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琨
中考考查二次函数知识的题型结构基本保持不变,试题特点体现在起点低、尾巴高,根植于教材。不过,近年来的命题增加了思维的含量,体现学以致用与实践的能力。现以江苏省的部分中考题为例加以分析。
一、让数与代数的考查更灵活
例1 (2023· 江苏泰州)二次函数y=x2+3x+n的图像与x轴有一个交点在y轴右侧,则n的值可以是。(填一个值即可)
【解析】设二次函数y=x2+3x+n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x1、x2,则二元一次方程x2+3x+n=0的根为x1、x2。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x1+x2=-3,x1?x2=n。
∵一次函数y=x2+3x+n的图像与x轴有一个交点在y轴右侧,∴x1、x2异号。∴n<0。
故答案为:-3(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题考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求法以及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灵活应用到解题过程中。
二、存在性问题或动点问题的考查更全面
例2 (2023· 江苏苏州)如图1,二次函数y=x2-6x+8的图像与x轴分别交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直线l是对称轴。点P在函数图像上,其横坐标大于4,连接PA、PB,过点P作PM⊥l,垂足为M,以点M为圆心,作半径为r的圆,PT与⊙M相切,切点为T。
(1)求点A、B的坐标;
(2)若以⊙M的切线长PT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与△PAB的面积相等,且⊙M不经过点(3,2),求PM长的取值范围。
【解析】(1)令y=0,则有x2-6x+8=0。解得x=2或x=4。∴A(2,0),B(4,0)。
(2)∵抛物线过点A(2,0)、点B(4,0),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3。
设P(m,m2-6m+8)。
∵PM⊥l,∴M(3,m2-6m+8)。
如图2,连接MT,则MT⊥PT。
∴PT 2=PM 2-MT 2=(m-3)2-r2。
∴以切线PT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m-3)2-r2。
过点P作PH⊥x轴,垂足为H,则S△PAB=[12]AB?PH=m2-6m+8。
∴(m-3)2-r2=m2-6m+8,即r2=1。
∵r>0,∴r=1。
假设⊙M过点N(3,2),则有以下两种情况:
①如图3,当点M在点N的上方,即M(3,3)。
∴m2-6m+8=3,解得m=5或m=1。
∵m>4,∴m=5。
②如图4,当点M在点N的下方,即M(3,1)。
∴m2-6m+8=1,解得m=3±[2]。
∵m>4,∴m=3+[2]。
综上,PM=m-3=2或[2]。
∴当⊙M不经过点(3,2)时,PM长的取值范围为:1<PM<[2]或[2]<PM<2或PM>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切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掌握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考查趋势,我们在学习二次函数时,一方面可以变更命题的表达形式,培养自己思维的深度,充分理解知识的本质,从而提升审题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培养自己思维的广度,从而打破思维定式,拓展思路,优化解题方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上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