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纪50—80 年代六堡茶生产积极性减退现象研究

2024-01-19 00:05任思博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六堡茶农茶园

任思博

(南京农业大学 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95)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梧州从战争的阴霾中走出,六堡茶生产逐渐恢复。土地改革使梧州农民获得了土地,茶叶种植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收益,茶农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山坡上下、房前屋后都被种满了茶叶。但自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之后,六堡茶生产受技术变迁、经营乏善等因素的影响,产量缩减,农民积极性受到严重挫折。当前,一些与20 世纪50—80 年代六堡茶有关的专著与论文,只是对六堡茶的发展状况略作介绍性表述,尚未开展专题性研究。本文结合这一时期与六堡茶技术、产销与政策相关的档案史料,剖析农民生产积极性减退现象的内在原因与生成路径,以期为当下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历史镜鉴。

一、技术变迁与贸易衰落

六堡茶在20 世纪50—80 年代的技术变迁与贸易衰落,是导致茶农积极性减退的重要原因,其集中体现在“产、制、销”3 个方面。这3 个方面的问题可概括为:原始粗放的播、植、耕、采方法,片面求快的制茶技艺变迁以及波云诡谲的外销市场环境。

(一) 原始粗放的播、植、耕、采方法

20 世纪50 年代,六堡茶茶农在茶园垦辟、播植与管理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苍梧县茶农错误的思想认知、过密的茶种播植与粗放的茶园管理方式,导致投入规模虽然大,但产量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

[资料1]《广西省1952 年茶叶生产报告》称:茶园垦辟。 苍梧茶农叫茶园为 “险地” 就是表明茶地险峻之意, 他们有一个错误的认识, 认为地势平坦难开垦, 所以当找险峻的地方开辟。 播植方面。苍梧茶农多行播植, 行距三市尺(100cm), 株距二市尺(66.67cm), 连外果皮播下, 每穴放一把油茶籽80 多粒, 幼苗拥挤不堪, 阳光不足, 空气不流通,以致萎缩枯死, 结果每穴仅剩一二株。 茶园管理。广西各县的茶园管理粗放, 一般都不施肥, 苍梧茶农反映茶地太陡峻, 不易担(不容易挑)肥料上去施。[1]

可见,当时的茶农在茶树选址、种植、中耕、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理论认知与实践操作方面的谬误。选址错误导致中耕困难,播种过密致使种苗存活率低,管理粗放致使六堡茶产量低下。此外,采摘不精细也造成茶叶的减产。

[资料2]《苍梧县茶叶生产情况工作报告》提到:转入夏收夏种后, 各区少注意对茶叶生产的领导,茶干也不能把新的采摘技术贯彻下去, 茶农依然保守老一套 “老嫩一把抓” 的采摘工作, 使茶树易老枯枝, 造成严重的减产……因此采伤过度,新稍折完, 叶芽消失, 加上不中耕也不施肥, 仅在茶地上边和二旁有条相连的开排水沟, 泥土常受雨水冲刷, 茶树未老先衰。[2]

粗放的采摘方法是收茶急躁、应付收购任务的表现,但这会伤了茶树,使茶树寿命缩短。一方面既要完成茶叶收购任务,另一方面又要急于促进茶树增产,二者难以兼及,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种茶的积极性。

(二) 片面求快的制茶技艺变迁

片面求快的制茶技艺,主要表现为六堡茶初制过程的改进与创新。1956 年,六堡茶在茶园中耕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改进,获得丰产后,1957年苍梧县领导的目光开始转向对六堡茶初制技术的改进。1956 年,苍梧县茶叶工作总结会上提出,“六堡茶应提倡明火烘干,尽量避免日晒”[3],初衷是提升制茶效率,但20 世纪50 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的技术改进却略显急躁和盲目,茶叶产制在多个环节流于形式,导致产销常年陷入停滞状态。

