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中医情志调护

2024-01-26 22:01李珮琳
家庭医学 2023年23期
关键词:调护情志阴阳

李珮琳

失眠,古时又称“不寐”“不得卧”“目不瞑”等,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失眠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要特征,症状包括入睡困难、睡目民轻浅、多梦、睡后易醒、醒后难以再入睡,甚则彻夜不目民,等,患者常伴有精神萎靡、健忘、乏力、抑郁、焦虑等,严重者还会出现高血压、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疾病等。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都较快,人们的精神压力也日益增大,会引起并加重失眠。失眠发病率逐年增长已成为全世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说:“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神,指人的心神,即人体生理、心理活动的主宰者。情志是神的重要表现形式,情志因素与失眠的发生关系密切。因此,情志调护在失眠的治疗中十分重要。情志调护就是对失眠患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这就要求医生充分了解患者的七情变化,态度和蔼,尊重、体贴患者,得到患者的信赖,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

情志与失眠的关系

中医认为,情志与失眠“互为因果”。情志异常是引起失眠发生的病因之一;同时,睡眠异常亦可加重情志的異常,引起诸多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烦躁等。“阳人于阴谓之寐”,阴阳平衡则睡眠安稳,阴阳失衡就会影响睡目民。中医将人的情志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等,这些情志活动太过强烈或失去平衡,会导致人体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引起失眠。《张氏医通·不得卧》记载:“平人不得卧,多起于劳心思虑喜怒惊恐。”中医十分重视情志对睡眠的影响,认为任何过激的情志都会引起失眠。国医大师邓铁涛也提出情志是引起失眠最主要、最常见的因素。

中医情志调护失眠的方法

保持情志舒畅积极调节情志,避免出现过度紧张、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做到喜怒有节,保持情志舒畅,以放松的心态对待睡眠,才能较好地入睡。了解自己所承受的压力并将期望值调整到适当程度。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讲到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因此,在治疗失眠时要注意因势利导,引导患者在心情舒畅地状态下配合药物治疗。

学会静卧安神蔡季通在《睡诀》中讲到“先睡心,后睡眼”。历代多数医家也认为失眠的主要病位在心,由心神失养、心神不安、神不守舍等引起。因此,失眠患者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以平和的心态,交替进行静坐、静卧、静立等自我控制,使心得静、神得养。比如因焦虑引起的难以人眠,睡觉时可以自然仰卧,双手重叠,轻轻放在肚脐上,保持均匀呼吸,排除心中杂念,全身放松;或将注意力放在丹田部位,久之便可自然睡着。

进行移情相制即把注意力从疾病或痛苦上转移到其他方面。比如因思虑过度而引起的失眠,患者常伴有闷闷不乐、焦虑抑郁等症状。此时应积极开导患者,引导患者转移情志,让患者避免因思虑过度而焦虑不安。当患者承受的精神压力较大时,可帮助患者建立适宜的宣泄途径,是疏导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

遵从三因制宜中医讲究三因制宜,强调治疗疾病要根据疾病与气候、地理、病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同时,中医认为天人合一,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和阴阳的协调平衡。如《内经》中讲“阴平阳秘,精神乃至”;“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失眠患者应遵从时令变化进行调护。如春夏季节,天地之气欣欣向荣,应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户外活动,以利于阳气的疏通;秋冬季节,天地阳气收敛,可告知患者应当保持宁静安逸,以使神气内收,使精神舒畅怡然。正如《灵枢·本神》所言:“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中医情志调护对治疗失眠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方面,良性的情绪能促进脏腑机能康复和阴阳平衡协调,从而缓解失眠;另一方面,只有身体机能得到了有效的调理,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才能长久维持。只有身体和心理都和谐统一,才是真正的健康。

猜你喜欢
调护情志阴阳
银屑病的饮食调护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甲减”虽扰,调护有法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终身疾病糖尿病中医调护不可少
服药先分阴阳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
法于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