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昌理工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裴妍莉
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保护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均对红色教育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红色文化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核心思想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红色文化教育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中起到了指明灯作用,为当代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指明了方向,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形成有着深远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1]。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融合,能够拓展育人视角,帮助在校大学生深刻理解红色精神的内涵,对中华文化魅力的彰显、文化自信的增强以及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亲和力的提升影响深远。
(一)有利于红色文化教育情感育人实效性的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情感育人主要通过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政治立场、精神品质以及民族归属感的情感认同实现。红色是中国共产党的特殊文化符号,也是红色文化的本色,而红色文化的底色则是人民性,人民是创造红色文化的主体,更是红色文化价值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不仅是这么说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因此,各高校要加大对红色文化教育亲和力提升的重视力度,以此坚定大学生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斗争中所构建的革命文化,以完整的文化架构和明确的核心价值,为近现代红色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红色文化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价值都极为丰富、厚重,由于当代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所处时代与之不同,以往对红色文化教育的宣传也难免流于形式,使得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基本理论知识重视程度较低且认知不足,对红色文化精神缺乏一定的情感认同,甚至对革命文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曲解[2]。因此,提升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亲和力有助于弘扬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宝贵革命精神,帮助大学生的内心情感与红色文化的革命力量、精神力量交互融合,有助于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最终实现提升精神品质的目的。
(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任务的实现离不开科学、创新的教育形式。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以知识灌输为主,过于侧重理论教育,而忽视了社会实践教育以及感性教育的重要性。还有部分思政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教育载体,对新媒体教学这一创新的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这些都对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以及教育效果的提升产生了一定阻碍。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能够有效展现高校红色文化的情感力量,符合“文化育人”的教育目标,而“实践育人”则依托红色文化教育实践活动得以实现。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协调统一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亲和力提升提供了更宽的视野和更新的思路。红色文化教育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渗透性,能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教育效果,有利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下的创新和突破,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基本任务的实现。
(三)推动红色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习近平同志在关于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论述中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这一论述清晰地阐明初心使命与革命精神的内在统一性。党的十九大也正式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上升为大会主题,并在全党开展主题教育,这也是红色文化传承价值的重要体现。大学生学习红色文化要做到内化于心,对其所蕴含的红色革命精神要做到外化于行,实现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亲和力的有效提升,这有利于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精神中的奋斗精神、团结精神。2021 年4 月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这也是对“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这句话的升华。提升红色文化教育的亲和力,对大学生矢志不渝、艰苦奋斗的意志磨炼、永久奋斗的无愧精神以及“把青春华章谱写在祖国大地上”人生信念书写得淋漓尽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这一主题为团结精神的凝聚指明了方向,而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亲和力对大学生团结意识的激发、凝心聚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及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的凝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红色文化教育不能满足大学生的主体性诉求。大学生主体性诉求的满足是提升红色文化教育亲和力的有效途径。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教育资源既丰富又宝贵,对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思想道德修养的升华等起着思想引领的作用。但是高校部分教师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时,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并不认同,这使得师生关系的定位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使得部分教师在红色文化理论知识传授中权威型、专制型特征显著,忽视了大学生的主体性诉求,师生之间的平等互动更是难以实现。而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造就了他们极强的平等独立意识,他们认为在红色文化教育中自己是积极的参与者和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的接收者。由此可见,教师与学生之间对教育主体的认知观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使得师生之间难以在情感方面达成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红色文化教育的亲和力。
