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平衡技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2024-01-20 09:47程亭秀齐逸凡马晓婷曹景文肖丙龙程广耀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颈源肌群姿势

程亭秀,齐逸凡,马晓婷,曹景文,肖丙龙,程广耀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的广泛普及,长时间伏案工作以及长期低头操作手机、电脑的人群日益增多,颈源性头痛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近年来,高中学生颈源性头痛的患者也逐年增多,症状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常常导致患者精神萎靡、情绪低落,注意力和记忆力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学习[1]。临床上西医治疗多以物理疗法、药物疗法、神经阻滞、脉冲射频、外科手术、心理治疗为主[2-4];中医以针灸、推拿、中药治疗为主[5-7]。由于人们很难避免低头工作、学习,复发率仍很高。现有治疗方法必须由专业医疗人员治疗,临床上缺少简单易学的治疗和训练方法,甚至可以在家庭治疗的方法。笔者多年来从事慢性疼痛的自我康复研究,提倡主动健康理念,发现恢复颈椎的软组织平衡,增加颈椎的稳定性可减少颈源性头痛的复发,这与文献报道的恢复颈椎生物力学平衡可以提高颈源性头痛治愈率相一致[8-9]。笔者结合中医整体理论与西医的肌肉筋膜理论,将软组织治疗平衡技术应用于颈源性头痛的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 例患者均来自2021 年10 月至2022 年10 月东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头痛康复门诊,患者以反复发作的颈部不适伴头痛为主要症状,符合国际头痛分类第三版(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ICHD 3rd edition)颈源性头痛的诊断标准[10-11],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治疗组各30例。常规治疗组男9 例,女21 例,年龄14~55 岁,平均年龄(35.2±10.56)岁,病程2 周~36 个月,平均病程(14.78±5.62)个月;治疗组男10 例,女20例,年龄15~57 岁,平均年龄(34.7±11.04)岁,病程2 周~36 个月,平均病程(12.96±7.78)个月。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获得东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DNRMYYLL-2021003),患者和家属知情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10-11]A.源于颈部疾患的一处或多处的头面部疼痛,满足C 和D 项。B.有临床、实验室和/或影像学证据发现能导致头痛的颈椎或颈部软组织疾患或损害。C.至少符合下列4项中的2 项以证明存在因果关系:头痛的出现与颈部疾患或病变的发生在时间上密切相关;头痛随着颈部疾患或病变的缓解或消失而明显缓解或消失;刺激性动作可导致颈部活动受限和头痛明显加重;诊断性神经阻滞后头痛消失。D.头痛在病因性疾病或病变成功治疗后3 个月内消失。

1.3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年龄14~60 岁;排除其他疾病;能够坚持按疗程治疗;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能完成自我康复训练者。排除标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颈椎肿瘤、感染、代谢性骨病患者;既往有颈椎外伤、手术史患者;既往有脑血管意外、颅内占位性疾病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其他全身疾病所引起头痛患者;患有其他严重心肺疾病、精神疾病患者;不能耐受及不能坚持完成本次治疗患者,不能按时完成自我康复训练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常规治疗组 采用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推拿治疗学》[12]中“头痛”推拿治疗方案。头面部操作:患者坐位,医者站其体侧,用一指禅推法从印堂向上推至前发迹;沿发迹推至头维、太阳穴,往返5 遍;按揉印堂、鱼腰、太阳等穴,每穴1 min;拿五经、扫散胆经,各操作5 遍;用指尖击法从前额部向后项部反复操作2 min。项背部操作:患者俯卧,医者用一指禅推法沿项部膀胱经、督脉上下往返操作3 min;用拿法从风池至大椎反复操作3 min;拿风池、肩井穴各1 min。

