道,采取多种途径及方法,让他们充分认识预算工作及预算工作对单位日常开展工作的重要性。从单位自身着手,单位应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本单位的人员对预算管理的意识,率先提高财务人员,再对全体人员进行延伸,使本单位全体人员都能做到足够了解和掌握预算管理知识,提高意识。

(二)拓宽学习途径,增强从业人员专业技能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职业道德素养及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能够熟练操作预算管理系统的各个流程,能够有自觉地提高个人专业技能,履职尽责。单位领导要充分调研当前人员的工作态度,做好奖惩制度。对工作认真负责、业务能力强、工作无疏漏的人员优先晋级评优,对消极怠工、麻痹大意的工作人员进行批评引导,严重的可以调整岗位或其他惩罚措施,让工作氛围形成良性循环,进而让工作人员主动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加大培训力度,结合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的学习培训模式,加大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培训,保证预算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过硬,进而更能提升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规范预算编制流程,优化预算执行

在编制预算时,应保证预算编制的全面性,防止单位项目被遗漏。单位主要领导应充分认识到预算编制的重要性,不能置之不理,指导单位预算编制人员认真对待,不得敷衍了事,不随意照搬上年度预算编制。预算单位应组织各部门人员进行预算编制研究讨论,综合考虑各职能科室的具体业务和职责,集思广益后,认真研判,确保预算编制不漏一项,确保资金用途不存在偏差。

行政事业单位应组织全体人员召开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会,通报当前预算执行情况,各职能科室根据当年年初预算的设定,仔细分析当下预算执行的情况,规划下一步需要怎么做,确保专款专用,确保资金被合理利用,保证预算执行效果。

(四)科学制定内控机制,完善预算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内控机制时,应着眼于单位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且符合法律法规及相关行政规章的内控机制,使预算管理制度全方位实施到预算编制、预算审批、执行、评价等方面。同时,加强建设预算监督组织,不照搬上级政令,根据单位自身,针对性设立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监督机制应注重预算事前、事中、事后各阶段的。真正使内控制度落到实处,而不是徒有其表。

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途径,如:开通公众号等,加大社会大众关心行政事业单位的动向,使社会大众能及时接收到相关信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及媒体监督;同时充分发挥各种监督方式的作用,如:党内监督、审计监督、监察监督等;财政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大对预算资金挪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资金不被挪用,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预算进行监督调研。监督过程中应防范各类风险的发生,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五)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完善一体化平台运用功能

随着时代不断变革,计算机应用技术迅猛发展,依托互联网又衍生了许多先进技术,比如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运用到各行业中。由于互联网的运用,各行业的工作效率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也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将预算管理的全过程都囊括其中,制定一套健全的制度和规则,创建完整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有着紧密的结合。通过上级与下级之间的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能够得到加强,减少信息屏障,打通渠道,使各层级预算信息得以集中管理,推进预算信息实现互联共享,形成从纵向横向之间相关数据无缝衔接的局面,真正实现财政资金全过程的信息化。同时,集中资源优化预算一体化系统,开发功能涵盖广、操作简便、性能稳定的一体化系统,完善信息化建设。

四、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应从单位实际出发,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使预算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使预算管理相关流程规范化,使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强化单位人员预算管理意识及业务能力,规范预算流程,加强监督,完善内控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一体化系统等,使行政事业单位具有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有利于单位开展各项工作,有利于预算资金高效率使用,有利于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章小晓.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21 (25):63-65.

[2]韦坤坤.信息时代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开展难点及应对[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 (02):42-44.

[3]冯岗,陈明.公共基础设施等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探析—基于山西省的管理实践[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1 (09):1-3.

[4]王爱兵.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预算管理一体化[J].西部财会,2022 (02):4-6.

[5]黄红梅.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探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 (10):113.

[6]陈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中国商论,2019 (16):109-110.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监督宜“补”不宜“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