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玮
摘要:营利性医疗机构作为医疗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旨在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经济效益。成本管理是营利性医疗机构运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关乎其经济可持续性,还影响着患者的医疗体验和医疗质量。然而目前,营利性医疗机构在成本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信息失真、缺乏有效措施等问题。鉴于此,本文通过探讨营利性医疗机构成本管理的必要性、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营利性医疗机构;成本管理;问题;对策
在当今社会,医疗服务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营利性医疗机构在这个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提供了多样化的医疗服务,还在经济上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然而,随着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营利性医疗机构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之一便是成本管理。有效的成本管理对于机构的经济可持续性、患者满意度、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合规性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分析營利性医疗机构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应对之策,对于促进营利性医疗发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强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一)成本管理的概念
成本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方法,以降低经营成本,并提高效益。在医疗机构中,成本管理包括对与提供医疗服务相关的各项费用进行全面核算、分析和控制,这些费用包括但不限于人力成本、药物采购成本、设备采购成本、装修改造工程成本、设施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成本。成本管理的目标是确保医疗机构在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同时,合理控制和管理成本,以维持其经济可持续性。
(二)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强成本管理的意义
1.有助于医疗机构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压缩不必要的开支和资源浪费,医疗机构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这些利润可以用于多个关键方面的提升,这对于机构的可持续性经营至关重要。
首先,引入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治疗方法需要大规模的研发和培训投资。医疗机构可以利用成本管理所节省的资金来推动研究和开发,使患者获得更有效的治疗和诊断。
其次,积累的盈利也可以用于推广和市场营销,以吸引更多患者。通过投入更多资源来提高医疗服务的知名度和可及性,可以进一步扩大其患者群体,增强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最后,医疗机构可以利用盈利性来提高员工薪酬水平,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医护人员,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2.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在医疗服务选择中,患者通常更愿意选择价格合理且质量高的医疗服务提供者。通过成本管理,医疗机构可以更好地控制医疗费用,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合理的价格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有助于积累良好的口碑[1]。当患者对医疗机构的服务感到满意时,其可能推荐给其他患者,这将有助于医疗机构吸引更多患者,增加其市场份额。此外,患者满意度还与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患者体验密切相关。成本管理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率,确保患者获得及时的诊疗和个性化的医疗体验。这不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有助于医疗机构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进一步吸引患者并维护市场地位。
3.有助于医疗机构的合规经营
营利性医疗机构必须遵守众多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以确保患者的权益和医疗质量。成本管理可以帮助机构确保在合规范围内经营,避免不当行为和法律纠纷。通过追踪和记录资源的使用情况,医疗机构可以更准确地核算其开支和收入,并确保其财务运营符合相关法规要求,这有助于降低机构因不合规行为而面临的法律风险和罚款。此外,成本管理还有助于提高医疗机构的透明度,使机构更容易接受审计和监管。透明度是合规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增加外部监管机构和患者对机构的信任,确保机构的经营活动是公平和透明的。
