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才林:风吹稻浪 一缕米香

2024-01-30 14:06刘惠娟王娟通讯员丁奎敏
银潮 2024年1期
关键词:食味粳稻江苏省

文|本刊记者 刘惠娟 王娟 通讯员 丁奎敏

他是中国农业科技领域有名的“水稻痴”,“让国人吃上最好吃的大米”是他的孜孜追求;

他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扎根田埂从事育种工作四十年,带领团队研发培育的“南粳”系列撑起了江苏稻米产业半边天;

他始终心系最广大农户的利益,把农户的认可当成科研成果的评判标准,“要吃好大米,就找王才林”是他心中的至高荣誉;

他立志让盐碱地变成“绿意江南”,为继续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打好种业翻身仗,依然步履不停,在稻花香里继续逐梦前行。

他的世界很小,小到只有田里的水稻;可他的梦想又很大,大到让国人吃上最好吃的大米。

2023 年9 月,被誉为“南粳之父”的王才林荣获江苏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在事迹报告会上,他用“踏实做事、诚实做人”8 个字总结了自己艰苦奋斗又厚积薄发的来时路。

王才林,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原所长。扎根田埂从事育种工作40 多年,带领团队研发培育的“南粳”系列撑起了江苏稻米产业半边天。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他用40多年做好了一件事——种好水稻,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出身农家 与稻结缘

1959年,王才林出生于无锡市新吴区望虞河畔的一户农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他,对土地有着莫名的亲切感。童年时期给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吃不饱饭”和“干不完活”。从13 岁开始,一到放学,他就要割青草养兔、捞水草养猪。17 岁时,王才林高中毕业返乡务农,成为强劳动力,挑过猪粪、罱过河泥、挑过草塘泥,割稻、插秧、挑稻……每天出早工、开夜工,用他的话说,“从鸟叫做到鬼叫”。

王才林当过农技员,浸种催芽、撒肥打药,脏活累活样样干。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打农药,他了如指掌。“140 多亩地,都是我一个人打农药。”17 岁的王才林只有70 斤重,又小又瘦,经常被班级女生笑话。但他勤奋好学,从小学习成绩优秀,人称“小天才”。

高中时期的王才林成绩名列前茅,是老师眼中的“好苗子”。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那一年王才林考出357分的成绩,却没有等来录取通知书。但他没有放弃,又一次参加高考,这一回他考了391 分,左顾右盼,但仍然杳无音信。就在绝望之时,1978 年11 月9 日,王才林收到了江苏农学院(扬州大学前身)苏州地区专科班的录取通知书,成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从此,他与水稻结下不解之缘。

上大学的王才林勤奋好学,他手工刻印大学本科教材,步行20 公里买《高等数学》自学,并成为科研兴趣小组组长。王才林遇到了科研启蒙老师郭二男,跟着他从事学术研究。郭二男的论文《太湖地区地方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力研究》在《江苏农业科学》杂志上发表,文末特别注明王才林等同学参加了该项目的部分工作。王才林闻着散发着油墨香的杂志,更激发了做科研的兴趣。随后的几年,他陆续发表了多篇论文,毕业后留在苏州市农业干部学校任教。

1983年,王才林迎来考研机遇,顺利考入了江苏省农科院,拜在杂交粳稻研究与育种专家汤玉庚门下。“汤老师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人。”王才林说,“那时候他天天穿着胶鞋,背着帆布包,一头扎在稻田里研究水稻。我经常问导师问题,他一边说‘这学生怎么这么多问题’,一边又耐心给我解答。”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王才林留在江苏省农科院工作,与老师一起啃起了“杂交粳稻”硬骨头。从1986 年起,每年冬天,王才林坐3天3夜火车,从南京到海南参加南繁育种。长期在稻田里的王才林被晒得黝黑,有次从海南回家,他爱人迎面走来却没认出他来,还调侃说:“哪里来的黑老头?”

1986 年,王才林(左)与汤玉庚先生(中)合影

他乡知“米香”归来育“好米”

1991 年,王才林赴日本宫崎大学农学部进修。在这里,他尝到米饭的不一样的香味,也在心中立下奋斗目标——为国人培育“最好吃的大米”。随后的几年,他在日本一边攻读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一边收集各种水稻资源。1999 年3月,王才林谢绝日本老师的挽留,带着满腹学识和水稻种子,回到了祖国怀抱。

“当时带了几个品种回来,因为种子量少,繁育了以后,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日本的品种都是早熟品种,它的生长期在南京可能只有130 多天,品质也不好。”日本稻种在南京试种失败后,王才林意识到,“必须要培育适合江苏的品种。”

他和团队收集了数千种粳稻品种,研究影响食味品质的主要因素,发现影响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高产粳稻优良食味品质的关键因子,并在日本粳稻品种“越光”的后代中发掘了食味品质改良的核心种质。

