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歌教学策略

2024-01-28 18:04汤佳敏
教育界·A 2023年35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小学语文策略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内容占比颇大,其不仅是学生文化学习的重要源泉,也是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契合单元“金秋时节”人文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诗人笔下秋天的风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带领学生感知秋的变化,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热爱。文章以这三首古诗为例,提出小学诗歌教学的有效策略:以规范朗读为基础,初步了解诗歌文本;以合作探究为方法,横向对比求同求异;以品析字句为途径,产生情感共鸣;以跨学科绘画演绎为手段,锻炼学生审美与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汤佳敏(1998—),女,江苏省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其是语文学科实现立德树人之根本、升华意境之美感的重要途径。小学教材中的“诗歌美”主要体现在凝练美、情感美和意境美,是诗人逐字推敲、精雕细琢的结果。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诗歌语言凝练,意蕴深远,且多配有插图,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空间,引导学生用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来看世界。纵观部编版新版教材,诗歌部分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篇目逐渐增加;诗歌形式丰富,内容多样,有诗词、绝句、律诗、民歌、乐府诗等;诗歌题材也更为丰富,其中不乏思乡、思友、叙事、咏物、写景等题材。本文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古诗三首》为例,探究小学语文教材中诗歌教学的策略。

一、结合单元导语,统整教学目标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以“金秋时节”为主题,编排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和《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三篇课文。统筹三首古诗和三篇课文不难得出,单元旨在从不同的角度展现金秋时节的美丽光景,其导语和配图也充分展现了秋的意象[1]。虽然都是一样的单元主题,但《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却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秋天之景。《山行》以颜色火红的枫林展现肃秋之景,在诗人的笔下,秋并非萧条冷落,而是生机盎然的,在诗歌的结尾,诗人还悟出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趣味哲理。《赠刘景文》则是借景抒情的勉励之诗,诗人借“傲霜”“橙黄橘绿时”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的,要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夜书所见》写出的则是客愁萦绕的温暖之秋,借眼前之景怀念家乡,更显现出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结合三首诗中“秋”的意象,融合单元要素“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学习写日记”,可提炼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认识“径”等10个生字,会写“寒”等1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默写《山行》;3.借助工具和注释,了解三首诗的意思,并清楚三首诗所描写的季节。结合语文核心素养目标,教师可带领学生以“霜叶红于二月花”等诗句品味文化内涵,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掌握对比手法,发展对比思维;以“霜叶红于二月花”品味比喻手法,实现语言能力提升;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体会秋景之萧瑟,感知诗人所营造的悲凉氛围,明确借景抒情之美感[2]。

在本节课中,教师充分结合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融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四项语文核心素养要求,积极落实诗歌教学目标,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立足教材文本,细化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是以“秋”为主题的三首诗歌,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以朗读为基础,读准字音,通读诗句,在了解文本的基础上感知诗中所描绘的秋景;其次,采取横向对比的方式,同中求异,对比三首诗中意象所表达的“秋的内涵”有何异同;再者,结合具体文本品讀词句,落实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最后,以跨学科绘画为途径,带领学生在审美创造中品读“秋味”。

(一)规范朗读,了解文本

本节课的课后第一题提出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因此,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三首诗歌的特点规范学生的朗读,带领学生通过初步朗读了解文本。朗读要做到有层次、有目标,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再针对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泛读,从而实现让学生整体感知、自悟诗意的目标[3]。首先,诗歌朗读要注意韵律和节奏变化。这三首诗都为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朗读有“二二三”节奏,如“人生/自古/谁无死”;还有“二二一二”节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一般而言,古诗朗诵的节奏按表音节奏划分的多,按表意节奏划分的少。结合诗意,这三首绝句在朗诵上,全部都是“二二三”节奏,如“远上/寒山/石径斜”“荷尽/已无/擎雨盖”“萧萧/梧叶/送寒声”。通过明确停顿,朗诵能够更有韵味,更有美感。其次,朗诵要注意韵脚。何为韵脚?在古代诗歌绝句和律诗当中,一般情况下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押韵,且大部分绝句和律诗一押到底,中间不产生韵律变化,因此韵脚指的就是押韵的字。要读出韵味,韵脚就要重读。如“白云生处有人家”“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家”和“花”就是韵脚,非韵脚轻读,韵脚重读,这样才显得上下句和谐对应。最后,诗歌阅读要根据升调和降调来表现情感,其中升调用“↑”表示,降调用“↓”表示,以实现一句诗中声调交错对应,有起伏跌宕的效果,如“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学生能够从升降的基调中感知诗人情感,在升调中逐渐加强语气、增强力度,尾音上扬,降调则相反,从而把握诗歌情感基调。

(二)横向对比,同中求异

横向对比是带领学生参透诗歌的基础。《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诗虽然都是以“秋”为主要话题,但实际上关于秋的描写却不尽相同。本部分以助学任务单形式(见表1)带领学生品味三首诗的秋景意象,同中求异,对比三首诗中意象所表达的“秋的内涵”有何异同。

