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雅琪 ,粟文雅 ,宁昭仑 ,邢梦瑶 ,吴昆
(1. 广西艺术学院 建筑艺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2.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7)
文化地理学源于20 世纪初,从地理的角度着重研究文化是如何影响人们的实际生活。迈克·克朗对这一学科进行阐述, 他认为文化地理学主要研究与地理环境有关的人文活动, 研究特定的空间与地点如何产生并保留了特定文化。
民俗馆是集中展示地方风貌与民俗文化的展示空间,它的规划建设一直备受当地政府的关注。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的引入,对于民俗馆的定位认知、文物藏品、展览策划等建设思路也随之拓宽。 一大批地域性民俗馆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浪潮下发展起来, 成为我国民俗展览实践的重要载体。
目前, 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瑶族民俗文化的研究成果颇丰,主要集中在南丹、金秀等地,对其他地区关注较少。 地理环境是一切民族文化生成的自然基础,不同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力水平、民俗活动、社会环境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1]。因此, 想要了解恭城的民俗文化就要先了解它的自然地理环境。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北邻三湘,南望粤梧,其地理与文化有着区别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其他瑶族地区的鲜明特征。从地理上看,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桂、湘、粤三省交界,全县东西北三面被山脉环绕,茶江以“S”形贯穿其中[2]。相对独立的水文及封闭狭长的地理位置, 使恭城瑶族自治县既融合了湘、粤文化,又无法完全融入其历史的潮流之中,造就了独特的瑶乡地域特征。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恭城瑶族自治县的山脉、水脉造就了独特的瑶族文脉。从文化上看,恭城瑶民最早是由瑶族古都千家峒迁居而来,根据《千家峒古书》记载,瑶人为躲避官府征粮、战争,集体由北向南迁徙,踏上背井离乡的征途。迁至恭城的瑶民在这里建立村寨,历经百年的发展,创造出灿烂的瑶族文化。《梅山图》当属其中的瑰宝,它描绘了当地瑶民祈福、捕猎、娱乐等生活场景,是瑶族历史的重要见证。
民俗文化体现出一个地区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共同心理、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点,它既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地域文化的象征,极富独特精神价值[3]。 恭城瑶族自治县于隋朝末年置县,至今已有1 300 余年历史,共管辖9 个乡镇,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在生活生产、文化礼仪、休闲娱乐、宗教信仰等方面有一套独具特色的民俗体系。 恭城文庙是迄今为止广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文庙,恭城武庙中有着广西历史最久远的戏台,二者相对而建、交相辉映。周渭祠建筑样式具有浓郁的瑶家特色,其门楼上的斗拱造型是清式营造法式的典型, 湖南会馆体现了恭城当时繁荣的贸易活动,两者建筑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与考古价值。 融合汉瑶民族建筑特色的朗山民居、受客家文化影响的乐湾大屋,外来与本土文化的交融,彰显恭城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 除此之外,还有花炮节、婆王节、盘王节、敬鸟节等传统瑶族节日。 这些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民俗文化的具体表达, 它们流传至今仍在原汁原味地演绎,被人们所喜爱,展示了恭城多元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文化地理学是一门研究有利于环境的人类活动的学科, 研究这些空间和地点是如何保留并产生了文化[4],强调生活环境与当地文化的协调性,注重在人地关系的杂糅中探析其文化属性, 研究不同地域民俗文化与地域发展的新模式。 从文化地理的角度来看,对地方民俗馆展示设计进行改善,可解决当下地方民俗馆内容阐释不足、地方性隐弱的问题。文化地理学引入地方民俗馆的构建可从空间、民俗、自然环境这3 个方面展开。 这3 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关系如图1 所示。
