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传承重庆渝中区红色文化研究

2024-01-31 11:27曾钰斌于丽萍周凤刘小芸李利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34期
关键词:渝中区重庆红色

曾钰斌,于丽萍,周凤,刘小芸,李利芳

(长江师范学院,重庆 408100)

“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1]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更是以其独特的文化形式, 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和价值观念。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提出“继承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等问题,并激励当代青少年要“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2]。重庆市委全面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 深刻领会保护传承红色资源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 高度重视红色资源保护传承工作,先后出台了《重庆红岩遗址保护区管理办法》《关于推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上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红色资源保护格局。 其中,渝中区作为重庆市历史母城,红色文化资源最为丰富,除了作为重庆地标的解放碑外,还有 遗址类的“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等,陈列馆类的“三峡博物馆”“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机关旧址陈列馆”“红岩魂陈列馆”等,这些正是培育大学生正确人生观、 价值观和党史观的重要源泉。 但是近年来,受外来文化、大众文化及网络文化等的影响, 渝中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更没有融入学生个人的发展中,因此,加强新时代大学生传承渝中区红色文化的研究迫在眉睫。

1 大学生传承渝中区红色文化的意义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 许多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曾发生在重庆市渝中区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无数怀有共产主义信仰的革命战士和仁人志士在这里留下了无法抹去的红色印记, 用理想和信念铸就了一座座载入史册的红色丰碑,留下了令人感动、敬仰的红色故事。这些经典的红色故事,对培育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党史观、形成正确的三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非凡的意义,对大学生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落实文化自信起到了重要作用。

1.1 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党史观

“百年党建史是共产党人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接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探索实践史, 也是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不断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的发展壮大史。 ”[3]重庆,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二十多年的革命史、抗战史和奋斗史,其形成的红岩精神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渝中区红色文化更是包含了众多的红色历史故事、红色革命遗址、红色革命纪念馆,以及红色文化精神,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当代大学生通过深入了解和挖掘渝中区红色文化,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其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识, 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党史观、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重拾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指出:“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4]

1.2 丰富大学生的理论思考,助力高校德育教育

近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体系逐渐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思政课程脱离学生生活实践经验、内容模式化、 形式僵硬化、 受众感兴趣程度不高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课程思政的进一步建设。渝中区红色文化根植于红色文化土壤, 有丰富的内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渝中区红色文化,对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重大作用。 这不仅给高校思政课理论提供了理论思考, 同时也有利于发挥高校的德育育人功能。 将渝中区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程充分结合,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兴趣程度,增强其文化自信。

1.3 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是育人主阵地,近年来,党史学习教育、革命精神建设等红色文化内容融入校园文化、 校风建设, 这对于丰富高校校园生活和打造文化氛围浓厚的书香校园具有重大意义。重庆高校开展诸如“渝中红色文化”板报展览、“红岩”文化墙、“我眼中的渝中红色革命人物” 读书征文等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 既有利于大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校园环境中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和感染, 增强他们对渝中区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形成矢志不渝、团结奋斗的精神,激发其感恩意识,提升其文化素养,又有利于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和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2 大学生传承渝中区红色文化存在的问题

红色文化是众多革命先驱在革命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丰富革命精神和内涵的先进文化。我国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不仅包括红岩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等非物质文化,同时也包括遗址遗迹、革命建筑、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及红色文学作品等物质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5]重庆市渝中区作为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对于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引领精神、铸牢理想信念的重要价值。 目前,为了解大学生对渝中区红色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情况, 面向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政治面貌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000 份,收回有效问卷808 份,经过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传承渝中区红色文化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对重庆渝中区红色文化了解程度不够

图1 为“你对重庆市渝中区红色文化了解多少”的调查统计结果,由图可知,对重庆市渝中区红色文化“非常了解”的大学生占比14.85%,“了解一点”的占79.58%,“不了解”的占5.57%。 可见,大多数大学生只是了解一点皮毛,并没有深层次的接触。 其中,受访者了解“重庆解放碑”占比约62.55%,了解“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占比44.06%,了解“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占比30.32%,了解“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机关旧址陈列馆”占比28.09%。 当前大学生对于一些比较小众的红色文化景点了解程度非常低, 整体呈一种不均衡状态。