[资料3] 在1959年《关于作好茶业生产的指示》 中曾有这样的记录:全国茶叶只恢复到战前产量的三分之一, 我区只恢复到战前的六分之一。春茶不采、 夏茶不发, 秋茶少发。 要求不老一蕊茶, 不荒一块茶园。 大搞短穗插播, 每亩(0.07 公顷)插穗要求掌握20 万株左右。 大闹 “技术革命”。 开展以减少劳动力消耗, 提高产品质量为中心的茶叶产制 “技术革命”……大搞试验田, 做好典型示范; 打破常规, 突击施肥, 全面中耕。[4]

从该指示中可见,地方上级部门在生产领域并非指导性施策,而是以指令性要求为主,关于茶叶生产的政策性指令,部分过于理想化与超前,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技术改进的正常规律。这样要求下来,茶农基本无望达到生产目标,产茶更加应付,导致产量进一步下滑。茶叶产量由1956年的11 170 市担 (558.5 吨),下降到1961 年的2 304 市担(115.2 吨),1963 年回升到3 651 市担(182.55 吨)[5]。

[资料4] 从1977 年的《地区茶叶生产工作会议纪要》中可以看到,苍梧县仍然延续了这种急躁冒进的茶叶生产工作政策:我地区茶叶产量低而不稳,产量连年徘徊的薄弱环节。 夏茶产量高, 季节集中, 茶叶生产高峰期往往出现在双抢大忙中, 但是只要加强茶园的管理工作, 增施肥料, 实行分批留采, 掌握茶树不采不发, 先采先发的特点, 人为地打破茶树生长的平衡, 促进侧芽和不定芽的早生快发, 每当茶芽有百分之十五符合采一级茶标准时就及时开采。[6]

这一生产技术指示使得茶叶产量“低而不稳”的状态仍旧延续。虽然茶农与往常一般日复一日地辛勤劳作,但在产制工艺“被规定”的情况下,没有人再去操心具体工艺的革新与变迁,失去了生产的积极性。

[资料5] 在1981 年出版的《区茶叶干训讲义》中也对六堡茶制造方法变更进行了反思:近年来, 由于制造方法上的某些变更, 特别是初制过程中贪快, 一来揉捻不足, 条索粗松, 欠紧结或者加压过重, 致使大部分呈扁条和断片; 二来揉后即烘, 不经沤堆发酵, 有的即使沤堆, 时间过短, 叶色尚未转色, 便进行烘干。 因此, 烘出的六堡毛茶, 既不像六堡茶, 也不像青毛茶, 其毛茶色泽枯黄, 欠黑褐滑润, 汤色浅黄, 滋味苦涩。 这不利于提高六堡茶的品质。[7]

求快敷衍的初制方法使得茶叶外形改变,甚至其核心工艺——沤堆(有别于渥堆,是一种自然发酵方法)都被忽略或草草完工,制成的茶叶在“色、香、味”上均不如人意。制茶技艺片面求快,导致生产出来的茶的质量堪忧,使六堡茶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三) 波云诡谲的外销市场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六堡茶在香港市场一度居于主要地位,但由于后来制作方法的变化,导致六堡茶在味道、口感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使六堡茶渐渐失去了当地茶客的青睐。茶农在初制过程中的急躁与应付,也致使六堡茶质量大幅下降,市场销售量严重缩水,在香港一度濒临“绝迹”。

[资料6]《区茶叶干训讲义》载:(六堡茶)由于近年来品质有所下降, 导致在国际市场上给近似六堡茶的普洱茶及泰国、 越南、 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的青茶所替代, 香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六堡茶十分盛行, 到六十年代, 已被上述诸地的“发水红汤茶” 所代替。 目前香港市场, 六堡茶几乎快绝迹, 只有马来西亚这个市场年销量在500吨~600 吨。 如果不提高质量, 这个市场也是难以巩固的。[7]

普洱茶与六堡茶在外销中常拼配售卖,但随着六堡茶外贸的衰落,普洱茶乘势而起。另外,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对中国实施了严厉的货物进口政策,规定某商业集团必须有准入证(AP)方可从中国进口茶叶,这一政策也导致六堡茶的产地泛化与外扩。

