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屈原列传》看司马迁的理想人格

2024-01-19 09:56宁海东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北部湾高级中学
课外语文 2023年12期
关键词:怀王司马迁屈原

⊙宁海东(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北部湾高级中学)

鲁迅曾这样高度评价司马迁的《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眼光独到,他的评价既指出了《史记》的历史属性,又展示了《史记》本身的文学属性,而史学性和文学性并重正是《史记》这部不朽著作的恒久魅力所在。它在“二十四史”中拥有重要的位置,司马迁为其倾注了自己的毕生精力和全部思想。此外,鲁迅的评价也带出了另一个历史人物——屈原。屈原同样是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离骚》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就这样,历史上的两位大家——屈原和司马迁以及他们的作品《离骚》和《史记》在不同的历史时空中碰撞了、相遇了,只是屈原在前,司马迁在后,两人相隔了近200 年;《屈原列传》出自司马迁之手,《史记》中也有屈原的影子,可以说《屈原列传》昭示了司马迁的理想人格。同时,二人也共同诠释了中华文化中对精神不朽的深刻理解。

一、《屈原列传》的主要内容

《屈原列传》是一篇夹叙夹议的散文,在构思上,平铺直叙,没有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是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来勾勒人物生平事迹的。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我们不妨这样简单概括其中的内容。

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三段)——主要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这部分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第一段,重点写屈原的身份(皇族之后)、才识和才能(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颇为怀王信任;第二层为第二段,记叙了上官大夫嫉贤进谗和怀王信谗后屈原被疏远的事;第三层为第三段,主要是写屈原创作《离骚》的缘由以及司马迁对《离骚》的高度评价。

第二部分(第四至第九段)——主要写屈原由见“黜”而见“迁”。这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为第四至第七段,写屈原被怀王罢黜后,怀王三次被秦所骗,最终客死于秦,从侧面反映屈原的个人遭遇与楚国命运息息相关;第二层为第八至第九段,写顷襄王昏愦,屈原见“迁”。

第三部分(第十段)——写屈原与渔夫对话和自沉汨罗江的始末。

第四部分(第十一至十二段)——写屈原死后的影响以及司马迁本人对屈原的评价。

文章较为完整地介绍了屈原的生平事迹及其影响,谴责了楚怀王的昏庸、上官大夫的狭隘、令尹子兰的阴险,也让我们看到了屈原的光辉形象。屈原固然是伟大的,但其实在司马迁之前的文学作品和史料中难以觅寻这个历史人物的踪迹,而《屈原列传》才算是研究屈原生平最早的完整的史料和重要依据。可以说,司马迁几乎以一己之力填补了这个伟人的空白,也算是历史的奇迹。其中当然有司马迁本人对屈原的认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屈原就是司马迁心中最理想的英雄形象,甚至是其意念的化身,支撑着司马迁去呕心沥血地完成《史记》,说屈原是司马迁的千古知音也不为过。

二、《屈原列传》所映射的司马迁理想人格

屈原是司马迁一生中最为敬仰的历史人物之一,而且两人有着相同的命运和遭遇,《屈原列传》也映射了司马迁的理想人格,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一)顽强坚韧:赤诚之心,纯洁无瑕

《屈原列传》中提及,屈原一开始就因为上官大夫的谄媚导致怀王对其态度“怒而疏”,这个时候,通常如屈原般正直的人会据理力争,但作为臣子的他却接受怀王的罢黜而毫无怨言,因为他忠于国家,忠于君主,对君主唯命是从;被罢免后,依然眷念祖国,依然直言不讳地上书怀王要求诛杀张仪、拒绝赴秦(“一篇之中,三致志”),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帮助楚国扭转时局,这完全是一个忠臣的铮铮铁言。唐代的柳宗元说他是愚忠的人,毕竟那个时代贤人到别的国家做官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张仪佩六国相印,乐毅远赴赵国,没有谁说他们不忠。只有屈原,即使面对“信而被谤,忠而见疑”,遭遇了两次放逐,仍固守自己的忠心,此心可昭日月。

