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之风 众人成之
——评《恩重如山——陈祖武先生口述史》

2023-04-18 12:18刘海涛
贵州文史丛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王进陈先生学术研究

刘海涛

(贵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18)

去年冬日的一天,邂逅王进教授。我半开玩笑地问他近来在思考什么重大问题,他笑着回答“在做一个重要工作”,末了告诉我在为陈祖武先生做口述史。讶异之时,也甚为期待能早日拜读。今年四月,贵州人民出版社推出了由陈祖武先生口述、张新民教授作序、王进教授访谈整理的《恩重如山——陈祖武先生口述史》1陈祖武口述,王进访谈整理:《恩重如山——陈祖武先生口述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王进教授博学多闻,勤勉敬业,性格直率,我视其为诤友、畏友。承蒙他的美意,我获赠一册。伏案拜读之馀,在深获教益之时,摩挲此书,颇为叹服。陈祖武先生是史学大家,张新民教授亦为“黔学”名家,二人皆有仁者之风,学问、人品为吾辈所仰。吾本豫人,自博士毕业后来贵州工作。转眼之间,不觉已十年有馀。孔子曰:“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3页。陈祖武先生是贵州籍著名前辈学者,但遗憾的是,十多年间,未能认识,但多有耳闻;有幸的则是与张新民教授及王进教授有所交往。是书汇聚三位师友,令吾多有感怀,遂不揣浅陋,写下如下文字。

在我的印象中,作为一名著名学者,陈祖武先生接受过许多访谈,并且这些访谈的质量都甚高。这让我在阅读《恩重如山》之前就心生好奇甚至有所担忧:该书如何处理这些访谈呢?是否会成为这些访谈的“汇编”?读毕是书,不仅释然,而且甚为赞叹作者的角度。

《恩重如山》以陈祖武先生生活、经历为主,既避免了与之前访谈的重复,又别开生面,让我们得以了解陈祖武先生学术生涯的另外一面。更进一步来说,让我们得以了解陈祖武先生何以取得诸多重要学术成就的原因。我想,这当是许多读者所期待的。

在这部访谈录里,陈祖武先生深情地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在温言细语的讲述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陈祖武先生心中深沉浓烈的感恩之情:感恩祖父、母亲等家人的养育和启蒙,感恩家乡贵州的教育和培养,感恩诸多师友的帮助和鼓励,更感恩党和国家给予的众多荣誉。作为一位著名历史学家,陈祖武先生在访谈中对自己的学术成就和地位只字不提,反而是极其谦逊地称自己是“乡野之人”,只是一名“合格的学人”,是“浩瀚学海中的小小一粟”,戏称自己的名字是“贱名”。而他无时无刻都在想的却是“力求回报于万一”,陈祖武先生何以心存如此浓厚的“感恩”之情?追本溯源,则在于根植其内心深处“是乃仁术”的理念,而这也成为陈先生立身行世的行为准则。

陈祖武先生出生在一个儒家色彩十分浓厚的中医之家,“克绳祖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的讲解、“天地君亲师”、列祖列宗的牌位、关羽读《春秋》的年画,营造了他的家庭“敬天亲地”“知礼守义”的氛围。陈先生在回忆早年的家庭生活时说:“我们家很讲礼,逢年过节,初一、十五,家中要举行隆重的敬仪,此时除了要上菜,还要摆酒。”这些礼的细节具有教化的功能,从而将敬、义之意内化于其心。陈先生的祖父是当时贵州省城贵阳小有名气的中医师,其家门上挂一“是乃仁术”四金字匾额。此语出于《孟子·梁惠王上》“无伤也,是乃仁术也”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08页。,本指施行仁政的策略,后又指高明的医术。陈祖武先生的学术思想也发端于对此四字的凝视与发问。面对陈祖武先生的提问,祖父则讲“仁”讲“爱人”,讲“推己及人”之爱,同时强调“术源于心”,即没有关爱他人的“仁心”,也就没有良好的“仁术”,从而将儒家“仁爱”的思想烙于陈祖武先生的心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儒家的“仁爱”等思想又被借鉴吸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升华为学校德育所提倡的“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等,这些都对陈祖武先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义利之辨是历代仁人志士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孔子曾提醒弟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陈祖武先生的母亲则告诫他,为人要诚实,要知羞耻,经常念叨“人不要脸,百事可为”,以这样一种最朴素的方式完成了“差恶之心,义之端”(《孟子·告子上》)的启蒙教育。陈先生后入正谊小学读书,“正谊”两字来自《汉书·董仲舒传》“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伯,为其先诈力而后仁谊也”2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4页。,即是说“仁人”应为义正之事而不谋求私利、循行道义而不计较功名得失。董仲舒的观点是义利之辨的理论化表述,也是儒家“仁人”行为的具象化表现,这些都对陈祖武先生淡薄名利的思想产生了影响。陈先生自认为是个“很懦弱”的人,说其为人处事的个性是“与世无争,逆来顺受”,并建议年轻朋友“养成一个不斤斤计较的脾气”。陈先生所说的“不争”,是针对“名利”二字而言的:“尤其是那些名利上的事,看得越淡,就越没有压力,生活起来就越有信心,越能够往前走。”因为陈先生有了这种义利观,便不难理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的真实含义,所以在执掌历史研究所时,他坚决反对一些人不务学术研究去搞违规创收,这也体现了儒家所倡之“仁”的思想对他的影响。

