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品格。在实施初中英语教学时,教师应紧抓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利用教材内容、教师示范、课堂活动融入德育,结合现实生活拓展德育,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受到德育熏陶,培养良好品行,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德育;融入
作者简介:邵丽锋(1983—),女,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江安镇江安实验学校。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依据英语学科性质,提出立德树人要求。立德树人的途径有很多,融德育于英语教学是其中之一。所谓“融德育于英语教学”是指,以立德树人为指导,以英语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德育内容为抓手,以教学过程为立足点,潜移默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活动[1]。如此既可以使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又可以使学生受到德育熏陶,形成思想道德认知,践行良好行为。但是,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德育融入效果不佳,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没能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教师缺少德育示范,德育融入形式单一。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对症下药,探索有针对性的策略,并进行灵活应用,切实地融德育于英语教学,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下文笔者将依据自身已有经验,介绍融德育于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容,融入德育
德育因素是融德育于英语教学的支撑,而教材是德育因素的承载。挖掘教材内容,可获取德育因素,由此做好德育准备。教师可以教材中的不同内容为入手点,认真剖析,挖掘德育因素。
(一)以插图为入手点
插图是英语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插图往往可以直观地展现德育因素。因此,教师要在育人意识的作用下,剖析插图,挖掘出相关的德育因素。
以译林版七年级上册Unit 1“This is me!”為例,本单元在Greetings A中设置的插图,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现了打招呼这一内容。见面打招呼是重要的文明礼仪,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由此,教师挖掘出德育因素—文明礼仪。在课堂上,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如何用英语打招呼;再从文明礼仪的角度解读打招呼这一行为,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形成文化认知,为学生践行文明礼仪行为做好准备。
(二)以词汇为入手点
词汇是英语教材内容的重中之重,也是学生应掌握的英语知识,而部分词汇中蕴含着德育因素。在研读教材时,教师要以词汇为入手点,用德育的眼光进行审视,由此挖掘出德育因素,丰富词汇内涵,促使学生深化认知。
以“be proud of”这个短语为例,其含义为“为……感到骄傲”。在学生身边值得为之骄傲的人事物有很多,且这些人事物背后有着深刻的道德内涵。因此,教师从人事物入手,如此解读“be proud of”:“On the occasion of the outbreak of COVID-19 in Wuhan, academician Zhong Nanshan with his own team went to Wuhan and saved lives. We are proud of what they had done.”。如此解读,不但可以使学生了解“be proud of”的含义,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英雄人物身上的美好品质—负责任、勇敢、无私等,由此深化道德认知。
(三)以阅读文本为入手点
阅读文本是英语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能力的依托。阅读文本中不乏德育因素,如爱国主义教育、生态环境、传统节日文化等。由此,教师要站在德育的视角,研读阅读文本,挖掘德育因素。
以译林版九年级下册Unit 2“Great people”的“NEIL ARMSTRONG”为例,这是一篇人物传记,介绍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Neil Armstrong(尼尔·阿姆斯特朗)的生平事迹。在刻苦训练的过程中,Neil Armstrong不仅塑造了健康的体魄,还磨炼了意志品质。对于训练中遇到的困难,Neil Armstrong也能够坚定理想信念,毫不退缩。通过解读文本,教师挖掘出德育因素—意志品质、理想信念。于是,在课堂上,教师以该文本为基础,拓展相关内容,促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Neil Armstrong的意志品质与理想信念,由此受到德育熏陶。
二、教师亲身示范,融入德育
古人云:“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言传身教,是教师展现自身道德素养、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熏陶学生的重要方式[2]。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融德育于英语教学之际,教师要以自身道德素养为立足点,从行为、言语等方面入手,亲身示范,熏陶学生。
(一)从教师行为入手
教师的行为是其道德素养的直接表现。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会观察教师的行为,由此进行模仿。所以,教师要关注自己的行为,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
比如,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进行板书。而板书的过程,正是教师向学生展现良好书写态度和方法的过程。对于有的学生在书写英文字母时态度不端正、方法不正确、写出的英文字母不规范等问题,教师在进行板书时,秉持认真的态度,力图将每个字母写工整、写规范,由此营造有效的书写环境,促使学生端正态度,重视书写,自觉改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又如,在课间,有的学生或大喊大叫,或追逐打闹,同时也没有做好课前准备,这些行为影响了课间秩序和他们的课堂学习进程。针对此情况,教师在候课时率先垂范,安安静静地站在讲台上,将各种教学工具摆放整齐;在与学生沟通时,走到他们身边,蹲下身子,轻声说话。教师这样的行为,可以对那些行为不当的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久而久之,他们会在准备上课前自觉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准备好学习用品。如此不但可以在课间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还可以使学生遵守课间活动规则,增强规则意识。
(二)从教师言语入手
言语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工具。一般来说,优秀教师的言语不仅简单明了,还极具激励性,可以使学生感觉轻松愉悦,树立自信心[3]。所以,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善用艺术性的语言,借此融入德育。
比如,有部分学生刚开始进行初中英语学科学习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效果不佳,由此出现畏惧、自卑等心理,不敢在英语课堂上发言。对此,教师用艺术性的语言激励学生,诸如“Is there any volunteer?”“Who wants to try?”等,同时露出期盼的表情。在教师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双重作用下,学生会挑战自我,试着回答问题。此外,教师还依据学生的作答情况,应用艺术性的语言进行评价。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如此给予其激励:“看起来你遇到麻烦了。不要紧,困难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让人去克服的。老师相信等你上完这一课,就可以克服这个困难。”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则如此给予其鼓励:“你太棒了!希望你能再接再厉,踊跃回答其他问题。”教师说出这样的言语,既可以使学生积极地体验课堂活动,又可以使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塑造健康心理。
