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低空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2024-01-28 00:00:00贾文君
北方经济 2024年12期
关键词:通用航空无人机

摘" 要: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呈现迅猛发展态势。甘肃省在低空航空器制造、相关产业配套、维修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产业基础,且潜在应用场景丰富、应用需求巨大,加快发展低空经济对甘肃省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打造低空经济先导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围绕低空经济产业布局,梳理甘肃省低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低空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在增强自主研发能力、拓宽无人机应用领域、打造低空经济区域品牌等方面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低空经济" " "无人机" " "通用航空

一、甘肃省低空经济发展情况

(一)低空飞行器制造业发展情况

甘肃省低空飞行器制造业已逐步形成以甘肃长风电子、甘肃神龙航空科技等整机制造企业为代表,金川集团、华天电子、金拓锂电等多家企业提供产业配套,维修服务企业遍地开花的发展格局。

1.整机制造方面。甘肃省低空飞行器整机制造起步较早,已形成“无人机+平台+传输系统”等多元化产品系列。甘肃长风电子公司在无人平台、任务载荷、蜂群组网编队等方面产品及技术成熟,“无人机蜂群自助指挥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管道巡线等领域。中航工业兰州飞行控制公司是我国第一家自动驾驶仪研制和生产企业,产品涵盖通用飞机、直升机、无人机等各类航空器的生产制造,自主研发的“航空工业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甘肃神龙航空科技公司已研发出高性能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开发出SLA系列等8类应用型无人直升机,涵盖28种不同配置的机型。

2.产业配套方面。甘肃省在机电系统、航空材料、新能源电池、集成电路等方面具备为低空飞行器制造业提供产业配套能力。在机电系统配套方面,兰州万里航空公司拥有航空电作动和驱动装置、航空电子与控制、航空电机等研发制造平台,电作动和驱动系统市场占有率75%以上,具备各类有人机、无人机电机研发生产能力。在航空材料生产配套方面,甘肃省有色金属、稀土等矿产资源丰富,金川集团、甘肃稀土等企业实力强劲,可为航空材料的研发和生产提供原材料保障。在新能源电池配套方面,甘肃金车储能、金拓锂电、金宏翔等企业在锂电池生产方面技术成熟,可为低空飞行器电池组件自产自用奠定基础。在集成电路配套方面,拥有华天集团、华洋电子、天光半导体等本土企业,可为低空飞行器芯片制造提供配套支持。

3.维修服务方面。甘肃省低空飞行器维修服务呈现基地布局广泛、服务类型多样等特点,技术实力和专业能力认可度高,可为国内外航空企业提供可靠的维修保障。中航天水飞机工业公司是我国京广线以西唯一一家歼击机、教练机大修厂,也是航空工业集团西北地区直升机维修基地。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飞机维修分公司在兰州、嘉峪关、敦煌、金昌、张掖、庆阳、陇南7个地区设有维修基地,可为国内外60余家航空企业提供航空器维修、定检服务。

(二)通用航空发展情况

1.通航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甘肃省积极布局通用航空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建设通用机场、低空飞行服务站、直升机固定运营基地等基础设施。2016年建成张掖丹霞通用机场,是全省首个A1类通用机场,被确定为“国家级飞行营地”“丝绸之路国际通航大会”永久会址。此后陆续建成白银通用机场、华池南梁通用机场、民勤苏武通用机场,均取得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满足运营要求。建成西北地区首个应急救援直升机固定运行基地、嘉峪关航空救援基地,进一步拓展空中救援服务覆盖范围,紧急救援能力大幅提升。

2.通航企业发展概况。甘肃省通航领域相关企业在直升机运营、无人机电力作业、航空培训等细分领域发展势头强劲。甘肃公航旅金汇通航公司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甲类直升机通航运行企业,取得省内唯一“全国通用航空企业诚信经营A级”认证。甘肃国网通航公司是国内唯一可独立完成直升机巡线、带电水冲洗、放线施工、带电检修等多元化电力服务项目的通用航空企业。甘肃泛美通航公司持有91部、61部及141部全方位运营认证,是除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之外国内唯一拥有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培训资质的民用航空培训学校。

3.通航产业园建设情况。为促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与协同创新,甘肃省陆续建成通航产业园、滑翔基地、航空运动小镇,配套通航企业、培训学校,产业集群初具雏形,区域低空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园区建设方面。2016年建成张掖通航产业园,被省工信委认定为甘肃省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区,国网通航、甘肃泛美、金汇通航等企业入驻园区。基地建设方面。建成嘉峪关滑翔基地、刘家峡国际滑翔营地、兰州大尖山国际滑翔营地等多个滑翔基地,可提供滑翔飞行体验及飞行培训。张掖建成七彩天狼航空运动小镇,航空飞行营地占地面积3000亩,总投资14.5亿元,是国内首家以航空为主题的旅游度假项目。

