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娄 清
2014 年11 月下旬,因参与“西南地区线形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课题研究,为深入了解川盐入黔四大口岸之一的“仁岸”行盐古道,调查组一行专程前往赤水进行实地考察。
18 日,调查组一行专门考察赤水河沿岸的古桥,包括夹子口附近的长春桥、丙安的丙滩桥、陛诏沟古家擂的天恩桥等,行程较紧。
在这些古代桥梁之中,建筑年代最早的,当属位于丙安的丙滩桥。据光绪《增修仁怀厅志》记载,丙滩桥系“古桥。后经罗、艾、仕、洪等四姓修建。再后,光绪十七年又倾圮二洞,王理奉札培修”。该桥位于大丙滩上丙滩之河口,为九跨石墩石梁的平桥。据有关方面测量,桥长三十六点八米,宽一点七米,石梁规格均长四米、宽零点八五米、厚零点五米。远近观之,建筑风格古朴,桥形甚为美观。桥墩迎水面由东向西均做分水尖,第三桥墩和第五桥墩上有圆雕石龙各一。石龙迎水昂首,龙头高出桥面一点一米,甚有气势,雕工精细。原第二、第四和第六桥墩上有圆雕石狮,可惜后来损坏,石狮落于河中。
其次是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的夹子口长春桥,为三跨石墩石梁平桥,桥墩迎水面做分水尖,上有圆雕石龙各一,迎水昂首。此桥保存较为完好,形状亦甚美观,亦可见建桥之时对石料的选择甚为考究。
建筑年代最晚的是陛诏沟古家擂的天恩桥。据史料记载,该桥初建于光绪六年(1880)。光绪年间,赤水河道被河石淤塞,运送川盐入黔的船只难以通行。为此,时任四川总督的贵州织金人丁宝桢下令疏通川盐入黔的四大口岸——仁岸(赤水河)、綦岸(綦江河)、涪岸(乌江)、永岸(永宁河)的航道。在疏浚赤水河航道的过程中,为方便陆路通行修建了此桥。此桥为四跨石礅石梁的平桥,长二十二点一九米,宽一点六五米。桥面每跨由三块石梁构成,自东南西北向排列,石梁长度分别为五点三八米、四点六二米、五点六米、五点七八米,石梁宽度零点五五米、零点五四米不等,石梁厚度均为零点五五米。桥礅迎水面做分水尖,顶部平接于桥底。每跨均有圆雕石龙,迎水昂首。现东南桥墩仅存顺水面龙尾,迎水面龙头不存,其馀两跨的迎水面龙头尚存,顺水面的龙尾则不知所踪。
丙安滩上丙安桥
天恩桥东南桥头之六米许处,有一座四柱三楼石牌楼,雕工甚为精致。此石牌楼是其时之“黔蜀绅商士庶”为记录和称扬四川总督丁宝桢主持修整赤水河航道之事所建。牌楼正楼下有横向“天恩桥”三字横匾,为行楷阴刻。定盘枋上雕有“二龙抢宝”图。下有三柱,柱间镶碑。中柱悬“事关国计民生,一片公忠投帝听;功同山平水治,四方沾被颂神明”抱对,为行楷阴刻。左右边柱,竖向楷书阴刻志文各三行。中柱间竖向行楷阴刻“与天地同流”五字,碑首楷书阴刻“头品顶戴,太子少保,都察院右都御史,四川总督部堂丁功烈碑”。左边楼间竖向楷书阴刻“君子人也”四字,碑首楷书阴刻“二品顶戴,布政使衔,四川分巡建昌兵备道唐仁爱碑”。以上二碑落款均为“光绪庚辰秋月,黔蜀绅商士庶公立”。右边楼间竖向楷书阴刻“有君子之道四焉”七字,碑首楷书阴刻“光绪庚辰秋月,黔蜀绅商士庶公颂赏戴花翎,督办仁岸河工,前署雅州府正堂罗德政碑”,落款处竖向楷书阴刻“委办仁岸河工蓝翎同知衔四川即用知县鲁、前署平越直隶州学正委办仁岸河工张、委办仁岸河工四川即选府经历罗劳绩碑”。据《建桥志》记载,“初,张经略广泗请修赤水河未竟。戊寅夏,总办官运唐以运道维艰,详咨川督丁出奏,钦奉上谕,准其发帑疏修。酌派干员罗太守莘耜、张广文翰园、鲁大令寿庄、罗参军乐九,率同盐商绅团,就地分修,水陆并作。庚辰秋,大功成竣,毫无派取民间财力,诚盛事矣。是役也,河山坦荡,舆梁统成。上裕国课,下通商贾。非丁唐二宪,诚通丹陛,弗克有此。且非有与事诸君洁己奉公,亦未易臻。此食其德者,不没其善。爰集《论》《孟》语,勒石颂之。亦见民无能名,不敢妄谮云尔。时在光绪六年庚辰秋仲,黔蜀绅商士庶沐手谨志,以垂不朽”。
此次考察收获颇大。除了通过天恩桥了解到光绪年间川盐入黔的一些历史物证,还对作为川盐入黔重要航道的赤水河流域,特别是下游盐运古道上的古代桥梁建筑有所了解。此次调查发现,不管是水路还是陆路,在赤水河两岸,这种石梁平桥结构形式的桥梁有很多。除上述的长春桥、丙滩桥和天恩桥外,还有天台兴隆桥、四洞沟乐善桥等,不一而足。水路上的桥梁多顺河流航道分布,架设在河口处,以跨越较大的支流为主。陆路上的桥梁则多以跨越较小的溪流为主。普遍选择石梁平桥的结构形式,或许是考虑到桥梁需与道路平行衔接,便于纤夫拉纤和人力背盐等因素。即使采用拱桥形式的,桥面也以平整为主。由于多为其时之盐商出资修建,且当地的传统石雕工艺历史悠久,技术水平较高,所以其雕工普遍较为精美,特别是那些迎水昂首的圆雕石龙等,外观上看起来显得活灵活现。赤水河流域的雕凿龙首石墩石梁平桥,在明代以后开始增多,主要原因是随着川盐入黔口岸的增加,因盐运之需而建的。这些古代留下来的石桥,形成了盐运古道上一道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