图1 问题“您对重庆市渝中区红色文化了解多少”的调查统计结果

2.2 对重庆渝中区红色文化感兴趣程度不高

图2 为 “您对重庆市渝中区红色文化感兴趣程度”的调查统计结果,由图可知,只有18.07%的大学生对重庆市渝中区红色文化“非常感兴趣”,26.98%的大学生 “感兴趣”,49.01%的大学生 “有点感兴趣”,5.94%的大学生“不感兴趣”。 其中,大学生选择对重庆市渝中区红色文化 “有点感兴趣” 的占比最大,可见其兴趣程度不高,多数大学生从未参加过相关的教育活动,积极主动性较低。

图2 问题“您对重庆市渝中区红色文化感兴趣程度”的调查统计结果

2.3 大学生参观渝中区红色景点的主观意愿较低

图3 为 “您愿意去参观重庆渝中区红色文化景点吗”的调查统计结果,由图可知,有58.42%的大学生选择 “有点犹豫”,34.41%的大学生选择 “愿意”,7.18%的大学生选择“不愿意”。 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选择了“有点犹豫”和“不愿意”,反映出大学生参观渝中区红色文化景点的主观意愿较低。

图3 问题“您愿意去参观重庆渝中区红色文化景点吗”的调查统计结果

2.4 大学生宣传渝中区红色文化的积极性不够

图4 为“如果有机会让您参加红色文化的宣传,您会怎样”的调查统计结果,由图可知,在调查的样本中,“积极参与”的大学生占比33.79%,“参加的人多,我就参加”的大学生占比59.16%,“与我无关,不参加”的占比7.05%。 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在面对红色文化宣传上选择“参加的人多,我就参加”。

图4 问题“如果有机会让您参加红色文化的宣传,您会怎样”的调查统计结果

3 影响大学生传承渝中区红色文化的归因

3.1 渝中区红色文化的宣传不到位

以前,人们获取信息通常是通过读书看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走向了千家万户,人们的阅读方式由此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当今大学生大多为“00 后”,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浏览网页、刷抖音、逛微博“等成为其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 渝中区关于红色文化的宣传却仍然停留在以文章为主的传统方式上, 容易受到读者阅读主观意愿、共情能力、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影响,比较呆板,缺乏趣味性。 近年来,重庆因其“魔幻”“3D”等特有的城市气质,成为火遍网络平台的“网红城市”,多个旅游景点成为“网红打卡点”。例如:渝中区的李子坝观景平台、轻轨穿楼等网红打卡点,来到此地打卡的大学生络绎不绝。 但是离此地几十米的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却几乎无人问津。究其原因,明显是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宣传不到位造成的。 另外,在宣传过程中,不少地方还仅停留在对红色文化故事和红色英雄人物、历史事件的介绍上,没有对它们包含的当代价值进行深入探讨, 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大学生的了解欲望。

3.2 渝中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不充分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6]高等院校是红色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渝中区红色文化能够给思政教学提供丰富的材料, 但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主要停留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讲、学生听的阶段。 一些教师虽然也会在课堂上播放相关影片、讲解相关故事,希望以此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往往又存在选取内容重复、老套,缺乏针对性等问题, 没有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与教学目标有效融合, 也没有将红色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的人生经历、目标理想等相联系,导致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脱离,难以对教学效果产生实质影响。而且渝中区红色文化大多呈物质形态, 学校虽然有时也会带领一些学生去实地参观, 但往往又因为时间空间、人力物力、重视程度等问题,总是匆匆忙忙,难免流于形式。 所以类似的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也没有发挥预想中的作用。

3.3 过于强调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

红色文化具有极强的社会性。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外界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通常,大学生可以选择参观博物馆、 纪念馆等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场所来接受红色文化的教育, 体会战争的残酷无情、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及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但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人格意识, 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过多强调红色文化的重要性,频繁提及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 容易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 从而导致大学生参观红色景点的主观意愿不高的现象发生。

3.4 大学生对渝中区红色文化的认同感不高

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即内在的主体认知、态度、动机等,也是影响他们传承渝中红色文化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 重庆渝中区红色文化诞生于艰苦年代,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大学生很难设身处地体会当时重庆人民所经历的苦难, 很难理解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砥砺共产党人艰苦前行的不屈动力, 很难领悟革命志士们舍身忘我的精神和道德情操。 这些问题导致了当今大学生难以形成对重庆渝中区红色文化的内在认同感。

