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红川
(陵川县文物局,山西陵川 048300)
玉泉东岳庙位于山西省陵川县附城镇玉泉村东约100米处,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占地面积为3323平方米。创建年代不详,明万历七年(1579)、清顺治十七年(1660)、乾隆三十五年(1770)、道光十二年(1832)曾多次修缮。现存正殿、东耳殿为金代建筑,其余为明清建筑。1997年,玉泉东岳庙被晋城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轴线从南至北依次为山门(倒座戏楼)、献亭及正殿,正殿两侧设东、西垛殿,东垛殿东侧设禅室一间,两厢设东、西廊房,山门东侧建有春秋阁、东配楼,山门西侧建有西耳殿,在庙内东南隅设有牛房等附属建筑。主院山门外为宽敞的平台,平台前为渐次升起的三层小平台,中间设台阶。平台东侧留有钟亭遗址,其后为东院,与东院相对的平台西侧有西房三间。东院院内存有南房及东二楼两座建筑。
1.山门(倒座戏楼)
山门为明代建筑,由倒座戏楼和南向所出厦及两侧八字墙共同组成。倒座戏楼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六架梁通搭前后,单檐悬山顶,仰合瓦屋面,二层建筑。戏楼后檐墙辟门洞,每间设各一板门。南向出厦亦面阔三间,深二椽,单坡悬山顶,现为干槎瓦屋面。戏楼呈矩形,前檐两次间砌墙,明间为入庙通道,后檐三间分别劈门洞安装板门,前后檐分别由墙向外出廊,前出廊支撑戏台二层悬挑楼面;后出廊设单坡抱厦,即为山门,廊柱间砌廊心墙,廊心墙两侧砌筑外撇八字影壁。
斗栱:柱头科为双昂五踩单栱计心造。三步梁前出耍头交于厢拱,栱上至三才升承枋并檐桁。次间平身科为单杪单昂五踩单栱计心造。耍头内外拽对称,内拽置瓜柱承托金。明间平身科为双昂五踩单栱计心造。外拽分别从正栱两侧45°方向出斜昂,与正昂共同承托外跳横栱。
梁架:戏台为两层建筑,二层梁架为六架梁通搭前后。梁上置瓜柱承两,逐步抬升,脊瓜柱上置大斗承枋并脊檩,由叉手捧戗,叉手有大斗出丁华抹颏栱稳固。山门梁架为双步梁承单步梁,前檐由柱(双步梁为柱上斗栱、单步梁为梁上瓜柱)支撑,后檐插入墙内住,单步梁上置瓜柱呈枋并脊檩,外侧叉手,三檩单坡抱厦。
屋顶:戏楼双坡悬山顶,前檐干槎、后檐仰合瓦屋面,正脊灰陶捏花脊筒两侧置吻。
2.正殿(大殿)
大殿为金代建筑,坐北朝南,广深各三间,进深六椽,前廊式,单檐九脊顶,屋顶用布瓦琉璃正脊。大殿共用立柱16根,其中前檐平柱及角柱、后檐内柱及山柱、后檐角柱为石柱,共计10根,而前檐内柱及山柱、后檐平柱皆为木柱,共计6根。前檐柱四角抹棱,侧角及升起明显,角柱升起明显大于《营造法式》[1]三间六寸之制。
(1)大殿柱头、梁架皆用斗栱
①前檐心间、次间及两山南次间补间铺作
四铺作单昂计心造,里转出单杪(卷头)计心造。昂为插昂,上承耍头及令栱,其上以斗承替木及檐槫。心间、次间补间铺作仅耍头上压跳略有不同,心间压跳不出头,而次间压跳出头且样式与柱头铺作上乳栿出头一致。
②前檐柱头铺作
四铺作单昂计心造,里转出单杪(卷头)计心造。插昂上承乳栿,乳栿交柱头枋及令栱等出耍头,乳栿后尾压于四椽栿下出沓头。
