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融合”式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以《红楼梦》为例

2024-01-31 08:25沈俊高
中学语文 2024年2期
关键词:双线整本书红楼梦

沈俊高

发展信息技术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教师而言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全新的挑战。如若教师能够迎合信息化的浪潮,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可以使高中语文课程变得更加有质量、有效率、有创新。从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可以看出,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已然从传统的讲授法转向了多元信息化发展,并且打破了学习场域的限制,尝试以云环境进行整体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明确指出,要推动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关注语文课程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新的内涵变化,让学生多经历、体验各类启示性、陶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多元化、有序化、创新化的语文课程,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新时代培育“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提供助力。

一、“双线融合”式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概念及意义

将线上和线下融为一体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可简称为“双线混合”式整本书阅读教学,主要分为两个层面:第一,立足于线下,教师开启课堂上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并指导学生以纸质书籍阅读为主要方式进行自主阅读;第二,依托于线上,教师利用网络平台作为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媒介,通过网络向学生精准推送有关于整本书阅读的阅读资源,借助网络APP 发布阅读任务单,以此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阅读计划。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后台软件的实时监测功能,对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行动态性评价。“双线混合”式整本书阅读教学尝试打破空间环境和阅读主题的限制,让阅读真正地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发挥整本书阅读应有的功效。

1.增强整本书阅读互动性

相较于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而言,“双线混合”式教学在教授主体、传播媒介、教学目的及教学方式上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传统的整本书阅读课堂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显现,而“双线混合”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丰富的信息技术使用环境,实现学习资源的双向交互;除此之外,传播媒介也发生了改变,主要以言语学习资源、移动设备、电子白板等多种电子媒介为主,丰富了课堂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整本书阅读情境

“双线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创新模式,从教师的教来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营造有效的教学环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层层推动课堂高效有序进行。从学生的学来看,信息技术的教学场景创设能够改变以往单一文本阅读的枯燥乏味感,可以进入真实学习情境,调动多感官参与学习,有效获取语文资源信息。这种情境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在真实体验的基础上接收知识,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实时检测学生阅读情况

“双线混合”式教学是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一种新型互动式课堂,学生占据绝对的学习中心地位。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精准地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学生推送相匹配的整本书阅读资源,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过程性评价,以此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挖掘他们的内在潜力,实现个性化发展。

二、“双线融合”式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为有效融合信息技术,实现新技术赋能教育教学,实现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变革。笔者借助信息技术便捷化、智能化、多元化等基础优势,将整本书阅读教学衍生为线上教学,结合传统线下课堂教学方式,尝试构建“双线混合”式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实现信息赋能,以读促学。

1.利用线上备好读前资源,利用线下优化导读环节

整本书阅读中的“整”,不仅体现在显性的篇幅之长,更在于其“整体的艺术架构”,因而给高中生带来了一定阅读难度。此外,由于学生的学情不同,部分高中生会因为词汇储备量的不足而丧失对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双线混合”模式,激起学生的阅读欲望,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兴趣的引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整本书阅读当中,发挥出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1)线上阅读准备,减轻陌生感

教师可以在线上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推荐整本书阅读的相关资料,例如作者的生平介绍、相关书评、书籍简介等,使学生在线上观看,提前感知整本书阅读的文本内容,尝试削弱学生对书本的陌生感,无形中拉近学生与书籍的距离。

《红楼梦》是一本中国古代经典名著,语言具有一定的晦涩性,很多学生在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因为“语言不通”失去兴趣。此外,《红楼梦》构建了一个宏大的世界,人物角色众多,很多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姓名及其形象特点感到陌生,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阅读障碍。为了攻克这些难题,笔者首先通过网络搜集了一些与书中故事有关的视频,如黛玉葬花、宝钗扑蝶等,然后将这些故事串联成《红楼梦》中人物特点的介绍集锦,并发布在网络平台上,邀请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观看。与此同时,笔者也利用微信读书平台搜集了一些与《红楼梦》相关的书评以及简介,在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之前提前将这些视频和评价资料推送给学生观看和阅读。笔者在选取时会倾向于短小精悍的视频资料,做到短时间内向学生有效输送学习内容,让学生对书籍有一定的了解。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开启整本书阅读之前,笔者利用问卷星围绕“学生曾经的阅读情况、采用的主要阅读方式、了解的大致内容”展开调查(见图1)。对调查结果进行直观化分析之后,教师可以更精准化、细致化地制定学生的阅读计划,将学生感兴趣的章节作为整本书教学的重点。因此,笔者将会结合调查结果对相关章节围绕人物形象进行重点分析。

图1 部分问题示例及统计结果分析

(2)线下环节规划,优化阅读感

通过线上推送资源的阅读,学生已经对即将要阅读的整本书内容有了初步了解,由此教师应制定相应的线下阅读环节计划(见表1),并对阅读教学环节进行优化,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表1 线下阅读环节流程图

