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阳 蒋唯一 肖雨杉
摘 要:伴随国家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工程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实施,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中国港口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指标与数据,构建港产城融合水平综合发展指标,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港产城融合水平,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产城融合的提升方向。研究表明:防城港、钦州、北海3个城市的港产城发展水平状况存在不同,港产城融合水平以磨合型为主,存在融合水平不平衡不均匀的现象,城市发展成为主要阻碍港产城融合水平的因素。基于各城市的经济基础、自然环境、资源配置和制约因素,本文提出对广西沿海城市港产城融合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港产城融合;港口物流;耦合协调度;障碍因子;产业经济;港口旅游
本文索引:朱芳阳,蒋唯一,肖雨杉.<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03):-141.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2(a)--04
与我国其他发达地区港口城市相比,我国对广西在港口、产业、城市的融合发展上起步较晚。伴随国家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工程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实施,北部湾区域正在迅速崛起,作为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这里不仅要承载起传统的国民经济重组,还要积极探索新型工贸融合、新型城镇化、新型城市化等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努力构筑起一个具备全新特色的市场经济。
虽然中国对于西南部沿海地区的发展较晚,但在发展速度上一直处于较快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港口城市的“港产城”融合发展进行研究。本文总结有关我国“港产城”融合发展研究的文献,将主要研究范围分为港城空间关系演变研究和港城经济关系研究。
近年来,国内学者从共生理论、耦合协调度以及土地利用角度对港城空间关系演变的研究较多。通过共生理论的研究,一些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太平湾港区的空间规划体系,以便更好地考虑共生的利弊,并通过对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来实施优化。另一些研究人员则利用一个基于历史演变的、基于当前情况的,以及对天津港城共生关系的四个不同阶段的定量评估模型,来更好地探究共生的本质。也有许多学者借助于港城耦合协调度的方法,例如郭建科等(2017)应用了核密度、Arc GIS、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深入探索了环渤海地区17个港口城市的时空演变。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临港土地的利用状态的变化,还揭示了港口与临港空间的中心位移,为港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前,“港产城”复杂的系统结构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大多数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单一的“港产城”模型,而未深入考察其三大组成部分,并且很少有相应的文章来深入探索港口与城镇的融合发展,以及各种因素对其有何影响。另外,多数文献研究对象为发达港口城市,对于西部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研究文献较少。
1 港产城融合关系
伴随国家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工程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实施,港产城融合对经济发展质量尤为重要,港地的产城融合就是以港口为基础,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港口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临港产业,并对其进行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利用产业和城市的需求优势特点与腹地经济支持,推动港口的发展,实现港口、产业和城市的耦合协同和良性互动。在此过程中,首先通过引进新技术、加强物流配送等措施,港口能够促进城市产业的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其次港口与产业之间也形成了一种良性协调的关系。港口作为物流枢纽,能够有效连接生产企业与消费市场,提供便捷的运输服务,有助于提高产业效率、降低成本,并促进经济增长,而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又可以反过来促进供应链的优化。最后,产业高级化和城市经济发展对港口也起到了支撑作用。随着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对物流需求的增加也带动了港口的发展。同时,产业高级化的推进使港口需要提供更多高效、智能化的服务,以满足不断升级的产业需求。总之,港-产-城融合关系体现了港口在促进城市和产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产业与经济之间的良性协同,同时也强调了产业与经济之间互相促进和支持的关系。