(二)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系统性和科学性有待加强。特定的红色文化理论教材内容和具体的红色文化教学内容共同构成了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是以红色文化理论教材为载体,为大学生打开了认识和了解红色文化的窗口,体现着红色文化教育亲和力水平的高低,而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接受程度受红色文化教学内容的直接影响。现阶段,相关的红色文化教材并没有起到“以文育人”的导向作用,仅仅起到了为红色文化理论提供文本载体的作用,对红色革命精神的深度体现不够,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没有得到真正地显现。同时教师低情感的投入和高强度的红色文本灌输,使得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和情感诉求并不能通过红色文化得以满足,其中部分红色革命史实在红色文化教材中描述得过于简单,使得理论教材内容的吸引力不足。而且,红色文化教材内容的时代性较为落后,大部分红色文化教材的内容多年来变动很小且较为统一,创新性内容不多,没有与时俱进、紧跟时事热点,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大局意识的缺乏,所学知识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红色文化教材缺乏一定的系统衔接性,教学内容的固定统一使得教材的层次感缺乏,红色教育内容的重复性以及千篇一律的逻辑编排,大大削弱了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兴趣和求知欲,这无疑降低了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的亲和力。
(三)红色文化教育环境有待改善。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亲和力的塑造与和谐的红色文化教育环境息息相关。据相关调查显示,很多高校缺乏相应的红色文化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红色教育侧重教育但对教育环境的建设流于形式,高校红色文化物质环境如“红色”标语、“红色”雕塑、“红色”建筑等较少,人文气息和红色文化教育氛围不够浓厚,没有充分利用好红色文化的显性教育手段,也限制了人文教育(人文精神、人文情怀等)价值的挖掘。部分高校在教育环境上虽有一定的创新,但忽视了红色文化教育实效性的建设,使得“泛娱乐化”等现象频出,其实这是对红色文化中革命历史的一种“去价值化”,部分高校开展的红色文化活动空有弘扬红色文化的口号,但对其实质性内涵的体现却极少,对红色文化的精神价值通过“恶搞”“戏说”等进行“颠覆”,以娱乐红色文化代替思考红色文化,是对红色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的一种消解和解构,必然导致大学生的审美逐渐感官化,价值取向则由多元化逐渐走向虚无化,道德取向去英雄化、去崇高化,这对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亲和力的提升无疑是巨大阻碍。
(一)提高教师的红色文化教育素养,满足大学生主体性诉求。教师自身要有深厚的红色文化理论功底以及扎实的红色文化教育经验,这些都离不开教师对红色文化资料、红色经典著作以及红色文化纪念馆等的学习和深度把握,只有对红色文化有真实地了解并牢记“教书育人”使命和担当,才能在红色文化教学中更有说服力,而大学生在教师的讲授过程中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魅力,使得红色文化课堂更具信服力和亲和力,这对教师红色文化教育的话语魅力也有很大的提升[3]。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既朴素又通俗,既智慧又富有创造性,且极具特色和魅力。教师在红色文化教育中既要把握好话语的亲和力,又要保持话语内容的时代感,同时注重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并结合红色文化的革命精神实现语言表达的亲切感和信服力。教师通过提升红色文化教育的话语魅力,能够使红色文化更具感染力,通过引导性的话语实现与大学生的互动交流,并对大学生的发言和想法加以真诚的点评和指正,对大学生的个性化诉求充分满足,让大学生产生关怀关注感、参与感、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感,进而实现红色文化教育主体话语亲和力的提升以及师生关系亲近感的增进。
(二)优化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提升内容亲和力。红色文化教育的整体亲和力是以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的亲和力为基础加以构建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是红色文化教育亲和力的内在体现,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要在真实、丰富、有趣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通过革命史实与时代热点的交互作用形成强大的感召力;要对红色文化的革命史实进行深度挖掘,其所书写的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蕴含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坚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因此,高校要重视对红色文化情感育人价值的提炼,教师对革命史实的讲解要生动、鲜活,这样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民族情怀才能实现有效传递,红色文化教育对大学生的情感教化作用也得以充分显现[4]。
(三)重视高校红色文化教育环境建设,提升环境亲和力。环境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和谐的红色文化教育环境的营造及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的熏陶能有效推动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亲和力的提升。为此,红色文化教育环境可以以高校红色物质文化为切入点,通过显性的红色物质文化,如“红色”标语、“红色”雕塑、“红色”建筑等对红色文化进行直观地反映和表达,比如光辉伟业中的红色记忆——北大红楼,以及纪念抗战中牺牲教授的复旦寒冰馆等都是极具历史意义的红色物质文化,也是一抹特殊的文化记忆[5]。高校要对校内已有的红色物质资源深度挖掘,以此实现红色物质资源育人作用的有效彰显,进而使大学生在红色文化教育环境中亲身感受红色文化的价值与魅力。
红色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指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红色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素养和政治觉悟有着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通过对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深刻感悟,使大学生与教育主体的情感距离进一步拉近的同时,实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与红色文化教育亲和力的叠加提升。在两者的双重加持下,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精神魅力以及高校“大思政”格局的构建实现了同向同行,大学生的精神品格在红色基因中得以重塑,使之勇于担当时代使命,赓续红色血脉,再铸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