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红岩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在任务的探索与解决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素养的多维度协同培养。可以说,项目化学习真正地凸显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综合性与实践性。然而,现阶段的项目化学习存在较强的“表面化”现象,诸多教师无法做到项目化学习在语文课堂的“安家落户”。基于此,笔者查阅了关于项目化学习及其相关实践的文献材料,旨在满足新课标对教师“教”提出的新要求——从“关注教”转向为“关注学”。
真实情境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情”,让学生获得“内驱力”。教师在进行项目化学习的主题、任务、活动、问题等的设计时,应以真实情境为依托,让学生以“主动探索”的姿态探究教学内容、挖掘核心知识、获得素养发展。这种“主动探索”的学习状态直接影响着“学”的状态,为“有意义的学习”提供精神动力。其中,情境的主题与内容既可以来源于真实生活,也可以来自语文学科的关键问题,还可以来自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等。
学习任务是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的“阶梯”。学生通过“解锁”一个个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逐步实现个人知识、能力、素养等多维度的“攀登”,最终达到项目化学习的终点——“创作产品”。学习任务的“质”与“量”直接影响了学习目标的达成、学习过程的开展,可以说,学习任务是学生探索过程中的“路灯”,对于“学”的过程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在项目化学习中设计学习任务要基于学生学情、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以实现学习任务的难度适中性、思维启发性、发展引领性。与此同时,学习任务应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层次性,才能将不同的课文进行“串联”,最终达到学习目的。
“发展”如何实现?这是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课程所应思考的最重要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可知,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的方式亲身经历学习任务的解决过程,能有效地实现“有意义的学习”,让学生获得“生长”。可以说,问题解决是项目化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学生实现“发展”的有效工具。
目标是学生在项目中探索的“终点”,为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好的学习目标可以促进有意义的学习的发生,让学生进入愿意学、能够学的积极状态,帮助学生展开自我评估,选择有效的学习策略,进行有效的提问,并产生比较好的自我认知,有意识地连接已有的知识,实现自我监管。在项目化学习中,目标应以核心知识为“源点”,将核心素养的内涵融入其中。
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编排了小说《社戏》、抒情诗《回延安》、散文《安塞腰鼓》《灯笼》四篇课文,以及以“学习仿写”为学习内容的写作实践活动。解析核心知识可知,在这四篇课文中均隐藏着一条逻辑暗线——传统文化习俗。通过课文的描述,学生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将四篇课文进行横向对比,学生能深度理解“民俗”的内涵、价值与意义,对于学生民族信念、情感的激活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项目化学习的主题应围绕“民俗风情”展开设计,期待能让学生通过深度探索“走近”且“走进”不同作家笔下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感受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增进学生对社会人文环境、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理解,让学生能深度领悟民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结合新课标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求,将学习目标确定为以下内容(见表1)。
表1 以“民俗风情”为主题的单元学习目标详解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发展与转变的过程。这种“情”与“理”的碰撞与转变,一方面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活学生的情感,另一方面需要教师能将学习内容与子项目进行深度融合,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养料丰富的“土壤”。如在本次主题项目化学习中,若使用简单的问题“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创设情境,则无法引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关注,学生对于“民俗风情”的理解也会浮于表面。学习源于生活却又“深”于生活,结合实际生活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将中韩“端午节”之争与本单元的“民俗风情”联系起来,内化为学生深刻思考、深度探讨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质。在理解生活的基础上探索主题,让探索的过程更“广”也更“深”。