儒家讲的“仁爱”还有另一层含义,那就是由恭敬之心生发出之爱,所以樊迟问仁,孔子则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孔子所言,是针对当时士人居处多放纵恣肆、执事松懈殆惰,与人交往则不能尽心尽意而论的。陈祖武先生为人彬彬有礼,谦逊温和,甚至“都不会骂人说下流话”;对于工作,他尽职尽责,做到问心无愧;对待朋友,则能坦诚相见,以心交心,与很多老友保持着几十年的真诚交往,真可谓是“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公冶长》)。也正是有了这种恭敬真诚之心,所以陈祖武先生能善待生活,无论是在遇到人生的挫折、困难时,还是在执掌历史研究所时,均能保持他做人的品行,做到“久处约”和“长处乐”。

宋明学者在讲“仁”时,赋予了“生”的含义,如程颢即以“天地之大德曰生”来解说“仁”的内涵,明代学者更是常以“生生之谓仁”来论学。陈祖武先生的学术研究亦是在不断地达到新境界,呈现出新样貌。早年,陈先生从事顾炎武的研究,后扩展至清初八十年的学术,继而延展至乾嘉、道咸,以至于清末民初,对有清一代学术进行了全面的审视,而《清代学术源流》一书,则被认为是堪与梁启超、钱穆两先生的同名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以及柴德赓先生的《清代学术史讲义》比肩的学术研究论著。在对清代学术史梳理的同时,陈先生注意到,对于中国古代学术史研究载体之一的“学案”的演变历程,学术界尚未做全面的考察,遂用了八年的时间,爬梳文献,考镜源流,细致梳理,撰写出《中国学案史》一书,填补了学术上研究“学案”的空白,也拓宽了学界对我国学术史研究的路径。

作为一名贵州人,陈祖武先生非常关心家乡学术研究的传承与发展。对于贵州本土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研究增长点——“新黔学”,陈祖武先生强调要从我国学术研究的大局出发,梳理清楚贵州地方学术研究融入中国当代历史研究的具体路径,探讨“黔学”研究作为整个中华学术研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学术史上是如何与中原地区史学研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对于家乡的学者,陈先生亦充满期待,鼓励贵州学者更多的关注“清代学术的历史定位”这个全局性的、前沿性的学术研究课题,发出贵州学者的声音,做出贵州学者的成就。2022年,陈祖武先生将其平生所藏近万册书籍悉数捐赠给母校贵州大学,以表示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更希望贵州大学能建立“清代学术研究中心”,讲授《中国学案史》这门课程,以开研究风气之先。

陈祖武先生是著作等身、学富五车的大学者。在景仰其学术成就时,读《恩重如山》,方知其成就之由来。“夫江始出于岷山,其源可以滥觞”1高尚举等校注:《孔子家语校注》卷二《三恕》,中华书局2021年版,第128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陈祖武先生自小受到良好家庭教育,成就他后来厚重学术成就的重要来源。陈先生的幼时生活和家庭环境,看似平凡无奇,陈先生却娓娓道来,记忆忧新,或许可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为,这不仅是一位饱经人世沧桑的老人对过往的回忆追念,而且是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对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尽管陈先生在书中不断说自己不是专门研究教育的专家,只是提出个人的看法,但是这又何尝不能视为他在思考教育呢?“是乃仁术”诚为陈先生为人做事处世的基础,但通读《恩重如山》一书,反观陈先生八十年的人生历程,又何尝不能说不是祖武先生的写照呢?从书中可以感受到,陈先生对祖父的教诲饱含深情,进而将此深情灌注于学术。笔者阅读此书时,眼前总是交替出现陈祖武先生及其祖父的形象。祖父以医术活人无数,陈祖武先生则以学术研究沾溉学界。同源异流,殊途同归,皆可谓是他“仁者”之风的体现。