二、营利性医疗机构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记录和追踪不准确
成本记录的准确性不高,主要体现在费用分类和核算方面。在医疗机构内部,费用应该按照明确定义的标准进行分类和核算,以确保每项费用都能准确归入特定的项目和活动中。然而,由于医疗服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费用的分类和核算往往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例如,一种药物的费用可能会被错误地计入手术费用中,导致手术费用高估,而药物费用低估,这种费用分类和核算的不准确性使得机构难以准确了解不同服务项目的实际成本,进而影响了成本控制和定价策略的制定。
成本记录的不准确性体现在数据采集和处理的环节中。医疗机构需要收集各种与成本相关的数据,包括人工成本、材料成本、设备折旧等等。然而,由于数据采集的过程可能存在错误和遗漏,导致成本数据不准确。例如,医院的工作人员会漏报工时,或者错误地将某些费用计入了其他项目中,这种数据采集和处理的不准确性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从而影响了决策制定和资源分配。
此外,成本记录的不准确性还表现为成本估算存在偏差。在医疗机构中,有些成本项目无法直接测量,需要进行估算。然而,估算的过程容易受到主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估算方法的不一致性影响,导致成本估算的不准确。例如,医疗机构需要估算某项手术的成本,包括手术室使用费、医生和护士的工资、手术器械的费用等等。如果估算方法不科学或者存在主观性的判断,那么估算结果将会明显偏离实际情况。
(二)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
医疗机构在设备和药物采购方面的成本控制至关重要,但是实际工作中存在不合理现象。由于医疗设备和药品的价格波动较大,而且市场竞争激烈,医疗机构通常需要大量采购这些物资。然而,缺乏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会导致采购成本的不合理增加[2]。例如,一些机构未能及时更新采购政策,导致过高的采购成本;一些机构并未建立长期的供应商合作关系,错失了批量采购的机会,从而浪费了成本节约的机会。这种情况下,成本控制措施的不足导致了医疗机构的资金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
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存在成本控制不足的问题。医疗机构通常是劳动密集型的组织,医生、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是机构的核心资源。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成本控制措施,机构普遍存在人员编制超标、加班费用高昂等问题。例如,一些医疗机构并未进行人力需求的科学分析,导致雇佣了过多的员工,增加了工资支出;一些机构未能合理安排员工的工作时间,导致了加班费用的不合理增加,这些问题都使医疗机构在人力成本上存在浪费,影响了整体的成本控制。
缺乏有效的资源利用和设备管理方法。医疗机构通常拥有各类医疗设备和设施,这些资源的管理和维护需要高昂的成本。然而,一些机构往往存在资源浪费和不合理使用的问题。例如,一些设备由于缺乏及时的维护而频繁损坏,需要额外的修复费用;一些设备因为规划不当而长时间闲置,没有充分发挥其效益。这种情况下,成本控制措施的不足导致了资源的低效利用,增加了机构的运营成本。
(三)缺乏长期战略规划
医疗机构缺乏明确的长期成本控制目标和战略规划,这意味着机构在未来几年或更长时间内未能明确确定成本控制的战略方向和目标。具体来说,医疗机构可能缺乏对成本控制的长期愿景,未来是否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或投资扩张等问题没有明确的策略规划,这使得机構的成本控制活动常常局限于短期目标,难以形成长期的成本控制战略。
医疗机构在资源配置和投资方面存在长期规划不足的问题。由于缺乏明确的长期战略规划,机构在资源配置和投资方面容易陷入短视的困境。例如,一些机构在设备更新和维护方面没有明确的长期计划,导致设备老化和高额维修成本;一些机构未能合理规划人力资源,导致员工编制与实际需求不匹配,增加了成本。长期规划不足也会导致机构在医疗技术和服务发展方面错失机会,影响竞争力。
此外,医疗机构的长期财务规划不足也是问题的具体表现。由于缺乏长期战略规划,机构难以进行有效的财务预测和规划,这使得机构在资金需求、财务风险和资本投资方面难以做出明智的决策。例如,机构无法准确预测未来的资金需求,导致资金短缺或闲置。此外,长期财务规划不足也会导致机构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表现不佳,未能有效应对外部经济波动和市场竞争,影响营利性医疗机构的生存能力。
三、完善营利性医疗机构成本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成本记录和追踪工作
医疗机构应建立明确的费用分类和核算标准,明确定义费用的各个方面,包括费用的定义、性质、归属、计量单位等。成本费用标准的制定需要与各部门和岗位的工作人员充分沟通和培训,以确保他们理解和遵守这些标准。费用分类和核算的清晰性有助于确保每项费用都能准确归类到特定的项目和活动中。标准应该在医疗机构内部下达执行,以确保一致性和准确性。首先,引入自动化成本记录系统。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人为错误的发生,实时记录和追踪各项费用,降低数据采集和处理的错误率。自动化系统还能够生成详细的成本报告,帮助管理层更好地了解成本情况。通过自动化采集系统,医疗机构能够实现成本数据的准确、及时和全面的记录,有助于更好地进行成本核算和决策制定[3]。其次,实施成本核算的内部审计工作。定期进行成本核算的内部审计可以独立评估成本记录和追踪的流程,发现潜在的问题领域,并提出改进建议。这有助于纠正错误,防止不准确成本记录问题的再次发生。审计团队应该具备专业知识,能够深入分析成本数据,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审计结果应及时报告给管理层,以便采取纠正措施。最后,建立成本记录的双重审查机制。对于一些重要的成本项目,医疗机构可以建立审批和复核环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例如,费用报销流程可以设立审批和复核环节,以确保费用的正确记录和核算。审批人员和复核人员可以独立核对数据,确保其一致性和准确性,这种双重审查机制有助于减少数据错误的发生,有助于提高成本记录的准确性。
