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2015-01-31 20:33陈晓葵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5年4期
关键词:培训评价活动

蒋 丰,陈晓葵

(成都市金牛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四川 成都 610036)

一、前言

目前,中小学教师研培活动多以两种方式展开。一是以现场的“专题讲座”、“观课议课”、各种技能培训为主的方式,二是以网络研修方式展开,利用各种平台(如“教育在线”平台、博客平台、QQ软件、论坛、网站发布系统、Moodle平台等等)进行。两种方式的研培活动各有优势,前者的研培活动,现场感强烈,情感交流丰富,所解决的问题相对比较集中,培训者也比较容易掌握受训教师们的学习情况;后者的研训活动,一定程度上解放和拓展了培训空间和时间,较好地解决了教师的工学矛盾,提高了教师参与交流的宽度、深度。尽管如此,两种培训方式在现有条件下仍存在许多问题,如现场的面对面研培活动,往往人数多,教师交流反馈率较低,影响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网络研训也存在着结构零散、系统性不强、课程化管理不到位、学习实效性监控难度大等问题。另外,研究与培训没有融合,即研究的内容没有进入培训的范畴,培训与日常的研究互不关照,研究与培训在大多数的研培活动中仍是两张皮,影响了研培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基于此,把面对面的研究与培训活动同网络研究与培训活动有机融合、扬长补短,提升研培活动的科学性、实效性和专业性,目的就是为教师的研培活动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破解研培活动的瓶颈障碍,提高研培活动的质量。

二、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概念把握

主题通常指的是研培活动中的主要内容或核心内容,它把参与研培活动的人的思想和行为,从不同方向、不同维度吸引到内容的核心圆点上,使研培活动具有针对性和靶向性。而混合式研培活动更深邃,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学员面对面的课堂学习(现场培训)和在线学习(基于网络的学习)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二是指研究与培训的有机融合。由此,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可以尝试性定义为:它是指有中心思想内容的面对面与网络在线学习交织在一起的,形成网状的研究与培训同时、同步发生发展的一体活动。[1]通过对主题混合式网络研培活动概念的解析,我们可以初步认为,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是指不同形态研究与培训活动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即不同教育理论的研培模式的混合,导师主导活动和学员主体参与的混合,现场培训与在线学习不同环境、不同研培媒体的混合,研究与培训在内容与形式上的混合等等。[2]由此,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是在研培理论不断创新和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的具有前瞻性的研培活动,它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一种研培活动形式的变革,更是一次研培活动思想的跨越与内容的深度融合,以适应教师未来发展的需求。

三、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课程设计的五个关注

课程设计是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预先规划,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发展,必然要依托课程设计的引领和推动。在进行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课程设计时,必须重视五个关注。

1.关注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本文主要聚焦于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课程目标的分类进行讨论,便于提出可操作、可借鉴的观点。我们认为,在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课程目标设计上应考虑三个因素:一是行为取向性目标,它是注重结果的目标,即研培活动目标定位要明确具体,活动结果便于观察、检测和评价;二是生成性目标,就是研培活动目标不是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活动情境之中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强调研培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三是表现性目标,指在研培活动情境中,研培人员在不同境遇中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它关注研培人员在研究培训活动中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等。[3]因此,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目标设计必须体现出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观。

2.关注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指在研培活动中要学习和研究的对象。内容的组织和选择,针对性要强,既要选择具有通识性和专业性的有较高价值的知识内容,又要选择实践中常常遇到的案例内容,还要选择学员提供的情景性内容,以及研培活动中生成的问题内容等,激发教师参与研培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3.关注教材:研培活动的教材是指该活动中研究、培训、学习的材料。通常情况下,研培活动没有固定的教科书,因此,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教材是开放的,线上的、线下的、针对活动的学习材料,都属于研培活动的教材范畴。基于此,教材的选择与组织一定要注意科学性、人文性、针对性、现实性和兴趣性。

4.关注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课程各部分的配合和组织,它是课程体系的骨架,并体现出一定的课程理念和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4]由于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课程思想发育不成熟,其结构本身不如中小学课程那样成型和稳定,于是在课程结构设计时,要因势利导,注意以下几点:(1)结构的科学性。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为指南,在三个维度统领下,以版块划分、专题组合、主题单元的方式组建课程结构,搭建课程系统。(2)生成的自主性。不同学校有不同的校本课程或特色课程,在一定区域的研培活动中要注意校本课程的开发、学习与分享,把它融入研培活动课程内容之中,丰富研培课程结构。(3)课程的选择性。研培活动课程结构设计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员个体差异,尊重学员学习的选择性,在注重共性的同时,发展个性,增加选择内容,扬长补短,提高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质量。

5.关注课程评价: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5]当前,国内外对课程评价研究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极为丰富,本文在此把问题对焦到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课程评价的方法上来,加以探讨。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课程评价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关注形成性评价,实行多次评价和随时性评价,如研培活动前、中、后的适时随机评价,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全程性;(2)由定量评价发展到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不仅关注学员的量化成绩,更要看学员的动机、行为习惯、意志品质表现等;(3)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在看到学员绝对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教师在已有基础上的进步幅度。[6]