这也让笔者想起关注、拜读陈祖武先生近年文字时的一个现象。窃以为陈先生近年来似乎较为关注“以文化人”这个概念,多次在不同场合谈及。今读是书,方有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之感。无论是“是乃仁术”的牌匾,还是祖父为人看病的专注,以及母亲辛劳忙碌的身影,皆可属于“文”之范围。古人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1高尚举等校注:《孔子家语校注》卷四《六本》,中华书局2021年版,第235~236页。等语,无不道出“以文化人”之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以文化人”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恩重如山》一书是由黔人口述、黔人访谈整理,又由黔人作序而成的一部著作,可以说是天作之合。这种天作之合,显然不是建立在地域人情关系基础之上的学术团体内部成员的互相吹捧,而是建立在对学术研究的共同追求、对道义的共同坚守这个基础之上的。所以,《恩重如山》一书不仅仅是陈祖武先生个人自明其学术研究心路历程的回忆录,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黔之学人“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交友之道。

三位黔人玉成此书,如果我们能明乎三人之关系,或许就能更好地了解此中之深意。陈祖武先生的学术基础是在贵州大学历史系学习期间奠定的,其中对陈先生学术研究指导最多的是张振珮先生。张振珮先生学术研究的承袭者,即为此书序文作者、著名学者张新民教授。口述史的访谈整理者王进教授为青年学者,曾就读于陈祖武先生就读贵大时的“隔壁”中文系。

陈祖武先生曾回忆说,张振珮先生对其有二次学术启蒙之恩,而且亦有将其公子张新民教授“托付”之意。“托付”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对所指之人与事有着特殊的含义,所显示的是对受托人学识人品的信赖。《论语》有“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4页。之赞叹。陈祖武先生与张新民教授两人在近四十馀年的交往中,亦师亦友,感情亦甚为深厚。然而,陈祖武先生并没有利用职权去为张新民教授谋求私利,而仅仅是在看到张新民教授所主持的一些学术工作,特别是清水江文书这样重要的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项目,但由于是新发现的文书,而且又是贵州地方文献,不为外人所了解,所以尽其所能在各种场合给以宣传、解释和说明。这种扶持与提携,是建立在对学术研究基础之上的“举其所知”,是“举贤不避亲”之举,而不是营营苟苟的私相授受。陈祖武先生与张新民教授两人之交,可谓是学术之交,也是君子之交,道义之交。

对于一位以学术立身的名家而言,如果不了解陈祖武先生的学术成就、学术地位,就无法做到知人论事,就难以真正了解《恩重如山》。陈先生著作等身,学术研究深矣、广矣,令人难免有望而兴叹之感。张新民先生在罹患眼疾,写作已然不便的情况下,依然撰写洋洋数万言的序文,对陈祖武先生的学术贡献做了全面的介绍和中肯的评价。这不但对于我们了解陈祖武先生之学术成就,而且对于认识其学术之由来,均有帮助。尤其是该文紧扣口述史展开,更是阅读该书之最佳导读,亦可谓是点睛之笔。简而言之,张新民教授序文与书的内容可谓珠联璧合、交相衬映。