(二)制定全面的成本控制措施
首先,医疗机构应该建立明确的采购政策和供应链管理机制。这些政策和管理机制应该包括定期审查,以确保与市场变化和需求的适应性。医疗机构应该积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获得更有竞争力的价格和服务。为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和可靠性,机构可以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此外,机构还可以考虑建立采购合同,明确价格和交货条件,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其次,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医疗机构需要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以确保员工编制、薪酬方案和工作时间的合理,包括对各个科室和岗位的人员需求进行详细分析,避免过多的员工编制。机构可以制定工时管理政策,确保员工的工作时间安排合理,降低加班费用。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也应得到重视,以提高员工的绩效,进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再次,引入资产管理系统。资产管理系统可以帮助机构更好地管理医疗设备和设施,跟踪设备的使用情况、维护计划和维修历史。通过及时的维护和设备的合理使用,医疗机构可以延长设备的寿命,降低维修和更换的成本。资产管理系统还可以提供数据分析功能,帮助优化资源配置和设备投资决策,以期更有效管理设备、跟踪资源的使用情况,并提供及时的警报和维护建议。最后,建立成本控制企业文化。医疗机构可以设立成本控制委员会,定期审查和监督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员工应该接受成本控制意识的培训,了解其在成本控制中的角色和责任[4]。领导层也应该积极倡导和参与,做到人人参与成本控制,人人身上负有责任,并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出节省成本的建议,促进员工在成本控制方面的积极参与。
(三)构建长期战略规划体系
首先,明确制定长期成本控制目标和战略规划。这需要机构的管理层积极参与,明确未来几年的成本控制愿景。例如,机构可以设定明确的目标,如每年降低一定的运营成本百分比、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或扩张服务范围,这些目标应该与机构的使命和愿景一致,并能够为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其次,制定资源配置的长期规划。医疗机构应该建立设备和设施维护、更新计划,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维护。例如,机构可以制定设备更新的时间表,预测何时需要更换设备,并确保有足够的预算支持。对于人力资源,机构应该根据未来需求进行长期规划,确保员工编制与服务需求相匹配。长期规划还应包括医疗技术和服务的发展计划,以保持医疗机构的持续竞争力。再次,制定长期财务规划。医疗机构需要制定长期的财务预测和规划,以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成本控制和资源投资,包括预测未来的资金需求、收入来源、财务风险和投资计划。机构可以建立财务储备基金,以应对不确定的财务情况,确保资金的稳定供应。长期财务规划还应考虑如何降低财务风险,如多元化收入来源和成本控制。最后,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医疗机构应该定期审查和更新战略规划,确保其与外部环境变化的匹配性。机构可以设立战略规划委员会或专门的团队来监督战略的实施,并及时调整战略目标和计划[5]。此外,机构还应该建立绩效评估体系,以评估战略规划的执行效果,根据评估结果做出改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营利性医疗机构在面临激烈竞争和众多挑战的当下,必须高度重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全员参与、明确的标准和先进的管理工具,医疗机构才能够在成本控制、服务提升和可持续经营方面取得成功。希望本文提出的问题和对策能够为医疗机构的成本管理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指导,推动医疗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凤昆.DIP模式下医疗机构成本管理变革策略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2,(21):103-105.
[2]肖键.基层医疗机构成本管控问题分析[J].纳税.2021,15 (34):143-145.
[3]贾春娟.新医疗机构会计制度下医疗机构成本管理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29):71.
[4]孙依愿.医疗机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探讨[J].商业会计,2019,(14):98-100.
[5]袁桂玲.医疗机构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8,(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