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国新 郭 芳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11)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珍贵财富。它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蕴含着文化统一性的基因,是赓续民族文化血脉、增强民族文化认同、凝结和绵延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和纽带。加强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视角研究、保护和利用,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
自2005年正式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进入专项保护的范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1]”,再到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经历了高效而显性的发展历程,县以上四级保护体系全面覆盖,全国范围内非遗普查和建档、影像保护顺利完成,“非遗保护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中国非遗博览会”“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等传承措施不断创新,保护理念广泛普及,保护成效日益突显。作为保护传承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计划”从2015年实施以来,已完成了“十三五”培训传承人群10万人次的目标任务,形成了较为明确的教学体系和工作规范,丰富和拓展了研修培训的手段和方式,促进了非遗保护理念的社会传播。参与研培计划的高校由第一批57家发展到最新公布2023—2024年度的130家,传承人培训队伍不断扩充,高校的学术和教学资源支撑得到极大发挥。为持续提升传承人群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成效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以下简称新《实施方案》)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更名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确立了新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和主要目标,调整了实施方式和教学管理,细化了传承和保护措施,并再次提及和强调了整建制培训问题。
整建制培训概念的提出始见于2018年印发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在工作内容部分提出“培训强调‘跟项目、整建制、成氛围’,提倡1个班围绕1个或多个有相通之处的项目,集中招收1个地区……的学员”,此处的“整建制”泛指普通传承人群,涵盖了传统工艺和传统表演艺术两大领域,旨在在培训期间或结束后学员之间能够相互交流,形成持续性的学习研讨创作氛围和集聚效应。而在传统表演艺术类传承上,《方案》实施重点部分则有更明确的界定,即“传统表演艺术领域的研培工作优先面向传统戏剧,优先面向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基层表演团体,鼓励开展整建制培训[2]”,这里的“整建制”则是符合戏曲传统规律的、专门指向戏曲类传承人群的培训模式。
传统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千年的艺术传承,戏曲融其兼有的社会教化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艺术审美功能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城乡最为广泛的审美情趣和欣赏品味,诞生和存续了庞大的剧种家族。根据最新的普查结果,截至2015年,全国共发现存活戏曲剧种348个,支撑各剧种的县级及县级以下剧团上千家,各类戏曲从业人员以数十万计。从培训对象看,基层院团和戏曲从业人员的庞大基数为传承人群培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而多数县级和县级以下剧团因建团时间短、演出实践少,不同程度存在青年演员基功不扎实、角色表演能力不足、舞台把控能力和经验欠缺等问题,有着强烈的培训提升需求。从培训特征看,传统戏曲本身具有群体性的特性,不同于个体操作特征明显的传统手工艺或其他艺术门类的非遗项目,戏曲演出奉行的“一棵菜”精神和表演、演奏、服装、化妆、道具等同场呈现、缺一不可的整体性特点迎合了基层院团提升整体表演能力的诉求,决定了整建制接受培训的意向选择。从培训主体看,以文化传承和创新为基本职能的高校有积极参与的热情,在新认定的121家研培院校中,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和天津、河北、浙江、安徽、四川等20多个省市的艺术高职院校均为戏曲类院校,戏曲教学传统悠久、师资及场地资源丰厚,能够覆盖全部戏曲剧种,满足戏曲传承人整建制培训的数量需求。
