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展图,周灯荷
(广西师范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我国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少,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耕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总体质量不高。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耕地资源在逐渐减少[1],耕地转型流向建设用地、园林、林地等,土地需求日益增大,土地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当前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南方丘陵山区耕地资源紧缺、分布零散、利用难度较大,耕地“非粮化”现象较为严重,“非粮化”率高达40%以上[2],对确保粮食安全和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构成了威胁,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从农户的视角出发,研究南方丘陵山区农户的土地利用形态以及对耕地保护的认知,有利于为南方丘陵山区的土地利用转型和耕地保护提供科学方案,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土地利用转型作为土地利用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指相应经济社会发展时段土地利用形态在时序上的趋势性变化[3]。目前,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土地利用转型进行了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及不同内容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学者们对土地利用转型的研究不局限于传统的地理学分析视角,而是从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等多个角度综合考察[4],如研究土地利用的转型特征[5-6]、驱动机制[7-8]以及土地利用转型与城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9]等。在研究方法方面,学者们充分运用地理学的“3S”系统来获取和处理相关数据[10-11],还借助其他数学方法或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12-13],从而定性或定量分析土地利用转型的驱动力和特征等。但已有研究多从省域、市域等大尺度出发,少有学者从小尺度着手研究。本文以广西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仁义村(以下简称“仁义村”)为研究案例,从村域尺度和农户的视角出发,通过问卷调查并建立分析预测模型,探讨经济发展滞后、劳动力素质不高、耕地耕作条件较差等条件下的南方丘陵山区耕地利用转型和保护情况,从而为南方丘陵山区耕地保护提供参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仁义村位于广西东部的梧州市长洲区倒水镇。截至2022 年7 月,仁义村有844 户农户,共计3 474 人,其中18~60 岁的劳动力共2 200 人,但有将近1 200 人外出务工。仁义村有耕地2 471 亩(164.73 公顷),其中种植粮食作物的约占55%,种植经济作物如砂糖橘、柑橘等的约占37%,撂荒的约占8%。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为务工、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林业。仁义村的地貌类型主要为丘陵山地,平地面积小且分散,不利于耕作。其气候类型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发展种植业和林业有利。梧州市是广西较早有规模地种植砂糖橘的地区,20 世纪80 年代末就开始规模种植。2013年4 月,“梧州砂糖橘”获批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14],自此砂糖橘成了梧州市的地理标志产品。仁义村从2015 年起开始引进砂糖橘等柑橘类水果,并在村中进行大规模种植。在种植砂糖橘等经济作物之前,仁义村农户的年平均收入约为4.5 万元,种植砂糖橘等经济作物之后,农户的年平均收入提升至约7.5 万元。
本研究所涉及的多源数据资料均为研究小组调研所获取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一是研究小组于2022 年7 月份到仁义村进行实地调研,对村中的135 户农户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120 份关于耕地利用转型和耕地保护等方面的有效问卷;二是在与村干部的座谈交流中得到仁义村耕地数量、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数据;三是对倒水镇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得到与耕地保护等政策落实相关的数据资料。数据资料涉及农户、村干部、耕地资源管理者三类主体,更有利于数据的采集以及完整性,帮助团队了解当前仁义村落实关于耕地保护方面的相关政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情况。