学生结合如上任务单,以四个问题展开探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分析三首诗中“各有千秋”之意。在《山行》中,与秋天有关的词语有“寒山”“枫林”“霜叶”;在《赠刘景文》中,与秋天有关的词语有“荷尽”“菊残”“傲霜枝”“橙黄橘绿”;在《夜书所见》中,与秋天有关的词语有“梧叶”“寒声”“秋风”“促织”。结合问题2、3、4,问题1的答案显而易见,之所以将这三首诗放在一起学习,是因为这三首诗皆与秋天有关。在词语意思探究中,小组通过探究、分析,提出了词语意思解读的不同方法。首先,借助注释来理解词语是首要方法,很多古诗词在教学中都配备注释,解释平时不常见的、晦涩难懂的字词;其次,借助生活常识也能够实现词语解读,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生活知识应用能力,拉近学生与诗人之间的距离;最后,关注课文插图也是一种方法,插图中为学生展示的内容(见表2)是有助于解读的[4]。

学生结合已解读的词语意思翻译诗句;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理解比较难的诗句。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一句,指的是在半山腰中,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白云缭绕的山腰中有人家居住;再如“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指的就是远远望去,篱笆内有一盏灯火,料想应该是孩子们在斗弄蟋蟀的景象。结合这样的解读方式,小组学生分别翻译解释出了三首诗的意象。最终,通过横向对比,得出《山行》所描绘的是“颜色火红的枫林肃秋”;《赠刘景文》所描绘的是“孕育收获的硕果之秋”;《夜书所见》所描绘的是“客愁萦绕的温暖之秋”。

(三)细读文本,品析字句

对诗人的遣词造句进行反复推敲,也是学习诗歌、品味诗歌的重要方法。本单元的教学要素中体现了“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一要求,这表明了细读文本、品析字句是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举措。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当金秋的阳光洒在诗人杜牧的身上,他站在寒山小路上,眺望远方,看到大片枫林,此时,他看到的景色是怎样的?他看到的枫叶是什么颜色的?从哪句话中能够体现出来?诗人对于这样的金秋景色赋予了怎样的情感?从哪个字中可以体会出来?其次,教师可带领学生品读“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思考:苏轼为什么要把“残荷败菊”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呢?他想让自己的朋友记住怎样的事情?读到“橙黄橘绿”时,你能想象到怎样的画面?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杜牧和苏轼感受到的是秋天的阳光和温暖,而对于诗人叶绍翁来说,金秋又蕴含了怎样的情感?为何首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中以“萧萧”营造出悲凉的氛围,但是结尾却体现出了“动客情”?结合对叶绍翁的生平资料简介,分析“动客情”的“情”之所向。诗人在船上隔江相望,看到了“一灯明”的画面,想象到可能是“儿童挑促织”,实际上作者看到儿童了吗?除此之外,他根据“一灯明”,还能想象出怎样的画面?

“一切景语皆情语”,实际上,回归到诗歌中,情感在遣词造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洒在杜牧的心上,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洒在刘景文的心上,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洒在叶绍翁的心上,则是“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学生可以结合字句品析诗句,尝试寻找与诗人的“共鸣”[5]。

(四)绘画演绎,巧解意境

在小学诗歌教学中,要想深刻地体会诗人的情感,不仅需要做到知人论世,而且需要与诗人产生共鸣。常言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虽然很多诗歌中所描绘的秋的意象都透露着悲凉,但是在本单元三首金秋之诗中,别样的秋景,描绘着不同的秋天的温暖。可以说,秋天是古代诗人、文人赏景抒情最活跃的季节。读到《山行》,学生所体会到的是山林秋景图、枫林秋景图;读到《赠刘景文》,学生所体会到的是菊残傲霜图、橙黄橘绿图;读到《夜书所见》,学生所体会到的是江上行舟图、挑灯促织图。这六幅图各有千秋,流露出诗人的心声和情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审美体验,开展绘画活动,在绘画中解读诗人的诗情画意,将意境以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如《赠刘景文》一诗中的插图是水墨画形式,诗人坐于湖边亭,左手边是湖里的“荷尽已无擎雨盖”,右手边是园中的“菊残犹有傲霜枝”。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苏轼对好友劝勉的场景,尝试绘制“劝学刘景文图”,以好友刘景文的视角,将秋景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理解。通过设计绘画任务,教师以多媒体展示、板报宣传等形式创新语文诗歌教学方式,锻炼学生的审美与表达能力[6]。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诗歌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更为密切,加之部编版新版教材增加和重新编排了诗歌内容,使诗歌在单元主题的统领下主题更为明确,内容更加丰富。基于此,教师也应当提高诗歌教学素养,深挖诗歌内涵,创新教学方法,不断适应新时代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文辉,胡美玉,冀蒙.统编版小学语文逆向教学设计的研究:以小学四年级下册“诗歌单元”为例[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2,23(3):34-39.

[2]曾宇宁.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价值分析[J].语文建设,2022(2):74-76.

[3]武万.诗歌共感教育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影响[J].文学教育(上),2020(7):96-97.

[4]谢美玲.詩以涵情  歌以蕴美:小学语文诗歌审美教学的路径[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5):60-62.

[5]姚兴梅.探析小学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方法[J].华夏教师,2019(35):63-64.

[6]吕俐敏.立足文本“自足性”的小学诗歌学习活动设计[J].语文建设,2019(18):4-9.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小学语文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