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冉,王诗源,尹永田,2*,张瀚丹,韩 榕
1.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山东 250014;2.山东师范大学
2020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新医科建设既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目标期许,也是“健康中国”战略赋予高等医学教育的神圣使命[1]。新医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备多领域自适应学习能力、跨领域实践能力与跨学科综合性思维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以全面契合健康事业、健康产业的发展要求,推进我国健康社会的良性发展。护理本科新生是医疗护理队伍的新生力量,医学院校应高度重视其跨学科交叉能力的培养。导学是引导新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快速进入专业状态的关键一环。跨学科教学应用于护理新生导学中,不仅能为加速推进护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提供新路径,还可以在新生接受护理教育的初始阶段提早增强其跨学科思维意识,为培养“护理+X”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夯实基础[2-3]。目前,跨学科教学在我国护理新生导学中的发展仍较为滞后。现对国内外新生导学模式和护理学专业导学模式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构建我国护理学专业本科新生跨学科导学模式提供参考,进而推动新医科背景下护理新生导学的改革。
导学开始于英国开放大学,“导学教师”的称谓也由当时发展而来,后逐步引入我国新生高等教育体系[4]。导学于新生步入大学时就开始实施,一般由专职导学团队对新生提供辅导,通过进行良好的互动,引导、支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积极调整学生的学习强度及专业认知[5]。导学的周期一般是从新生入校到毕业离校,在此周期内,导师团队始终处于运行状态,从课内学习到课外实践等各个环节都持续有效跟进[6]。目前,我国的导学模式包括立体导学、学案导学、导学互动、微课导学、问题导学等,在职业院校、中小学校的学科教学中应用较多,如江苏财会职业学院针对大学英语课程开展了线上+线下的立体导学模式,将教师、课本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元素与网络资源提供的学习元素有效相加,合成了“多元素”的学习素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途径[7]。同时,我国也有多所高校在不同专业教学中引入了各类新生导学模式,如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构建了以“导学共同体”为核心的育人模式,深入挖掘以导学团队为载体的育人优势,全面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8]。此外,在云南大学、海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的部分专业中,新生导学模式的实施也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导学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并尝试在新生导学中引入多元系列教学模式。美国堪萨斯大学在16 周的新生导学课中实施了行为激活干预,用于解决大学内持续存在的酗酒问题,取得了良好的课程干预效果[9]。Kitutu 等[10]在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的新生研讨课中联合了同伴指导课程,通过使护生接触不同的护理主题,为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有效帮助了护生更好地了解护理专业领域的职业道路和毕业选择。Ural[11]针对工科专业的本科新生开展基于跨学科项目的课程,目的是增强学生对力学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工程学的兴趣,并在本科教育的早期阶段向新生介绍工程计算方法,让学生为毕业后工程实践或研究生学习做好准备。新生导学模式虽已被高度重视,但目前的研究数量仍较少。
自21 世纪以来,新生导学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高速发展。2012 年,汪家惠等[12]为大学一年级新生建立了以“学业指导课”“知名教授第一堂课”和“新生研讨课”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导学模式,旨在帮助和启迪新生对专业的学习与认同,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意识。而在农业工程学科,冯水娟等[13]构建了数字农业融合地理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和土壤学跨学科交叉的农业物联网信息化导学团队,实践证明,该团队在研究生导学教学、科研、成果转化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具备多学科交叉优势。浙江大学提出通过学科交叉汇聚,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型工程研究生导学模式,有利于补齐复合型高层次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单一专业局限性的短板[14]。目前,我国高校新生导学已有一定发展,但仍相对滞后,如跨学科导学虽已在农业、工程专业有所应用,但均在研究生阶段开展,尚未涉及本科新生群体。
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导学起步较晚,发展速度缓慢,目前主要在护生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程喜荣等[15]通过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采用导学结合情境模拟教学的方法分析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可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安全态度及对不良事件的认知。Doughty等[16]对新毕业护士进行焦点小组访谈,结果显示,多数新毕业护士认为早期接受实践导学课程对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实践决策能力有积极影响。也有研究者通过质性访谈了解到,在本科护生进入临床实习的前2 个月开展为期6 周的线上实习导学,可以对护生步入临床起到很好的衔接作用,增强护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和职业认同感[17]。随着新医科建设任务的目标驱动,护理专业中导学研究正由传统主体的单一维度向多元共融角度转变。我国学者在产科护理实习生的导学互动教学中引入多学科协作诊疗教学法,即定期组织实习护生与临床医师、药师、康复治疗师、营养师互动讨论,通过跨专业合作打破学科壁垒,提高护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全局观念[18]。