四、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实施的四项原则

1.主题明确。研培活动要有明确的主题,活动什么、怎么活动、活动进行到什么程度、活动在什么地方进行都要有明确的说明。降低研培活动的随意性,提高研培活动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2.做好顶层设计。指对研培活动进行系统的设计,设计中既要有宏观的思想和观念的确定,又要有微观和操作层面的考虑。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比单纯的教研或者培训活动复杂,研培形式自由活泼、内容多、空间大、时间相对自由,偶然现象发生率较高。因此,针对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开展,一定要进行周密系统的思考和设计,以确保混合式研培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开展。

3.研究与培训相结合。日常的教研活动往往是教学研究与培训活动各自为阵,研究内容、方式没有进入培训目标。培训什么、怎么培训、培训效果如何等问题,没有融入教师的研究活动中,尤其是许多培训内容往往脱离教师的需求,或者没有经过教师的准备、思考、实践和内化,研究和培训都很肤浅和形式化。因此,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一定要把研究和培训统筹在同一时空关系中,把研究与培训捏合在一起,研中有培,培中带研,研培互依,一体思考、一体设计、一体运作。

4.评价多元。由于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复杂性,必然导致单项的评价不能满足活动本身的需要。况且,成人学习有很多的知识是生成的,其理解与消化,可能有及时和延迟的交织。就学习内容而言,是开放、多元和复杂的,其范畴涉及现场与网络的互动和穿越。因此,混合式研培活动中的评价应该有更大的自由度,过程与结果、及时与延时互为包含。实际操作时,一定要把评价的刚性与柔性、定量与定性、感性与理性、相对与绝对、时间与空间有机结合,跳出非此即彼的评价模式,提高评价的多元性、合理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五、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实施的三大策略

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策略是指,为了实现本活动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进行的方式、方法。就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而言,活动本身的对象复杂、活动涉及的内容宽泛,时空、环境可塑性强。因此,要达到预期目标,确保研培活动的有效进行,就必须要有有效的策略施以保证。

1.问题导向策略。由于研培活动是面向成人的在职培训,其显著特点就是目的性很强,渴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培训的起点和“切入点”。研培活动要关注学员的实际问题,主题要来自学员并源于实践,促进学员学以致用。

2.双主协同策略。混合式主题研培活动的双主协同策略是指,研培活动中主导与主体角色的互动与互换。教研员首先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学员是学习的主体。然而,真正意义上的研培活动,教研员与学员都是活动中的主体,他们研究的主题是相通的,研究的对象是相同的,但研究的质量和效果可能不同,这就导致教研员与学员所谓的主导与主体的角色发生互换。况且,在这样的情景中,谁对谁进行培训是混合的。基于此,教研员与学员在研培活动中,是互动、互助、互进的命运共同体。因此,利用好主体混合式研培活动的特点,实施双主体协同策略,无疑是推动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上上策。

3.差异互补策略。混合式研培活动的过程,具有较强的建构性和生成性。由于学员专业发展阶段的不同、面对问题的不同、个人素质能力的不同,造成学员需求和收获不同。每一个学员在主体建构中都有自己的思考,现场研培活动为研培人员提供了直面现实的机会,网络研培平台为各种思想提供了碰撞、启发、交流互补的空间。学员的差异、现场与网络的差异,是混合式研培活动的丰富资源。面对差异、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坚持差异互补,无疑是顺应和提高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有效策略。

六、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模式建构的五个环节

模式,即事物的标准样式。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模式的建构,其目的就是便于更加清楚地考察、研究、发展和推广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为此,我们结合成人学习的特点,以及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规律,构建了基于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的“五环节多模块”研培模式。具体为“明确目标——吸纳资源——情景演练——整合提升——行动改进”五环节和“线上模块”“线下模块”相交的研培活动模式,即:目标明确具体;广泛采集、分享、吸纳资源;创设演绎情景、做中练、练中学,在行动中反思,在反思中行动;对反思的结果进行归类、梳理、总结、提升,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在新思想和知识系统中改进研培人员的研培行为。需要指出的是,“五环节多模块”模式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促进和作用,并在线上和线下两种形态中,同步发生展开。该模式下的研培活动,教研员和学员都是研培活动的主体,他们在五个环节活动中既是活动的研究者又是活动本身的缔造者,也就是说不管是线上研培还是线下研培,研培目标始终是导师和学员的共同目标,他们都要在五环节活动步骤中,吸纳共享资源、发现问题共同研究、对新知进行同化与顺应、确保行动的改进。以此达成研培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满,并呈现出清晰的架构和路径。

综上所述,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把日常的教研活动与单纯的计算机网络研修活动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又把日常教研活动中的问题研究活动与日常的培训活动有机结合,从而诞生出一种全新的、混合的、颇具内涵的研培活动,实践使然,效果良好。当然,主题混合式研培活动,在一定区域,虽然走出了概念的范畴,但毕竟稚嫩,以此期待更多的教育培训工作者,加以研究、丰满与呵护。▲

[1]蒋丰.中小学不同类型教研活动的比较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3):43-45.

[2]百度百科.混合式学习[EB/OL].[2014-07-14].http://www.baike.baidu.com.

[3]《成人教育培训服务三项国家标准培训读本》编写组.成人教育培训服务三项国家标准培训读本[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4:109-110.

[4]百度百科.课程结构[EB/OL].[2014-12-14].http://baike.bai⁃du.com/view/1179625.htm?fr=aladdin.

[5]百度百科.课程评价[EB/OL].[2013-10-27].http://www.bai⁃du.com.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6-47.

猜你喜欢
培训评价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