本研究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耕地利用转型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在研究过程中,当自变量是分类变量,且与因变量不呈线性关系时,常用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15]。Logistic回归分析属于非线性回归,它是研究因变量为二项分类或多项分类结果与某些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多重回归分析方法。在本研究中,模型中的因变量(Y)包括愿意转型和不愿意转型两种选择,分别用0 和1 来表示;影响农户耕地利用转型意愿的变量(X)则包括:X1(经济收益)、X2(种植成本)、X3(销售途径)、X4(种植技术培训)、X5(劳动力数量)、X6(劳动力受教育程度)、X7(耕作条件)、X8(市场环境)、X9(政府扶持)、X10(资金与技术)、X11(平均种植年限)共11 个因素。
假定xi(i=1,2,…,n)是影响土地利用转型意愿的主要因素,设y=1 的概率为p(表示农户愿意进行土地利用转型的概率),则线性Logit 模型为:
式(1)中,β0为截距项,βi(i=1,2,…,n)为回归系数,εi为误差项。式(1)可以转换为:
对式(2)进行整理,可以得出第i个户农户愿意进行土地利用转型的概率为:
实证模型解释变量及有关解释变量说明详见表1、表2 和表3。调查结果显示:愿意进行耕地利用转型的农户占72.5%,不愿意的有27.5%;转型后农户的经济收益有所增加的占95%,收益未增加甚至是亏本的仅占5%。以上数据说明,转型种植经济作物可以增加农户的收益,使耕地产出更大的价值。22.5%的农户表示转型种植柑橘的种植成本偏高,77.5%的农户认为成本即使略高但仍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或是认为成本并不算高;有67.5%的农户表示销售途径单一,仅能运到镇上卖给收购商;仅有10%的农户表示接受过种植技术的培训,表明农户的种植技术是较为传统的;有70%家庭劳动力数量小于等于2 人(在劳动年龄内但还在求学的不计入劳动力范畴),且劳动力数量越少,农户越不愿意进行土地利用转型,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土地利用转型种植柑橘等经济作物有助于减少劳动力外流;劳动力的文化教育程度均值为1.500,表明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偏低;87.5%的农户认为单块耕地面积小、耕地所处位置远离居住地且交通不便,耕作条件差;有20%的农户对市场环境并不了解,反映出大部分农户对市场需求的了解还是较为及时、充分的;仅有7.5%的农户表示受到过政府的支农政策支持,这说明了政府扶持力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15%的农户认为缺乏专门的投资资金与技术人才的帮助,种植砂糖橘类作物的农户的平均种植年限为5.563 年。
表1 被调查农户的耕地利用转型意愿
表2 被调查农户户主的受教育程度
表3 实证模型解释变量赋值与说明
运用SPSS 统计软件对120 户样本的数据进行Logistic 回归分析。首先将所有变量引入回归方程,然后通过Stepwise 回归(逐步回归,针对每一个变量进行一次分析),将不显著的变量剔除[16]。在回归分析中,因变量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5时,说明建立回归模型是正常的,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本回归模型有11 个变量,通过Stepwise 回归逐个剔除不显著的变量(显著性水平大于0.05 的变量)。在本研究的逐步回归过程中,在步骤1 移去的不显著变量是种植成本,显著性为0.873;在步骤2 移去的不显著变量是市场环境,显著性为0.763;在步骤3 移去的不显著变量是种植技术培训,显著性为0.591;在步骤4 移去的不显著变量是政府扶持,显著性为0.431;在步骤5 移去的不显著变量是销售途径,显著性为0.464;在步骤6 移去的不显著变量是种植年限,显著性为0.372;在步骤7 移去的不显著变量是资金与人才,显著性为0.284。经过以上7 次逐步回归,到第8 次的时候剩下的是显著性水平小于0.05 的变量,结果显示有4 个变量达到显著水平,分别是:经济效益、劳动力数量、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耕作条件(表4)。
表4 回归分析结果
基于条件参数估计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经济效益对农户进行耕地利用转型意愿影响显著,且更改的显著性为0,这表明如果农户转型种植经济作物后,收益没有得到增加,那么农户将不愿意进行耕地利用转型;劳动力数量对农户进行耕地利用转型意愿影响显著,更改的显著性为0.001,表明劳动力数量多对农户进行转型意愿有正向影响;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农户进行耕地利用转型意愿影响显著,更改的显著性为0.012,表明劳动力的知识文化水平越高、对耕地保护等政策了解得越多,进行转型的意愿就越小;耕作条件对农户进行耕地利用转型意愿影响显著,更改的显著性为0.006,表明对于耕作条件差的耕地,农户对于将其转型的意愿更为强烈。
经济发展是土地利用转型的首要因素,具有直接影响作用[17]。仁义村农户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大多数农户会选择外出务工或利用自家耕地种植经济作物,因为种植粮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较低,无法满足村民们接受教育、人情往来等日常开支。通过对农户以及当地的农产品市场收购价格进行调查发现,种植砂糖橘经济收益平均每亩(0.67 公顷) 约为6 000元,远高于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在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经济效益的驱动下,仁义村的耕地用途逐渐朝着多元化、经济化、“非粮化”转变,耕地种植的作物种类变得更加丰富,砂糖橘、柑橘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范围得到扩大。另外,调查发现,仁义村近30%的农户种植有经济作物,而所种植的经济作物中超过90%为砂糖橘,其他10%为沃柑、橙子、青枣等,以种植砂糖橘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户接近1%,且这30%的农户表示愿意转型种植经济作物的最主要原因是经济效益提高了。即使不种植经济作物,也有部分农户在耕地上种植桉树等经济林、开挖鱼塘、撂荒等(表5)。
表5 仁义村耕地转型流向