戏曲传承人培训的成效和展望保证了整建制培训的可持续性和可扩展性。新《实施方案》延续了这一模式,提出“传统表演艺术类培训班,主要面向民间班社、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基层表演团体开展整建制培训[3]”,对原“两个优先面向”作了扩充性修订,在范围上扩大到整个“传统表演艺术类”,在对象上增加了“民间班社”,为更广范围的传承人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谋划和推进第二个研培计划的实施,有必要对传统戏曲整建制培训的五年实践进行回顾梳理,总结经验做法、分析问题不足,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对策,为新一轮戏曲传承人培训提供启示,为其他表演艺术类培训提供借鉴。
传统戏曲纳入非遗研培以来,全国各地的艺术职业院校作为项目实施单位,结合本省的剧种分布和教学传统,尊重戏曲人才培养规律,以整建制形式承办了一系列戏曲传承人群培训班次,涌现出一批培训教学的特色案例,推动了各地戏曲类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以河北为例,在列入研培计划的三所院校中,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有近70年戏曲教学传统,以注重“基毯身把”基功教学、“唱念做表”综合培养为办学特色,在省内外戏曲界有较高的知名度。2018年列为研培单位后,学院将传统戏曲传承人群培训作为主项,先后承办了清苑哈哈腔、冀南四股弦、定州秧歌、永年西调、赞皇丝弦、康保二人台、晋剧、保定老调、桑派豫剧、蔚县秧歌、评剧等11个剧种10个班次的培训任务,参培人员近500人,验证了整建制培训的实效,实现了培训预期。
培训中,项目团队立足“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的目标要求,围绕规定的课程体系和“一团一策”的设想,创造性提出了“三定四创”的培训思路。“三定”考虑到了不同剧种的特点、学员结构和剧团需求等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基本教学课程、拓展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一是以剧种特点定基本教学课程。对于长于唱白的剧种,补习基功身段,可以帮助学员更好地掌握戏曲的身段和姿势,提高表演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对于擅于做表的剧种,丰富剧种音乐和增加唱腔教学,可以让学员更好地掌握戏曲的音乐和唱腔,提高表演的艺术性和感染力。二是以学员结构定拓展教学课程。中老年学员和青年学员有不同的需求和特点。中老年班次侧重观摩学习、研讨交流,通过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互动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戏曲表演的技巧和精髓。青年学员多安排知识产权、演出经纪、数字化记录保存和线上宣传推广的案例教学,让他们了解戏曲传承与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三是以剧团需求定实践教学课程。尊重传承人主体地位,依剧团意愿确定教授大戏或是折子戏,学演传统剧目还是创排现代剧目,在满足剧团需求的前提下提高学员的表演水平。“四创”则是在整个研培实施过程中注重“理念创新”,确立“以需求为导向,以实用为目标”的综合定位,在制定培训计划和设置课程时,引入现代教育培训理念,既注重学员个体基本功和行当技能的提升,又注重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和自我发展,最终把实践成果转为菜单剧目,让剧团创排的剧目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注重“形式创新”,整建制内涵由表演阵容扩大至演出阵容,除表演人员外,将乐队、服装、化妆、道具、创作及剧团管理人员一并纳入培训的范围,从整体上提升剧团综合实力。注重“教学创新”,将实践教学课程前移,剧中特定人物、技巧与“基毯身把”教学计划同步进行,做到随堂讲授、学演结合,力求学员“悟的快、学得会、用得上”,在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和热情的同时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注重“管理创新”,探索课堂授课与场地教学全闭环管理,在校培训与上门指导紧密衔接,引荐学员与戏曲名家“结对子”,及时听取学员反馈,动态修正课程设置,在保障培训有序进行和高质量实施的同时给学员带来了丰富的学习体验。
“三定四创”有效发挥了整建制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既体现了注重保持和扩大传承人群的原则,帮助传承人增长传承技艺和能力;也贯彻了“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增强了基层院团弘扬非遗当代价值的传承活力。2019年,赞皇丝弦班经过整体培训提升,着眼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编排剧(节)目参加了第七届石家庄旅游发展大会开闭幕式的演出;2020年,康保二人台班次大胆尝试,将研培与新戏创排有机结合,围绕精准扶贫主题,反映当地扶贫一线的典型事例和光辉事迹,创作并演出了二人台现实题材剧目《山丹花开》;2021年,保定老调班学员凭借实践教学成果《雁荡山》在“国戏杯”展演中荣获集体“金奖”,并参加了2022年央视春晚戏曲版块武戏的演出。
