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意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2024-01-25 17:41赵玉兵
高考·下 2023年11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可持续发展高中化学

赵玉兵

摘 要:高中生是国家的未来,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把握好这个黄金期,对学生的责任心进行培养,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高中化学作为与人们日常生活、社会生产、自然环境及生态资源有着紧密关系的学科,蕴含着大量的责任感培养资源。所以,在高中化学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每名化学教师都应尽到的义务。虽然培养社会责任感的理念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广泛普及,但在真实的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化学课堂中融入社会责任感元素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与环境问题,树立安全意识与环保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意识;高中化学;可持续发展;科学素养

化学课程标准中将社会责任素养作为学科育人的最高价值追求,素养教育必将关注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社会责任素养的培养是化学教育的价值导向,是高中化学教育发展历程的体现。“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起到引领的作用。建立化学与科学、社会、生活、环境间的联系,是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有效手段。

一、社会责任意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意义

在高中化学教學中渗透社会责任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观念,传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技术,并培养学生的科学伦理和诚信意识。这些方面的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和环境的责任,并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积极践行[1]。

(一)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高中化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化学实验和课堂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到化学反应产生的废物和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化学实验中的废弃物,并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原理和技术。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如清洁校园和社区,促使他们认识到个人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激发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观念

化学实验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高中化学教学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观念。教师可以教授化学实验安全操作规范,并引导学生了解危险品的正确处理和储存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讲解相关案例,向学生展示实验安全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教育,学生将更加重视实验室安全,体现出社会责任意识。

(三)传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技术

高中化学教学中积极传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师可以介绍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原理、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绿色化学产品的制备方法。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化学在解决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并激发出积极参与的意愿。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可持续的行为,如节约能源、减少废物和使用环保产品等,践行社会责任。

(四)培养学生的科学伦理和诚信意识

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伦理和诚信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了解科学研究的伦理和道德问题,如科学不端行为的后果和科学造假的危害。通过了解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树立科学实验的诚信意识,弘扬科学道德,为社会健康发展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二、社会责任意识在高中化学教学渗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过于抽象化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一些概念和实验过于抽象化,难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社会责任联系起来。学生可能感到远离实际应用,缺乏实践操作和相关示例。例如,在探讨化学反应速率时,可以引入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例子,如探讨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与森林砍伐的关系。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将学习与社会责任意识联系起来,促使他们思考如何应对相关环境问题。

(二)缺乏相关案例和实践

许多高中化学教学缺乏相关的案例研究和实践。学生往往只是被要求记住知识点、熟悉实验步骤,而没有机会应用其解决真实的社会问题。为了渗透社会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实际案例,如水污染、废物处理和可持续能源等,让学生通过分析和讨论,了解化学知识如何与社会问题相关联。

(三)缺乏跨学科的整合

高中化学教学通常集中于化学本身,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然而,许多社会责任问题具有综合性,需要从多个学科的视角来理解和解决。例如,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到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因素。在教学中,可以与其他科目的教师合作,将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概念进行连接和融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四)忽视科学伦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科学伦理的教育和讨论往往被忽视。学生应该了解科学研究和创新所带来的影响,并学会评估科学实践的合理性和社会影响。缺乏科学伦理教育容易导致学生忽视一些潜在的风险和伦理问题。介绍一些关于科学道德、科学欺诈和科学决策的案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科学应用中的伦理挑战,并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审视能力。

三、社会责任意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的优化策略

(一)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首先,教师可以将环境问题与化学原理相结合,向学生展示化学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如大气污染与化学反应、水污染与溶解度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如学生社团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参观环保企业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环保专家或从业人员来学校举办讲座,介绍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方法,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