因耕地利用转型而产生的较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使得农户选择放弃种植粮食转而利用耕地种植经济作物。此外在农户的收入足以支撑其购买粮食、满足口粮所需的前提下,农户更倾向于将原本用来种植粮食的耕地转型到可以获取更高收益的利用方式上。为兼顾较为悠久的种植历史和成熟的护理技术以及雨热同期、冬季温和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砂糖橘成了农户的第一选择。结合数据以及回归模型分析的结果来看,经济效益是南方丘陵山区耕地利用转型的主要驱动力。
劳动力是山区农村土地利用转型最直接的驱动力[17]。劳动力的数量、主要职业、年龄和文化水平等均会对土地利用转型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不同劳动力对于转型所产生的驱动力存在着差异。本研究的劳动力因素包括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文化水平。
1.劳动力数量
农村劳动力的数量影响着农村土地的利用方式。调查显示,仁义村18~60 岁的劳动力将近60%在外务工,其中18~45 岁的占将近80%。多数人认为留在村里种地难以有所作为,外出务工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和增长见识,且青壮年劳动力更倾向于外出务工。研究发现,以种植砂糖橘等经济作物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劳动力相对充足,该类家庭较少有劳动力外流的情况;而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家庭劳动力外流的情况较为严重,留守村中的劳动力较少,这类家庭的耕地往往是撂荒或承包给他人种植使用,或是家中老人种植一些粮食蔬菜供自家食用。由此可见,劳动力数量也影响着农村耕地利用形式,农户中劳动力越多,就越有可能驱动耕地利用转型,从种粮向种植经济作物转变;相反,农户中劳动力越少,耕地利用转型的可能性就越小,而撂荒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究其原因:一是仁义村的农业依然是劳动密集型农业,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较高;二是土地细碎化的小农经济仍然是当地主要的经营模式,规模农业发展滞后。以上二者均不利于乡村振兴的发展。
2.劳动力文化水平
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对耕地利用转型也存在着较大的驱动力。根据调查数据和回归结果显示,在只接受过小学教育的农户中,有83.3%的农户表示愿意转型,而接受过初中及以上教育的农户其转型意愿则相对较弱。可见,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时,其转型意愿更为强烈,劳动力文化水平提高时,其转型意愿会降低。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的高低事关乡村振兴的成效,而对于文化的认知缺乏容易导致农户对经济效益的“极致追求”。调研发现,该村许多农户只有小学文化,仅有少数人接受过中等教育,而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户少之又少,而且这些文化水平较高的农户在城镇中均有较好的工作,从事农业劳动的仅占极少数。因为文化水平较低,农户对于国家关于耕地保护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未能很好地理解和执行,以至于为了在耕地上获取更大的利益,而随意改变耕地的利用性质,导致耕地的耕作层遭到破坏,粮食减产,增加粮食危机隐患,甚至还出现耕地被撂荒的现象。
仁义村地形多为丘陵山区,山区山高谷深和坡陡路窄等不利于开发和使用,造成土地资源利用率低,水系沟壑的地形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因为仁义村耕地多沿山谷河流分布,集中度小,所以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投入成本较大。调研发现,87.5%的农户认为耕作条件差,其中又有近50%农户认为部分耕地距离居民的居住地较远,这部分耕地因耕作半径大、交通不便、坡度大等因素而被撂荒,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耕地收缩及林地扩张的显性转型[18],若是在此种植粮食作物,将会使得耕地管理与维护成本增加。在沿河流两侧分布、地势较低的耕地上种植粮食,则可能在夏季暴雨来临,洪水漫上河岸时将其淹没。例如,2022 年仁义村因洪水受灾耕地面积达到15 亩(1 公顷)以上,需要政府补助的农户超过30 户,这也导致村中粮食减产;而地形平整、面积较大、交通方便的耕地则很有可能被用作修建房屋、猪舍、鸡舍等建设用地,发生难以逆转的转型。在投入与产出不对等的情况下,距离远、地势较低的耕地容易被撂荒;但转型种植经济作物后,产出增加,农户就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这些土地,如开山修路、增强排水系统以及加高河堤防止洪水漫延等。与此同时,政府还针对耕地被占实施了“占补平衡”的政策,即占用粮食耕地种植经济作物后,粮食耕地面积有所下降,可选择拆除荒废的自建房、猪舍等建筑,将这部分土地平整为粮食耕地,重新耕种,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新补充的耕地往往距离居住地较近,种植粮食作物后便于维护与管理,耕地产出增值,农户对粮食耕地的管理与保护更加到位,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之下,南方丘陵山区耕地利用趋于多元化、经济化、“非粮化”,粮食耕地保护形势紧张。研究结果显示,仁义村越来越多的粮食耕地被用来种植经济作物和发展林业,用于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在收缩、转型。南方丘陵山区的乡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加之种植粮食的效益较低,因此村中大部分农户选择利用耕地种植经济作物,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来维持家庭开销和提高生活质量。