1.1 港口促进城市和产业发展
港口是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动力。港口不仅为城市供给必需的物资,还为当地的经济、文化、交通等带来强大的支持。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港口不仅为当地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遇,还为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强大支持。随着港口经济的不断改善,它不仅为货物、人才、资本的流通、转移、升级、投入,还为城市的功能、发展注入活力,推动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城镇化的深入,激活全部要素的活跃度,从而推动城市的创新、环保和高效的发展。
港口对工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起到了促进作用。港口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在一个地区的工业结构优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港口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临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第三产业的支撑。以创新和技术为驱动力的港口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助于传统工业的优化升级,还能够形成一种辐射效应,推动新兴工业的发展,从而使整个工业体系变得更加完善、更具竞争力。
1.2 产业与城市发展相互协调
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改革不仅有助于实现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还能为实现更加繁荣的未来奠定基础。其中,结构优化的实施,不仅能够有效改善资源配置,还能够有助于实现更加均衡的资源配置,使得资源有序地流向更具有竞争力的行业,最终实现未来的繁荣。这种改革不仅可以推动各个领域的协同发展,还可以优化资源分布和节省能源,推动产业结构走上更具竞争力、更具前瞻性和更具优势性的轨道,实现更好、更优秀、更全面、更高層次的发展。
1.3 产业与城市对港口的支撑作用
城市经济和当地产业推动了港口发展。在当今快速增长的城市中,港口的发展基于优异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基础设施,并且要加强其综合性的服务、贸易、金融功能。此外,需要加强港口的产业结构的调整,避免重复投入、节约成本、降低竞争力,促使其实现高水平的发展。另外,需要加强对港口的监督,并且要求其实施科学的规划、合规的运营,才能实现真正的港产城融合发展。
2 研究设计
2.1 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遵循真实性、综合性和可获取性的指标获取要求,并结合《中国港口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的指标与数据,构建了港产城融合水平指标体系,具体如表1所示。
2.2 研究方法
耦合协调度模型:本文旨在探讨2021年广西沿海3个城市的港产城融合情况,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来评估其发展水平和进展阶段。具体步骤如下:
(1)耦合度计算。通过耦合度测算可以对2021年防城港、钦州和北海计算三市之间的港产城耦合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表示综合得分;yi表示综合得分;zi表示城市综合得分;C为整个系统的耦合度。
(2)耦合协调度计算。港口-产业-城市耦合度测算能在一个总体的层面反映三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程度,但是并不能对三者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一个定量的测度,因而通过使用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计算港产城融合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为耦合度;T为综合发展指数,用于反映港口、产业与城市发展的整体水平;D为港口-产业-城市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
(3)障碍因素计算的障碍度模型:运用障碍度模型诊断广西沿海3个城市港产城融合水平的障碍因子,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Uij为障碍度;i为一级指标;j为二级指标;为化值;为偏离程度;wij为权重。
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对象
广西沿海防城港市、钦州市和北海市地处我国广西沿海,在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对于东盟国家的门户,是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带动广西产业结构布局升级的重要依托。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港口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广西统计局的各项统计数据。在数据的基础上,基于表1港产城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使用耦合协调、障碍度等方法,经过计算、统计、整理后得到了经济发展质量、高级化等指标。
4 结果及分析
4.1 发展水平