1.4.2 治疗组 采用软组织平衡技术治疗颈源性头痛,治疗前首先对患者进行姿势评估,并进行姿势分析,明确适应性短缩肌群和适应性拉长肌群;然后进行个体化的软组织平衡技术治疗;治疗期间逐步教会患者自我康复训练,治疗后嘱患者每周至少2 次自我康复训练。具体治疗方法包括:①肌肉按摩技术,重点按摩头颈及上背部肌群,按摩的肌肉主要包括额肌、颞肌、枕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提肩胛肌、头夹肌、颈夹肌、头半棘肌、颈半棘肌、斜方肌、大小菱形肌、背阔肌以及枕下肌群等。②肌肉牵伸技术,根据姿势评估结果,对短缩的肌肉实施肌肉牵伸技术,牵伸的肌肉主要包括枕下肌群及颈前肌群等。③肌力训练技术,根据姿势评估结果,对拉长无力的肌肉实施肌肉训练技术,通过抗阻训练增加肌肉力量,训练肌力的肌肉主要是颈后肌群。④核心肌群训练技术,主要针对颈部核心肌群,结合姿势评估结果适当进行全身核心肌群训练。⑤姿势矫正技术,根据姿势评估结果针对性地进行姿势矫正训练。⑥自我肌肉按摩技术,主要自我按摩颈后肌群、胸锁乳突肌、枕肌、额肌、颞肌等[13]。⑦自我肌肉牵伸技术,主要自我牵伸颈前肌群、枕下肌群[14]。⑧自我肌力训练技术,主要进行自我颈后肌群静力抗阻训练[14-15]。⑨自我核心肌群训练技术,主要进行自我颈部及腰部核心肌群训练[16-17]。⑩自我姿势矫正技术,主要进行站立位军姿训练,重点注意下颌要水平后收。

以上两组治疗方法,1 次/d,5 d 为一疗程,间隔2 d 行下一疗程,共治疗4 个疗程;治疗组教会患者自我康复训练,治疗期间每周至少行2 次自我康复训练,治疗结束后建议每周行2 次自我康复训练。

1.5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临床疗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8]拟定。治愈:头痛以及颈部症状基本消失,颈椎活动度恢复正常,头颈部压痛点及僵硬点消失;好转:头痛以及颈部症状减轻,颈椎活动度改善,头颈部压痛点及僵硬点大部分消失;无效:头痛以及颈部症状无改善,颈椎活动度无改善,头颈部压痛点及僵硬点少部分消失。治愈率=治愈例数/总例数×100%;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4 周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4 周评价疗效,常规治疗组与治疗组治愈率与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4 周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3 个月疗效比较 随访3 个月,失访9 例,常规治疗组5 例,治疗组4例;随访3 个月后重新评估疗效,常规治疗组与治疗组治愈率与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随访中治疗组15 例患者一直坚持每周行2 次自我康复训练,其中治愈患者12 例,一直未出现头痛症状;好转患者3 例经过2 次/周自我康复治疗,头痛症状消失;治疗组8 例患者未坚持2 次/周自我康复训练,头痛症状再次出现,连续2~5 次自我康复训练后症状改善或消失;治疗组2 例患者症状复发后未行自我康复治疗,头痛症状未改善。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3 个月疗效比较[n(%)]

3 讨论

颈源性头痛由Sjaastad 于1983 年首次提出,指由颈部软组织或颈椎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损伤,从而引起的以慢性、单侧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9],通常但并不总是伴有颈部疼痛,且所有头痛的患者都存在肌筋膜触发点,是独立因素[20]。

随着数字化社会的飞速发展,颈椎病发病群体有所改变,办公室白领及学生发病率明显增加,都是因为久坐、长期固定伏案低头工作引起;原因在于久坐,长期伏案工作、学习时头部重心前移,头颈部的力矩增大,为了维持头部位置,颈后部肌群负荷增加,久之,颈后部肌群出现劳损,无法继续维持头前倾姿势,协同肌过度活跃,颈部韧带高度紧张,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韧带松弛,肌肉僵硬无力,颈后部肌群肌肉适应性拉长,出现颈椎曲度平直或反弓,椎体稳定性差,为了保持颈椎的稳定性,早期出现保护性增生,后期出现病理性增生,压迫神经、脊髓引起临床症状;长期伏案低头姿势,颈前肌群长期处于短缩状态,久之出现适应性短缩,为了适应人体直立体位,颈后部肌群过度代偿,使颈椎间盘受到的压力增大,继而出现退变、膨出、突出,严重者压迫神经、脊髓,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学习;此外,长期低头工作的不良姿势造成颈部肌肉血运变差,炎症因子产生增多,加之走行于肌肉间的神经受到刺激,颈部肌肉筋膜触发点增多,或原有隐匿肌肉筋膜触发点活化,加重或诱发颈源性头痛[21]。

近年来,笔者门诊发现高中学生每天低头学习时间常常>10 h,甚至超过12 h,头颈部长时间处于固定状态,造成颈部肌肉僵硬,以及适应性的拉长或短缩,颈源性头痛发病率明显增高,尤其高三学生,自身学习压力较大,又没有时间进行系统康复治疗,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有些学生出现焦虑和抑郁的表现,加之家长过多关心学习情况、过少关心疾病和孩子心理健康,导致孩子学习下降,甚至辍学。因此,笔者多年来一直细心研究主动健康理念下的自我康复,结合国内外软组织治疗技术,总结出一套软组织平衡技术,在姿势评估的前提下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并取得一定的疗效。