目前,跨学科教学在实习护生导学互动模式中已具雏形,且教学成效显著。但在入学伊始的护理本科新生导学课中跨学科教学鲜见,多数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传统的护理本科新生导学中,专业教师“各自为政”的现象普遍,独立完成导学授课会导致导学内容覆盖面狭窄,缺乏整体性[19]。多数高校教师知识单一,教学与科研被专业壁垒局限,多拘泥于向学生灌输自身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内容,且囿于形式,缺少多学科间的联系[20]。此外,传统护理导学模式下新生长期被动接收单一学科知识,缺乏跨学科的创新训练,科研创新能力不足。部分授课教师尚未意识到培养新生科研思维的重要性,常抱有“为时尚早”的观念[21]。可见传统的护理本科新生导学模式尚无法形成开放、包容的学术生态,培养的人才往往是“专才”,较难满足新医科背景下国家及社会对现代复合型护理人才的战略要求。因此,有必要围绕护理新生导学特点,借鉴国外工科专业新生跨学科导学的教学成果,构建我国护理领域的新生跨学科导学模式,以适应新形势下高精尖复合型护理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推进健康卫生事业的发展。
“跨学科”是指两门或多门学科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后被称为“交叉学科”[22]。半个多世纪前,跨学科合作在西方医学领域开始萌芽,最早于20 世纪40 年代出现于临床肿瘤病例讨论中[23]。随着跨学科团队日益发展,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继将跨学科合作模式应用于医学领域,跨学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内外众多学者纷纷加入对跨学科教学的研究行列,自20 世纪末以来,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大量涌现。2018 年,北京大学计划利用其41 个“双一流”学科为学生提供70 多门可供选择的跨学科优质课程,覆盖校内各个院系,立足构建人才培养大格局。在护理本科新生导学模式中引进跨学科导学可通过丰富全面、结构层次清晰的课程内容与形式,为新生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为其提供与多学科优秀教师骨干接触的机会,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学习,早日帮助其快速融入新医科背景下现代护理的教育环境[24]。护理教育工作者可参考国外工科专业本科新生跨学科导学经验构建我国护理学专业本科新生跨学科导学模式,以培养跨学科能力为导向,以护理学专业本科新生为中心,由跨学科导学团队在整个大学周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从理论、实践、应用3 个维度涉猎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并调节学生的心理及生活适应,训练学生形成多层次交互式实践应用能力。护理学专业本科新生跨学科导学模式的理论框架见图1。
图1 护理学专业本科新生跨学科导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跨学科导学教育是优化护理新生导学体系的重要手段。学业导师和临床导师需清晰认识和界定护理专业知识体系的边界与内涵,梳理临床医学、药学、康复治疗学、预防医学、人文社会学与护理学多个学科的核心知识结构,进行不同学科之间耦合点设计,重构多学科交叉的导学课程模块。不同学科教师在导学课程中要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如临床专业教师讲授疾病病因、病理及新动态方面的知识,护理学教师讲授疾病护理诊断、措施等[25]。通过优势互补和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促使多学科知识在导学课程中融合为整体综合性学科内容[26],打破传统单一、空洞化导学课程的壁垒,实现优质导学教育。同时,建设基于跨学科导学的整合课程,如美国3 所研究型大学围绕整合课程资源、融合跨学科知识、提升跨学科能力3 个层次,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组织形式,精心组织和重构了生物医学工程跨学科课程体系[27]。可见,将导学中不同学科的知识内容提前进行逻辑整合,将重难点顺序进行分散再调整,保障各学科、各部分导学内容互为引导和过渡,以拓宽跨学科导学的广度和深度,为优质导学体系奠定改革基础。
科学研究要创新就需要引进各界科研人才,带来具有突破本研究领域的创新思维。高校需将不同学科的教研人员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学科交叉团体,聚焦各学科优秀教师的科研经验,归纳形成适用于护理新生的导学科研体系。导学团队中各学科教师需关注当前形势下本专业最新科学研究进展,在跨学科导学课程初期,将本专业领域的重点方向和热点问题向护理新生介绍。同时,根据护理研究和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人文社科等研究范式的不同,需对多学科知识和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各学科的优势特征进行再分配,引导新生形成具备跨学科特点的研究思维。此外,导学教师应积极参与跨学科研究工作,以发挥自我科研优势,训练新生的科研潜力和研究能力,促进产出最新研究成果,带动整体护理科研发展。
科教融合的本质是科研—教学—学习的递进[19]。科教融合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办学理念,旨在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统一,可带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形成研究性的教学模式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选择[28]。跨学科导学模式应实现多学科知识与最新科研进展在导学课程的全覆盖,通过打通校内跨学科交流渠道,促进跨学院、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互动发展。导学教师要将科教融合、协同育人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可依托网络信息平台,组建虚拟导学教研室,构建虚实结合、多维交叉的基层导学组织形态,即以导学课程建设为核心,构建实体教研室;以导学同质化为核心,构建虚拟教研室及课程联盟,通过重构基层导学组织形态,进一步丰富和加速科研、教学与学习的递进融合。此外,借助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工作坊、CDIO[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引导翻转课堂[29]等新型教学模式,为护生营造教学、科研一体多元化的导学互动情境和多学科科教文化氛围,高效引导护理本科新生早期实现学习与科研的兼容。