同样地,司马迁是一个对刘彻(汉武帝)忠心耿耿的人,一如屈原对楚国的忠心,他更有一片赤诚。司马迁本人过于坦率、固执,向来对人不卑不亢,皆因其严谨的家风和祖祖辈辈做史官的传统。在他心中,历史就是历史,现实就是现实,他认为忠于历史与现实就是忠于国君。面对李陵投降匈奴的事件,司马迁认为要立足现实查明真相,本无是非黑白之分,更无站队之嫌,但汉武帝气在心头,况且要整顿军纪,故认为他是为李陵辩护,于是对其施以宫刑。司马迁忠于历史、忠于现实、忠于父命的态度让人敬佩,与屈原的赤诚之心一脉相承。

(二)不屈追求:看淡生死,超然物外

司马迁与屈原一样,面对生死是豁达的,也反映了我们的民族对待生死有自己的哲学观。司马迁也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既然死亡是不能避免的,那么精神不朽或者名垂史册获得生命的永恒,这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也是民族文化对待生命的智慧和哲学。怀着对这种哲学观的尊崇,《屈原列传》有了不一样的精神象征。屈原本是悲剧形象,他出身皇族,且才能非凡,这样的人其实无性命之忧虑,况且他品行高洁,“故死而不容”;他孤芳自赏,“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因为屈原心中有值得自己追求的东西——爱国比死更重要。面对渔夫“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劝说,毅然决然选择“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好一个看淡生死和超然物外,这种对生之泰然、对死之昂然的态度也深深影响着司马迁。本来司马迁也是可以昂然赴死的,但他答应了自己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汝)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抱着这样一份超然物外的心,固守着对父亲的承诺,他毅然决然选择了苟且地活着。如果按照今天的价值观,没有了人的尊严我们都明白:这样“活着”已经没有意义。然而司马迁依然如此,是因为他认为自己可以成为屈原之后的又一个为理想献身的人。历史就是不幸与幸运的结合:屈原死后,再没有诤言直谏楚王的人(“莫敢直谏”),楚国也在几十年后被秦所灭,这是楚国的不幸。但幸运的是,屈原留下了彪炳千古的《离骚》;司马迁留下了流芳百世的《史记》:历史总是这样惊人地相似,又都如此惊人地巧合。

鲁迅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如果把屈原和司马迁放在一起看,他们也是力保我们中华民族于危难中不倒的脊梁,两位先哲在浩浩的历史长河中也留下了他们珍贵的精神财富,感动世人,鼓舞着后来者,其中当有你我吧!

三、他们都在追求不朽的生命

无论是品德、遭遇,还是写作的心境,司马迁与屈原都十分相似,这种相似造就了《史记》和《离骚》的伟大;又因为他们都是悲剧人物,这种伟大更富有别样的色彩。韩兆奇说过:“《史记》是一道悲剧英雄人物的画廊。”又正如美国作家弗兹杰罗所说的那样:“每个英雄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悲剧。”笔者深以为然,因为无论是帝王者项羽、反抗者陈涉、坚贞者屈原,乃至《史记》之作者司马迁都是悲剧性英雄人物。回顾屈原和司马迁,两个时空交错的人物——一条江河,一个流淌千年的传奇;一个文人,一份誓死不渝的情怀,他们诠释着对不朽生命的追求。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一个人可以通过建立丰功伟业(如秦皇汉武)、树立道德形象(如伯夷叔齐)、写下不朽著作(如屈原和司马迁)来获得精神不朽,这就是“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无疑,屈原和司马迁都集后二者于一身,他们对民族文化中关于精神不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也有着相同的理想人格。

猜你喜欢
怀王司马迁屈原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钱人寿
楚怀王逻辑很混乱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九章·思美人》新探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假如司马迁没有《史记》
屈原送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