[资料7] 彭庆中在《中国六堡茶》中提到:面对这样的政策, 全马来西亚7 家茶行组成岩溪茶行(马)有限公司申请获得牌照, 与互相参股的新加坡岩溪茶行(新)有限公司一起负责从中国进口茶叶, 每宗需缴付百分之五的手续费, 成本的提高,导致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颇受掣肘。 为了降低成本, 除通过中国的香港、 澳门等地方转口以外,在中国香港、 越南、 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 泰国清迈等地, 一些华人纷纷设厂, 采用各地廉价茶青生产制作六堡茶, 供应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市场。[8]149-150

随着茶叶外销事业的发展,华人开始直接在东南亚设厂生产六堡茶,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不仅在于进口手续费的提升,也受到了国内生产问题的影响。而经营管理与技术变革中产生的问题,导致国内六堡茶的生产品质与产量双双下滑。

[资料8]苍梧县茶叶生产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提到:从出口的情况看, 现在外销茶叶供应紧张, 今年广州秋季交易会, 许多国家向我们提出要六堡茶的数量很大, 我们远远满足不了要求。但是最近几年, 我县茶叶面积逐年减少, 茶叶收获面积最高年度达12000 多亩(800 多公顷), 现在只有7600 多亩(500 多公顷)。 产量减少了, 质量也降低了。[9]

茶园面积的减少导致产量大幅减少,无法满足出口的需求。但是,六堡茶外销的困境绝不仅仅是这些限制供给端的因素,更关键的是在需求侧出现了重大变动。自近代以来,大量华侨到东南亚务工,六堡茶最主要的消费群体为锡矿工人,20 世纪50—70 年代,马来西亚与新加坡等地仍然活跃着锡矿侨工及其后代,但20 世纪70 年代之后,当地锡矿业的衰落,导致六堡茶失去了其原有的消费群体。

[资料9]六堡公社革委会提出积极办好初制合一茶厂, 促进茶叶生产的发展:随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南洋地区锡矿的衰落, 华工大量散去, 当地矿场和茶行里积存的大量六堡茶无法消耗, 就连当地专门经营六堡茶的陈春兰烟茶庄在苦苦支撑多年后, 也不得不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关门歇业。[10]

波云诡谲的外销环境,使得六堡茶出口在20世纪70 年代之后逐渐停摆,在粤港澳地区的销售也被普洱茶与青茶占去了份额。面对此种窘境,苍梧县及六堡镇政府始终想通过各种办法将六堡茶这一历史名茶重振与复兴,但茶农的积极性却始终没有被调动起来,从而屡屡错失发展机会。在这一切问题的背后,还有个无法忽视的因素:经营乏善与竞争失利。

二、经营乏善与竞争失利

自20 世纪50 年代开始,六堡茶在生产经营与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1982 年,梧州地区实行了生产承包责任制,茶园被分配给茶农自己经营,并通过扶持款发放、典型户评比等方法来调动茶农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受当时六堡茶价格仍然偏低,与其他经济作物之比相差悬殊,且经营乏善、管理僵化,因此在竞争过程中失去了优势。

(一) 懂茶技术干部稀缺

在20 世纪50 年代初期,茶业技术干部大都不懂茶,缺乏茶叶理论知识与一线生产经验。1952 年9 月,广西成立了茶业工作组,苍梧县六堡镇不倚村成立了重点互助组,但当时省里一些干部对于茶业技术不甚了解,而懂茶的茶农代表文化程度往往较低。

[资料10]《广西省1952 年茶叶生产报告》指出:去年冬季开始办理茶业工作, 当时全省仅有茶业技术干部一人, 今年九月成立茶业工作组, 全组四人, 其中有三个是有小学文化程度的茶农。 现在全省亦仅有茶业技术干部二人。[11]

茶业工作组的成立反映了广西农林厅在吸纳懂茶技术人员上的努力,但茶业技术干部较少,且管理效果仍不理想。不科学的管理阻碍了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并产生了负面影响。

[资料11] 1955 年, 苍梧县委在总结1953 年以来的生产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时指出:产量在连年减少, 1953 年为8000 市担(400 吨), 1954 年为7099市担(354.95 吨), 1955 年春茶又减产百分之二三十; 干部在贯彻经济作物区划问题上出现疏漏; 劳动力问题上则出现“插得田来茶又老, 采得茶来秧又长” 的农茶矛盾。[12]