王进教授与陈祖武先生的交往颇有传奇色彩,由此亦可见黔人“以义交”而“不以利取”的风范。王进教授早年在贵州大学读书时,即已听闻知名校友陈祖武先生的大名,后又不断听张新民教授等老师讲述陈祖武先生的为学成就与为人风范,多有“听其名”而生“想见其人”之感。后在高校工作时,因研习儒学和清代思想和政治史,王进教授对陈祖武先生的论文、著作无不极力搜寻,尽心研读。在增长学识的同时,更于字里行间感受到陈祖武先生的人格魅力,“读其文”,更“想见其人”。2018年,陈祖武先生批阅了一篇会议论文,这篇论文的作者即是王进教授。陈祖武先生批注之精细,语气之谦和,让王进教授叹服不已。只是在开会之时,王进教授才得知论文的批注者竟然是自己仰慕已久的陈祖武先生。当时因陈先生身体抱恙,使得王进教授想去拜访的愿望再一次落空,无奈恨恨而回。2021年,听闻陈祖武先生准备做口述史,王进教授便提出做采访者的请求,陈祖武先生欣然应允,两人方得以相见。虽然相见时间甚晚,但王进教授早有景仰私淑之心,对陈祖武先生的为人、学术作了较为全面透彻的理解,故陈祖武先生常对人言:“知我一生者,莫过王进。”这种受访者、访谈者想法上的高度一致,正是一部优秀口述史问世的先决条件。

诚如王进教授在自述该书缘起历程的未刊稿中所言,口述史是一个“风险”极高的工作,它的品质如何,是否能采访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访谈者。它不仅需要访谈者有着与受访者学科相应的良好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有能够根据访谈场景进行随机应对的能力。《礼记·学记》有言:“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1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三十六,中华书局2009年版(影印阮元校刻清嘉庆刊本《十三经注疏》),第3303页。受访者所答之内容及其深浅程度,与访谈者是否“善问”有着密切关系,正所谓小叩则小鸣,大叩则大鸣,不叩则不鸣。

笔者细读是书,再较之以先前对陈祖武先生的诸多学术访谈,发现了许多以前未知的信息。比如陈祖武先生的本科毕业论文和最早发表的文章。想来这是许多读者都很感兴趣的问题。王进教授充分领会了这一关切,所以不但“叩问”出这一问题,而且还以标题的形式做了显著提示。不得不说,这是口述史的精彩之处。言及标题,笔者以为,这或许显现了访谈者的匠心。如何抓住陈祖武先生“仁者”的特点,却是一个问题。面对这一问题,王进教授做了别具匠心的安排。以例言之,陈先生在昆明时曾经在粮食转运站劳动,其间与工人们结下深厚的友谊。我无从了解这是否是王进教授叩问出的内容,但是他以“标题”——“与工人们的深情厚谊”,在目录中显示。陈先生是著名学者,所交游的人大部分是学者,这个标题与《回忆张政烺先生》《回忆谢国桢先生》《回忆杨向奎先生》并列于目录,不但可以展示陈祖武先生之生活,更可彰显他“仁者爱人”的风范。

此外,是书的修辞也相当考究。又以《与工人们的深情厚谊》为例。该部分不仅只是回顾当时陈祖武先生与他们的相处,而且还做了长时段的记录——完整记录了陈先生离开昆明后与他们的数十年交往。其中尤其令人动容者,在于记录其中一位工人苏自文去世时,陈先生“专门赶到医院去送别他”,怀抱着这位工人。这位工人也在陈祖武先生的怀抱中去世……笔者读及此,也不觉有泪欲下……如果我们放眼全书,则会发现,陈祖武先生在每一位师友去世时,几乎都必去送别。这样的细节诚然是陈祖武先生的口述内容,但我想也当与王进教授对陈先生人格力量的了解和对陈先生口述时的情感领会密切相关,所以每加详细记录。

钱锺书先生曾论“文如其人”说:“所言之物,可以饰伪”,然“其言之格调,则往往流露本相”“文如其人,在此不在彼也”1钱锺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99页。,认为体现一个人的本性在于文章的风格而不仅仅是内容。以此而论,《恩重如山》的语言风格也正好体现了陈祖武先生温润如玉、谦谦君子的特点。阅读是书,在感受流畅自然的语言之时,我们也仿佛与陈先生晤面对坐,蔼然之风扑面而来。

陈祖武先生言“知我一生者,莫过王进”,窃以为这绝非轻许,与其说是指王进教授对陈先生一生学术研究经历的深入了解,毋宁说是与陈先生在内心和情感上的深度共鸣。张新民教授以长篇序文的形式呈现对陈祖武先生文章道德的透彻介绍,展现了他与陈祖武先生在内心和情感上的深度默契与同情共感。