三、组织课堂活动,融入德育
组织课堂活动是实施课堂教学和融入德育的重要方式[4]。如教师通过组织合作学习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因此,在实施英语教学时,教师要依据教学需要,组织多样的课堂活动,顺其自然地融入德育。
(一)组织角色扮演活动
角色扮演活动是学生化身为角色,亲身体验,感知人物情感的活动。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同身受,在无形中加深思想道德认知。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组织角色扮演活动。
以译林版七年级上册Unit 7“Shopping”为例,在参与单元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体验了多样活动,学习了与购物相关的词汇、语法、句型等,这为接下来的对话做好了铺垫。于是,教师把握时机,引导学生与小组成员合作,化身为顾客和售货员,以表演的方式展现购物场景。在这个过程中,各组成员通力合作,确定购物场景,迁移生活经验,编创对话,并反复练习,做到熟能生巧,准备好后踊跃进行表演。有的小组编创的对话如下(“S”代表“Shopkeeper”,“C”代表“Customer”)。
S: Hello! What can I do for you?
C: Hello! I want to buy some candies.
S: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sweets. Please have a look.
C: I want these candies. My children like to eat sugar.
S: Although the sugar is delicious, your children can't eat too much. It is bad for their teeth.
C: Thank you for reminding me. I will supervise my children.
S: Here you are. Welcome to you next time!
C: OK. Goodbye.
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但灵活地应用了所学知识,还积累了文明用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学生还因与小组成员合作,强化了合作意识。如此有利于提升德育渗透效果。
(二)组织任务探究活动
任务探究活动是以任务为中心、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的活动[5]。在此类活动中,学生之间会互相尊重,接纳彼此,携手完成任务,掌握英语知识,增强合作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任务,组织任务探究活动。
以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 2“Travelling”Reading部分的主题是“A trip to Hong Kong”的书信为例,在这封信中,Kitty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自己的游览过程,并介绍了不同的景点。考虑到梳理游览过程有利于学生整体认知文本内容,于是,教师设计如下任务。任务一:请自行阅读课文,找出关于时间、地点的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梳理Kitty的香港之行。任务二:请向小组成员分享你的思维导图,合作交流,找出对方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自觉地投入探究活动中。学生在活动中先自主阅读文本,勾画关键内容,初步绘制思维导图。然后,学生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在讨论之际,每个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其他人认真倾听。在组员发言完毕后,其他人提出不同的看法。面对不同的看法,学生走进阅读文本中再次阅读,找寻关键信息,由此做出看法是否正确的判断,最后完善思维导图。这样的活动体验,不但使学生获得了践行良好行为的机会,还有利于使学生增强尊重他人的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学生整体地认知文本内容,有利于他们进行深度阅读,提升阅读效果。
四、走进现实生活,拓展德育
英語学科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现实生活是将英语课堂进行延伸、拓展德育的落脚点之一。学生可以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运用英语。融德育于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良好行为。在英语课堂上,学生通过体验多样的活动,可以受到德育熏陶,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基于英语学科的特性,教师可以在关注学生发展情况、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上,以现实生活为落脚点,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借此深化道德认知,塑造道德品行。
以“This is me!”这一单元为例,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观察插图、学习见面打招呼的方式,掌握了英语知识,形成了对文明礼仪的认知。考虑到本单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需要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实践,于是,教师设计“我是文明礼仪使者”活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主动与他人打招呼。为了推动活动有效开展,教师鼓励班长、学习委员、英语课代表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并鼓励其他学生向榜样学习。教师留心关注学生的日常行为,据此评选出优秀的文明礼仪使者,给予这些学生奖励,旨在调动其他学生践行文明礼仪行为的积极性。在全体学生踊跃参与的氛围中,班级里形成了讲文明的风气。同时,全体学生因为亲身实践,将对文明礼仪的认知转化为了文明礼仪行为,这有利于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
结语
综上所述,融德育于英语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获取英语知识、锻炼相关能力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基于此,在实施初中英语教学时,教师应针对传统德育存在的问题,发挥育人智慧,应用多样策略融入德育、拓展德育,开展多样教学活动,驱动学生积极体验,掌握英语知识,同时受到德育熏陶,从而促使英语德育提质增效,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曹丹.浅析在德育背景下开展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2):157-158.
[2]袁冬梅.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以赣州市赣县区初中为例[D].赣州:赣南师范大学,2021.
[3]胡丽芬.德育融入课堂 助推学生全面发展: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的探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1):89-90.
[4]马丽萍.浅议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2020(45):194.
[5]张静.初中英语教育中德育实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学生英语,2020(1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