自1953 年至1955 年,六堡茶产量持续下降,暴露出管理过程中缺乏弹性和对茶农利益考虑不周的问题。同时,在经济作物区划方面出现了一些疏漏,使得茶、粮生产管理无法兼顾,二者发展皆不尽人意;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也还存在执行力不足等问题。

[资料12] 《不倚茶农社五七年上半年茶叶生产合作社总结》 提到:在生产领导方面, 应解决好农茶生产的矛盾, 对茶区的其他农业生产不应抓得过死, 以免茶农忽略了茶叶, 致使茶叶长老了[13]。

[资料13] 《函送我区1956 年度茶叶会议总结》:对开垦茶园及出售茶叶的粮食补助问题, 未按上级指示进行补给茶农, 引起茶农不满, 影响他们的积极性[14]。

[资料14] 《六堡茶名茶喜丰收——不倚公社1963 年茶叶生产数量多、 质量好》: 适时提早春插, 妥善安排劳力, 解决农茶矛盾[15]。

[资料15] 《转发农林局、商业局关于全区砖茶生产座谈会纪要》: 已经生产砖茶的单位, 要不断提高质量, 实行对标生产。 其他单位要求加工砖茶须经自治区革委生产指挥组批准[16]。

[资料16] 《批转梧州地区商业局关于抓紧秋茶生产的报告》: 调动茶场社员的劳动积极性。 加强领导, 积极开展收购[17]。

上述引用内容中,第13 条资料的时间要略早于第12 条。通过对比这两条资料发现,粮食没有及时补给到位,较大程度上削弱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由第14 条资料可见,农茶矛盾直至60 年代中期仍在延续。广西山地众多,本不适合种粮,所以粮食产量难以满足农民日常生活所需,但种茶换不来粮食的问题又激化了这一矛盾,以致于茶园被“撂荒”,温饱尚且难以为继,更无人愿意去种植茶叶。第15 条、第16 条资料分别为1973 年广西区革委与梧州地区革委生产指挥组的文件内容,多为强调提高质量、调动积极性、加强领导之意,但没有相关具体激励措施鼓励推进。

(二) 经营乏善

虽说梧州地区实行了生产承包责任制,但茶叶生产的责任制落实得不够完善,个别生产队甚至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即使是这样的情况,公社茶场仍然延续了之前部分不合理的做法,使六堡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资料17] 1983 年,六堡公社茶厂对大包干做法作出规定:1.抽专业人员70 人负责管理全场八百亩(53.33 公顷)茶园, 专业人员一定要五年不变,如有个别因特殊不能来场者, 可由其家庭派人顶替。 场内可包到组、 到人。 2.全场每年上交公社9000 元, 包括土地报酬和管理费在内, 各种费用、 投资由承包者自己负责。 3.茶叶奖售谷50%由茶场安排, 50%归公社安排。 4.茶叶奖售肥70%归茶场使用, 30%归公社安排使用。 5.所有茶叶要全部交公社茶厂, 任何人不得私自出售。[18]

必须有人管理且强制收取土地报酬与管理费的做法对于六堡茶增产提效未见得有实质性作用,且所有茶叶须全部交给公社茶厂,而这一种“定人员、定报酬、定销路”的做法,使得农民真正到手的利润很少,茶农的积极性无法被真正调动起来。

[资料18] 魏秉一在同年所著的《怎样开创山区农副产品加工新局面? 》提到:六堡公社的茶叶是传统的出口产品, 也是一项大宗收入项目, 但几年来由于价格和单产低等问题, 发展比较慢。 茶叶生产要求技术高、 花工多, 但一市斤(0.000 5吨) 毛茶只卖六角多钱, 扣除加工费后, 所剩无几。 干部、 社员都说 “1 市担(0.05 吨)柴火3 斤(0.001 5 吨)茶(毛茶), 种得再多也白搭”。 因此,茶叶生产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 既有责任制问题,又有价格问题; 既有加工问题, 又有收购问题。现在农民生产的茶叶, 当天采摘, 当天要加工,不仅花工多, 而且扣除加工费后, 每斤茶叶实际收入只有二三角钱。[19]

