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能力本位理论为支撑,结合数字化背景下行业发展对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的要求,对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结构进行研究。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划分为基础就业竞争力、进阶就业竞争力和高阶就业竞争力三类,并提出数字化背景下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化;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34-0058-04
数字化背景下,数字化管理成为酒店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数字化管理能够极大地提升酒店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提升酒店的市场竞争力,保证酒店在数字化时代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是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的摇篮,为了培养出符合酒店行业发展要求的人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就业问题始终是高职院校重点关注的问题,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的就业,不仅关系着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建设与发展,更重要关系到我国酒店行业数字化转型。基于目前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较低的现状,本研究进行了以下研究。
一、酒店行业数字化转型
充分认识酒店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发展,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教师积极主动开展相关教学、学术研究、学习培训的重要前提,也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提升相关能力的重要基础。
酒店行业是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酒店行业已成为推动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对行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直接决定着行业的发展路径。酒店行业数字化转型是酒店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改变自身过去产品和服务的运营与管理模式,实现数字化运营与数字化管理。酒店行业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酒店数字化运营和酒店数字化管理两个方面,其中,酒店数字化运营关注效益,酒店数字化管理关注效率。在数字化背景下,互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在酒店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酒店行业只有尽快完成数字化转型,才能不被时代淘汰,不被市场淘汰[1]。
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职业发展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极大地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和升级。特别在酒店管理上,数字化发展使酒店管理逐渐呈现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特点,酒店管理模式、服务模式、经营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都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改变,酒店的数字化发展需要酒店管理人才除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上,还需具备多元化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所以,在数字化技术推动下,相关企业对酒店管理人才的专业能力等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2021年3月,教育部颁布《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将酒店管理专业调整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体现了酒店行业人才培养的新方向。
职业发展理论认为,职业发展在个人生活中是一个连续长期的过程。对于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而言,要想毕业后顺利就业并在岗位上得到快速发展,不仅要正确选择职业,而且要对职业发展有清晰的规划,确保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自己都能得心应手[2]。
三、数字化背景下酒店管理與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结构
为了表述清晰,本研究将数字化背景下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划分为三级,包括基础就业力、进阶就业力和高阶就业竞争力。
(一)基础就业竞争力
基础就业竞争力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比较初级的能力,学习和掌握相对容易,是进阶就业竞争力和高阶就业竞争力学习和实践的基础。数字化背景下,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础就业竞争力主要包括酒店管理、数字化运营知识应用与基础数字化工具使用两大类。
(二)进阶就业竞争力
进阶就业竞争力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更高级的能力,学习和掌握也相对困难,是学习高阶就业竞争力学习和实践的基础。数字化背景下,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进阶就业竞争力主要包括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知识拓展、数字化工作环境适应与抗压耐挫、餐饮业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以及酒店文案写作等。
(三)高阶就业竞争力
高阶就业竞争力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应掌握的最高级的就业竞争力,学习和掌握难度普遍较高,需要多年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积累。本研究认为,数字化背景下,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学生应具备的高阶就业能力包括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细化运营、跨界合作、数智化客户运营平台应用等[3]。
四、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策略
(一)加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理论教育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掌握丰富的理论,是其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基础。高职院校要加强对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管理学理论、旅游职业礼仪理论、酒店英语理论、服务心理学理论、数字化运营理论等灌输。在数字化背景下,数字化运营理论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应重点掌握的理论,具体包括前厅服务与数字化运营理论、客房服务与数字化运营理论、餐饮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理论、会议服务与数字化运营理论等。高职院校要以课堂教学形式向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灌输科学、前沿的理论,用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夯实其学习、掌握就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建设
高职院校要结合数字化背景下酒店行业数字化转型对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从业者的要求,在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中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建设。在具体工作中,高校应调整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课程体系,让该专业核心课程瞄准数字化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围绕“前厅服务与数字化运营”“餐饮服务与数字化运营”“酒店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工具使用”“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知识拓展”“数字化工作环境适应与抗压耐挫”“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细化运营”等学生就业能力,结合国内酒店行业数字化转型实际开展校本课程建设。课程目标方面,高职院校要将“培养学生数字化意识和数字化运营能力”作为目标之一;课程内容方面,高职院校要充分纳入数字化理念、数字素养、数字化技术、数字化的政策,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方面,高职院校要注重因材施教规律,并充分融入课程思政。课程标准方面,高职院校要依据数字化背景下酒店行业新业态、新趋势、新发展,结合酒店行业岗位能力要求,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制订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手段,一方面提高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数字技术手段的认识和理解[4]。
(三)开展跨专业综合实训
高职院校要推进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专业的融合,建立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数字化工作技能,使之成为复合型技能人才。跨专业综合实训应着力培养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以下能力:
使用初级、基础数字化工具的能力。根据酒店行业数字化转型实际,跨专业综合实训应着力培养学生使用数据采集工具(如数码相机、扫描仪)、信息获取工具(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信息检索工具(如搜索引擎)、信息通信交流与传输工具(如电子邮件、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信息存储工具(如内存卡、移动硬盘、云空间)的技能。
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根据酒店行业数字化转型实际,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布置需要数据分析的学习任务,如“房客的年龄结构分析”“本省各大酒店的客户对比分析”等。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也是培养数据分析能力的过程。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可指导学生应用数据,使其尝试写出相关工作建议。
酒店网络文案写作能力。根据酒店行业数字化转型实际,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微博文案写作能力、微信文案写作能力、短视频文案写作能力等。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文案在酒店数字化转型中具有的重要作用;要指导学生根据酒店实际,结合社会热点,有逻辑、有创意、有情感地撰写网络文案。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细化运营能力。在数字化背景下,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从业者应具备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细化运营能力,使酒店数字化运营走向精细化,帮助企业住期内追踪到客户画像,找到目标群体。因此,从业者首先要掌握大数据分析工具使用方法,然后熟知大数据分析方法。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课程体系中缺少大数据分析精细化运营相关课程,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大数据分析的精细化运营能力较低。
跨界合作能力。数字化背景下,酒店行业企业很多时候需要与其他行业企业进行跨界合作,要求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从业者需要具备跨界合作能力。因此,酒店行业数字化转型应要求从业者在工作中与在线票务服务企业、软件企业、智能设备开发企业等相关人员进行频繁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升服务质量[5]。
(四)提升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课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课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因此,高职院校要注重提升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课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课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提升数字化教学能力。
1. 组织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高职院校要定期组织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采用“线上+线下”模式,设置实操讲解和现场答疑等环节,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课教师详细介绍酒店行业信息、数字化工具使用方法、数字化教学平台使用方法、数字化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方法等,不断提升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课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
2. 鼓励教师进行数字化课堂教学改革。高职院校要鼓励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课教师将数字化知识融入课程内容体系中;采用数字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营造数字化的教学环境等。教师进行数字化课堂教务改革时,应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数字化技术的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高、整体数字化素养不强等问题。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字化技术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发现法进行课程教学。教师可围绕酒店行业数字化转型,为学生设计探究类的学习任务,如“酒店数字化的基础是什么”“酒店数字化转型的困境是什么”等。
(五)加强校企合作,探索精准育人新模式
酒店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与要求直接决定着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高职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探索精准育人新模式,提高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大量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可以将人才的需求前置到校园,实现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校企合作层面,高职院校应着力开展以下几项工作:
加强与正处于数字化转型阶段的酒店行业企业合作,通过共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联合招聘的方式,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最大限度地提升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鼓励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前往正处于数字化转型阶段的酒店进行兼职或全职工作,让其有机会学习、掌握更多的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推动校企深度合作,高职院校应定期前往合作酒店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围绕“酒店管理与数字化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深入讨论和交流,并达成共识。
高职院校要通过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学生对数字化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酒店行业数字化转型改变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从业者的工作环境,要求从业者对新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酒店数字化转型后,其工作环境有自动化、智能化、自主化、弹性化、责任化等特点。为了让学生适应酒店自动化工作环境,高职院校应加强自动化设备知识及其技能教育;为了让学生适应酒店智能化工作环境,高职院校应加强人机交互技术知识及其技能教育;为了让学生适应酒店自主化的工作环境,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独立行动能力;为了让学生适应酒店弹性化工作环境,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为了让学生适应酒店责任化工作环境,高职院校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价值观。
高职院校要通过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抗压耐挫能力。酒店行业数字化转型给从业者带来很多新的问题,易让从业者产生工作压力。在实践中,高职院校可提前告知合作企业每个实习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知识水平、技能水平、心理素质等),针对每个实习学生的不足,联合企业,有目的地为学生创造工作压力与挫折,以此培养学生的抗压耐挫能力。例如,针对应变能力差的前厅服务实习学生,高职院校可以联合企业制订“前厅服务系统临时升级”的计划,在实习学生毫不知情的情况,临时升级前厅服务系统(新系统操作方法和旧系统有很大差异),让他们“努努力,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培养他们的抗压能力。
五、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酒店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数字时代发展决定酒店行业数字转型方向,进而影响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学生就业竞争力结构及其提升策略。为了提升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在明确其就业竞争力结构的基础上,加强理论教育,开展基于就业竞争力培养的课程建设,建立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晓松. 数字化时代下酒店业与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策略探索[J]. 商业经济,2022(04):194-196.
[2] 張萍. 新科技时代酒店数字化转型[J]. 江苏商论,2023(06):24-27+54.
[3] 赵卉.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的思考[J]. 西部旅游,2022(07):68-70.
[4] 王楠楠. 智慧酒店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慢旅,2023,10(04):141-143.
[5] 赵青青.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研究:基于五所“双高”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文本的比较分析[J].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22,36(03):51-56.
(荐稿人:王策,北京工商大学轻工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罗欣)
基金项目:2023年眉山市社科规划高校课题“基于数字化背景下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简介:杨芳(1981—),女,硕士,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