面对《恩重如山》一书,不免会有一些疑惑,陈祖武先生早已是功成名就,无需再多的荣誉加持,为什么还要做这个口述史?张新民教授素患眼疾,读书写字极为不便,为什么还要写书前的序言?尤其是王进教授,面对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和多项考核指标,为什么还要“近乎央求”地去做这个“对职称评定、晋升和业绩考核没有任何帮助的项目”?而且陈祖武先生、张新民教授、王进教授三人均以极其严谨的态度玉成此事,付出了大量的辛劳。为了做好采访的准备工作,王进教授反复研究陈祖武先生的著述,并大量阅读名家口述之作以供借鉴,精心撰构采访题目以备周全。2021年国庆长假,王进教授放弃休息,远赴北京对陈祖武先生进行了采访。一周的时间内,上午在陈先生家里访谈,下午则回宾馆整理录音并为第二天的访谈做准备。返黔后,课务繁重,只能在寒假期间,再次放弃休息,全面整理访谈的资料。每成一篇,遂打印寄送给陈祖武先生审定。陈先生亦不顾年迈多病之身,不辞劳苦地细致批注,再寄回贵阳。如此反复不断,六易其稿,终成定本。张新民教授与陈祖武先生有近四十年的交往,两人情同兄弟,对陈先生的为人与学术早已了然于胸,但为了写好序言,“乃重新遍读祖武先生之撰述”方肯下笔。与一些无时无处不言利的人相比,陈祖武先生、张新民教授、王进教授三人显然是超然于物外了。陈祖武先生作口述史,是希望自身的经历可以为后人提供一点帮助,在访谈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恩之情。张新民教授、王进教授“乐道人之善,乐成人之美”,故鼎力以助,三位黔人心有灵犀、默契配合,正可谓是仁者之风,众人成之。

作为访谈整理者的王进教授曾对是书做了三个定位:一是一位著名学者的成长记录。陈祖武先生多次谦虚地称自己为“乡野之人”,由此我们能了解一个“乡野之人”是如何取得如此之大的学术成就的;二是一份珍贵的学术档案记录。陈先生是“文革”前最后一批大学生,又是“文革”后首批研究生,后来又长期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还曾一度执掌该所,见证和参与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学术研究特别是历史学科研究的发展。口述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我们了解这一阶段的珍贵档案;三是一部优秀的社科普及读物。通过是书,让普通的读者了解历史。笔者以为,这三个定位不仅准确,而且已然达到。

记得王进教授在陪同陈祖武先生返乡,接受《贵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言,陈先生之学术研究成果沾溉学林、泽被今后,人格风范足范后学、激人兴起。文章道德,融合无间,浑然一体,诚为学界典范。是什么成就了陈先生厚重的学术成就和令后辈学者景仰的人格风范?思之已久,恍然有悟,窃以为或许在于——深情。古人讲“情不知所起,然一往而深”。陈先生对国家、对民族、对学术、对桑梓、对家庭、对师友,皆有着浓厚的深情。源远而流长,根深而叶茂,这样的深情一以贯之,滋养和灌注了陈先生一生。这样的深情,发之于外,表现于厚重的学术研究成果,表现于谦虚宽容高尚的人格。在今天的学界最为需要的,或许正是这样一种深情。因无此深情的灌注,我们的学术成果显得多有枯槁浅薄,缺乏应有的厚重和感染力;学者个体的人生,也多有苍白疲惫,缺乏应有的丰沛和活力。所以,溯流探源,究陈先生深情之所起;见贤思齐,扬其深情之所现,此当是我们这些后学特别是母校同仁、家乡后学之重要任务。

诚哉斯言!陈祖武先生之“仁心”外发而为仁者之风。张新民教授和王进教授感动而起,玉成此书。成风化人,祈望读此书者,也能于字里行间感受此风,兴发而起,见贤思齐,共同成就厚重、淳朴的风俗。

陈祖武先生、张新民教授的学识人品均为我之楷模,对《恩重如山》反复研读,非敢评骘也。记数语,以述对陈祖武先生、张新民教授的景仰之情,亦示对王进教授的敬佩之意。

猜你喜欢
王进陈先生学术研究
Team-based fixed-time containment control for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disturbances
永远的怀念
先嗑为敬:陈先生的糖“蓄谋已久”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
老板不知银行新规 被工人骗万元
逃逸
M 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gnesium Alloy Sheet by Friction Heating Single Point Incremental Form 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