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东台市教师发展中心 陈蓓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22 年版)》)中,文化自信得到了重点体现。课程理念第一条“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四大核心素养中,文化自信被列为首位,确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个基本内容,提出了“感受与热爱”“继承与弘扬”“关注与参与”“了解与借鉴”等要求。
小学语文六大学习任务群,既彼此交融,又各有侧重。教学中要立足部编版教材,基于任务群各自的特点,精心设计学习主题,创设学习情境,分解学习任务,让文化自信在任务群教学中落地生根。
母语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根基,母语自身的特点对民族有着深远的影响。汉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学好汉语、用好汉语是促进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认同中华文化的必由之路。
汉字是音、形、义三者完美的统一体,具有平面空间最大的表现力,是文字的高级形式,也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课标(2022 年版)》指出,“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要“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识字写字教学中,要重视对汉字字源、字理的探究,从写字姿势、笔画、结构、行款、布局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写字指导。五年级“遨游汉字王国”综合性学习单元是系统感受汉字文化的契机,可组织学生在“汉字超级大变身”“神秘字谜猜一猜”“汉字趣闻知多少”“我的姓氏我代言”等活动中寻根汉字、亲近母语。
《课标(2022 年版)》“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对三个学段分别提出了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的要求:第一学段侧重于诵读、记录课内外学到的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儿歌、短小的古诗;第二学段侧重于诵读、积累成语典故、中华文化名言、短小的古诗词、新鲜词语、精彩句段等,并能分类整理、交流;第三学段不但要能分主题梳理自己积累的语言材料,还要尝试运用到日常读写活动中,增强表达效果。
因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的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读一读、抄一抄、背一背,要促进深入理解,内化于心。如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日积月累”中收录了一组出自《论语》《墨子》《孟子》《荀子》的修身名言,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顺,还要能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感受中华传统美德。再如,教学五年级上册《古人谈读书》,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平时学习、读书的经历,领会大儒孔子和朱熹的真知灼见。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小学生由于知识的匮乏,对此尚处于混沌状态。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中,要结合文本设立主题学习任务,通过拓展丰富的史料,让学生置身于宏观的历史纵深坐标中,使脑海中原本模糊不清的碎片化印象逐步形成一个大致轮廓,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了解历史,把握更迭,感受华夏文明的悠远绵长、波澜壮阔。
1.生存进化史。如将二年级课文《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及语文园地中“金木水火土”的构字、《舟夜书所见》《李时珍》等阅读材料进行整合,设置“寻根返祖”这一单元主题情境,拓展人类茹毛饮血、钻木取火、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等史料,使学生感受华夏民族历史之悠久。
2.救亡图存史。六年级课文《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分别取材于抗战年代的不同时期,可以“重温峥嵘岁月”为主题建立学习任务群,带领学生管窥近代中国筚路蓝缕的革命历程,使之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3.改革图强史。教材中不少选文蕴含着特定的时代意义,如《三黑和土地》对应着土地改革,《青山不老》展现了西北垦荒,《千年梦圆在今朝》介绍了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教学中,可对这些课文进行重组,以“走近百年中国”为主题建立任务群,引领学生深刻感受中国道路、中国制度给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宏伟巨变,树立对祖国未来的信心。
让学生感知中国美学,提升审美素养,重建审美自信,是语文教学的应然之举。《课标(2022年版)》主张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教学中要敏锐地捕捉课文的美学价值,带领学生反复涵泳、品味,解读文字背后的审美意蕴。
1.含蓄淡雅的古典韵致。中国人是温婉内敛的,中国文学也往往推崇含蓄淡雅的表达方式。无论《诗经》的赋、比、兴,还是现代语法中的悬念、铺垫、伏笔、衬托、象征等,都是契合中国人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审美习惯和价值观念的。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中,一是要带领学生把握文本独特的表达方式,如《月是故乡明》的借景抒情、《匆匆》的直抒胸臆、《石灰吟》的托物言志、《落花生》的以物喻人、《母鸡》的欲扬先抑、《鸟的天堂》的动静结合、《荷花》的虚实相生、《清贫》的对比衬托,知晓汉语言文学的表达技巧。二是要从文化角度进行观照,在更深层次上寻求审视点。如吴冠中借姑爹的“小渔船”来追忆父爱;张继借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来抒发落第的愁绪;宗璞借“丁香结”来阐释人间至理;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勾勒了无数文人墨客理想的田园梦;“诗佛”王维的《鸟鸣涧》《山居秋暝》尽显禅心禅境禅趣;《伯牙鼓琴》的千古佳话衍生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知音情结……教学中宜放缓脚步,小火慢炖,让学生由知晓文意到感受意境,再到品味意蕴,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熏陶。