(三)低空运营服务应用情况

甘肃省低空经济在电力巡检、交通监测、农林植保等领域应用日趋多样化、多元化、多维化,无人机替代人工、天空替代地面、群体作业替代个体作业的场景应用模式持续拓展。

1.“低空经济+电力巡检”方面。国网甘肃电力系统积极布局“无人机全自主示范区”,创新、推广并应用无人机进行自主巡检,电力系统的运维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从国网甘肃电力北斗无人机自主巡检首飞成功,到超高压公司首创无人机验电技术实现无人作业,巡检半径大幅扩展。2023年8月,国网甘肃电科院应用“北斗星基差分技术”解决甘南夏河县无公网区域高精度巡检难题。2024年5月,白银供电公司完成无人机“激光点云”扫描,实现35千伏线路自主巡检全覆盖,精度达厘米级。

2.“低空经济+交通监测”方面。无人机已广泛应用于甘肃省高速公路安全监管、桥梁建设与维护等场景,呈现交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兰州市公安局创新推出国内首套“5G+无人机”电子警察自动巡航系统,实现对兰临高速安全隐患进行24小时智能动态监管。2023年10月,甘肃交科集团在甘肃省首条智慧桥梁“清傅公路桑园子黄河大桥”沥青摊铺施工中首次应用“无人机+红外热成像”技术,实现沥青摊铺作业从单点监控到全面覆盖、从静态监测到动态管理的突破。

3.“低空经济+农林植保”方面。无人机在甘肃省抗旱减灾、农作物喷防、林苗运输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生产逐步实现自动化、规模化、精准化、高效化。2023年9月,国家电网向旱灾严重的6个市(州)支援239台植保无人机,对受灾作物开展“一喷多促”作业,日作业量在400亩至500亩之间,抗旱减灾成效显著。2024年5月,庆阳西峰区开展无人机“一喷三防”工作,农药利用率提高40%,喷防区亩产可增加20公斤以上。同月,陇西县利用无人机进行林苗运输,1分钟可完成1次林苗精准投放,每小时运输能力高达120株,“三北”防护林系统工程造林成效显著提升。

4.“低空经济+警务”方面。甘肃省创新智慧警务新模式,兰州作为试点城市,已实现无人机警务巡逻常态化管理。2023年4月,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利用“司空2”系统搭建无人机管理平台,打造地空一体、协同合作的警务巡逻新模式。2024年4月,甘肃紫光警用特情无人机无人值守系统初试成功,创新“无人机+智能基站+智能指挥调度系统”智慧警务新模式,实现全场景、全覆盖、自动化巡查。

5.“低空经济+文旅”方面。依托地区特色旅游资源,甘肃省大力发展低空旅游新业态。落地雅丹地质公园直升机、鸣沙山月牙泉景区自转旋翼机等低空经济文旅项目7个,2023年游客量共计5.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700万元。2023年10月,张掖丹霞景区低空旅游项目入选全国第一批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已开发直升机观光、动力伞飞翔、热气球自由飞等8款低空观光体验产品,2023年景区低空旅游载客量超3万人次,成为“全国最佳低空旅游目的地”之一。

二、甘肃省发展低空经济的问题与不足

(一)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甘肃省从事低空经济相关业务的企业数量较少,产业规模较小,在赛迪顾问“全国低空经济企业资源集聚城市TOP50”名单中,成都、西安位列第4位和第6位,兰州作为甘肃省唯一入选的城市,排名第25位。虽有一定产业基础,但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产业链条较短,链主企业少,缺少航空器整机制造头部企业,部分细分领域处于空白。

(二)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物理基础设施配套不足,通用机场与起降点数量少、规模小且分布不均,通用航空起降网络覆盖面不够广,连接不够紧密,无法实现低空串飞。低空智联网与智慧空管系统等新型基础设施前瞻布局不足,无人飞行器起降平台、无人飞行器管控平台、低空监管服务平台部署相对滞后。

(三)应用场景不够广阔

目前甘肃省低空经济领域尚未实现大规模应用,落地场景呈现碎片化、单一化,可复制、可推广、系统集成的典型应用场景较少。民用无人机应用主要集中在电力巡检、农林植保、文化旅游等领域,低空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城市管理等应用场景有待进一步挖掘。

(四)科技支撑存在短板

甘肃省低空经济领域相关研发、服务机构较少,国家级低空经济会议、展会、论坛落地较少。在赛迪顾问“2019—2023年全国低空经济专利有效量集聚TOP50城市”中,成都、西安位列第5位和第6位,兰州排名第41位。