本组研究表明常规治疗与软组织平衡技术治疗均对颈源性头痛有一定疗效,但软组织平衡技术治疗组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73.33%;同时随访3 个月发现,软组织平衡技术治疗组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56.00%;软组织平衡技术治疗组治疗结束后2 次/周的自我康复治疗的患者颈源性头痛复发率为0;因此表明,软组织平衡技术能够明显改善颈源性头痛的症状,并能减少复发,而且能自己在家自我康复治疗,增加了患者的主动参与性,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加了患者的自信心,尤其对高中学生更有效。

软组织平衡技术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理论的康复方案,包括国内外常用的各种软组织康复技术,该研究以姿势评估为起点,分析肌肉骨骼失衡原因,明确适应性短缩肌群和拉长无力肌群,个体化针对性地运用相关康复技术治疗常见软组织损伤;并加入“主动健康”理念,改变以往“被动医疗”的观点,让患者主动参与到治疗当中,并教会患者自我康复方案,提高了治愈率,避免了复发;即使有复发,患者及时自我康复训练,症状消失,增强患者的自信心,避免因为慢性疼痛造成的心理焦虑、抑郁等症状。该方法的主要治疗机制如下:①肌肉按摩技术通过对短缩的肌肉、僵硬的筋膜等软组织进行强而有力有节律的推动,可使短缩的肌肉得以伸展、紧张的筋膜得以松弛,同时可以影响血液循环、淋巴系统、关节、韧带等,使病变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组织新陈代谢加快,促进炎症物质吸收,进而缓解症状,起到治疗作用。肌肉按摩技术对拉长僵硬的肌肉、筋膜进行轻柔有节律的推动,可使僵硬的肌肉、筋膜柔软,更容易发力,从而改变主动肌与拮抗肌的生物力学,进而达到新的平衡,起到治疗作用。此外,肌肉按摩技术松解了颈部僵硬的肌肉筋膜,可减轻颈枕部神经受到的刺激与压迫,从而缓解疼痛症状[22];同时,局部肌肉的按摩使头颈部肌肉内存在肌筋膜触发点失活,从而缓解局部软组织痉挛,进一步改善疼痛症状[23]。②肌肉牵伸技术主要牵伸适应性短缩的肌肉、筋膜,可增加肌肉长度及柔软程度,使紧张的筋膜得以放松,改善关节的活动性,同时有节律的牵伸,类似“泵”的功能,可以增加局部血流量,加快损伤部位组织的新陈代谢。③肌力训练技术主要针对拉长无力的肌肉,通过抗阻训练增加肌肉力量,改善平衡,同时改善肌肉及周边软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营养吸收,激活肌肉筋膜,使其强壮有力,稳定关节。④核心肌群训练技术可以激活“休眠”或失活的肌肉,恢复肌肉的肌力与耐力,提高其募集和兴奋能力,恢复肌肉的平衡及协调能力,恢复薄弱环节的正常功能,重构人体对于失衡脊柱的运动控制,增强核心部位的稳定性;颈部核心肌群训练可以提高颈部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增强颈椎稳定性,从根源上防治了颈源性头痛[24]。⑤姿势矫正技术通过静态及动态的姿势矫正,可调整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颈椎的力线恢复正常,改善肌肉骨骼失衡,缓解症状及避免复发[25]。自我肌肉按摩、肌肉牵伸、肌力训练、核心肌群训练及自我姿势矫正技术等自我康复软组织平衡技术,可以不限时间、不限地点的自我康复训练,巩固了康复治疗的效果,并防止了复发。

综上所述,以上方法相结合,可以缓解软组织的紧张性痉挛、短缩,增加肌肉力量,恢复肌肉关节的力学平衡,从而使关节的主动肌—拮抗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进而促进症状消失,防止进一步发展。同时,随着姿势的改变,增加了患者的自信心,提高了患者的主动健康意识,避免了复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颈源肌群姿势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以“四天穴”为主针刺治疗颈源性耳鸣验案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推拿治疗颈源性失眠的临床观察
倒挂在树上,我的主要姿势
看书的姿势
*男子水球守门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实验测量
解锁咳嗽的正确姿势
产后盆底肌群康复训练对初产妇顺产后尿失禁的防治效果
弹拨颈外横突治疗点治疗颈源性肩周炎12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源性眩晕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