例如,教授高中化学课程中与环境相关的知识时,特别是关于“海水中的重要元素”的相关知识点。第一,引入环境背景。在教学伊始,可以引入有关海洋污染、塑料垃圾、海洋生态系统破坏等与海洋环境相关的现实问题。这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新闻报道等形式呈现,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环境问题,并意识到个人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第二,强调环境保护的意义。在授课过程中,强调海洋环境对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并解释海水中的重要元素对生物生长和生态平衡的关键作用。例如,讲解海洋中的氧氣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所需的重要元素之一,同时提醒学生,海洋污染和化学品排放会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第三,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海洋环境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可以结合海水中的重要元素的知识点,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影响。例如,讲解重金属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引导学生思考重金属对海洋生物的毒性作用,以及污染的起因和后果。第四,实地调研和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环境问题。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海滩或海洋保护区进行观察和收集样本,了解当地环境问题,或者进行有关海水中重要元素的实验,让他们亲自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五,开展环保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环保活动,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海滩清洁活动、塑料垃圾回收活动等,让他们亲身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努力,并体验到个人行动的重要性。通过上述具体做法,可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同时,结合海水中的重要元素的知识点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的背景和影响,培养他们主动关注、积极行动的能力,以为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2]。

(二)培养学生科学伦理观念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科学伦理观念来渗透社会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科学道德问题,如科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科学知识的正确运用等。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了解科学伦理观念的重要性,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道德。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引导学生思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比如,讲解“化学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关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产品的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引发学生对产品设计和生产的责任感。通过这些方式,学生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科学伦理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例如,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相关知识的教学过程中,第一,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品的作用和影响。在教学中,介绍不同化学品的用途和重要性,并强调它们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品的正确使用对于人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化学课上,教师可以介绍常用化学品的用途,如肥料、清洁剂和化妆品等,并让学生思考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潜在的风险。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学生可以对化学品的合理使用和处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第二,引导学生探讨化学研究和工业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如动物实验、化学废物处理和科学欺骗等。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和工业实践中可能存在的伦理困境,并培养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和判断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析某个具体的化学研究或工业实践案例中的伦理问题。

(三)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来渗透社会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以及相关的化学技术和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对人类和环境的重要性,形成关注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意识。

例如,在“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相关知识点进行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绿色化学的概念,即在化学研究和应用中,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并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课堂讲解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绿色化学的重要性、优势和应用领域。其次,引导学生以环境问题为切入点,探讨环境问题与化学的关系。如讨论化学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和损害,以及如何通过应用绿色化学来解决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绿色化学技术如何减少废物和有害物质的产生,并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最后,鼓励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和绿色化学方面的实践和研究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室中的绿色化学实践,使用环境友好的试剂和工艺,减少废物和有害物质的产生。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并开展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研究项目,以提出解决方案并改善环境质量。通过以上具体做法,可以帮助学生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社会责任意识,并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对环保和绿色化学的兴趣,促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四)倡导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倡导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来渗透社会责任意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重点讲解资源的有限性和赋存形式的多样性,以及相关的化学原理和技术。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了解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对环境和社会的意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技术方法,如废弃物处理与回收利用、能源的高效利用等。通过实践和创新活动,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培养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实际操作能力[3]。

例如,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资源的分类和特性,强调资源的有限性和珍贵性。如通过讲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地球上储量有限的现实情况,让学生认识到石油、煤等化石燃料是非可再生资源,教育他们珍惜使用,提倡节约能源。其次,教师可以从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出发,引导学生探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介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以及生物质能的利用。再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不同能源的优劣势,并与传统能源进行对比,引发学生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关注。在教学中可以加强对循环利用的教育。通过介绍循环利用的原理和技术,如废物的分类处理、再生资源的提取等,引导学生了解废物再利用的重要性。通过举例讲解废纸的回收再利用过程,让学生理解纸张的再生利用可以减少森林砍伐,保护生态环境。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实验或课堂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实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废物分类、再生资源的制备等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体验资源的有效利用过程。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辩论、写作等形式,引导学生加深对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理解。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让他们分析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优劣势,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通过写作作业,让学生撰写关于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的文章,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

结束语

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他们以科学伦理为基础的社会责任意识,促使他们关注环境问题,重视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等活动。高中化学教师需要积极创造适合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华利平.高中化学学科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的考查[J].浙江考试,2023(10):23-26.

[2]黄泰荣.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内涵构成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3(10):6-13.

[3]林彩艺.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化学高效课堂[J].知识文库,2022(23):154-156.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可持续发展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