六堡茶技术要求较高,但价格低的问题导致茶叶生产的利润几乎为0。此外,将农民采茶与加工两道流程合一,使得农民产茶出成品的工作量增大,但收入仍旧提不起来。无独有偶,茶场还经常遭受破坏,农民生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资料19] 刘王芳等在《广西优势特色产业:茶叶发展研究》中提到,有个别人对茶场、 果园的生产秩序维护不够, 甚至破坏, 如有的在茶园内放牧, 让牛、 猪践踏损害作物, 有的私自侵占场内土地、 产品和财物等。[20]

茶场管理长期得不到重视,连最基本的生产秩序都维持不了,公社也未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而六堡茶生产本身获利无几。长此以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自然也就渐渐消退了。

(三) 竞争失利

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为了扩大市场,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广西分公司梧州支公司分别在日本《日本药局》和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两家报纸上刊登了广告,以期促进六堡茶的外销。但由于越南、马来西亚等六堡茶产地所产的六堡茶成本低廉,且距离消费市场更近,加上广西六堡茶在标准化、规模化等方面的不足,导致其逐渐被“东南亚六堡茶”所替代。

另外,随着普洱茶与红碎茶的崛起,六堡茶外销市场被大量挤占,六堡茶外销量逐渐让位于普洱茶与红碎茶。至1985 年,红碎茶生产量达到了高峰(约5 100 吨),占当年广西茶叶总产量的51%以上,且广西红碎茶曾多次获省部级奖,属广西优势茶类[21]。随后,横县茶厂与桂林茶厂相继停止了六堡茶的生产,到1986 年,梧州六堡茶厂也停产了。此外,四川、湖南、云南等茶区销边茶的恢复和增加,也令梧州的六堡茶精深加工企业失去了大批订单[22]。20 世纪80 年代,普洱茶渥堆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做得风生水起,由于其与六堡茶口感相仿,对六堡茶产生了替代效果。马来西亚广汇丰茶行的传承人刘俊光曾回忆道:“当年六堡茶是店里最畅销的茶叶之一,而如今身价百倍的云南普洱,在20 世纪80 年代之前,销量是远远不及六堡茶的。”[8]203这再次证明了六堡茶在当时被普洱茶超越与取代的事实。

三、政策对产量的影响

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到60 年代,“统购统销”政策之下的六堡茶收购任务难以完成与收购价格低的问题,造成这一时期六堡茶生产贪快、应付式的现象屡见不鲜。另外,受当时温饱和生计需求的影响,种植茶叶与种植粮食的矛盾凸显,很多茶农将茶园变为了粮田。这些都是这一时期六堡茶产量缩减、农民积极性减退的重要原因。

(一) 茶叶收购任务难以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茶公司取代了茶庄,委托供销社收购茶叶。1954 年,国家规定茶叶为统购商品,但由于收购茶叶的负责人不懂茶,使得茶农在不科学、不合理的认知下制造出很多低劣的六堡毛茶。

[资料20]《广西省1952 年茶叶生产报告》:我省90%以上茶叶都是属于杀青茶……揉捻全为足踩,干燥有炒干、 熏干和晒干, 苍梧六堡茶则天晴用晒干、 雨天用熏干法, 所以日晒味、 焦灼味、 烟熏味对品质损失影响甚大, 必须改进的……苍梧塘平乡的茶农反映“中茶公司收购站的人员不懂茶, 以为黑的就是嫩, 所以大家就用烟熏。”[23]

没有一个收茶的专业性标准,仅凭收购站人员的品评收茶,造成收到的茶大多是劣质六堡茶,不仅使农民疲于应付,而且间接地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同时,在这样的背景下,茶叶技术推广执行也不到位,加之茶农老旧、粗放的茶叶种植与管理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六堡茶减产情况的发生。

