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针联合耳穴压豆改善1例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症状的护理体会

2024-01-21 07:55赵俊英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11期
关键词:皮内针压豆耳穴

梁 颖,赵俊英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急诊科,北京,100040)

肠梗阻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腔内容物通过发生障碍的疾病的统称。典型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肠梗阻根据梗阻的程度分为完全性肠梗阻与不完全性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较之完全性肠梗阻症状较轻,由于肠道堵塞、肠壁病变或功能紊乱使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肠道,导致肠管梗阻,引起肠管与全身的生理功能紊乱和炎症反应,甚至会导致多器官的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床干预以保守治疗为主,实践表明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论治,能更快更安全地解除梗阻状态[2]。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于耳窍,说明耳与经络脏腑关系密切,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点,即耳穴,通过刺激耳穴可对相应脏腑起到一定的调理作用[3]。皮内针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皮内进行长时间留置,通过表浅持续刺激,与经络气血相通,联络脏腑,加强疏通之力。中医护理联合治法是以中医的经络学说为基础,以穴位为点,以经络为带,直接作用于体表或所对应的腧穴,借助经络传导,纠正五脏六腑的阴阳盛衰,促进气机运行,治疗调整脏腑的病理状态与生理功能。中医适宜技术如脐疗、穴位按摩、灌肠等,能有效减轻禁食、口服药物等方法对胃肠的负担,且操作简单,部分疗法可由患者居家操作[4]。本文总结1 例采用皮内针联合耳穴压豆改善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症状的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7岁,反复腹痛、腹胀9个月,加重伴恶心呕吐15 h,于2022 年4 月11 日8 时41 分在家属陪同下以轮椅方式入院,患者精神可,面色少华,体形偏瘦,纳食可,夜寐欠安,大便1 次/d,小便正常。既往“不完全性肠梗阻”1 年。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及家族遗传史。

患者入院查体:腹痛、腹胀,腹痛呈阵发性,性质为钝痛,以脐周疼痛为著,疼痛较前剧烈,不伴放射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酸腐味;下腹部压痛,肠鸣音弱,肝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叩击痛。测体温:36.2℃,脉搏:79 次/min,呼吸:19 次/min,血压Bp:107/71 mm Hg。全血细胞分析+CRP:中性粒细胞计数7.82×109/L。腹部CT:小肠及部分升结肠不全梗阻。中医诊断:肠结,瘀血内结证。西医诊断:不完全性肠梗阻。

患者入院后西医给予抗感染、通便、补充水电解质治疗,中医给予耳穴压丸联合皮内针治疗。耳穴压丸治疗选穴:脾、肺、皮质下、三焦、大肠,患者取卧位或坐位,用探棒找出穴位,耳部及左手指端用75%酒精棉片消毒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将王不留行籽贴于上述耳穴。同法贴取对侧耳穴。操作者用食指、拇指同时于双耳前后捻压,手法由轻及重,每个穴位按压2~3 min,使产生酸、胀、痛、热的感觉,每天按压3~4 次,每日更换。操作者在治疗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腹部体征改变,耳穴压豆处局部皮肤情况,如出现红、肿、痒不适症状,应立即去除。皮内针治疗选穴:内关、合谷、足三里,图钉形皮内针,其针长一般为0.2~0.3 cm,针柄为环形状,针身和针柄呈垂直形状,将其定位于皮下,可留针固定使用[5]。操作方法:选穴处皮肤表面75%酒精棉片消毒后,使用无菌镊子夹住提前粘好胶布的揿针,将揿针针尖对准治疗时的穴位,与皮肤垂直后慢慢将其按下,揿入皮下,图钉形皮内针的圆环要能够平整地贴合在皮肤上,固定好后,用指腹轻轻按压,无刺痛感即可,留针可以在体内保持3~4 d,每周更换3 次,取针时,用镊子夹住胶布直接向外拉出针体即可。针体埋藏于人体皮下或皮内位置,给予温和及持久的良性刺激,可以减少患者晕针的风险[6]。取针时,用镊子夹住胶布直接向外拉出,观察治疗处皮肤完好。

患者经治疗3 d 后可排大量气体,治疗4 天后自行排便顺畅,且量可,腹痛腹胀症状消失,纳眠可,小便多,大便量可成形,肠鸣音亢进,有排气。复查腹部平片(立位):双膈下未见游离气体,腹部肠管未见明确扩张及气液平面,双侧腹脂线清晰。

