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阳” 为名的巴蜀汉族民歌探析

2024-01-22 12:06任汝佳
轻音乐 2024年1期
关键词:衬词巴蜀民歌

任汝佳

巴蜀汉族太阳题材的民歌中, 不乏有关该地区地形地貌、 天气等元素, 如 “先照梁子后照湾” “简车只车长江水” “野鸡抱儿在高山” “太阳出来照北岩” 等,即使是一位不了解该地区的人, 通过歌词的描述, 也能初步知道该地区位于长江流域, 多山地的特点。 这与乔建中先生认为的 “地形地貌作为一种物质存在, 制约着并影响着作为意识形态的音乐艺术; 而音乐当中又极其自然地表露出种种地区风貌及民俗特征”[1]观点一致。 这些地理元素以一种显性样式附着于民歌中, 而民歌又属长期生活劳作的人民所创作, 从 “音——地” 关系作为切入点来研究这类题材的民歌显然是有必要的。

一、 汉族聚居为主的巴蜀地域背景

(一) “以晴为贵” 的自然条件

“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各空间范围不同的地形、 地貌、位置、 天象、 气候所构成的地理环境对传统文化的产生、 发展具有稳定而直接的作用。 ”[2]巴蜀地区出现的以“太阳” 为名的民歌与地理环境关系甚为紧密。

四川地形复杂多样, 在地势上处于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 东部地形以盆地及四周山地丘陵为主, 是汉族聚居区, 西部高原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本文举例汉族民歌, 西部自然环境在此不作赘述。 巴蜀地区因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间低, 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长, 且太阳辐射在经过大气层时会被大气层的厚度逐渐削弱。 加之盆地以及周边山地水网密布, 湖泊数量多, 受地形影响, 水汽大量聚集在盆地上空, 由于四周山脉阻挡, 不能与外界空气对流, 最终形成了云量大,多雾阴雨的特点。 四川盆地年降水量为900—1100 毫米, 盆地边缘山地降水十分充沛, 如乐山和雅安间的西缘山地, 仅年降雨量就达1250—1750 毫米, 为中国突出的多雨区, 有 “华西雨屏” 或 “西蜀漏天” 之称。[3]

巴蜀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暖湿润, 即全年降水丰富。 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中提道: “仆往闻庸、 蜀之南,恒雨少日, 日出则犬吠。” 该地区的农民以种植水稻、小麦、 玉米、 红苕为生, 这些农作物需要充足的日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映射出人民在劳作时对晴日的祈盼。 常说 “物以稀为贵”, 民歌与劳动紧密相连, 进而对当地 “太阳” 题材民歌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拴住太阳好干活》 《太阳出来喜洋洋》。

(二) 远古文化模式中的太阳崇拜

“一切个体的价值观念都包含着复杂的历史文化积存, 或多或少或隐或现地体现着对其区域生活习俗及远古文化模式的回应、 再现。 ”[4]巴蜀的 “远古文化模式”其中就有包含自然崇拜。 古蜀人崇拜太阳, 由此衍生太阳神的信仰观念, 并且这种信仰观念是将太阳和鸟相结合产生的, 《山海经·大荒东经》 载: “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 一日方出, 皆载于乌。” 鸟便是太阳的化身,人首鸟身像便是古蜀人崇拜的太阳神。

事实上太阳崇拜并非巴蜀地区独有的信仰观念, 中原等地都有相应历史记载, 但有的学者认为 “古蜀文化人们的原始宗教观念似乎与同时期中原地区人们有所不同, 这里的人们对太阳有着特别的情感, 太阳的崇拜在这里有着显著的地位, 表现得相当直观和具体。 ”[5]三星堆和金沙遗址出土了不少有关太阳的器物, 譬如三星堆出土的分别代表若木和扶木的一、 二号大铜神树, 通过考古学家的修复和解读, 被视为崇拜太阳的产物。 神树上的立鸟, 在它所站立的果托的基座下面, 均有一个镂空的火焰纹状的圆环, 用来象征太阳的光环。 如三星堆祭祀坑中的兽首冠人像来说, 其高冠之上、 两侧面大眼睛的前方, 各有一个 “炯纹”, 其形态和结构与 “太阳形器” 完全相同, 只是个体很小, 位于象征图腾的华冠的前方, 显示出对太阳的崇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古蜀人的精神世界会通过文化的多方面进行延续, 这种延续并非一成不变, 就民歌而言, 不再直观、 具体讲述“太阳崇拜” 这一信仰观念, 而是以一种较为隐晦的方式延续在民歌中。