[资料21] 1955 年苍梧县茶叶生产情况工作报告中详细阐述了造成茶叶减产的原因:1953 年产茶数量有9024 市担(451.2 吨), 今年早春由于天旱及忙于春种, 春茶减产达百分之二十五至百分之三十, 转入夏收夏种后, 各区少注意对茶叶生产的领导, 茶干也不能把新的采摘技术贯彻下去,茶农依然保守老一套的采摘工作——“老嫩一把抓”, 使茶树易老枯枝, 造成严重的减产……一般茶农都是 “老嫩一把抓”, 因此采伤过度, 新稍折完, 叶芽消失, 加上不中耕也不施肥, 仅在茶地上边和二旁有条相连的开排水沟, 泥土常受雨水冲刷, 茶树未老先衰。[24]

六堡茶收购任务较重导致很多茶农急于求成,应付收购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六堡茶被赋予出口创汇的责任与使命所影响的。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工业生产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当时的粮食与经济作物都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

[资料22] 1957 年出版的《茶叶采制方法》对于当时茶叶出口所具有的战略性价值给予了解释:出口1 吨茶叶, 可以换回10 吨~12 吨的钢材或20吨的汽油, 180 市担(9 吨)茶叶可换回一部新式拖拉机, 1950—1956 年全国出口茶叶的总值可换回钢材186 万吨或34484 部手扶拖拉机、 4956 架喷气式飞机、 52 座25000 千瓦发电厂。[25]

除了能够换取工业资源、农业机械以及军事装备,六堡茶也是销往东南亚等地,实现外贸经济效益的关键物资。重要的战略意义使得六堡茶备受国家关注,其收购任务尤为紧迫。在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重视下,六堡茶实际收购量超过年初计划量[26](表1)。

表1 1955 年1—11 月份六堡茶毛茶收购情况表单位:吨

从表1 可见,除广西省公司以外,其他各单位所收购的六堡茶毛茶量都超过了原计划量,反映出当时各地国营茶场或办事处收购六堡茶的高度热情。但是,表面光鲜的数据背后却隐藏了当时地方相关部门政策对六堡茶产量的影响的问题。

[资料23] 政策影响的问题在1955 年茶农代表会与公社领导的日常工作报告中有所反映:我们怕只有搞粮食生产才是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 茶叶就不是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我们社茶叶收入占一大半, 原计划百分之六十的劳动力去搞茶叶生产, 现在百分之三十都不到, 因此茶叶社也变为农业社了……业务部门都是强调自己业务重要的, 茶干向科长反映因今年春茶减产而不能完成任务时, 科长说不完成任务就不完成, 可能是任务太大了。[27]

可见,在20 世纪50 年代中期,茶叶生产多为国营茶厂所重视,而受一方面强调茶叶的战略价值,另一方面又认为种粮才能服务于国家的工业化建设的影响,究竟是种茶还是种粮成为当时农民难以抉择的问题,直到20 世纪50 年代末60年代初,这个问题的答案才渐趋一致。受到粮食紧缺的影响,为了解决基本生计的需求,农民纷纷在茶山上种植木薯等粮食作物,大量茶园被抛荒。农民种茶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挫伤,茶叶产量与收购量跌至谷底(表2)。

表2 1953—1964 年六堡茶收购量统计表单位:吨

在巨大的温饱压力之下,“粮进茶退”,粮食生产被摆在了第一位,毕竟茶叶无法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且其他地区也无多余的粮食可以换取。因此,在1960—1961 年,六堡茶收购量跌至1953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很多老茶人见茶园被大量抛荒,说出了导致该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

[资料24] 1960 年在全区茶叶会议上,六堡乡老茶人陈振东提到:现在上面增加给我们的任务,不得不做, 但任务太重了, 难以完成。 为了有点吃的, 很多社员在茶场里种木薯, 导致茶园水土流失严重、 减产。 我们认为要搞好这个六堡茶,必须减少征购任务……我们只有一双手, 原来是种茶的, 现在要去种木薯, 因为不种就没得吃……减了之后, 是好一些, 算是为六堡人民做了些事情吧。[8]139

