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泥塑形,浴火成陶。
王光永先生是当代陶塑文化的承传人,他继承祖上的技艺,成为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探索陶塑的新内涵,在材料、技法、工艺等诸多方面潜心研究、勤奋耕耘,他的作品既有文人的隐逸心志,又有放达不羁、识度闲放的畅快情怀。在守住传统的基础上追求志节豪迈、高雅自任、心性自由的创作与生活方式,很好地诠释了陶塑艺术的内在魅力。他经常深入乡间、深入生活、深入大自然,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创作素材,人物形象、自然形态、民间传说等等,大量的素材搜集整理极大地丰富了他的作品内涵。
王光永先生的作品内容多样、题材丰富,门类之间融会贯通,从雕塑到陶艺,再到紫砂茶器,他都能灵活驾驭,技艺上切换自如,真正体现出艺术相通的内涵,气节上的内敛及视觉上的张力使得作品与众不同,写实、夸张、粗犷、稚拙、质朴,各种形象塑造得准确到位,泥巴的语言体现得淋漓尽致,呈现出来的作品精气神十足,看到他的作品能够让人激动不已。
紧邻山东的苏北一带属于黄河、淮河流域,是大汶口文化的发源地,从出土于邳州四户镇北辛文化时期的遗存便可看出,这里出土的陶塑在造型和题材上囊括了生产、生活、娱乐等诸多内容。王光永曾多次去邳州一带实地考察探究,旨在探寻徐州泥塑的源头,研究它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正是得益于他对徐州泥塑源头的追寻与探究,才使他的泥塑作品充满了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气息。
王光永先生的陶塑作品透出的精神面貌深受当地文化的滋养,很多作品透出的是淳朴的民风民情、浓浓的地方特色,如荣获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百花杯”金奖的作品《村里的留守老人》(见图1),塑造了一群淳朴老人的形象,有的在说、有的在听、有的在看,形态各异,幸福、喜悦、忧虑、惆怅、期待等等复杂的表情无不写在各自的脸上。做出这样的作品,基于作者对作品人物原型的理解,只有深入走进人物的生活,才能表现出人物的生活状态,也才能表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套组合作品同时入围国际“艾琳”手工艺大奖赛。
图1 村里的留守老人
任何艺术门类的完善与发展都离不开创新,每每看到他的作品总能感到扑面而来的新意。王光永先生是科班出身,198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宜兴陶瓷工业学校,陶都宜兴良好的产业环境,琳琅满目的陶瓷作品让他很受启发,在陶校专业课程、系统规范的学习使他学业有成,结交的良师益友使他受益匪浅。宜兴陶校毕业后,他又选择了继续深造,就读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一步地学习深造使他在眼界和专业上都得到了更大的提高,并于宜兴和徐州创办陶艺工作室。自20 世纪80年代以来,他一直致力于陶艺、泥塑、紫砂器的创作设计与研究,创作了大量的陶艺、泥塑作品,先后荣获各类大奖40多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专利4 项,数件作品被文化机构及社会各界人士收藏,发表论文数篇,《泥魂·陶韵》一书2015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另外,他在作品创作技法上的不断探索可谓是成果显著,陶塑的“胀拉蒙皮成型法”“泥片镶接成型法”,在泥片的肌理营造上创造性地使用“自然龟裂法”“揉搓龟裂法”等,在技巧的使用上采用推、拉、按、捏、挑、撕等手法,出神入化、精彩绝伦,形成了完整、系统的技法体系,把多种技法揉到一起运用于雕塑创作之中更是他的拿手好戏。雕塑作品《三个老友》(见图2)便是泥片的“龟裂”成型法创作的典型代表,反复拍打揉搓的泥片,再让其自然龟裂,从而形成不同的肌理效果,通过镶接组合塑造出人物形象,方法独特、造型生动,视觉冲击力强。此种方法成型难度大、技法要求高,无论是对作者驾驭泥巴的能力,还是作者的艺术修养都是极大的考验,凭借作品完美的效果斩获首届江苏美术奖大展提名奖。
图2 三个老友
王光永先生的创新理念体现在许多方面,尤其是在作品的跨界思维方面可谓是成果突出。跨界之美是当今工艺美术领域追求的又一境界,如近些年来他创作的《皮》系列作品,就很好地诠释了艺术作品的跨界之美。陶瓷材料做出了皮质材料的效果,逼真的质感、精细的针脚、充满张力的造型,着实真“牛”。作品每次参加展评,奇妙的构思、新颖的造型、独特的效果总是能够打动评委。《“皮”牛》(见图3)系列作品分别获得第五届全国生肖“中国牛”陶瓷设计创作大赛金奖、第十三届“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大奖赛金奖,《“皮”壶》(见图4)系列作品分别荣获2019年中国“汉博杯”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大赛金奖、“2022年收藏好手艺——中国工艺美术年度作品推荐收藏展”大赛获得第一名、2018年江苏省“艺博杯”精品大奖赛金奖,《“皮”小子》系列作品(见图5)荣获第三届江苏省陶瓷艺术评比创新类二等奖。
图3 “皮”牛
图4 “皮”壶
图5 “皮”小子
王光永先生在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的同时,始终没有忘记自己还肩负着非遗传承的责任,因此,他一直坚定不移地做好泥塑项目的传承工作。讲座、授课、带徒传艺,在培养技艺人才上忙耕耘,在传承与发展上做文章,真正做到了德艺双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