③后檐柱头铺作
四铺作单杪里转出单杪(卷头)计心造。卷头上承耍头及令栱,其上以斗纵向承替木及檐槫,耍头横向上承四椽栿。
④两山南侧平柱柱头铺作
四铺作单插昂里转出单杪(卷头)计心造。昂及卷头上承丁栿,丁栿交令栱、柱头枋等出耍头,丁栿后尾与前檐乳栿相交。
⑤两山北侧平柱柱头铺作
四铺作单杪里转出单杪(卷头)计心造。昂及卷头上承丁栿,丁栿交令栱、柱头枋等出耍头,丁栿后尾与前檐乳栿相交。爬梁与正心枋相交抵于撩风槫内侧,爬梁尾搭在四椽栿上。
⑥两山心间及北次间补间铺作
采用菱形或卷云形隐刻栱。
⑦前檐转角铺作
四铺作正身单插昂里转出单杪(卷头)计心造。450方向斜昂及由昂里转后尾抵于大角梁下,斜昂下用靴契及两跳卷头相承。大角梁平置,后尾搭在下平槫与系头栿相交处的座斗之下。
⑧后檐转角铺作
形制与前檐转角铺作相似,只是正身未用插昂,而用单杪。
(2)心间六架椽后四椽栿压前乳栿用四柱
大殿檐部周槽于柱头施阑额连构。内柱柱头施阑额,未用普拍枋,大斗直接坐于柱头上。四椽栿上施属柱二根,柱头用串纵向连接,柱上用座斗承单材攀间上托替木及上平槫。四椽栿后檐部分上置搭牵并坐斗承单材攀间、替木及下平槫。前檐部分于乳栿上亦施属柱,其上亦用捧节令栱承托搭牵。平梁中段施蜀柱,并用合沓稳固。蜀柱头与脊槫间施两材襻间斗栱,并用丁华抹頦栱,叉手捧戗于正心枋及脊槫之间。该处襻间明、次间各用一材,隔间上下相闪。第一材明间半栱在外,次间半栱连身对隐。第二材明、次间均半栱连身对隐。两山侧,南侧平柱上所用丁栿与前檐乳栿交圈,而北侧平柱上则丁栿后尾搭于心间四椽栿中部,并插入该位置所施瓜柱。
总之,大殿各槫缝重心处使用襻间斗栱,尤其是其举屋之法与宋《营造法式》[1]中相关规定吻合;脊部叉手捧戗位置较低,并用丁华抹頦栱、且斗栱用材略小、使用插昂及后檐丁栿为弯斜式的手法,具有山西晋东南金代建筑的明显特征,故大殿主要木构应为金代遗构。
(3)屋面
灰布筒瓦歇山顶,琉璃正脊,垂脊、戗脊及曲脊皆用瓦条垒砌,曲脊为三折,垂兽为贴面兽形式。大殿所用瓦件,无论筒瓦或瓪瓦皆存布纹,露明面色泽黑亮,为《营造法式》[1]所载青辊瓦。
3.献殿
献殿为清代建筑,位于大殿前。献殿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单檐卷棚悬山顶,仰合瓦屋面,梁架结构为六架梁通搭前后。
4.正殿东耳殿
东耳殿为元代建筑,位于大殿东侧,面阔四间,进深六椽,前出廊建筑。梁架为心间六架椽四椽栿前搭乳栿,通檐用三柱。檐柱与内柱柱头分别施铺作支撑乳栿,四椽栿前压乳栿后由后檐柱头铺作支撑。栿上前端置蜀柱支撑平梁,后尾置铺作由搭牵稳固,承下平槫,铺作把头绞项造,平梁安蜀柱置襻间铺作承脊檩,两端由叉手捧戗,出丁华抹颏栱稳叉手,攀间枋隔间相闪。不做修饰的梁架用材之制,隔间相闪的脊部构造,均表现出早期建筑特征。铺作为外转单昂计心造,乳栿前出耍头与令拱、泥道慢栱相交,令拱承替木并橑檐枋,里转昂尾做蝉肚贴于乳栿下皮。屋顶为圆椽乱搭头,双坡悬山顶,干槎瓦屋面,正脊扣板瓦一层。
5.大殿西耳殿
西耳殿为清代建筑,七檩前廊式建筑硬山顶。面宽五间进深三间,梁架结构为四架梁对前双步梁,梁上设瓜柱支撑檩,相邻瓜柱由单步梁稳固,三架梁上立脊瓜柱承脊檩由叉手捧戗。斗栱为前檐柱头斗栱外檐单昂计心造,厢拱上承托檐枋并檐檩,内檐昂尾做蝉肚承托双步梁。屋面为圆椽乱搭头,干槎瓦屋面,悬山顶,稍垄扣板瓦两垄,边垄压披水瓦,灰陶脊筒、望兽。
