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职业教育的逻辑、困境与路径

2024-01-23 11:08:07王莎莎
教育与职业(下)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技术职业教育

[摘要]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的关键着力点。完善职业教育结构体系、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是数字赋能职业教育的应然逻辑。然而,目前相关政策无法满足现代化诉求、信息孤岛问题阻滞信息流通、数字化资源平台功能不足削弱资源供给阻碍了数字赋能职业教育的进程。为加速推进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应制定数字赋能政策,建好制度指南“强磁场”;建立数据管理机制,筑好技术应用“蓄水池”;搭建数字资源平台,绘好教育供给“同心圆”;构建数字治理体系,种好管理改革“试验田”。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技术

[作者简介]王莎莎(1985- ),女,山西吕梁人,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文化旅游学院,讲师,硕士。(山西  太原  030024)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厅2023年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于产教融合的山西省高职文旅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W291)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4)02-0059-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扎实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道路指引。面向新征程,以高质量教育为引领,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改革对于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作为一种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不仅能够通过技能积累和教育普及服务国家现代化,而且可以通过技能传承与价值转移推动“人”的现代化[1]。因此,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加快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刻不容缓。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数字技术正日益成为一种主导力量,推动着职业教育的思维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全新契机。职业院校以数字化变革为驱动,全面推动教学过程重组,有利于构建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现代化道路[2]。2023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重点做好大数据中心建设、数据充分赋能、有效公共服务、扩大国际合作四件事。主动服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树立“大教育”观,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一体两翼”工作格局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升级。驻足新时代,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不仅是顺应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加速推进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关键一招。系统梳理数字赋能职业教育的应然逻辑,深入剖析现实困境,进一步提出多维创新路径,对于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更好地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数字赋能职业教育的应然逻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为实现数字赋能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伴随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生态逐渐成为加速推进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驱动力,在完善教育结构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修“内力”:完善职业教育结构体系

扎实推进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关键在于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的优化、完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有序有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應、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数字技术作为驱动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产生变革的引领力量,通过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可完善职业教育结构体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现代化。一是优化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数字技术的融入有利于创新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重塑职业教育结构体系,持续强化职业教育规模供给,构建“处处能学、人人皆学”的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二是健全普职融通教育体系。运用数字技术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融通共享,提供多层次、广类型的教育机会,健全职普融通教育体系。三是整合继续教育体系。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要求职业院校必须面向全社会展开多层次、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以不断强化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有机衔接,拓宽人才持续成长渠道[3]。数字技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能够聚焦不同发展需要。数字化改造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管理方式等各环节,有效融合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可实现人才多样化、持续化培育。

(二)聚“合力”: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实现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产教融合强调技术转化和实践环节的人才培养,其主要目标是健全多元化办学机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重点在于解决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问题[4]。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能够推动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结合,释放校企合作的经济与教育双重能效,走好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道路。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数字化已成为推动行业变革、深化产教互动、培养数字化人才的关键力量,能够为加速实现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贡献力量。一是职业院校以数字化为驱动,着力建设产学研创新联合体,能够促使不同学科交叉融合,以先进技术和数字资源优势搭建数字化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为实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添劲赋能。二是职业院校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信息互融互通,深度连接“产学研用”,打造数字化共享平台,学习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和实践理念,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网络学习场景,更新教学理念,针对性制订动态人才培养方案,打通产教融合“最后一公里”,为实现数字赋能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增添助益。三是职业院校把握数字化契机,可构建供需服务对接机制并精准整合供应链资源,打造出基于产教融合全产业链的创新生态,延伸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功能[5],持续推进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进程。

(三)添“动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社会服务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由其社会属性所决定[6]。《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这充分说明提高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环,是我国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价值旨归和必然逻辑。职业院校以“数字化”为驱动,厚植社会服务意识基础,能够增强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为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注入动力。一是全面服务新兴产业发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深入的同时,国家创新发展取得了全新进展。在逐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同时,使就业结构以工业和服务业为重心。职业院校紧密对接新兴产业和数字生产领域,加强课程教学资源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打造出数字化人才培育和研发机制,为核心产业领域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7]。二是精准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以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需搭建国际职业教育交流平台,畅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职业教育的合作发展路径,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切实文化和人才保障。而职业院校应用数字化平台,打造“课程+技术”“课程+文化”多维教学模式,可双管齐下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育大量复合型、创新型技术人才,切实发挥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人才“蓄水池”作用,稳步推进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二、数字赋能职业教育的现实困境

