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帅 杨道民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旌表制度是历代王朝为道德优秀的人树立如匾额、牌坊、碑石等物化标志对其进行彰显,以美化风俗、教化民众的一种制度。它折射出了中国传统社会忠、义、孝、贞等基本道德精神,是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导向的有效方式。
匾额的“匾”,古代通“扁”。东汉许慎曾对“扁”字给予了这样的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说文解字》卷二下)也就是在门户上题字,作为居室的标记。关于“匾”和“额”的区别,有种说法认为用以表达经义、感情的属于“匾”,标明建筑物名称和性质的属于“额”;还有的认为横着的叫“匾”,竖着的叫“额”。如今都统称为匾额。
匾额可称之为古建筑的眼睛,一般挂在门上方、屋檐下。除了匾额上的文字,匾额还装饰有花鸟、植物、吉兽、器物、几何纹样等表达吉祥的图案。从建筑材质上说,匾额可以分为石刻匾额、木刻匾额以及灰制匾额等;从功用上来说,匾额大致可分为建筑园林用匾、字号招牌用匾、旌表贺颂用匾三类。旌表贺颂类的匾额用于旌表、歌颂、称赞、庆贺等,是使用最广、保存最多的一类。
就旌表而言,匾额可以作为表彰忠孝节义的形式,将值得称颂和肯定的德行变为一种全社会的表率和标准。通过官府恩赐的方式赐予匾额,受匾者从此家族荣耀,美名流芳。在东汉就出现了“扁表其门”的说法。《续汉书·百官志五》中记载:
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
三老是汉朝掌管教化的乡官。汉高祖刘邦曾经下令,推举那些五十岁以上德行良好的民众为三老,引导乡民从善。这段文字记载的意思是,三老负责教育乡民以感化风俗,凡有孝子贤孙,贞女义妇,舍财救难,以及可以作为百姓楷模的学士,都在其门上悬挂匾额进行表彰,以勉励善行。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受到匾额这种形式旌表的人群有许多,主要分为:忠臣、孝悌、累世同居、节妇、乐善好施、长寿老人等。
忠臣,与奸臣相对,是那些忠于皇帝,为皇帝效忠的官吏。系统总结忠德的专门经典《忠经·天地神明章》中曰:“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人之所覆,莫大乎忠。”把忠说成天地间的至理至德。为了满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需要,忠君已经成为专制君主对臣民的一种绝对要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忠臣的判断标准也有所变化。“忠”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如恪守其职、忠君不二、上书直谏、立下战功等。
《册府元龟·帝王部·旌表》中说:“显其忠,所以励事君也。”君主对忘身奉君的忠臣们通过赐匾额等方式予以旌表,巩固君臣之伦,以安社稷。如清朝乾隆皇帝就曾赐“褒忠”匾给立有军功的伍姓一族,此匾双龙与祥云为底,中间印有玉玺,书“乾隆御笔”。
清朝“褒忠”匾(现藏华夏匾额博物馆)
上款:乾隆五十三年孟秋月。
下款:军功赏给六品职衔现选教谕 伍朝荣 七品职衔候补效用 伍朝桂 七品职衔候补效用 伍捷升 立
年代: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尺寸:85×184cm
“孝”字由两部分组成:上面是“老”字的省写,下面是“子”,“子”搀扶着“老”,指的是敬顺父母。“悌”指友爱兄弟姊妹。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最重视孝悌,把它推崇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认为孝悌可以使人们服从统治者,防止人们犯上作乱。《论语·学而》有云:“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传统的中国社会不仅以农立国,而且以孝立国。“放诸四海而皆准”,这句话最初说的就是孝。《礼记·祭义》曰:“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横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孝经》也说孝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国君以孝来治理国家,臣民用孝立身理家。
历代帝王几乎都宣称以孝治天下。中国传统社会中,有“移孝作忠”“移孝为忠”的说法。忠是孝在政治领域的延伸,孝放大后就成了忠,对亲孝,必能对君忠。皇帝旌表孝悌,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家族的和睦达到国家的安定。因而对孝子孝女进行旌表,是统治者常用的鼓励孝行的方式,皇帝每遇即位、改元、册封等大事,诏书中常有“孝子顺孙”“旌表门闾”的内容。