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是护理新生跨学科导学模式的重要目标。跨学科理论教学是专业实践的基础,导学教师在理论授课中要为护理新生讲透理论的正确性,使其理解理论的生成逻辑,实践教学中夯实护理新生对理论的正确认识[30];要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同向发力,高效彰显跨学科导学成效。在导学教育中,为保证护理新生拥有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机会,并督促其积极实践,可以将初级护理技能大赛纳入新生导学体系,邀请多学科临床导师参与指导,加强对护理新生实践技能的专业训练,达到以赛促学的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相长[31]。此外,要搭建“四课堂”,形成多课堂育人格局。“第一课堂”即理论教学课堂,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课堂,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育人目标。“第二课堂”即校内的课外活动和训练,通过参加社团活动、技能比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第三课堂”即社区活动与实践,通过参加“暑期三下乡”、社区健康义诊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第四课堂”即临床指导与培训,通过临床见习、案例分享等形式,早期培养护理新生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信心,助力其更好地在未来工作中脱颖而出,成长为新医科目标人才。
高校是推动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服务者、引领者、政策制定者,尤其是发展规划处、人事处、科研处和教务处等核心部门要在拓宽跨学科导学顶层设计的路径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以满足现代护理教育的发展诉求。随着护理本科新生跨学科导学模式的发展,导学团队发展壮大,高校需要从源头进行供给改革,以导学工作需求为导向,升级导学团队内部成员的数量及质量,拓宽跨学科导学的发展路径[32]。各部门应加大对导学科研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吸引更多学科的优秀教师骨干加入跨学科导学团队,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参与性,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及其职业荣誉感,为跨学科导学模式的长远发展提供人力、物力保障。高校可参考杜克大学经验,扩大行业合作对象,加强对跨学科导学模式的推广宣传,构建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医院、社区为主体的产学研医协同育人路径,推动跨学科导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27]。此外,建议医院、社区等单位组织适用于新职工的多专业入职培训教学,培养新职工的跨专业团队合作能力,增强其应变力、沟通力、合作力,以更好地应对突发或复杂的医疗卫生问题,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整体医疗护理服务[33]。
护理学专业本科新生导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前提是拥有一支成熟的跨学科导学团队,由学业导师、临床导师、辅导员和研究生助理组成。学业导师负责新生理论水平的提升,临床导师侧重对学生临床技能进行培养,辅导员侧重学生的思想教育、就业服务指导和心理疏导等,研究生助理作为新生学长和“贴身人”,应协助其他导师和辅导员引导新生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护理本科新生的学业导师和临床导师应由各学科专业教师担任,高校需全面动员各学科教师骨干积极加入跨学科导学团队。临床医学、药学、人文社会学和护理学等院系及各临床带教科室需携手举荐各自专业教学及科研成果丰厚的优质师资,通过严格考量学业导师和临床导师的专业理解能力、科研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充分发挥其教学、实践及科研的优势力量。辅导员和研究生助理应由护理学院自主考核选拔,以带动护理新生思想创新能力、提高环境适应性为主要目标。
2018 年,教育部对各高校提出“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教学要求。跨学科导学团队作为导学的实施者,应将提高导学质量作为第一要务,高度重视新生导学的实施过程。高校领导者应设置适当的阶段性导学目标作为导学团队的内驱动力,激发导学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为保证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特色化与个性化,探索设计了以跨学科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跨学科师资配备为核心的教学支撑机制[34]。建议高校内可组建专业考评小组,在导学课程初期、中期、末期依据前期设定的导学目标,针对阶段性跨学科导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新生对导学课程的评价与收获等进行量化考核,灵活实施多维度教学评价。而后学院应组织跨学科导学教师团队从跨学科耦合、团队组建、团队运行、团队创新能力、团队凝聚力等方面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归纳,并从管理模式、考核制度、运行机制、梯队建设和创新文化建设等宏观、中观、微观方面对问题成因进行剖析,深入优化跨学科导学机制,充分展现以学生为本的跨学科导学体系,推动护理导学教育发展。
内外交流是可以让彼此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过程,通过加强国内外学者的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实现新生联合培养、共同发展。学院可定期派跨学科导学教师团队成员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学习先进理念,汲取跨学科团队建设的成熟经验。同时,可通过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向各领域杰出学者传递本团队的导学理念、模式、机制等,收获实质性的提议,逐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学院也要定期邀请在跨学科方面有深入研究的专家学者,分享跨学科教学经验及相关建议,为跨学科导学教师提供专业的培训指导,以归纳、分析突破创新的地方,帮助教师快速适应新型导学教学模式,拓宽跨学科导学教师团队发展的思路。此外,院校应积极与临床医院、社区等实践基地开展联合共建工作,落实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方案,培养综合应用型医科人才。
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对未来挑战,高等医学院校应从重视护理新生培养开始,参考其他专业的新生跨学科导学模式,由跨学科导学团队在新生入学伊始至毕业离校期间高度贯穿跨学科导学工作。各高校应将推广跨学科导学模式视为己任,把握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延伸跨学科导学的传播路径,向各界推广新生跨学科导学模式。目前,跨学科导学模式在我国属于新兴事物,体系尚不健全。护理教育工作者可依据新生导学情况,积极合理引进此导学模式,有选择地对新生进行跨学科导学培养。通过逐步优化导学内容,完善和规范跨学科导学体系,提高护理本科新生培养质量,扩大合格的新医科人才规模,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高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