6.东配殿
东配殿面宽11间,进深2间,单檐前廊式悬山顶。台明前檐设阶条石,面宽11间,石质廊柱11根,墙内未施柱,屋内砌筑隔墙将内部分为三间,南侧三间隔一间,北侧五间为一间,每间“明间”设门,“次间”设窗。梁架为五架梁前檐出抱头梁,六檩悬山顶。屋面为圆椽乱搭头,前后出檐,仰合瓦屋面。
7.西配殿
西配殿面宽11间,进深2间,单檐前廊式悬山顶。前檐施石质廊柱12根,墙内不施柱,屋内被隔为三间,北侧为五间,南侧每三间隔一间,各间“明间”设门,“次间”设窗。屋内五架梁前廊出抱头梁。屋面为圆椽乱搭头,前后出檐,仰合瓦屋面,灰陶正脊、望兽,垂脊不存。
8.春秋阁
由春秋阁及两侧耳房组成,二层建筑,五架梁二层前出廊,春秋阁及东耳房各为三间,西耳房一间,均为倒座房。一层墙体围合,明间设板门,次间劈窗洞,东耳殿前檐明间劈门洞,后檐三间各劈一窗洞;二层后檐出廊,廊柱间砌筑花栏墙,金柱间设隔扇门。梁架一层梁架为过梁承楞木承楼板铺墁条砖地面,二层梁架为五檩后檐出廊式,五架梁通檐搭前后。东耳殿五檩无廊式,五架梁通檐搭前后檐墙,西耳殿五檩有两山山墙支撑。屋顶为圆椽乱搭头,仰合瓦屋面。
9.戏楼西耳房
位于戏楼(山门)西侧,面宽三间,进深两间,七檩前出廊,单檐悬山顶。前檐施石质廊柱4根,墙体青砖砌筑,前檐明间设板门,两次间开窗洞。六架梁前对抱头梁。屋内六架梁搭于前后檐墙,梁中置前后上金瓜柱支撑三架梁,后端支下金瓜柱,相邻瓜柱由单步梁连接,三架梁中置脊瓜柱支撑脊枋并脊檩,由叉手稳固。圆椽乱搭头,前后出檐,两山出际;灰陶仰合瓦屋面,灰陶正脊、垂脊、兽。
10.戏院东楼
位于东院东边,坐东朝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双坡硬山顶,二层建筑。五架梁搭前后檐墙,上置瓜柱承三架梁,梁上立柱呈脊檩两侧由叉手捧戗。屋顶圆椽乱搭头铺钉,椽上横铺木望板,上苫泥背覆瓦,仰合瓦屋面,稍垄扣板瓦两垄,山面瓦披水瓦。
11.戏院南房
位于东院南侧,坐南朝北,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双坡硬山顶,一层建筑。前为台明边砌压沿石,四面砌墙围合,墙内不施柱,前檐明间劈门,两次间劈窗洞。五檩无廊式结构,五架梁通檐搭前后檐墙。屋顶为双坡硬山顶,仰合瓦屋面,稍垄两垄筒瓦,边砌披水瓦,灰陶捏花正脊,两侧置望兽。明间设板门,两次间设方格窗,板门窗户上全部设方格横陂。
12.西三间
位于前院平台西侧,与东院大门相对,坐西朝东,面宽三间,五檩无廊式,一层建筑。五架梁通檐搭前后檐墙,前后檐举步架对称。屋顶为双坡硬山顶,仰合瓦屋面,稍垄两垄筒瓦,边砌披水瓦,灰陶捏花正脊,两侧置望兽。
13.牛房
位于主院东侧,与主院轴线呈58°角,由牛房及东侧耳房组成,面宽五间,东侧另有耳房一间,五檩无廊式,双坡硬山顶,仰合瓦屋面。
东岳庙一改庙宇中轴线对称布局的传统方式,而出现眀显不对称布局。除了中轴线上由文物建筑围合的主院外,在山门前院建有西配房,坐西朝东,史称禅院,如此精致的禅房建在庙宇门外,也算别具一格。与西配房相对,前院东侧建有一院,称戏院,为历史时期庙会演出时戏班所住院落。东院通过春秋阁与主院沟通,在主院东厢房背后、戏院东北又建一院,称东院,为历史时期车马棚及雇工所住院落。