但由于农户自身的文化水平较低,耕地保护意识较差,在种植经济作物时忽略了其对耕地所造成的一些短时间内或永久性不可逆转的破坏。南方丘陵山区地形崎岖、交通发展落后、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不畅等条件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加之种植粮食的经济效益低,山区的很多农户不得不另寻出路。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土地分散经营、人地矛盾突出,因此出现因劳动力短缺而导致耕地被撂荒、经济发展缓慢等情况。为了合理利用与保护耕地,以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耕地转型的主要原因是农户文化水平较低,因此对乡村振兴战略以及国家的其他相关政策不了解,致使其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耕地的保护。因此,国家需要提升农户的文化水平,落实转型与保护并行的措施,引导农户在寻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对耕地的保护,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实现乡村振兴。而耕地利用转型和耕地保护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国家应强化政府部门的主体责任,并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相关部门需要将转型和耕地保护政策落实到各个村委会;村委会需要进一步将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农户要积极提升自身文化水平,增强耕地保护和土地利用合理转型的意识,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耕地的保护,在土地利用转型期间更要注重对耕地的保护。
在自身条件限制较大的丘陵山区中,种植粮食作物已然无法满足农户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因此,协调丘陵山区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转型,对优化乡村经济发展格局和创造和谐的乡村人地关系有重要意义。由于人们对山区自然环境的干扰程度降低,因此要注重对山区被撂荒土地的再开发以及注意对其开发的时序和强度,并且在开发时要注意因地制宜,进行农业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关注山区农户对土地功能需求的转变,并对其及时给予合理引导,帮助农户落实耕地的“占补平衡”,进而改善粮食耕种条件,提高粮食种植效益,减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与开发。而且土地利用转型并不意味着可以肆意改变粮食耕地的用途,要守护好粮食耕地的红线,在保护粮食耕地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转型。通过另辟新路径进行土地利用转型,提升土地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户收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土地利用转型与乡村振兴耦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耕作条件差导致一部分土地被撂荒,从而降低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规划,优化耕地资源的利用。例如,整理土地,对于坡度合适的耕地可将其发展为梯田形式,以减少水土流失。同时,采用小型机械降低劳动力成本也能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对于耕作半径过大的问题,村委可以组织村民出力一起修路,让人力以及货物运输的交通工具可以通达,增大耕地的可达性,减少村民的耕作出行时间。时间成本降低之后,距离远的耕地也可以得到较好的开发与利用,从而提升其经济价值。沿河分布的耕地因地势较低容易在洪水期被淹没,这会对农户造成一定的损失,可以在岸边修筑堤坝并定期清理、疏通河道,以抵御洪水的威胁。同时,要完善耕地中的排水系统,及时将多余的雨水排放到河流中去,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概率。提升了耕作条件之后,农户对于这部分土地的耕作意愿将会有所上升,这既提高了耕地的经济价值,也对耕地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丘陵山区中,各种因素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农户由于劳动力的限制无法大规模种植生产,经济收入虽有提高但不明显,因此农户需要另谋出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以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传统的农业模式中,大部分家庭是自给自足或者是作为个体户流入市场,收益甚微。而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中,丘陵地区的农户可以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将土地通过转包、合作、入股等多种形式转让经营权给种植大户,以获得土地租金等增加收入,规模种植还可以提供就业岗位,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且土地和作物的管理和养护成本也会有所下降。如此,劳动力短缺的农户也可以通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来提高收入,减少丘陵地区被撂荒的情况,使得土地得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既做到了地尽其用,也实现了耕地保护,从而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