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策略探索

2024-01-26 13:56夏云飞
中国教师 2024年1期
关键词:新课标核心素养语文

夏云飞

【摘 要】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目标的集中表达,是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本文以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例,阐述如何引导学生在扎实有效的阅读实践中培养语感品质,提高语用能力,发展思维能力,丰厚文化积淀,不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 语文 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1]。阅读教学应当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以新课标为导向,在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感受并发现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强化学生的语言直觉和感受,积淀感性的语言图式,优化语言的生成品质,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品质和审美能力。

一、在语理习得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品质

语感培养是学生阅读和表达的基础,也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语感培养不仅可以通过感悟、体验、积累等感性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比较、推理、整合等理性方式来达成。语理习得指学生通过对语言现象的理性认识,对语用规律的自觉把握,感受并发现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在具体语境中体验语用知识的生成过程,并逐渐融入个体的语用知识结构,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感品质[2]。因此,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从课文中获取信息,还要引导他们学习获取信息的方法和策略,感受并发现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形成良好的语感品质。

五年级上册《松鼠》是一篇说明文,与前一篇说明文《太阳》不同的是,它采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兼具说明的准确性与描写的形象性。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特点,从课文准确、有条理的表达和生动的描写中了解松鼠的外形、习性、行动特点,感受说明文不同的语言风格。

一是厘清作者的说明顺序。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读者是一个不认识松鼠的人,他最想了解松鼠的什么信息。学生说出了外形特征、生活习性、食物等。其次,引导学生梳理表达顺序:“作为陌生人,你觉得人们首先需要知道的应该是什么?”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共识,那就是松鼠的外形,教师引导学生从读者的角度思考,发现说明白的秘密。最后,引导学生读课文,厘清作者的说明顺序:外形→活动范围→机警敏捷→搭窝的本领→繁育后代。

二是了解这篇说明文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教师分别出示三段描写松鼠的文字,比较它们在表达方面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看作者到底用了什么妙招,使得文中的松鼠惹人喜爱。

片段一

松鼠体型细长,体长17~26厘米,尾长15~21厘米。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片段二

松鼠的前爪非常灵活而且很长,所以抓力极好。后爪上的脚垫可以保持脚趾温暖。尾巴对保持平衡至关重要,相当于一把遮阳伞,甚至还是个绿暖毯。

—《动物世界》解说词

片段三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课文片段

片段三是课文描写松鼠外形的语句,通过阅读、比较这三个说明松鼠的语段,学生感受到前两个片段表达更严谨,更简洁明了,而课文的表达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更加形象且通俗易懂。

三是关注作者写作时的详略取舍。首先,笔者通过观察图片、浏览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松鼠哪一部分外形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学生很快就发现了是它的尾巴。其次,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炼,教给学生描写动物外形的方法。所有动物都有它的标志性形象,所以,作者写松鼠的外形,當然要抓住它的尾巴。最后,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问:“写公鸡、骆驼、大象,要抓住它们的什么外形特点?”引导学生思考。

阅读教学要根据不同文体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掌握不同文体的阅读策略,丰富学生的语感图式,在语理习得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品质。

二、在迁移运用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引导他们在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中,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沟通和交流,用书面语言准确具体、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使他们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认为,阅读教学就是带领学生在文章中走个来回。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表达图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五年级上册《白鹭》一课中运用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构段方式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某种动物。学生既发展了语言,又学会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可谓一举两得。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一课中,作者按照由南往北的空间顺序介绍了午门、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后三宫”、御花园等建筑,详细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的方位、外观、内部装饰以及功用,条理清晰、描写生动。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写学校等熟悉的场所,学生有“法”可依,自然水到渠成。

当然,课文中值得关注的语感图式还有很多,如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中“点面结合”的场面描写方式,《桥》一课中抓住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方式,以及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中详略结合的表达方式等。教师应善于发现文本中独特的语感图式,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发现作者表达的“妙秘”,在迁移运用中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三、在梳理概括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是语言的输入,表达是语言的输出,阅读、表达都与思维密不可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鱼骨图、逻辑树等思维导图,展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一课时,笔者首先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然后出示一幅鱼骨图(见图1),让学生按图索骥,找出表现“我”的心情的句子,在课文中圈画出来。

借助鱼骨图,学生很快就写出“期待”“焦急”“无奈”“委屈”等词语。然后,笔者又让学生将写出的词语填在图2中,直观地表现“我”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

接着,笔者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4自然段,看看作者通过什么写出“我”的焦急心情。学生边读边圈画,概括出作者写了哪几件事,并填写在思维导图中(见图3)。