本文通过熵值法对2021年广西沿海3个城市的港产城发展进行了统一的分析评估,并得出三个方面发展综合得分,结果如表2所示。由三个发展方面的均值比较可见,3个城市的港产城融合发展展现出产业发展高于城市发展,城市发展优于港口发展的特点。然而,每个城市的情况都会因为其经济基础、自然环境、资源状况以及当地政府的规划和实行的政策而存在一定的地方性差异,其中钦州市的综合得分排名第一,总体发展水平最好,北海综合得分最低,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4.2 融合水平
港产城融合水平方面,本文对2021年环广西沿海3个城市的港产城融合水平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测度,结果如表3所示。由港产、港城、产城的均值比较可见,广西沿海3市港产城融合属于磨合型耦合协调,显现出产城发展优于港城发展,港城发展优于港产发展的港口城市发展特征。
4.3 障碍因子诊断
本文采用障碍度模型得到广西沿海三个城市的港产城障碍度关系。分析表明,城市发展的障碍度相比产业发展要更高,产业发展的障碍度又高于港口发展。这足以说明广西沿海城市的港产城融合应将关注点放在经济发展质量方面;根据单项指标,排名前5位的障碍度指标依次为集装箱吞吐量、GDP增长率、泊位数量、产业高级化、经济含金量。各沿海城市的发展目标、城市定位以及环境特点的不相同,3个沿海城市的具体障碍因子存在着明显差异(表4)。根据表4的数据,钦州市的主要障碍因子为GDP增长率和产业高级化;防城港和北海的主要障碍因子为集装箱吞吐量。此外,城市的人口结构、零售业的经营方式和业态也会对其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本文对广西沿海3个城市的港产城融合水平进行研究,使用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港产城融合水平,运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产城融合的提升方向,结论表明:
防城港、钦州、北海3个城市的港产城发展水平不同,港产城融合水平以磨合型为主,存在融合水平不平衡不均匀的现象,城市发展成为主要阻碍港产城融合水平的因素。从宏观整体的发展角度来看,广西沿海城市产业分布不均匀,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平衡性較高,港口、城市、产业没有形成良性的互动。从微观角度来看,广西沿海各市的港产城发展存在竞争关系,三大产业结构差异较大。综合来看,城市建设是影响广西沿海城市港产城一体化进程的主要制约因素,各港口所处的地理区位、发展目标等方面各不相同,具体的阻碍因素也各不相同。
5.2 建议
本文基于对广西沿海三个城市的港产城研究分析得出的结论,为提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产业—城市的融合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针对城市优势和限制条件,明确港产城融合发展路线
钦州地区的产城关系比较均衡,要充分发挥其经济和发展“虹吸效应”,大力培育新型产业;北海目前最大的限制是港口的发展,要从提高城市发展品质、扩大和扩展经济腹地、发掘多种成长动力等方面来促进港口的转型和升级;防城港目前面临的主要瓶颈是工业的发展,要充分发挥港口的“门户”和“枢纽”功能,充分释放港口的人才、技术和资本的集聚效应,促进城市的发展和工业的升级。
(2)以港为媒助力城市发展,提高港城融合程度
以港为媒助力广西沿海3市发展,提高3市间港口与城市的融合程度。首先,钦州市港口发展是三市最好的,应助力防城港、北海港口发展,加强三市港口间的合作,提升三市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市港口运作效率;其次,以各市港口为支点,建设合理高效的三市交通网络,提升三市内循环能力,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创造就业机会,吸收港口城市型人才,推动建设以港口旅游城市为基础的城镇化转型。
(3)大力推动城市集群发展,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综合三市自身发展优势,促进区域协同发展。三市发展状况各有优势,因实现错位发展,将三市资源整合,港产城三方面发展应同实际经济体量结合,同步城市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寻求产业升级转型的合理分配,进一步完善三市港口合作,整合港口资源,优化港口资源配置,促进发展现代化港口,提升港口规模化,实现三市有序发展和港产城区域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谢兆俊.论沿海地区产业升级策略[J].商业时代,2011(5):139-140.
王仙.基于港城融合发展的城市空间优化研究:以成都市青白江区为例[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8(6):94-96.
刘邦凡,郭钰堃.沿海地区产业链发展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以河北省为例[J].开发研究,2021(5):70-77.
徐士伟,许鑫.基于共生理论的天津港城协调发展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8(5):65-72.
郭建科,谷月,赵敬尧,等.环渤海地区港城耦合协调度综合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5):569-574.
李翔,常江,马杰,等.欧洲重要港口“港产城”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港口,2021(10):27-30.
符琳蓉,任以胜,陆林,等.南通市“港—产—城”融合发展及演化特征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21(6):60-66.
宗会明,孙菊,何伟.长江经济带港口能级和城市经济耦合协调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5(3):407-417.
隋玉亭,韩霜.港口与城市经济互动发展研究:以荆州港为例[J].低碳世界,2018(12):215-217.
李照宇,王天旻,王文渊,等.基于土地利用的港城关系时空演变研究[J].港工技术,2021,58(3):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