随着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不断融合发展,职业教育要素和形态已然发生深刻变革,持续推进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是必然之选。然而,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还存在相关政策无法满足现代化诉求、信息孤岛问题阻滞信息流通和数字化资源平台功能不足削弱资源供给的现实困境。

(一)机制壁垒:相关政策无法满足现代化诉求

近年来,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颁布多项政策文件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均将数字化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内容。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为贯彻落实这一政策,2020年出台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确切要求“遴选300所左右职业教育信息标杆学校”。上述政策的落地实施,均为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创设了有利基础。但就政策的聚焦点来看,相关政策和法规缺乏对数字化与职业教育系统各元素、各主体的深入考量,无法满足加速推进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诉求。细言之,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迫切需要相应的政策扶持与指导,而现有政策仅围绕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制定相关内容,缺乏相应的制度设计和管理机制[8]。这极易引致各教育主体认知不足、质量管理差、规范性欠缺等,制约数字赋能职业教育的进程。虽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但对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的定位摸索较为模糊,尚未做出细致谋划,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导向性,致使职业教育各主体将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理解为完善数字教育基础设施和深化应用数字教育产品。此外,虽然《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鼓励职业院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推进教育教学变革创新”,但关于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的实践规划较为保守,尚未将数字化作为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致使职业院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数字化实践能力相对不足,难以为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战略规划和实践转型提供有益支撑。

(二)技术梗阻:信息孤岛问题阻滞信息流通

数字技术的整合应用可以在硬件设备、技术架构等方面形成一种数字基础结构,从而使信息传输和数据管理模式持续发生变化,延伸数据价值和信息空间。健全的数字技术系统不仅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基础保障,更是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目前我国的数字化技术体系中还存在“信息孤岛”“数据管理”等问题,阻碍了职业教育信息流通,制约了数字赋能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数据要素效益的发挥。一是信息硬件设备滞后。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仍大多沿用早期的信息硬件設备,部分职业院校信息化设备尚未安装统一的安全系统,对多平台兼容和信息资源共享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职业教育各部门、各平台之间功能无法有效关联,职业教育各级主体无法自由分享和利用信息,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信息封锁[9],职业教育管理部门也难以作出更为准确的决策,无法满足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二是信息数据应用不足。职业教育信息共享和数据应用不够成熟,面临数据功能局限的现实梗阻,导致同类数据需要多次录入和采集,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数据的实时性和正确性,难以为数字赋能职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数据处理功能弱化。现有职业教育数据采集、处理水平不高,加之相关人员缺乏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使得职业教育各主体间信息对称程度较低,无法满足不同教育情境下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不利于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同时,“黑匣子”问题弱化了人们对职业教育数字化变革过程中数据隐私、决策安全的信任程度[10]。因此,在保证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利用已成为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亟待突破的难题。

(三)条件困厄:数字化资源平台功能不足削弱资源供给

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转型发展不仅是一种科技创新,更是一种从管理思想和组织策略等维度对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进行的全面变革。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做好顶层设计,持续加强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数字化资源平台作为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纽带,能够打通“线上”与“线下”、“现实”与“虚拟”、“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有机联系,有效整合数字教育资源,加速职业教育教学方式转型[11],为实现数字赋能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目前部分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较为滞后,使得地区之间、群体之间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配置和流动失衡,进而导致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转型难以推进。一是缺乏规范性。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的资源检索较为混乱,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标准,致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制约了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也制约了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有序推进。二是内容专业性不强。数字化资源平台涉及的内容大多属于教育资源的多媒体化,多以文字、图像等形式呈现,虽具有较强的通用性,但专业性较为薄弱,无法为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创设有利的基础。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还停留在粗放式信息管理阶段,缺乏有效维护和评价机制。此外,虽然部分职业院校已建立数字化资源平台和机制,但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存在一些技术困难回避问题[12]。这导致部分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闲置和浪费,难以为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数字赋能职业教育的创新路径

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任重道远。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应从建立数据管理机制、搭建数字资源平台、制定数字赋能政策、构建数字治理体系四个维度协同推进,在数字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上锚定前进目标。