东岳庙的不对称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历年的增修。二是与祭祀有关。有传玉泉东岳庙创建于唐代,因唐代首封泰山神为天齐王,故大肆修建东岳庙进行祭祀活动。庙宇格局原为东西对称之势,后因宋代加封东岳大帝黄飞虎第三子黄天化为三山丙灵公,故重修时改为东侧较高大,与西侧不对称。
东岳庙选址于玉泉村东北处的一处相对高台上,坐北朝南。庙周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庙宇与村庄田林相隔,但又不即不离。据传,古时东岳庙周围树木林立,郁郁葱葱。庙宇高台前是陵川至泽州古道,道旁有小河流入村内。庙前道边建有五间驿站,招待来往客旅。恢宏的庙宇、清清的河流、驼铃叮当的古道、来往的客旅,环境清幽和谐。时事变迁,当年的林木已变为农田,但绿绿农田中凸现的辉煌古建仍然显示其威严和神圣。玉泉东岳庙的选址极为讲究,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于风水学的认识。
玉泉东岳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较高的艺术价值和重要的科学价值。
东岳庙内现存碑刻明隆庆四年(1526年)碑记、明万历七年《罐泉村重修东岳庙记》、清顺治十七年《重修东岳庙记》、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东岳庙碑记》、道光十二年壁诗、瓦块题记“正德丙岁□□□□□”字样、山门西耳殿吻上题记“康熙五十三年□秋时吉造”等说明东岳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东岳庙内保留有金、元、明、清四代建筑,整个庙宇布局独特,结构合理,整体保存完好。中轴线有明代大门(戏台)清代献殿及金代正殿,其建筑时代特征明显,且梁架保存较为完整,对于研究各个时代建筑特征提供重要的实例,涵盖建筑之多,依地势就环境合理布局建筑,是目前庙宇保留下少有的实例,对研究中国古建筑院落整体布局提供了真实的实例。
正殿瓦条砌筑垂脊、戗脊、围脊,重唇板瓦;斗拱四铺作,插昂式构造以及琴面式昂嘴,四椽栿、对前乳栿通檐用四柱的梁架构造,均表现早期建筑特征。单檐歇山式屋顶,正脊为琉璃制品,两侧鸱吻对峙,形态古朴,结构简约,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献殿与大门木雕构件,雕刻精细,内容丰富,形式各异,阑额雀替连贯的雕刻手法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整个院落建筑繁多,经历多次修葺,匠师们依地势,充分利用土地,合理严谨的布局建筑。简洁合理的构架特征,表明其梁架结构合理、用材适度,严谨合理的布局建筑,都是来源于历代匠师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炼的成果,历经几百年,仍保存较好,这些成果还原并指导于实践,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