1999 年,王才林开始杂交配组。“培育一个品种,从亲本收集、杂交配组、后代选择,到性状稳定、品系鉴定、品比、参试、审定,至少要十几代,一年两代,至少要10 年。”王才林介绍,特别是在性状繁杂的分离世代选择中,要选择符合育种目标的单株,需要慧眼识珍珠般的智慧。一年就配几百个组合,分离—选择—再分离—再选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非常枯燥,需要耐得住寂寞的毅力。王才林把大半辈子的时间都交给了水稻。“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只要田里有水稻,王才林天天下田观察记载。一直到2008年,第一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南粳46”最终审定。

2007 年、2008 年,“南粳46”连续两年在江苏省粳稻优质米食味品尝会上拔得头筹,被誉为“江苏最好吃的大米”。2016 年,王才林带着“南粳46”赴日本参加中日优质粳稻食味评比,在众多优质粳稻品种中“南粳46”脱颖而出,斩获最优秀奖。2019 年,“南粳46”和“南粳9108”获得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其中“南粳46”在粳稻组排名第一。

随后几年,王才林带领的育种团队再接再厉,又培育了多个“南粳”系列品种,完成了覆盖江苏省不同稻区和周边省份的优良食味粳稻品种布局。“南粳9108”被农业农村部列为长江中下游主导品种,“南粳5055”“南粳9108”“南 粳5718”和“南粳3908”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超级稻。这些品种先后在全国和江苏省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等活动中30 多次获得食味评比一等奖、优质食味粳米、金奖大米、金奖稻品等称号。

截至2022 年,“南粳”系列优良食味粳稻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 亿亩,其中“南粳9108”连续8 年超过500 万亩,成为江苏省推广面积最大、全国常规水稻第三大品种,并在周边省、市、区相继引种示范。

“南粳”系列,既是优良食味品种又是高产品种,已经成为江苏省农民致富增收的“金种子”、江苏大米优质高产的“金名片”。王才林也实现了“让国人吃上最好吃的大米”的诺言。

2015年,王才林担任农业农村部“十三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耐盐水稻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项目的首席专家。2017年,王才林带领他的团队,从全国100 多个优良水稻品种中选出15个品种,在新疆克州阿克陶县盐碱地试种,最终确定了4 个耐盐品种扩大种植,水稻平均亩产达到500 公斤。“南粳9108”“南粳盐1 号”等耐盐新品种现在已在江苏沿海滩涂盐碱地示范种植,亩产量还在不断超越。

王才林团队研发的软米品种彻底颠覆了传统粳米风味,实现了好吃与抗病高产的统一。“这是一个不断奋进的过程,永远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王才林说。

退休再出发 向“更好的大米”前进

退休后的王才林,比以前更忙了。忙着继续端牢中国人的饭碗,忙着让农户赚更多的钱,忙着培育“更好的大米”。

2021年,王才林首次出任“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推广大使”。同年,江苏省粮食集团、省农科院、苏垦米业、沿海农发等合资成立了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提供品种培育、良种繁殖和技术服务三大业务板块,为种植大户、稻米加工企业、地方政府服务。实施新“三品一标”(好品种、好品质、好品牌和标准化),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打造优质米品牌。

作为“南粳46”“三品一标”标准化生产基地,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以优质稻米产业助力打造了“江苏第一方、庆丰稻花香”等农旅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00 万元。很难想象,从前的庆丰村是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过3 万元的经济薄弱村。“没有王才林,就没有现在的庆丰村。”溧阳市岁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林松说,“公司有5000 亩水稻种植面积,以‘公司+合作社+农民+基地’合作模式,带动周边农民一起种植‘南粳46’,种植总面积超3 万亩。从种子培育、育秧、栽插、收获、烘干、仓储、加工等,由王才林老师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以新‘三品一标’做响了一个品牌,带动了一个产业,带富了一群农民。”

在农户眼里,王才林和蔼可亲、有问必答,大家都喜欢和他交朋友。南通市海安俞万家庭农场农场主于清荣说:“王才林研究员每年都到基地好几次,最新培育的新品种都在我这儿展示,作为享受优良食味品种红利的种植大户,我非常感谢省农科院选育的‘南粳’品种。”

有人说,王才林有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就是水稻!“住在我心里,长在我脚下。”王才林说,“种水稻就像养小孩,从播种到长大,都要呵护她、保护她。”为继续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打好种业翻身仗,他依然步履不停,在稻花香里继续逐梦前行。

猜你喜欢
食味粳稻江苏省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江苏省交通图
日本の寒地,北海道におけるうるち米良食味育種(日文)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江苏省政区图
食味·食美·食空间——餐饮空间设计专辑
豫南粳稻机械化适应品种筛选及利用研究
播期播量对晚粳稻宁84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江苏省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