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ch-Back 健康宣教模式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2024-01-26 02:54张兵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21期
关键词:食管炎流性组间

张兵

(汶上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山东济宁 272500)

反流性食管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炎症和相关症状,如反酸、烧心、腹痛、胸痛、吞咽困难等。 在该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健康宣教被认为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干预措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获得疾病相关知识,并进行自我管理,选择适当的生活方式以减轻疾病的影响。 Teach-Back 教育模式是近年来新兴的健康教育策略,其要求医疗服务提供者在教育过程中让患者重述所掌握的信息。这种方法不仅能确认患者是否正确理解了健康信息,还能加强其记忆并促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 Teach-Back模式的核心在于构建一种双向的、 参与性的教育关系,医疗服务提供者不仅要完成信息传递,还必须确保信息被患者准确理解和吸收[1]。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1 年3 月—2022 年12 月汶上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 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对象,分析Teach-Back 模式在其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汶上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 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标准[2];(2)入组前3 个月内未改变抗反流治疗用药或使用任何新的胃肠道药物;(3)能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与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4)对本研究知情,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食管疾病者;(2)近期内接受过食管手术或胃肠道手术者;(3)孕妇或哺乳期妇女;(4)患有精神疾病或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无法理解研究要求者;(5)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参与本研究者。 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8 例。观察组中男27 例,女21 例;年龄65~82 岁,平均年龄(72.53±5.13)岁。对照组中男26 例,女22 例;年龄66~82 岁,平均年龄(72.67±5.36)岁。 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模式。为患者介绍反流性食管炎的基本知识,以口头宣教为主;告知患者常规的治疗方案,为其发放疾病手册;嘱患者严格遵医嘱服药。

观察组采用Teach-Back 健康宣教模式。 具体如下:(1)医护人员向患者详细讲解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方案、日常注意事项等,同时给出生活方式的调整建议,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易理解性[1]。 (2)在完成信息传递后,医护人员请患者用自己的话复述所理解的内容。 (3)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反馈, 评估其是否正确理解了疾病相关知识。 若发现患者有误解或不清楚的地方,医护人员需重新讲解相关知识,讲解时需注意语气及口吻,并关注患者情绪的变化, 讲解后再次请患者进行复述,直至确认其已经完全理解。(4)在整个宣教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采用互动式的方法,鼓励患者提问,同时也需适当提出问题,以进一步确认患者的理解程度和教育效果。(5)医护人员采用综合干预,以提高患者在家中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为患者发放详尽的书面资料,包括关键的健康教育信息,确保其离院后能正确理解和应用相关资源,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 并在随访中继续应用Teach-Back 模式, 以便评估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长期记忆情况,同时帮助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知识,确保患者能够有效进行自我管理,预防疾病复发[3-4]。

两组均持续干预5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宣教前后,采用症状评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包括腹部疼痛、烧心、胸痛、反酸等症状,无计0 分,非常严重计5 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症状越明显。(2)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对患者进行评价,问卷满分100 分,90 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60~89 分为一般满意,59 分及以上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3)自我管理能力:宣教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患者进行评估。量表包括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4 方面,分数分别为56、24、28、32 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症状评分等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护理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症状评分比较

宣教前,两组的各项症状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宣教后,观察组的腹部疼痛、烧心、胸痛、反酸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分]

组别腹痛宣教前宣教后images/BZ_192_885_425_908_456.png烧心宣教前宣教后images/BZ_192_1338_426_1361_457.png胸痛宣教前宣教后images/BZ_192_1796_426_1819_457.png反酸宣教前宣教后观察组(n=48)对照组(n=48)t 值P 值3.65±0.58 3.68±0.53 0.265 0.792 1.57±0.32 2.68±0.96 7.600 0.000 3.66±0.56 3.69±0.52 0.272 0.786 1.43±0.19 2.23±0.46 11.136 0.000 3.75±0.61 3.71±0.55 0.337 0.737 1.45±0.39 2.54±0.52 11.618 0.000 3.89±0.43 3.88±0.39 0.119 0.906 1.78±0.49 2.89±0.87 7.702 0.000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3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宣教前,两组的各项ESCA 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宣教后,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ESCA 评分比较[(),分]

表3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ESCA 评分比较[(),分]

组别健康知识水平宣教前宣教后images/BZ_192_881_1389_904_1419.png自我概念宣教前宣教后images/BZ_192_1339_1390_1363_1421.png自我责任感宣教前宣教后images/BZ_192_1807_1387_1830_1418.png自我护理技能宣教前宣教后观察组(n=48)对照组(n=48)t 值P 值32.56±2.31 32.45±2.12 0.243 0.808 47.38±1.65 42.89±1.54 13.783 0.000 11.89±1.59 11.78±1.61 0.337 0.737 19.79±2.67 15.45±2.36 8.438 0.000 13.49±1.63 13.57±1.60 0.243 0.808 22.35±2.63 18.56±2.13 7.759 0.000 17.36±2.35 17.42±2.13 0.131 0.896 27.89±2.21 23.78±2.03 9.489 0.000

3 讨 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食管黏膜损伤。患者可见胸骨后烧灼感、酸回流、吞咽困难等症状,如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可能导致食管狭窄或食管炎症,甚至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因此,临床应高度重视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和护理[5]。

现阶段,临床常用的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外科手术。其中,药物治疗主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及H2受体拮抗剂来减少胃酸分泌,从而缓解症状,促进食管黏膜的愈合。生活方式调整包括饮食和作息调整:饮食方面,患者宜少食多餐,以低脂、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吃辛辣、生冷及油炸食品,不喝刺激性饮品,进食后应少量饮用温开水以减少刺激;作息方面,患者应避免熬夜,早睡早起,按时按点吃饭,适当进行运动以促进消化道蠕动,增强免疫力。 如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调整均无明显效果,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如贲门括约肌烧灼术、胃底折叠术、胃底折叠缝合术等[6-7]。

不管采用何种治疗方案,过程中均需患者的高度配合, 若其对治疗方案的理解程度及依从性不足,则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基于此,Teach-Back 健康宣教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策略被提出。Teach-Back 模式是一种通过让患者复述医护人员提供的信息, 以确保其正确理解自身病情及治疗计划的方法。该模式能够促进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健康信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8-9]。 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康复过程中,Teach-Back 模式能大幅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Teach-Back 模式要求医护人员在为患者提供关于疾病和治疗的信息后,引导患者自行组织语言复述自己理解的内容。这种方法不仅能帮助医护人员确认患者是否真正掌握了疾病相关知识,还能帮助患者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自己的病情及治疗方案。 此外,Teach-Back模式可通过建立更加有效的沟通机制,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成为更加积极的参与者, 而不是被动接受者。这种参与感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自我效能感,从而增强其遵从治疗建议的意愿[10-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腹痛、烧心、胸痛、反酸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ESCA中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Teach-Back 健康宣教模式的实施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帮助其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进而缓解疾病症状,提升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Teach-Back 健康宣教模式应用于反流性食管炎康复中的效果理想, 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食管炎流性组间
张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经验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