图1 文化地理学引入地方民俗馆的构建路径
在文化地理学的视角下, 地域自然环境是一切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土壤, 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产生了文化。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馆展示设计的首要原则是在地域环境的约束下, 体现地方风土人情。所以,将文化地理学引入地方民俗馆的展示设计中,需要充分展现自然环境特征,再将民俗事物融入其中, 从而形成民俗文化与自然环境相关联的展示体系。 与此同时, 为了视觉上便于观众理解,并避免民俗种类繁多而导致展示效果混乱,应将不同种类的民俗文化按照物质层面、 精神层面的顺序递进, 将分散的民俗文化以自然环境的承载为基础依此展开阐释,凸显不同民俗文化的特色。观众行走在其中, 从直观的地域自然环境出发看到民俗的产生及民俗发展的内在联系, 既目睹了热闹非凡的民俗文化,又深入理解了各民俗事件产生、发展的自然环境背景与原因,受到较大启发。
文化地理学的整体性不仅体现在文化层与自然层之间, 文化层各要素之间、 文化层要素与自然层之间也构成了有机关联的结构体系[5]。民俗陈列是物化的民俗志或民族志,且比起民俗志、民族志, 其更为直观、生动和丰富, 也更通俗,更易为观众所接受[6]。因此, 如果单是将特定的民俗内容与民俗事件以场景还原等展示手法放置在展厅内部各自对应的区域内, 而忽视了对民俗事件中重要民俗展品的组织与整理,那么关于民俗文化的展示仍然是片面的,不利于观众理解整个民俗展览。运用现代媒体技术手段,通过情景化、场景还原等方式,为民俗展品搭建与之相关联的场地,并在展厅内部自然融合,打造出生动直观的情境, 隐藏在民俗展品背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活态文化才能够鲜活地呈现出来。
在展厅内部的空间组织上, 将具有代表性的民俗事件, 按照主次顺序并根据细分的自然环境特征依次展示开来;在内容编排上,将民俗事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突出展示,与其他部分区别开来。根据造价的高低,具体形式可以是高度还原的场景,也可以是展品与造型、视觉传达系统的组合。 整合民俗内容,重组民俗展品与空间的关系, 将细分的展品也纳入其背后的展示环境中,整个展示区域主次明确,方便观众认知。
空间展示设计是依赖于视觉形象而存在的[7],其最直观的目的是观众在限定的空间内直观地接收信息,感受展示氛围,获得一种全新体验。 从外部空间的造型到内部展品、图文展板,以及材料、颜色、设备等都因直观视觉传播媒介清晰化, 从而达到展示目的。由此可见,在三维空间中的视觉传播是最有效的手段。 前两个方法关注的只是知识层面的梳理与整合, 并没有深入思考如何将现实的民俗文化通过视觉传播的手段外化在展览中, 设计师还需要从民俗事件中提取设计元素,应用在展示空间的内外部,并与还原的自然环境相统一, 从而实现地方民俗内涵的外化与表达,引发观众对此次展览的共鸣。
一方面,从民俗事件中提炼设计元素,运用在展厅的整体颜色、细节装饰、引导标识、图文展板及灯光设计中。 另一方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综合多种媒介,包括声光电、三维技术、虚拟技术等,对民俗事件中典型的民俗元素进行视觉化设计。 抓住地方最有特点的民俗及民俗中最有特点的元素, 外化在展厅中,这种直观而强烈的表达方式,充分展现了地方个性。 由于民俗事件的边界分类清晰并且内部层次的不同,观众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民俗事件,地方民俗内涵的外化表达在更紧密的展览沟通中被观众理解熟知。
该民俗馆目选址位于桂林市恭城县付家街,付家街是恭城县历史最悠久的古街之一, 建于清末民国初期。 现如今,付家街的建筑主要为民居、艺术家工作室、画室、茶室等场所,文化与生活气息并存。该项目位于付家街西岭书院旁边,总面积为306 m2,且场地距离恭城瑶族博物馆、文庙、武庙较近,集各种文化交流、休闲娱乐项目于一体,是恭城旅行、参观的人气地段,很大程度上提供了人流量保障。该民俗馆展示设计以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切入, 将恭城自然环境与当地民俗相结合,以展示民俗风情、宣传恭城瑶族文化为目的。
民俗馆展示的设计主题取材于恭城县丰富的民俗文化,展示大纲突出了恭城县丰富的民间歌舞、民族节日、饮食习俗及民居建筑,布展脚本强调了史料书籍、模型沙盘、图文展板等实物资料。 该馆共分为序厅、建筑文化展区、饮食文化展区、节日文化展区及歌舞文化展区五大区域(见图2),结合场景还原、声光电等展示手段,动静结合,以点带面,用喜闻乐见的视觉语言展现恭城县丰富多彩的民俗丰盈和浓郁的地域文化。
图2 恭城县民俗馆空间规划
4.3.1 色彩
色彩、材料、造型是展示设计中最基本的三个元素,而色彩是比材质、造型更加敏感的元素,它拥有更加强烈的视觉效果, 容易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体验与情感共鸣。从色彩地理学的视角来看,在不同特质的地理环境及不同的文化氛围下, 色彩风貌会呈现出差异化的体现[8]。环视恭城县的地理环境特征,茶江纵贯县境,东、西、南三面被山脉包围,中间为河谷、草地、丘陵。 不同的地理环境特征造就出独特的民居特点, 当地民居一般使用鹅卵石、 青砖瓦和木材, 将这些建材进行颜色的简化与提取, 主要以灰色、木色、褐色为主色调(见图3)。 这些色彩不仅与恭城县的整体风貌一致, 还能够更好地衬托民俗馆内的展品,形成和谐肃穆的色彩氛围,产生良好的视觉传达效果及情感诱导作用(见图4)。