2.通过线下开展品质阅读,通过线上进行阅读检测

为进一步提升阅读品质,教师应通过线下的阅读推荐课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在方法论的指导下,鼓励学生适当拓展课余时间深入阅读,教师再依托线上的阅读检测帮助学生检验阅读所学知识。

(1)线下精讲方法,提升阅读效率

在线下课时,教师要及时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方法。比如在阅读《红楼梦》时,首先要通过整体阅读来掌握本次阅读章节的主要内容,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每一章节故事情节的思维导图,这样就可以教会学生通过精读来提取阅读文本的信息。具体的线下阅读方法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教会学生把握体裁特点:章回体长篇小说。

②教会学生了解古代小说的艺术手法:巧妙的构思和引人入胜的情节。

③教会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红楼梦》所叙大观园里的芸芸众生各有性情。

④教会学生体会语言风格:《红楼梦》将白话运用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程度,使它成为中国白话文学的一座里程碑,其语言明快、洗练、生动、准确、富于表现力。其次是人物语言个性化方面,大观园里的不同人物都具备他们的特色语言。通过这些语言,人物的迥异性格被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2)线上及时检测,巩固阅读效果

高中生的记忆遗忘曲线较短,如果不及时对阅读内容和阅读效果进行检测,那么整本书阅读应发挥的效应就会大大降低。教师则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巩固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果。首先,教师可以提前将每日阅读章节任务、阅读项目检测任务单及答案上传至教育服务平台,如钉钉、腾讯会议等,或是上传到家长群里,由家长出示阅读检测项目单来供学生进行阅读检测。紧接着,当学生完成阅读检测后,需要再次上传,供老师批改查阅。在此期间,教师可借助相关题目对学生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以便后续线下课程上的精读精讲。

《红楼梦》前五回阅读任务单

一、概述前五回内容。

二、认真阅读并梳理第一回,依照仙界、梦境和人间三项分类,按要求填写下表空白处内容。

分类 时间 地点(含谐音)要求人物(含谐音) 事件作者的目的或用意仙界梦境人间

三、厘清第二回贾府人物亲属关系。

荣宁两府直系宗亲(配偶名填入[]号内,无内容可留空白)(子贾敷)宁国公 贾代化(子)贾蓉[](女)贾惜春(子贾敬)(子)贾珍[]贾巧姐贾珠[]荣国公 贾代善[贾母]

为有效督促学生及时完成整本书的阅读计划,笔者在钉钉平台上发布了课外整本书阅读打卡表,要求学生定期完成打卡,并由家长上传到班级阅读群中。根据学生的打卡情况,笔者还制定了每周“阅读之星”的颁奖活动,以电子奖状的形式进行嘉奖表彰,这种正强化的方式可以较好地激励学生,让他们逐渐养成定期阅读的良好习惯。

3.立足线下完成阅读总结,依托线上焕发阅读生机

整本书阅读的终点并不是“读完整本书”,而是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扩充自己的知识内容,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提倡学生自主完成阅读总结,形成自己的阅读心得成果,并与他人分享。使用“双线混合”式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实现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总结与升华,让阅读课焕发新的生机。

(1)双线融合,总结阅读

在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以后,教师依然可以采用“双线混合”方式开展阅读工作的总结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梳理,阅读完成后,教师再利用信息技术白板填空的方式,带领学生在网络上完成思维导图梳理。通过梳理思维导图,学生可对阅读成果作进一步总结与归纳。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课堂的互动率和效率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2)双线融合,生动阅读

针对读后展示活动,教师可以采用多项活动方法。

①文字类成果:包括书上的圈画批注、日常摘抄、习作中的引用与仿写、读后感等。

②图文类成果:可以建立《红楼梦》人物关系图、人物档案以及笔者自创的“最有画面感的语言”“小巴掌书”等。其中“最有画面感的语言”主要是借助图画表现文字,目的是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关注语言的形象性特点,积极融入作者营造的情境中。

③表演类成果:编排情景剧。在完成《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讨论有关《红楼梦》情景剧的分工剧本创作,然后进行集中表演,最后教师将学生表演的视频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学生以利用节假日反复观看并互相学习点评,家长可以鉴赏并开启家长之间的点评、点赞。多向互动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开展有效阅读,形成良性循环。

三、结语

总之,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运用信息技术来开展高中语文“双线融合”式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有效丰富语文阅读教学的资源,激发课堂活力,提升课堂效率。基于此,教师在开展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时要秉持三大原则——融合、继承和创新,紧跟新时代新信息技术的潮流,利用信息技术的创新性优势,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燃起智慧的火花,感受思维的碰撞,实现精神的升华,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信息化时代中有效深度学习,最终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涵育。

猜你喜欢
双线整本书红楼梦
《论语》整本书阅读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别样解读《红楼梦》
双线自动闭塞轨道电路故障时发车进路准备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