2 护理

2.1 护理评估

患者神志清,精神可,查体合作,言语清晰,自动体位,腹痛呈阵发性,数分钟1次,性质为绞痛,以脐周、左下腹部疼痛为著,不伴放射痛,疼痛评分4分,侧躺及热敷后疼痛稍减轻,晨起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酸腐味,吐后腹痛、腹胀减轻。患者入院后给予禁食水、补液、抗感染及通便治疗,发病以来情绪稳定,纳食可,夜寐安。

2.2 护理诊断

疼痛与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肠道障碍有关;体液不足与肠内或体腔积液、禁食、胃肠减压等因素有关;舒适改变与腹胀、腹痛、恶心有关;焦虑与疾病、疼痛有关;活动无耐力与疾病导致体力消耗、体虚有关;潜在并发症包括肠坏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2.3 护理措施

2.3.1 疼痛:护理人员认真倾听患者主诉,腹痛腹胀的程度、性质、时间及缓解方法,观察患者肢体语言。

2.3.2 体液不足:护理人员及时记录呕吐物的颜色、性状、量,观察皮肤弹性,及时报告医生。

2.3.3 舒适的改变:护理人员协助患者采取舒适体位,提供安静的环境,保证良好睡眠,保持床单元清洁整洁干燥,保持口腔清洁,呕吐后及时漱口,口腔护理2次/d。

2.3.4 焦虑:护理人员给予人性化关怀,克服患者自卑心理,恢复尊严,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正视自我疾病,克服心理障碍,勇于面对,细心聆听患者倾诉,耐心回答问题。

2.3.5 活动无耐力:患者体能下降严重,遵医嘱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告知患者活动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可适当开展室内活动,逐渐提高活动耐力。

2.3.6 潜在并发症: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定时测量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腹痛、腹胀、呕吐及腹部体征情况,正确评估,及时给予干预。

2.4 心理护理

患者为中年女性,病情反复加重心理负担,情绪焦虑、低落。护理人员鼓励家属给予关心、心理支持;保护患者隐私,多与患者沟通,建立信任感,加强日常生活及饮食指导,告知相关疾病注意事项,提高治疗依从性;给予情志干预,帮助患者重拾自信,提高治疗依从性。

2.5 中医特色护理

耳穴是耳廓表面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相互关联的特定的区域,十二经络直接或间接经过耳廓[7]。耳穴压豆通过刺激大肠穴位,可疏通脏腑、顺气导滞,加快恢复肠道蠕动能力;耳穴脾主运化,能宣肺健脾、益气助正、和胃通络;耳穴三焦可下气消食、通便止痛;耳穴消化系统皮质下能调节胃肠运动功能,加快肠内容物通过;耳穴肺主肃降,与大肠相表里,协同增强大肠疏导糟粕之效[8]。研究[9]表明通过皮内针持续刺激足三里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频率,改善胃肠黏膜的微循环,刺激胃肠激素分泌,临床常用于治疗胃肠道疾病,如呕吐、腹泻、腹胀、便秘等病症。内关穴可以调节心之功能,从而起到疏通血脉、荣养心胸之效,通则不痛,荣则不痛[10]。

3 讨论

不完全性肠梗阻临床表现及特点可归属于祖国医学中肠结”腹痛”腹胀”关格”等范畴。肠道的功能和作用以传化物为主,主要生理特点为“泻而不藏,降而不升,实而不能满”。胃肠之通路强调“以通降下行为顺”,不完全性肠梗阻的发生原因为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肠腑气机不利,肠管痞结,通降失调,出现胃肠传化失司、水饮内停,临床表现为痛、吐、胀、闭之症[11]。五脏六腑均属三焦,耳穴压豆选取穴位中三焦可起到化气输精作用;脾主运化,通过刺激该穴位可促进肠蠕动,增进患者食欲;耳穴压豆选取大肠可起到疏通脏腑、促进肠蠕动、顺气导滞作用;肺主肃降,与大肠相表里,取肺穴能够加强大肠疏导糟粕的功能;选取消化系统皮质下能够调节胃肠功能[12-13]。

皮内针、耳穴压豆具有副作用小、使用便捷、风险小等优点,联合干预可起到协同作用,加快患者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是不完全性肠梗阻保守治疗的有效辅助方法[14]。中医特色护理具有简便廉验的优势,未来需要积极发挥其特色,将中医护理理念、思维融入到护理工作中,通过中西医综合护理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专业、高效的护理服务。

患者知情同意:所有个体参与者或其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皮内针压豆耳穴
皮内针研究热点及趋势:文献计量学及知识图谱分析
艾灸与耳穴治疗假性近视
皮内针联合中药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基于皮部理论浅析皮内针疗法之应用
中医治疗失眠有良方:中药联合耳穴压豆
头皮针配合埋皮内针治疗失眠症60例疗效观察
腹部按摩配合耳穴压豆防治老年骨折术后便秘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