在本次主题项目化学习中,以“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这一热点新闻事件作为“切入点”创设真实的情境,引发学生对于“民俗”的关注与思考。其中,“韩国的‘胜出’”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认知与情感“冲击”,学生产生了强烈的“不满”情绪,并对相应的结果产生了质疑与困惑。此时,引导学生针对此事件所引发的“口水战”进行观点的分析。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韩国江陵端午祭’与中国的‘端午节’是否是同一个节日”,引发学生深度发掘传统文化内容与内涵的欲望。另一方面,深度解析“传统文化如何得到国际认同”,以推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强烈的爱国情感”与“敢于挑战的热情”两大情感类型的共同驱动之下,学生纷纷主动而热烈地参与讨论并发表观点。与此同时,学生通过议题产生了“收集证据”的意识,试图通过自身的力量来证明我国文化与民俗的悠远、深厚、丰富与精彩。这种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情境,为后续子项目任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与情感基础。
项目化学习是以“某一主题”为指导的任务活动探索过程。由于项目主题往往内容丰富、主题宏大,其完成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常常将主题项目进行拆解,将其划分为具有关联性、逻辑性、层次性的子项目,并分别设计任务活动,以为学生的“学”指明方向、设置“终点”。“生本”教育理念指导下,设置学习任务要呈现出开放性、探究性及实用性。基于“阅读课文,能够口头表达出课文描写的民俗、情感以及写作思路或者叙事顺序”的教学目标,结合本单元“民俗风情”的单元主题,围绕核心知识设计具有探索性、启发性、情境性的子项目学习任务,具体内容如下。
任务一:将四篇课文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比较不同作者在进行写作时所用的叙事方式、写作特征、情感基调之间的“同”与“异”;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等内容探索课文中节日习俗的“来处”与“去向”并撰写小组调查报告。
任务二:作者描述“民俗风情”的切入点是什么?请结合你的所见、所闻、所思探讨“乡土文化对人们有何用?”的议题,如:乡土文化记录了人们生活的发展,乡土文化承载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望,乡土文化寄托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等。
任务三: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合适的视角、采用合适的表现手法、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示家乡特有的风俗习惯。
将“民俗风情”主题项目划分成三个子项目,分别设计三个开放式的任务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民风、探索民俗民风的价值、解析民俗民风的内涵。子项目的设计既具有“生活性”,又具有“挑战性”,它能让教学内容从“课本”走向“生活”。以此,“课本中的文化知识”与“生活中的民俗民风”实现了深度融合,而学生也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打破思维的禁锢,充分激活了自身的“自由心智”,最终实现全面化发展与个性化发展。
项目化学习认为学生的“学”应为“有意义的学习”,强调“实践”的重要意义。在完成项目的实践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项目成果展示”,让学生做到“主动说”“积极问”与“深度辩”。在项目化学习中,“成果展示”部分并不仅仅在于“展示”,更在于对实践成果的“表达”与“反思”。在“民俗风情”这一主题项目中,第一个子项目任务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单元化、系统化、整体化的解读,通过类比的方式感知、了解民俗文化之间的“同”与“异”,也巩固学生对于不同文体与写作手法的认知。第二个子项目任务活动,看似是简单地回忆乡土文化对人们的特殊意义,实际包含复杂的思维活动,不仅涉及熟知当地的风俗文化,还涉及从哪些方面探讨风俗文化对于人们的价值,角度是多方面的。第三个子项目任务活动,以“民俗风情”为主题进行习作实践,需要学生读懂文本,也需要学生读懂生活。整个项目化学习过程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既包括低阶学习,也包括高阶学习,通过任务活动的“做”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展示的过程,不仅仅是学生“输出”的过程,更是学生之间“思”与“辩”的过程,对于学生思维的拓宽与深化有着积极的影响。在以“民俗风情”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中,学生尝试以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向大众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而这,也是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国际化展示”所积累的“跬步”,是学生宝贵的思想与技能财富。成果展示的内容是对情境中的驱动问题的直接回应,紧扣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本质属性,充分展示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读写结合的学习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提倡的项目化学习是基于学生和现实需求的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切合语文课程生活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课堂实施项目化学习,是教育改革的有益尝试,也是实现“育人”的有效路径。教师要充分了解项目化学习的特征,设计科学恰当的项目化教学流程,创设真实的语文情境,以激活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为构建“生本”初中语文课堂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