整建制培训作为戏曲类传承人培训的主要方式之一,无疑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模式,但面对特色纷呈的剧种分类、业态不一的基层院团和技艺水平参差不齐的庞大传承人群,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工作推进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基层院团参培机会不均衡。整建制一般适用于具备一定体量的剧团,而支撑稀有剧种的部分小型团体和民间班社因固定人员数量少、行当不整齐,单独组班困难,无法纳入传承人整建制培训计划。二是部分基层院团主动参训意识不强。县级以下剧团多为改制院团或民营单位,个别院团对整建制派出人员学习存有顾虑,培训期间剧团虽无培训支出但影响演出收入,尤其是演出旺季面临人员素质提升与市场收益的冲突。三是人员流动性与传承人必要的稳定性形成矛盾。部分参培人员尤其是青年传承人员返回后,有离职或转岗现象,对整建制培训的后期成效造成影响。四是精准对接“需求导向”的培训能力待提高。基层剧团出于市场演出和丰富剧目储备的需要,对移植和排演经典传统剧目情有独钟、兴趣更大,而实践课程教学时长的设计无法保证剧目学习的质量和数量。五是剧种特点差异为培训增加了难度。实施院校因剧种专业设置的侧重,无法仅依靠学校的资源覆盖本区域的全部剧种类型,不能保证对特点各异的小剧种、濒危剧种、跨省外地剧种的培训效果。六是存在培训方式固化、课程同质化问题。部分实施院校对所有班次机械地划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实践课程,设置循环重复,聘请师资固化。培训手段单一、变化不多、创新不够。此外,还存在后续研究、跟踪提升和成果推介不足等问题。
解决以上问题,必须结合新《实施方案》的细化要求,有针对性提出改进对策和措施,并积极探索建立整建制研培工作的相关机制。
1.增强基层院团参与研培计划的主动性。开展非遗保护政策的宣传,增强传承人文化使命感;加大研培成果展示和推介力度,形成社会传播热点,激发院团参与热情;对接调研需求,坚持“用”字引领,将培训内容、培训成果同院团长远发展相结合,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相结合;改进培训方式,考虑季节、档期等因素,灵活采取在校脱产培训或在地集中培训的方式,为基层院团提供参与便利。
2.提升实施单位整建制培训的关键能力。强化前期调研能力,摸清项目存续状况、传承人现实需求,有针对性确定教学目标;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通过互动式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增加学员的参与度;结合不同剧种和学员的需求,精准制定授课内容、细化培训课程设置,将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融入戏曲理论,形成本校特色的多元化研培课程来提升学员的综合素养;增强师资协调能力,激活用好校内专业教师资源,邀请行业、企业资深从业者和专家名家大家授课,建立类型全面的师资储备;提升创新拓展能力,研究传承人整建制培训的特殊规律,创新培训理念和方式,扩大项目成效;加强后续研究和跟踪提升,培训结束后,保持与基层院团的密切联系,通过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和实践效果,及时调整今后的培训计划和课程设置,以提升培训效果和质量;提高科研和成果转化能力,以研培实践为基础申报专项课题,发表研究论文,编写和出版教材,进而扩大传承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3.探索建立精准高效的整建制培训协同机制。建立培训资源共享机制。建设面向各类剧种和传承人,覆盖院团、院校、非遗产保护机构的授课专家库和课程资源库,共享优质资源,使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建立跨区联动培训机制。发挥各省(市)研培计划院校所属戏曲剧种优势教学传统,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按剧种流布中心确定特定剧种传承人研培实施单位,打造对应地方剧种及其流布的培训网格,加强不同地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开展跨地区的培训活动,实现跨区域的联动和协同发展,使得培训更加精准、高效,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剧种传承人的需求。建立成果展示推介机制。打造统一的推介平台,定期举办成果展演展示和交流活动等,使优秀的培训成果得到展示和推广,增强传承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与媒体、文化机构、旅游景点等合作,多渠道宣传和推广戏曲传承工作,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关注度。
戏曲传承人群整建制培训对于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整建制培训经过五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培训体系,有效提升了戏曲传承人的理论素养与表演技巧,进一步增强了戏曲传承人的传承活力。戏曲传承人群整建制培训在创新发展的同时,在增强基层院团参与度、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加强社会宣传和推广等方面还需要得到社会、政府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