2.丰神俊朗的东方意趣。教材中不少选文的表现内容就是艺术,如《纪昌学射》的射艺,《伯牙鼓琴》的琴技,《扁鹊治病》的中医之道,《赵州桥》的建筑艺术,《书戴嵩画牛》的绘画艺术,《藏戏》《京剧趣谈》的戏曲艺术……教学中要由“这一篇”文章带动“这一类”艺术,以“熠熠生辉的中国艺术”为主题设立学习任务群,通过补充图文、影像资料,欣赏中国传统艺术高超的技艺、神奇的表现手法,感受秀骨丰神、俊朗雅逸的中国格调,品味古朴醇厚、寄寓深远的东方意趣,为中华文化的悠久璀璨而自豪。
教材中不少意味深长的故事从正面或反面传达着中国智慧,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情境代入等方式,促进对其人其事的理解,加深对中国智慧的领悟。
1.顺应智慧。老庄哲学主张顺应天道自然。寓言《揠苗助长》中的宋国农夫为什么要拔苗?他是怎么想的?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结果?可设计一个思维导图,让学生想一想、填一填,加快理解寓意。
2.中和智慧。儒家哲学主张中庸之道,讲究中正平和,万物和谐。《将相和》中的蔺相如不计前嫌、宽容大度、顾全大局,是具有治国济世情怀的儒家士大夫的典型。教学中可通过采访人物还原蔺相如的想法,解读蔺相如的无私情怀和中和智慧。
3.变通智慧。变通是古老的中国智慧。教材中有不知变通的愚者,如《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的主人公。更有灵活机变的智者,如巧妙称象的曹冲、不取道旁李的王戎、砸瓮救人的司马光、通过改变马的出场顺序而反败为胜的孙膑等。教学中,可让学生画一画思维导图,将人物的思维过程可视化,还可古为今用——如借助扑克牌演示田忌赛马的原理,让学生学会运用古人智慧。
4.求真智慧。儒家哲学强调“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将诚信作为重要的个人修养。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就讽刺了言行前后矛盾抵触的现象,教学中可聚焦文中楚人的吆喝,模拟集市情境,通过路人之口,分析“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两种结果,发现楚人思维的漏洞。
5.节制智慧。古人信奉“月满则缺,水满则溢”,以节制为智慧,以节俭为美德。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编排了一组提倡勤俭节约的古代名言,教学中要结合相关事例和数据展开思维论证,让学生意识到节制是一种经世致用的智慧。
教材中不少选文及“快乐读书吧”推荐的课外必读作品中都承载着丰富的中国精神。精神是属于意识层面的,具有内隐性,往往通过文本中的事件、形象来传达。所以,无论是单篇阅读还是整本书阅读,教师都要努力挖掘作品所蕴含的精神要素并使之外显。在感染、教化学生的同时,召唤学生积极表达回应,激荡起心灵的共鸣,加深血浓于水的情感认同。
1.自强不息的向上精神。从神话《羿射九日》《大禹治水》到故事《囊萤映雪》《铁杵成针》到古诗《马诗》《竹石》,从《少年中国说》到《纸的发明》《青山不老》《千年梦圆在今朝》,从先民人定胜天的意志到当今中国的科技腾飞,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不彰显着生生不息的民族奋斗精神。教学中,可以“揭秘中国式创世神话”“勤学的中华好儿郎”“腾飞吧,中国”等为主题设立学习任务群,让学生通过“寄语主人公”“写给自己和同伴”“祝福祖国”等活动,抒发情感,升华思想。
2.厚德载物的向善精神。将《吃水不忘挖井人》《难忘的泼水节》《朱德的扁担》《邓小平爷爷植树》等课文进行重组,以“走近我们的国家领袖”为主题,展开任务群的学习,感受国家领导人以民为本的仁爱思想,并设计说话练习,深情告白领袖,表达感恩和敬爱;教学《将相和》《搭石》《为人民服务》时,将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应起来,开展“中华美德代代传”任务群学习,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加深理解,感受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一脉相承;读《雷锋的故事》《稻草人》《寄小读者》,以“像雷锋一样做人”“冰心和她的童心母爱”等为主题展开任务群学习,体会主人公的无私情怀,感受其中蕴含的悲悯、慈爱。
3.忠贞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强有力的道德力量,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教材的选文和荐文中有不少爱国作品:《出塞》《凉州词》《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展现了戍边将士的英勇无畏和华夏儿女至死不渝的爱国深情;《清贫》《狼牙山五壮士》《十六年前的回忆》《小兵张嘎》《小英雄雨来》《可爱的中国》《闪闪的红星》等刻画了革命先驱忠贞报国的崇高形象。教学中,可围绕“致敬英雄人物”为主题展开任务群学习,结合背景资料和相关影片,带领学生入情入境,感受战争的残酷、英雄的伟大。
民俗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民俗文化作为民族身份的直接象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揭示民族文化的发展个性,诠释民族精神。同时,它以主动的姿态感应生活、呼应时代,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了经验和情感的纽带。
教材中不少选文表现了中华传统民俗,这些民俗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通过课文了解相关的民俗知识,更要由课文发散开去,开发民俗资源,连接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精心构建“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在阅读、梳理、体验、探究、交流中加深对中华民俗的认识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