二、 相关题材民歌中的歌词分析

(一) 合辙押韵

劳动人民在劳作时为了能使歌词朗朗上口, 在编创时会讲求押韵的规律, 所以合辙押韵也是民歌的一大特点。 四川语音音系所称的 “十三韵目” 具体分为八大韵、 骡驼韵、 黑白韵、 开排韵、 灰堆韵、 嚎啕韵、 喉头韵、 天仙韵、 青城韵、 螳螂韵、 空桐韵、 提携韵、 胡涂韵。 除这十三道韵辙外, 还有一个小辙, 叫二耳前, 因二耳韵字数不多, 故称之为半辙, 所以韵辙实为十三道半。[6]

从几十首样本中进行分类整理, 运用频率高的为嚎啕韵, 巴县 《太阳当顶又当槽》 一、 二、 四句尾字分别是 “槽” “逃” “痨”; 永川县 《太阳落坡又黑了》 四句韵脚均落在 “ao” 上。 其次是开排韵, 洪雅县民歌《太阳出来照红岩》 四句尾字分别是 “岩” “柴” “来”“柴” (“岩” 在四川话中读作 [ai21])。 从押韵形式上看, 大部分曲目所呈现出的都是顺韵, 即四句体民歌中每一句或是除第三句外都押韵。 此处还有一个规律值得注意, 这些题材民歌的起句 (除衬词) 与歌名一致, 首句歌词再现歌名, 歌名的尾字韵脚对于整首曲子的押韵起着决定性因素。 除列举出的这几首, 还有很多该题材民歌都将合辙押韵手法运用其中。

(二) 文学手法

1.描写手法——点面结合

先交代整体的环境和人物所处的场景, 使得人物在某个环境中的形象变得更为生动和饱满, 同时也能更自然地过渡到后续情节。

表1

第一句交代时间——“太阳出来” “太阳落坡” 之时, 地点——“高楼” “红岩” “半崖” “江边”; 第二句直接定位到点——一两个人物上, 并交代情节。

2.修辞手法——起兴

起兴是诗赋中常用的一种手法, 先言他物, 再引出主题。 在部分太阳题材民歌中, 主题内容并非太阳本身, 而是由太阳引出真正要叙述的主题, 第一句往往起的作用是协调韵律、 定韵脚, 如中江县 《太阳出来一点红》 的 “太阳出来一点红, 三国英雄赵子龙。”

(三) 衬词衬腔

1.衬词特点

民歌歌词中除了具有实在意义的实词之外, 也加入了地方口语化的衬字、 衬词、 衬句等, 对于描写生活、表达感情、 刻画形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衬词一般分为状声词、 语气助词、 称谓词, 巴山民歌中的衬词, 还会出现虚化衬词、 表意衬词等。[7]在太阳题材中的民歌,几乎每一首都是正词与衬词结合而成, 甚至有时衬词的地位还会超越正词, 如峨眉山 《太阳落山又落岩》, 正词合计不到四拍, 由衬词作为支柱将整首民歌 “撑起”;纳溪县民歌 《太阳落土坡背黑》 结构为二段体, 其中衬词仅两拍半, 形成 “衬词为主, 正词为辅” 的特点。 常用的如 “耶嘿呃” “噻” “哟呵哦” “嘛哟” “哦喂嘿” “哟喂” 等, 称谓词 “贤妹儿” “嫂儿” “我的妹儿” 等。 以衬词为主导地位的民歌中, 并非以叙述为主要目的, 而是以抒表为目的进行演唱。

2.衬腔特点

从结构上看, 衬腔主要出现在歌曲开头、 曲中或是曲尾, 各位置上的作用也大不相同。 曲首衬腔主要是作为引子, 为正词的演唱起调, 通常是装饰性的乐节或者乐句; 曲中与正词交替进行的衬词起连接性作用, 使正词唱腔过渡更自然; 以衬腔为终止在一定程度上还带来意犹未尽的听觉体验。 如广安市民歌 《太阳出来一点红》, 衬词出现在曲首、 曲中、 曲尾。

谱例1[8]:

正词开始前有2 小节的装饰性乐节, 起调高, mi 是全曲最高音, 虽无实意, 但为演唱正词作了准备; 曲中穿插了较多衬字 “耶” “哦” “哎” 等, 使整体的歌词更加灵动、 少了古板之味; 曲尾以衬句结束, 占5 个半小节。 旋律方面, 不止该首民歌, 多数的衬腔都将倚音、 颤音、 滑音等应用其中, 增强了音乐表现力。 衬词衬腔不仅增加了音乐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丰富了歌曲的结构, 同时也强调语气, 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三、 “蜀乡风韵” 音乐形态特征分析