清朝“孝友可旌”匾(现藏华夏匾额博物馆)
累世同居是我国传统社会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家庭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小农家庭来说,他们是“大家庭”,几世同居,过着财产公有、共同生产、共同消费的集体生活,被称为“义门”,被奉为社会楷模。史书中还有“累世同爨”“同居合爨”等说法。“爨”是指灶,“同爨”“合爨”“共爨”等都指同灶炊食,一起同居,不分家,都是指的这种大家族。
宋朝时期,有户陈姓大家族,十三世同居,长幼有七百余口,不雇一个佣人,上上下下的人都很和睦,没有一个人乱传闲话。陈家每次吃饭时,大家都一起坐在一个广大的厅堂里吃饭。陈家养了一百多只狗,也都在一个槽子里吃食,如果一只狗还没来,这一群狗都会等它,不肯先吃。数百人同君共食的大家庭,要有相应家规约束才能保证家庭生活有序有效的运行。陈家就有家法来规范子孙,有专门管事的人员,还建立了书堂教诲儿孙。清朝时就为累世同居、和睦无间的家族御赐匾额、诗章等。这种大家庭是宣扬忠孝的极佳场所,而且对周边的居民有着较大的影响,统治者还可以通过这些大家庭加强对地域的控制,因此都比较重视对这种同居大家族的嘉奖。
清朝“义门”匾(现藏华夏匾额博物馆)
清朝“五世同堂”匾(现藏华夏匾额博物馆)
上款:赐进士及第钦命提督江西全省学政加四级纪录十次 洪钧 为
下款:敕封儒人萧母马太君九旬开二 荣寿庆
年代:光绪辛巳七年十二月吉旦(1881年)
尺寸:75×200cm
此匾是清末外交家洪钧所提。洪钧是同治年间状元,曾任驻俄、德、奥、荷兰四国大臣。
“节”指贞节,这是中国传统道德中针对妇女的一项基本道德规范。东汉班昭曾作《女诫》七篇,其中《专心》篇就强调夫可以再娶,妇不可再嫁。丈夫是天,天是不可逃离的,所以不能违背丈夫。一个女子若想成为节妇,就必须从一而终,不能改嫁。贞节的妇女也分为很多种:有些是丈夫死后守节不再嫁人,有的是丈夫死后也随之自杀殉节,有些因为拒绝被奸污而被杀害或羞愤自尽,还有的听说未婚夫亡故而自尽或仍到未婚夫家守节。
东汉元初六年(119),安帝下诏书赐“贞妇有节义十斛,甄表门闾,旌显厥行”(《后汉书·孝安帝纪》),即赐给贞妇谷物,旌表她们的门闾,显扬她们的美好品行。这种“甄表门闾”的旌表方式,此后历代盛行不辍。尤其是到了明清时代,旌表贞节的制度逐渐完备并受到重视。乾隆十五年(1750年),规定赐给寻常守节的妇人“钦定清标彤管”字样的匾额。“清”原本指水清澈,这里引申为贞节。“彤管”即赤管笔,指古代女史用以记事杆身漆朱的笔,《后汉书·皇后纪》曰:“女史彤管,记功书过。”“清标彤管”当指女子的美德永久流传的意思。
统治者通过赐予匾额的方式使守节成为一种“荣耀”,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乡里流传的贞节故事,遍布的贞节匾额、牌坊,对女性的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是单方面施加给女子的枷锁,泯灭人性,许多女性埋葬了数十年的青春甚至生命。面对抚养公婆和子女的生活压力和经济压力,守节需要付出很多艰辛,匾文会使用一些表示艰辛的字样,如“苦节”。
清朝“苦节可贞”匾(华夏匾额博物馆)
上款:钦命翰林院编修提督河南全省学院加三级纪录十次朱 为
下款:儒童王有福妻赵氏立
年代:道光七年(1827年)
统治者对乐善好施这一对地方有裨益的行为也十分推崇。清朝雍正帝认为救灾、修路、养老等惠及乡间的行为属于乐善好施:“夫所谓乐善好施,扶危济困者,大抵于水旱饥谨之岁,散财发粟,贩救穷黎,又或于平常无事之时,造义仓以储米毅,修桥路以便行人,或置敦宗赡族之田,或立养老育婴之所,凡此善事多端,必须出自本人之诚心,而又亲身经理,谊同休戚,始可以惠乡间而收实效。”(《世宗宪皇帝实录》卷156)统治者根据捐银数量的不同给予建牌坊、赐匾额等表彰,多赐“乐善好施”“急公好义”等匾额。通过提高受旌表人及其宗族的声望和社会地位来鼓励这种有益于社会的行为。在朝廷的宣传下,地方士绅捐款为善的行为日益增多。
清朝“急公好义”匾(华夏匾额博物馆)
许多统治者都对老者进行赏赐和优待,倡导尊老风尚,对长寿老人用匾额进行旌表也是尊老优老制度的表现。清朝统治者曾规定赐予百岁男性老者“升平人瑞”匾额,“升平”寓意政通人和、盛世太平,“人瑞”是指人健康、长寿过百岁。节妇寿至百岁也给予“贞寿之门”的匾额,女性不能被称为“人瑞”,而且要有守贞作为前提,“之门”表明旌表是其所在的家族,并非节妇本人,带有男尊女卑的痕迹。夫妇二人同登百岁的常赐“期颐偕老”匾额,兄弟同过百龄的常赐“熙朝双瑞”匾额。有的长寿之人还能亲见七代甚至八代,赐予“七叶衍祥”“八叶衍祥”字样的匾额。这些长寿老人被统治者看成统治昌明太平的标志加以宣扬。
清朝“瑞并期颐”匾(华夏匾额博物馆)
旌表代表着最高皇权对被旌表者行为的一种高度评价和特殊表彰,匾额是旌表忠孝节义的一种重要形式,民众通过满含赞颂的匾额可以更好地了解政府所倡导的伦理纲常取向。受旌表之人流芳后世,荣耀乡里,其行为模式容易为社会所认同和推崇。旌表类用匾仅是匾额功用的一小部分,匾额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值得深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