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升
劳动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弘扬积极劳动精神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劳动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即劳动素养。探索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劳动教育区域范式,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劳动教育方针、政策,是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化探索的重要途径。
一、探究劳动教育承载的劳动素养
经过研究,笔者提出“知责任、能劳动、会合作、善解决、乐创新”劳动教育承载的5个劳动素养(见表1)。“知责任”主要指向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学生能领悟劳动的价值意义,明确劳动责任,在劳动实践中形成的基本态度和情感、秉持的关于劳动的信念信仰和人格特质;“能劳作”主要指向劳动能力、劳动品质,具备学习、应用劳动知识和技能、工具完成劳动实践的能力,在劳动实践形成的稳定行为倾向和品格特征;“会合作”主要指向沟通与合作,学生能平等、有效地交流,以同理心与他人协商,积极承担责任,共同实现勞动目标;“善解决”指向问题解决,学生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并理解问题、分析问题,通过劳动实践处理及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乐创新”指向创新素养,学生有好奇心,能积极接纳新观点,提出创新性、有价值的想法或方案,开展创造性劳动实践。
二、以“大实践学习观”引领学校劳动教育活动课程化建设
“大实践学习观”从课程角度看待学校教育中所有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将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相同、交叉的实践性课程,建设为“学校实践学习课程”或“特色实践学习课程”。
课程开发路径:明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素养培育为根本目的;依据学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立足学校课程基础与学科教材、环境条件等教学资源;以生为本,基于学情与学生发展需要,开发实践性学习课程。由于学校具有不同的课程基础和管理机制等,在课程化过程中形成不同课程开发模式。笔者从课程整体化程度和劳动实践类型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1. 课程开发模式一:基于课程整体构建,劳动实践类型逐步全面
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小学整体化设计、实施“1+4+5”服务性劳动课程,“1”指自己,“4”指服务于自己、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服务方向,“5”指学生劳动评价的五项评价内容,即劳动技能、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质量。制订三个学段服务劳动的“学生培养目标”和“年段行为要求”。
在此基础上,学校尝试构建“乐享”劳动课程,即生存性劳动课程、服务性劳动课程、创造性劳动课程,形成 “生活、生产、生命”梯度式劳动课程体系,进而根据办学目标,提出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四会”课程目标,即“会当家、会服务、会探索、会创新”。
2. 课程开发模式二:依托独特的学校综合课程,驱动劳动课程整体构建
主题研究课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将主题教育与综合学习、实践学习加以整合,创新设立的新型综合课程,即教师带领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有确定主题、有目的的研究活动。
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玉桃园分校以“以爱育爱,爱筑成长”教育理念为核心,遵循“双主体育人”原则,利用主题研究课进行劳动课程建设。首先,学校围绕“我爱我家”大主题,设定“在劳动实践中,强化主人翁意识,落实责任担当”总目标,制订各年级段的具体劳动教育要求。其次,围绕“校园小主人”“班级小主人”“家庭小主人”设计系列主题劳动实践活动,如“开心农场”“植物名片”“亲手种植”等。
课程资源开发聚焦教室内、校园内,关注校园劳动教育契机,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一日生活紧密结合;在课程组织上,改变单一的学科模式,打破时间限制和学科限制。
3. 课程开发模式三:发挥教师团队特长,开发特色劳动课程
北京市中古友谊小学秉承“以人为本,至和至美”的办学理念,形成“和美”课程体系,重视美育。劳动课程开发教师团队具有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功底,善于从传统工艺、非遗技艺中汲取营养,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
他们针对中年级学生,选择“角色体验式”为切入点,为学生设定多样的文化、艺术、技艺的体验角色,引导他们以“小厨师”“小工匠”“小守护人”等身份开启劳动实践之旅,像“大师一样思考、制作、创造”。经历“学—做—悟—创”,即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非遗技艺;体验制作、操作等劳动实践;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感悟美蕴含在平凡事物中;根据情境创意物化,初步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劳动实践活动主题源于非遗手工技艺,如“我是小小国宝守护人”“巧手慧心献祝福”“中华小当家”“赏花灯、做花灯”等,具有强烈的项目驱动性,成果物化程度高,将劳动实践与创造美紧密结合。教师在主题选取、材料准备、技术指导等方面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使得劳动课程具有非常鲜明的独特性。
以上模式都遵循“大实践学习观”,尝试将学科课程中有关劳动教育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整合,将劳动课程为代表的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时间、空间和学习资源等进行统筹,按照课程开发路径,进行学校劳动教育活动课程化建设。
三、基于课程标准,以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实施劳动教育
以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实施劳动教育,符合新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征和课程统筹管理的要求。设计、实施中需要注意两个关键点:一是主题来源与论证。主题来源应以 “双向融合”为原则,即基于课程标准、教材的学科视角与基于学生生活的真实视角,形成焦点、产生主题。这是一个“对视、相知”过程,无论从哪个视角提出主题设想,都要转换视角,从另一个方面考虑。经过反复双向思考,深入挖掘主题的学习价值和生活价值。二是指向素养与概念。跨学科学习本质是以主题(内容)、概念(观念)、素养(能力)为核心的,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三层连通结构。
区域聚焦义务教育的“双新”落实,推进劳动课程整合。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工具性与本体性双重作用,即在劳动实践中进行有效学习和发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功能,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推进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要处理好三个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2019(9):27-31.
[2] 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84.
[3] 康翠萍,徐冠兴,魏锐,等.沟通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2):71-82.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素养导向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劳动教育的区域策略研究”(课题编号:CDDB21238)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