(一) 五声加偏音的音阶形态

传统音乐的音阶概念按声序分类有以下数种: 五音、 六律、 七音、 八音之乐。 多于七声以外的音级, 一般在音节理论中被视作临时变化音, 不视为音阶的常规音级。[9]从收集到的民歌看, 超过七声的民歌也占了一部分, 大都以装饰性效果出现在旋律中。 文中取五、 六、七声音阶, 对所收集的51 首民歌进行音阶分析。

表2 三种音阶特点统计表

(二) 音调结构

1.以三音列构成的题材民歌

在该类题材民歌中, 暂未发现 “三音成曲” 的作品, 不过集成中却有以三音列为基音的民歌, 如盐亭县《太阳落坡又落坪》 音调结构便是la-do-re 四度三音列。在此基础上, 第二句 “回程” 及补充句 “程” 处加入sol, 由此形成 “亦羽亦徵” 的风格特点。

2.以四音列构成的题材民歌

首先是单一性四音列结构。 在该类题材民歌中, 单一性四音列的曲目不多见, 目前查阅出两首单一性四音列民歌, 分别是平昌县 《拴住太阳好干活》、 万源县《太阳落土四山黑》。 两首民歌的音调结构均为la-do-remi, 具体又可以细化为以la-do-re 窄声韵和do-re-mi 中声韵两种声韵融合发展构成旋律曲调。

其次, 也有不少在四音列基调上构成的曲目。 例如巴县 《太阳当顶又当槽》 以sol-la-do-re 五度四音列为主, 只有在二、 四句的句尾处加以角音, 装饰旋律色彩。 此外, 奉节县 《太阳落土四山黄》 在la-do-re-mi四音列基调上, 加以#sol、 sol 为装饰音。

以上分析, 同时也印证了王耀华先生所提的巴蜀之脉两大音调体系——蜀羽体系和蜀徵体系[10],不少曲目从局部视角看是带有明显的蜀羽或蜀徵特征, 而从整首看则是两大体系相交替、 结合运用的旋法特点。

(三) 富于变化的节拍

该题材中变拍子的数量超过了单一拍子, 节奏律动随旋律进行交替或者变换, 体现了该题材民歌的一大特色, 具体如下:

1.规律性

部分变换的节拍带有规律性特点, 主要体现在两种节拍的交替上。 如峨眉山民歌 《太阳出来三丈三》 以2/4 起拍, 第二小节进入4/4 拍, 行进两小节再次回到2/4拍, 以2/4 和4/4 拍的往返交替为规律进行变换。

此外, 《太阳出来一把火》 《太阳出来辣焦焦》《太阳出来一点红》 以2/4 与3/4 拍交替进行。

2.自由性

多数变拍子的民歌在变换节拍时具有较大的自由性和随机性。 如北川县的 《太阳出来笔溜端》 拍子变化3次: 6/8—4/8—5/8—3/8; 奉节 《太阳落土四山黄》 的自由性更为突出: 6/4—4/4—7/4—4/4—3/4—7/8。 此外还有散板曲目, 强弱以唱词的语调和语句为准, 如永川县民歌 《太阳落坡又黑了》。

(四) 旋法特点

该题材民歌的旋法主要有以级进为主、 跳进为主以及两者结合的三种情况。 级进为主的民歌如奉节县 《太阳当顶又当尖》, 音域在六度以内, 即do—la 区间, 最大跳动为la-re 五度跳进, 旋律平稳, 起伏不大。 三台县 《太阳出来辣焦焦》 第一句 “太阳出来辣焦焦” 就点明了该曲的音域跨度为十一度, 曲中以四、 五度跳进为主, 兼有八度大跳以及跨小节的连续双四度下行跳进。常见的是级进与跳进的结合体, 如达县民歌 《跟着太阳一路来》、 巴县 《太阳当顶又当槽》。

从旋律发展手法看, 该地区太阳题材的民歌中, 有重复式发展、 展衍式发展以及承递式发展、 对比式发展等。 如万源县 《太阳落土四山黑》, 结构为四句体, 一二句和二三句都是承递式句法, 三四句为鱼咬尾, 如下图所示。 这种 “链条式” 的旋法蕴含逻辑性, 层层递进, 同时提高了整体旋律间的关联性。

《太阳落土四黑山》 旋律连接形态

这些民歌的发展手法都具有非严格化的特点, 比如移位前与移位后的旋律整体框架相同, 但内部会稍加变化, 譬如节奏型的扩大或缩小、 装饰性旋律的加入、 非骨干音的替换, 等等。