4 推进大学生传承重庆渝中区红色文化的路径

4.1 将红色文化宣传与新媒介相结合, 打造 “互联网+”模式

“在新时代的现阶段,信息、通信与互联网技术及移动智能终端的迅速发展推动着人类历史进入了网络发展的新纪元。”[7]智能手机走进了千家万户,更成为大学生日常交流沟通和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所以传播者应当将红色文化宣传与新媒介相结合,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其传播速度和广度最大化,如利用“抖音、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创作漫画、短视频等宣传红色文化;利用微信公众号发表既有较强趣味性,又有较高教育性的文章;利用短信、邮件等方式公益推送相关的红色文化信息等。 当然也可以针对渝中区红色文化,开展融合绘画、音乐、舞蹈等综合艺术的线上线下比赛活动,如朗诵、手抄报、歌咏、戏剧、情景剧、讲故事、拍MV 等,这更能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 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如VR、AR 和MR 等,使得红色文化更加生动具体,让大学生真切体验革命历史。

4.2 开展实践活动促使渝中区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充分融合

“开展实践活动是实现思政理论知识转化的重要形式, 同时也是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有力抓手。 ”[8]高校和社会应该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例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渝中区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研学、展览、社会调研等活动,最大化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让大学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中提升自身修养, 真正实现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融合。 正像柳磊所说的:“大学生在感悟历史的过程中自然地接受了党的初心使命、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育,能够让大学生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社会各界可以组织开展以渝中区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例如:“重庆渝中区红色文化交流周”“重庆渝中区革命历史学习月”“保护和宣传重庆渝中区红色资源” 等系列社会活动,通过这些多形式的红色文化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 促使大学生积极参加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发挥渝中区红色文化育人的作用。总之,“红色文化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亲和力和浸润力, 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能有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9]。

4.3 兼顾红色文化的教育和经济功能,提高文化内涵

文化具有教育功能,同时还承载着经济功能、政治功能等。 重庆政府应该兼顾红色文化的教育功能和经济功能,将渝中区红色文化元素融入电视电影、美学艺术、文学作品等媒介中,培育和拓展红色文化市场。 重庆作为一座有着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重庆政府应该在当今“网红经济”暴火的背景下,引导渝中区红色文化可持续发展,将渝中区红色文化与商品相关联,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创产品,通过自媒体、举办线上线下宣传活动、经营商铺等方式,将渝中区红色文化品牌给推广出去,提高渝中区红色文化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同时加强红色文化景点周边的基础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的建设,提升其文化内涵,让“流量”变“留量”,“网红”变“长红”,补强城市文化这块“软肋”。

4.4 积极拓展红色教育实践基地, 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

“在多元文化、 多种思潮相互碰撞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部分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出现重功利轻道德、理想信念模糊、自主意识薄弱等问题, 进行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强化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显得尤为重要。 ”[10]因此,加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是传承和发扬重庆渝中区红色文化的关键着力点。独特的重庆渝中区红色文化不仅承载了革命斗争时期所形成的红岩精神,而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相契合。

高校应该积极与政府部门进行合作, 拓展红色教育实践基地, 避免学生学习红色文化固化于课本知识。例如:长江师范学院千年和公益团队推出了多方共建“微型英模教育展室(展厅、展馆)+”公益模式,在宣传部等部门支持下,为已建成的微型馆室定向开发讲解词、培养本地大中小学生讲解员。 其中,团队与涪陵区红岩文化室少儿图书馆达成合作,初步建成红岩文化室——微型基地, 依托涪陵区红岩文化室少儿图书馆, 让大学生去开展红岩小小讲解员课程的培训,弘扬红岩精神,加大了大学生了解红色文化的群体比例。大学生积极参加红色志愿活动,有利于发挥革命先烈的榜样示范作用, 引导其学习革命先烈们的优秀品质,从而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三观”并树立对于红色文化的自觉认同,这既为赓续与传承红色文化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也为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了深刻的底蕴。

5 结束语

重庆渝中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形态多样,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但是受多种文化思潮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对其并不是特别了解, 更无法很好地传承下去。 对此,大学生应主动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以红色文化涵养自身; 学校以及教师应充分将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不仅教书,而且育人;政府及社会也应充分挖掘红色元素, 助推大学生赓续红色血脉。

猜你喜欢
渝中区重庆红色
渝中区关工委召开主任办公会议
尿不湿里的小秘密
重庆客APP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重庆市渝中区噪声污染现状、问题及防治对策
重庆渝中区政府与区块链企业合作打造食药品追溯平台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