(一)制定数字赋能政策,建好制度指南“强磁场”

技术赋能教育,教育塑造未来。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作,需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予以支持。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数字赋能职业教育的相关配套政策,建好数字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制度指南“强磁场”,为实现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大动力。一是制定数据管理规范与标准。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数字教育管理一体化服务政策,强化对职业教育跨部门、跨职能和跨体系的智能监控,为各个层次职业教育机构制定数字化管理决策提供支持,最大化释放数字赋能职业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效能。同时,应适当公开数据,促使职业院校管理透明化、数据化,进而对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行动态监测与评估,构建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促进教学服务自动化输出的挖掘模式,有效助力数字赋能职业教育。二是制定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应坚持以职业教育数字化变革为中心,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监测机制和责任机制,将数字化转型目标落实到政策体系、教育规划以及实际行动中。第二,教育行政部门应全力推动数字资源互联互通,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持续优化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治理方式,推动职业教育包容性、公平性发展。第三,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实时反馈“需求”政策,依据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动态更新政策“需求”清单。三是制定数字赋能专项行动政策。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可制定职业教育数字绩效评估政策,激励职业教育各级主体不断提升自身数字化素养。如引导职业院校通过加强数字技术能力培训,提高教师数字技术应用水平,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工具,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第二,教育行政部门可通过制定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补贴政策,激励高职院校建立一个智能教学环境,开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

(二)建立数据管理机制,筑好技术应用“蓄水池”

数据作为数字化的基础,直接决定着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所能达到的深度与广度。全面推进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关键在于发挥数据驱动功能。为此,需建立有效数据管理机制,以数据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筑好数字赋能职业教育的技术应用“蓄水池”。一是建立数据挖掘机制。职业院校应利用网络空间和数据平台,有效发挥数字技术在数据交互、分析、研判等方面的特殊功能,着力打造数据挖掘系统,多维度筛查冗余数据中的有用信息,为数字赋能职业教育提供切实保障。二是健全数据传播机制。持续畅通职业教育数据传播渠道,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提供“一号通办、一站直达”的职业教育数字化管理和服务,重塑职业教育数字生态。三是建立数据驱动机制。职业院校可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利用教育信息和数据共享平台,持续推动职业教育领域多维数据连接,加强对职业教育数据采集、应用的管理,保障职业教育领域所需的数字技术产品质量。同时,职业院校也应完善职业教育信息资源接口,切实提升数字技术产品与职业教育系统的适配度,畅通数字赋能职业教育的技术应用渠道。四是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一方面,职业院校应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数字技术,打造多层次、跨领域职业教育数据共享平台,加速与政府、行业企业、社会机构等多元主体的数据交互,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应构建优势互补、高效运行的职业教育数据共享平台,多维度加大信息数据的透明度,提升职业教育各类教育资源的知识关联度。

(三)搭建数字资源平台,绘好教育供给“同心圆”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数字中国建设,出台多项政策,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谋篇布局。2023年,《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指出“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为数字赋能职业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职业院校是实施职业教育数字化育人的主阵地和实践场。基于利好政策,职业院校应致力于梳理数字化教育资源平台建设步骤和对应建设节点,搭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绘好教育供给“同心圆”。一是建立数字化资源交流平台。一方面,职业院校应依托已有数字化资源,着力搭建资源整合中心和教育资源交流平台,打造面向多元职业教育主体的交流平台,实现数字化教育资源的交换、共享和整合。同时,利用国际、国内行业通用的一些技术标准对数字化资源交流平台进行分级管理。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可通过完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校内课堂、企业课堂和网络课堂“三个课堂”的建设与应用,扩大数字教育资源覆盖面,发展泛在公平的职业教育。二是建立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职业院校应着力加强信息化教学工作,大力开展优质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构建在线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持续引领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革新。职业院校可通过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分层教学,探索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有效利用数字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知识习得能力,增强数字资源共享平台的有效性。三是建立信息系统支撑平台。数字资源交流共享平台以信息系统支撑平台为载体。一方面,职业院校应积极建设信息系统支撑平台,将区块链技术引入平台建设,建立横向的数据纬度和纵向的认证纬度,统筹数字资源管理,推动职业教育各主体资源共享和用户的互信互认,有效加快高职院校各部门、相关专业及各高职院校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有效解决“信息孤岛”难题;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还可通过加强各类国内外交流合作,学习先进思想,引入高质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与技术,蓄力打造新型信息系统支撑平台,不断缩小职业教育地区间信息差距。