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那个星期天》第4自然段描述了“我”挨时光时的具体表现,借助拨弄蚁穴、翻看画报等举动,真切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兴奋的心情。教学时,笔者通过思维导图,让思维可视化,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梳理“我”的情感变化,提炼出作者通过“翻看画报”“看云彩”等具体事例来表现“我”焦急心情的思路,感受作者融情于事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在想象体验中涵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及作品的审美感受与理解,形成直接的审美经验,在想象、联想中获得审美享受,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表现美、创造美,涵养高雅情趣,培育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五年级上册《白鹭》是一篇寓情于景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充满了诗意。教学时,笔者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白鹭的外形,以及栖息、飞行时的美。

课始,笔者出示了古代文人墨客描写白鹭的诗句,如《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渔歌子》中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学生通过诵读感受到在诗人眼里白鹭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课中,笔者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抓住“水田钓鱼”“枝头独立”“空中低飞”三个形象的画面,引导学生在对文字的理解、感受中体会“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在教学“水田钓鱼”这一小节时,笔者通过语言描述创设情境:“闭上眼睛,你来到了一块清水田里,你看,一只悠闲的白鹭正在钓鱼,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流线型的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白鹭即使不钓鱼,就站在那儿,在你眼里,它像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笔者引导他们配乐诵读,学生在想象、诵读中感受白鹭优美的外形。

接着,笔者说:“再放眼望去,远处,你看到了什么?抬头,看到了什么?再低头,又看到了什么?”学生借助书上的水墨画插图,感受到白鹭和周围的环境是那么和谐,那么富有美感—高远的天空,透亮的水田,加上这雪白的鹭,一切都浑然天成。

朱光潜先生说过,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诵读描写白鹭的诗歌,让学生感受古人眼中白鹭的优美形象,唤醒学生对白鹭诗一般的美的向往;通过语言描述、欣赏插图、配乐诵读等形式,使学生浸润于文字所营造的美的氛围中,获得积极的审美体验。

五、在理解浸润中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

新课标把文化自信放在核心素养的首位,整理、储备、识记文质兼美、丰富多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言材料,是学生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出发点,对学生的精神成长至关重要。

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一文刻画了伯牙和锺子期这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这个故事的最大价值在于它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的一个标准,即“士为知己者死”。

教学时,在理解文意、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笔者围绕“知音”一词,首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概括伯牙和锺子期成为知音的缘起—一个善弹,一个善听。然后,结合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伯牙善弹,锺子期善听。接着,用课文中的句式说一说伯牙还可能弹出什么声音,并相机设疑:课文为什么只写高山流水?高山流水反映了伯牙什么样的志向?此时,补充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孔子的“赴百仞之谷而不惧”,以及荀子的“万折必东”,通过解释它们的意思,帮助学生感受“水”中蕴含的善化、勇敢、意志坚定的品质,体会伯牙的高尚情操和志向。

在此基础上,笔者创设情境:锺子期知其言,更知其志,伯牙喜遇知音,是何等欣喜,于是,他们便结为兄弟,并且约定来年的同一天,还在这个地方相聚。时光飞逝,很快相聚的日子就到了。然而,本来期盼的相聚看到的却是锺子期的一方坟墓,伯牙在锺子期的坟前弹奏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首曲子,然后抽出佩刀,割断琴弦,举起瑶琴,向祭石台用力一摔……你们知道伯牙为什么要破琴绝弦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笔者相机出示冯梦龙《警世通言》里《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故事中伯牙摔琴后在锺子期坟前所作的诗“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以及古代文人墨客咏叹这个故事的诗句,如孟浩然的《示孟郊》、李白的《月夜听卢子顺弹琴》和王安石的《伯牙》,引导学生领悟《伯牙鼓琴》一文传达出来的知音难求、珍惜知音的道理。

笔者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并合理拓展与故事相关的诗句,引导学生沉浸在经典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产生深刻的文化认同,受到深深的熏染,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中落地生根,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

总之,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体验、文化积淀的综合体现。阅读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培养学生良好语感品质、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职责,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每一篇课文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都有着独特的教学价值,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单元的语文要素,精心设计每篇课文的教学流程,突出重点、重锤敲打,力求“一课一得”,引导学生在扎实有效的阅读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3]。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

[2] 王崧舟.秉纲而目自张  执本而末自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核心素养”解读[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2(6):8-18.

[3] 郑海燕.创设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提升学生核心素养[J].小学语文教学,2023(6):71-72.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心小学)

責任编辑:赵继莹

猜你喜欢
新课标核心素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