在茶叶收购任务和粮食供应短缺的双重压力之下,茶农在茶园中抢种木薯缓解饥饿,这反而使茶园生态结构遭到破坏,进而导致六堡茶减产。种茶与种粮二者无法兼顾,然而缺粮问题是人们当时生计的燃眉之急,因此当茶叶收购任务量减轻的时候,茶农集体松了一口气,六堡茶生产得到了短暂的缓解与喘息,农民能够更加从容地开展粮食生产。

(二) 茶叶收购价格偏低

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广西主要收购六堡茶、青茶与绿茶3 种茶叶,但是这3 种茶叶中六堡茶的收购价格最低[28](表3)。相比于六堡茶,制作烘青绿茶省去了一道后发酵的工序,不仅制茶时间得以节省,而且收购价格更高,能获得更高的收益,因此很多并非六堡茶拥趸或技艺传承人的茶农纷纷选择制作烘青绿茶。

表3 各种茶叶标准价格(三级中等价格)单位:元/吨

六堡茶除在直观上价格较低以外,还在等级价格上遭遇了“变相压价”的问题。在茶叶收购过程中,六堡茶被分等定级为一级茶、二级茶、三级茶与级外茶。但是,等级评审制度对鉴别茶样要求越来越高,致使原先的很多六堡茶纷纷被降级,这也是导致大量仅以茶为生计的农民生产积极性减退的重要原因。

[资料25] 《对今年六堡茶收购价格及样茶的意见》提到:今年的六堡茶收购价格没有多大改变,一、 二级还比去年提高了一些, 但从样茶来看就大有差别了, 三级茶以下的茶样比去年提高2~3个等以上, 这就形成了严重的 “变相压价”, 与去年同样的茶叶得不到同样的价格。 由于这种“变相压价”, 引起了农民纷纷反映, 并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各生产社对发展茶叶生产的积极性。[29]

虽然一级和二级的茶样收购价有一定的提升,但是幅度较小,不具备代表性。三级以下茶样品质等级的提高反映了等级判定标准的隐性提升,很多延续六堡茶之前生产方式的茶农,看到自己上交的茶叶“被降级”,只好转而生产其他茶叶或投身于其他产业。然而,在这种“变相压价”的情况下,收购价还被“层层下压”,甚至有时低于成本价,再对比相同标准下烘青茶的收购价格(表4),茶农不由得最终选择生产烘青茶。

表4 1955—1961 年苍梧县六堡茶及广西六堡茶、烘青茶国家收购价单位:元/吨

就省内茶叶国家收购价而言,这一时期六堡茶始终低于烘青茶价格,而核心产区苍梧县的六堡茶收购价又远低于广西的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从1955—1961 年的苍梧县六堡茶收购价可以看到,几乎整体都低于570~720 元/吨这个成本价,大部分时间茶农是亏钱的,而且种植得越多,亏得就越多。因此,可进一步解释为何六堡茶收购量在这一时期走向了最低谷——长期低于成本价的茶叶收购令茶农种茶积极性降至冰点。

茶叶收购价格低的问题一直延续到20 世纪80年代初,在1980 年《关于茶叶生产情况汇报》中,就“当前存在问题”指出:“一是茶叶收购价低,种茶积极性不高;二是社员的茶叶倾向于自由市场,不愿卖给供销社,所以今年的收购计划未完成。”[30]虽说供销社使得群众得了低于市场价购入日常生活消费品的福利,但还是降低了茶农的积极性。另外,茶农积极性的减退不仅可以从收购量与收购价的对比中看出,还体现为茶园面积的减少。

[资料26] 《关于茶叶生产情况报告》 曾对1951 年至1962 年茶园面积减少之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一阶段(1951—1953 年), 茶园种植面积下降的原因是1949 年后进行了土改, 农民分得了田地, 加上粮食不能自由买卖, 因此对生产粮食则更为重视, 对经营茶园较之过去有所放松。 国家对茶叶没有进行统一收购, 经营茶叶产品仍是私商掌握, 当时私商乘机压价。 据茶农反映1952、1953 年间, 茶叶每斤曾降到2.5 角左右。 在第二阶段(1954—1957 年), 国家统一收购, 茶叶价格又调升到历史正常水平, 平均每斤4.5 角左右。 到了第三阶段(1958—1962 年), 茶园面积又是一个下降阶段, 原因主要是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工作中的缺点所造成的。 粮食征购任务增加较多。[31]