(四)构建数字治理体系,种好管理改革“试验田”

数字赋能职业教育离不开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因此,应高度重视和发挥现代科技对职业教育治理的全方位赋能作用,着力构建数字治理体系,种好管理改革“试验田”。一是加强职业教育管理数字化统筹协调。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与地方政府数字化职能部门的协同互动,着力强化职业教育数字化管理的总体建设,规范市场主体参与职业教育数字化管理,构建政府、企业、院校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数字治理工作格局。第二,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对本地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指导各级所属单位落实重点任务,通过建立数字化管理分工机制,强化职业教育数字治理运维体系。第三,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并引导职业院校建立覆盖职业教育数字化管理各类要素的工作制度,通过构建基于组织管理和技术方法的规范体系,加强职业教育数字治理与国家、地方标准的有机衔接。二是加快职业教育数据管理变革。第一,教育行政部门应以数据要素为核心,规范职业教育数据标准化采集,加速推进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第二,教育行政部门应着力推进信息系统深度整合和一体化建设,加速职业教育管理平台智能升级,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治理科学性和规范化。第三,职业院校全面加强数据采集、储存、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职业教育资源基础、师生行为等数据库。第四,教育行政部门可聚焦教、学、研、管、评等核心业务,构建科学、智能的数据分析模型,支撑职业教育扁平化精细管理和高效决策。三是优化职业教育数字治理基础。第一,构建“1+N”①数字化改革组织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可组建并引导职业院校组建以监管部门为核心的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设立各部门信息管理员,明确各项工作负责人、工作职责和考核任务,统筹推进职业教育数字治理工作。第二,打造“1+5+3”②数字化改革工作体系。在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下,职业院校应以“十四五”信息建设规划为行动宗旨,启动数据治理攻坚、校务服务提升、校园环境智治、教学改革深化、數智基建保障五大工程,构建教、学、管三方联通的数字治理体系。第三,教育行政部门应完善职业教育数据治理的方法论和机制设计,以大数据思维渗透职业教育全过程治理,有效提升数据治理的内在价值。

当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正处于制度规划、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阶段,需要立足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数字化生态发展规律,在学理层面,对数字赋能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分析,以制定政策为出发点,以建立数据管理机制、优化数字化资源平台为着力点,以构建有效的数字化治理体系为落脚点,形成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进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研究框架,从而促进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指导数字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开展。

[注释]

①“1+N”中“1”指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以监管为核心;“N”指各部门的信息管理员,主要配合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工作的统筹推进。

②“1+5+3”中“1”指行动宗旨——“十四五”信息建设规划,“5”指数据治理、校务服务、校园环境、教学改革、数智基建五大工程,“3”指构建教、学、管三方联通的数字治理体系。

[参考文献]

[1]吴虑,朱德全.中國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的目标框架与行动路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现代化蓝图与实践方略[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1):115-124.

[2]孙守勇,李锁牢.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内涵、表征与实践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3(1):35-42.

[3]虞安骥.面向中国式现代化:职业教育融入全民终身学习体系的逻辑、价值与实践方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3):70-76.

[4]黄日成.“一带一路”视域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国际化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3(4):70-75.

[5]苏荟,向茂冬.“双循环”视角下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内涵、挑战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10):41-46.

[6]刘冬冬,顾秀林,崔钰婷.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内涵阐释、多维价值与实现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9):52-58.

[7]胡陆生,彭与格.职业教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机遇与战略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3,44(1):27-33.

[8]李海伟,王龚,陆美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探索与上海实践[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41(3):110-120

[9]钱小龙,包曼倩.基于用户视角的我国职业教育慕课质量评价研究[J].职教论坛,2020(2):56-65.

[10]胡姣,彭红超,祝智庭.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5):72-81.

[11]林小静,燕艳,李玉芬,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精准服务学生学习的属性、向度与路径[J].职教论坛,2022,38(12):5-13.

[12]李晓娟,王屹.技术赋能: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要义、挑战及提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3):31-37+45.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数字技术职业教育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人民论坛(2021年24期)2021-09-15 18:28:21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14:36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6:35:27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2:09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0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