三、推动甘肃省低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出台“新”低空政策,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围绕管好适飞空域、建好通用机场、开好适飞航线、拓展运营场景等方面,研究制定甘肃省低空经济相关政策规划,推动低空空域划设与使用、安全监管、产业培育、飞行服务等规范化发展。建立军、地、民三方协商机制,聚焦空域资源共享共用、低空飞行器安全、地面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建立健全低空领域地方性管理标准,形成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组建低空经济专家委员会、产业联盟,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地方相关标准制定工作。

(二)建设“新”基础设施,加速低空智联进程

支持通用机场、起降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在风景名胜区、农产品区、国有林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场所规划布设直升机停机坪、无人航空器起降点,逐步构建由通用机场和起降点组成的通用航空起降网络。以保障张掖丹霞通用机场、白银通用机场等机场安全运营为重点,配套建设固定运营基地(FBO)、飞行服务站(FSS)、维修站(MRO)等三大服务保障设施。前瞻布局低空智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北斗、雷达、卫星互联网等技术应用,搭建低空飞行数据平台、无人飞行器管控平台,完善低空通信、导航、监视、识别、气象等配套设施网络,逐步建设全面覆盖、高效智能、服务全省的低空智联网。

(三)升级“新”低空装备,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链

立足产业基础,发挥甘肃长风电子、甘肃神龙航空科技、中航工业兰州飞行控制公司等重点企业辐射带动作用,鼓励中航天水飞机工业公司将维修业务从军品向民品、大型机向小型机拓展。积极规划布局甘肃省低空经济产学研综合转化平台,鼓励华天集团、金拓锂电等企业,航天510所、兰州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低空装备配套产品技术攻关、转化及应用,加快提升航空材料、电池、芯片等零部件本地配套率。依托张掖通航产业园,积极引进低空飞行器整机制造、零部件制造、整机维修等企业,逐步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维修、运营为一体的低空经济产业链。

(四)拓展“新”低空场景,推动“低空+”融合应用

持续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打造可复制推广的场景应用典型案例。在应急救援方面,加强低空经济在抢险救灾、医疗救护、应急通信、消防灭火、巡检巡查等领域的应用,完善低空应急救援体系;在物流运输方面,推动公航旅金汇通航、敦煌飞天通用航空等通航企业与重点物流企业合作,聚焦城乡低空末端物流,开通无人机B2B、B2C物流航线,拓展以无人机为主的低空配送场景;在低空文旅方面,建设敦煌市阳关、悬泉置、敦煌古城等景区直升机起降点,实现市域内主要旅游景点低空串飞,打造“空中游丝路”低空品牌;在城市应用方面,探索发展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主的城际飞行、空中通勤、联程接驳、空中摆渡等服务,构建立体化城市交通网络。

(五)培育“新”示范基地,发挥区域辐射作用

抢抓我国航空运动产业发展战略机遇,依托河西走廊特有的航空体育竞技自然条件与气象资源,充分利用嘉峪关国际航空滑翔节品牌优势,打造国际知名的航空运动基地。以发展飞行培训为切入点,依托张掖丹霞通用机场、甘肃泛美航校,引进国内外知名航空培训企业、加强与航空飞行学院等专业院校合作、完善飞行培训相关配套设施,开展多层次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及飞行员培训,打造西北地区领先的通航飞行培训基地。建立河西地区“低空经济试验区”,通过举办通用航空会展、飞行赛事、航空文化交流等活动,以区域辐射带动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媛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以深圳市龙华区为例[J].产业科技创新,2023,5(4):20-22.

[2]江超,王裕.省级民用无人机交通管理模式分析及构建方案[J].交通企业管理,2023,38(2):61-63.

[3]盛如旭.广东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4,14(9):56-57+62.

[4]葛金田,崔明焘.山东省加快打造低空经济新高地的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4,32(4):1-8.

(作者单位:甘肃省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

责任编辑:康伟

猜你喜欢
通用航空无人机
通用航空医疗运营模式分析
商情(2016年40期)2016-11-28 10:25:29
通用航空制造业及其发展
通用航空维修保障能力的评估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52:40
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测工作的方式方法
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跨线牵引无人机的飞行方案设计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4:30:27
兴趣教学模式在“通用航空运行与保障”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教育(2016年5期)2016-06-20 06:35:50
浅析无人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 20:58:26
通用航空典型机型CBT系统智能生成技术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期)2016-03-30 21:06:57
通用航空的实施与发展
科技视界(2016年1期)2016-03-30 09: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