四、 演唱题材的多元化

在巴蜀 “太阳” 题材民歌中, 多是劳动人民从劳作、 生活中有感而发创作的, 所以不同内容的民歌自然被赋予了多样化的情感, 解读情感也是民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一) “以农为本” 的生存观念

巴蜀地区由于地理、 气候因素, 阴雨天多, 特别在冬季, 有时半个月都难见一回太阳。 部分地区还有 “求晴会” 这一习俗, 每逢阴雨季, 农民家家户户供太阳菩萨神位, 晨夕焚献。 因此, 晴天能给人民带来劳作的动力。 有的民歌在歌名上就带有这种怡悦色彩, 如 《太阳出来喜洋洋》 中所唱的 “太阳出来喜洋洋, 挑起扁担上山岗” “不怕虎豹和豺狼” “唱起歌儿忙砍柴”。 《拴住太阳好干活》 《跟着太阳一路来》 《太阳出来万丈高》 《太阳出来照红岩》 等民歌中, 主要讲述太阳出来能更好劳作, 如 “晒花椒” “扳干柴” “捡笋子”, 人们劳作的热情也因此得到提高。 除此之外, 前文提到巴蜀地区夏季炎热, 持续的高温酷暑天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比如土壤干裂、 农作物萎蔫等。 农民除了在阴雨天中祈盼晴天到来外, 还会因烈日杲杲而担心庄稼收成, 如合川民歌 《赤日炎炎似火烧》 中讲到赤日炎炎下野田的禾稻变得枯焦, 农夫辛苦劳作与王孙贵胄的悠闲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这也是旧社会下对农民苦难生活的典型写照。 农本生存观念在巴蜀人民心中早已根深蒂固, 而歌声以一种自由、 淳朴的方式始终伴随着劳动人民。 作为一种发泄、 调节内心的方式, 歌中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 也有消极、 愁苦的一面, 但不管生活是苦是乐, 歌声的背后都代表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巴蜀人民知足、 乐观的心态。

(二) “炽热” 兼 “含蓄” 的爱情观

以爱恋作为题材的民歌可以说非常广泛, 有大胆直白的, 也有含蓄内敛的。 以太阳为题材的巴蜀汉族民歌,其中不少以太阳为切入点, 讲述男女的爱恋。 如攀枝花民歌 《太阳出来照半崖》, 讲述晴天里情妹去给劳作的情郎送饭的内容, 该歌曲以问答的形式传递男女的情愫。 奉节县民歌 《太阳落土四黄山》 讲述了太阳落山,情妹盼郎归绣房, 相思之情溢于言表。 而西充县民歌《太阳出来照高楼》 则是以情郎为视角, 望着高楼里的妹儿在梳妆打扮。 全曲虽没有直抒情感, 通过对妹儿形态、 动作的描写, 含蓄地表达了男子对妹儿的倾慕之情。

(三) 寓 “历史” 于 “旋律”

人们把长篇历史故事压缩进民歌, 借助民歌短小精炼、 易于上口、 记忆的特点, 将历史故事融入民歌旋律中, 起到了一定的传承效果。 譬如中江县 《太阳出来一点红》 讲述的就是赵云在长坂坡一役中解救阿斗的故事。 面对数万曹军的重重围困, 赵云怀抱后主刘禅, 单枪匹马突破敌阵, 在曹营中七进七出, 最后将刘禅完好无损地交给刘备。 此外, 璧山县 《太阳落坡坡背黄》 中出现了刘秀和铫期: “铫期马武双救驾, 二十八宿闹昆阳。” 这里的虽仍以太阳为名, 但已不具备实际意义,也就是前文所提的它只是作为起兴手法的对象。 从该角度, 我们亦可视民歌为传承历史故事的载体之一。

结 语

巴蜀地区以 “太阳” 命名的民歌, 与当地的地形地貌、 气候、 历史民俗背景有着紧密联系。 四川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 被国家文物定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三千多年前, 古蜀人在掌心大小的金箔上勾勒出对太阳的崇拜和美好向往, 早已世世代代融进他们的基因里。 同时, 象征生机、 希望的太阳文化意蕴也在当地民歌中得以显现。 该类民歌地域性强, 曲调色彩丰富, 结构、 节拍等不同于南方其他地区民歌规整性和稳定性特点, 歌曲内容多样化, 同时它们也代表着巴蜀人民对自然和生活的讴歌。

猜你喜欢
衬词巴蜀民歌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扬州民歌中衬词的语音特点及其来源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中国民歌衬词的音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