图3 恭城县民俗馆色彩提取
图4 恭城县民俗馆色彩运用
4.3.2 材料
在展示空间中材料往往作为还原自然地理环境的物质化形态, 不同材料的选择及不同的加工方式都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观展体验。 传统的建筑材料以木、砖、石为主,一些材料经过千百年的运用,已在人们的心中约定成俗, 触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联想和由此产生的自然感。 在民俗馆的设计中采用砖瓦、木材等传统材料,以及人造仿石材、纤维板、微水泥等现代材料。新旧材料的结合,不仅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之美,还使民俗馆具有现代时尚感。观众行走在其中,既能感受到恭城县的本土气息,又能体味新材料带来的别样魅力(见图5)。
图5 恭城县民俗馆材料运用
4.3.3 造型与装饰
造型与装饰视觉表达能力强、范围广,较为感性和外露。 对于丰富观众的视觉感受和满足基本的愉悦需求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9]。 在整体的设计中,为了使民俗馆整体风格与恭城县风貌相一致, 在空间造型中保留当地民居屋顶造型及木质结构。 除此之外,将岭南风格的马头墙造型通过简化与分解,转化成具有装饰作用的造型,放置在序厅的墙面上。恭城县作为瑶族人口聚集的地方, 有着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文化特色突出,行走在县城之中,刻有盘王印图案的楼房建筑随处可见, 将这些图案运用在展板的板面装饰中,不仅起到美化版面、引导阅读的作用, 还在一定程度上渲染了整个民俗馆的文化氛围(见图6)。
图6 恭城县民俗馆中的造型与装饰
4.4.1 场景还原
为了更好地结合文化地理学的理论展现恭城县的民俗特色, 将载歌载舞欢庆柿子丰收的月柿节以场景还原的形式展示在序厅的中心位置, 四周的墙壁则采用灯箱软膜展示恭城县的自然景色。 观众刚步入民俗馆,就被身临其境的场景所吸引,为接下来几个展示区域的参观做铺垫。
4.4.2 活态展示
“活化”是非遗展示的一个重要手段,恭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且保护政策完善, 在歌舞文化展区,定期引入传承人的表演班子进行表演,如吹笙挞鼓舞、恭城八音、羊角舞等,凸显了其有别于传统博物馆的特色,抓住了观众的眼球,活跃了展厅内部的氛围。 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的形式,增强了大众对于传统民俗的视觉体验, 让传统民族技艺走进大众,立体呈现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10]。
4.4.3 多感官体验
传统民俗馆的设计多以“静态化”为主,缺少与观众的互动体验。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民俗馆的展示设计中,并与“视听”体验结合起来。 在建筑文化展区, 使用弧形屏幕结合3Dmapping 技术将恭城县当地的地貌山川配以立体音效进行动态化展示, 以视听结合的方式对感官产生更加强烈的刺激。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创造“视、听、触、味”多感官的体验方式,搭建观众与展示内容的接触平台,丰富空间体验形式。在饮食文化展区,静态的图文展板介绍与触摸屏相结合, 详细生动地展示恭城特色美食的制作过程,定期准备限量的食物给观众品尝,远比传统民俗馆的展示语言更加生动, 给观众带来良好的多感官体验,使其对民俗馆产生新的认识。
民俗馆承载着传承当地民俗文化的重要任务,在新的语境下, 地方民俗馆的设计应加强与地区环境的联系,创新设计方法。将文化地理学引入民俗馆的展示设计之中,搭建“空间、民俗、自然环境”三者统一的平台,民俗文化与自然环境关联展示,重组民俗展品与空间的关系, 实现地方民俗内涵的外化与表达,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地方民俗文化内涵。并运用场景还原、活态展示、多感官体验等展示手法,彰显民俗馆中的地域个性,强化地方认同感。
总而言之,在空间层面对文化地理学进行研究,给民俗馆的展示设计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随着国家对地方文化保护力度的增强, 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需要,在科学技术手段突飞猛进、人们审美追求不断提高的前提下, 民俗馆的高质量设计需求也日益迫切。 希望本文可以为今后民俗馆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促进其优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