此报告将1951 年至1962 年分为3 个阶段,与之相应,茶园面积减少原因也可将其分为3 点:对粮食的重视、私商压价的影响、茶园管理工作不力等问题。这些是除茶叶收购外,导致六堡茶茶农积极性减退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统购统销”后,统一收购虽然有力抵制了私商的介入,但粮食征购任务的压力却使得茶农喘不过气,被迫把大量精力用在种粮方面,茶园被大量抛荒,六堡茶产业遭受打击。

四、结论、建议与展望

(一)结 论

20 世纪50—80年代,黑茶整体在技术上完成了急剧转型,机械制茶取代了人工制茶,人工发酵法取代了自然发酵法。这一时期,六堡茶产制技术实现了革命性转变,首创冷水渥堆发酵工艺。但由于技术弊病以及经营乏善等问题的出现,导致六堡茶茶农积极性严重减退,加之受到国内同类茶叶竞争与国际外销市场环境波云诡谲的不利影响,六堡茶产量以及贸易收益大幅缩水,其市场地位逐渐被普洱茶超越并取代,六堡茶发展陷入十分艰难的处境。

(二)建 议

总的来看,六堡茶在20 世纪50—80 年代走过了一段十分曲折的发展历程,对于当下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且深刻的启示,应从以下两方面反思。

1.相关部门人员以及地方茶厂领导要时刻关注并深入茶叶生产一线,了解基层茶农的诉求与存在的问题。政策上的失误,固然有其时代局限性,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对茶农实际状况的了解缺失所致。单方面强调收购量任务,对于茶叶价格、粮食供应等多方面问题缺乏深入调查研究,脱离了人民群众,导致出现一系列政策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除此之外,相关部门还要确立严格的制度,规范地方茶厂与农家茶场的运营,最大程度地避免对茶叶种植与生产的破坏。

2.要注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改变农民的固有传统身份观念,加强对农民农业技能的培育,并不断提升素质。这一时期出现的茶叶生产问题,是农民在茶园选址、中耕与管理方面经验不足的体现,也是农民在制茶过程中急于求成的反映,这两方面原因使得生产出来的六堡茶质量低下,在与同类茶叶的竞争中毫无优势。因此,在提高农民职业技能素养的基础上,需注重文化挖掘与品牌打造,提高六堡茶的附加值,通过三产融合降低成本,实现规模效应,切实促进苍梧县六堡茶茶农增收,提高茶农的幸福感。

(三)展 望

展望未来,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有待六堡茶产业进行探索。20 世纪90 年代之后,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入21 世纪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的日趋完善,六堡茶文化的挖掘、品牌的打造与经营管理的改善,使得六堡茶叶销售市场呈现新的活力。当前,坭兴陶与六堡茶产业的融合发展,正在由梧州、钦州两地合力筹谋,该议题是二者历史文化、艺术设计与工艺交互的前沿议题,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另外,随着六堡茶技术规程的出台、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与“茶船古道”①文化的复兴,将使六堡茶的保护与发展更上一层楼。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农村电子商务不断深入,“互联网+”可为六堡茶带来更多的机会。在未来,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深入发展,六堡茶产业还可以同农业文化遗产元宇宙相结合,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与利润空间,为重振六堡茶开辟崭新的舞台。

注 释:

①茶船古道:一条以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为起点,以茶叶、竹木等梧州特产为媒介,以货船为主要交通工具,以六堡河、东安江、贺江、西江为主干线的数百公里长的航道为纽带,通向粤港澳地区,并进一步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连接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韩国等亚洲各国以及欧美地区的民间商贸通道与文化交流走廊。

猜你喜欢
六堡茶农茶园
参观六堡开茶节游记
为茶农送上“及时油”
茶园飘香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茶园之晨
六堡茶机采茶园建设与管理关键技术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快乐的小茶农
基于茶农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