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性竞赛为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024-01-19 03:58王大鸷谭凤芝迟青山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2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载体思想政治教育

王大鸷 谭凤芝 迟青山

收稿日期:2023-09-04                                                          修回日期:2023-09-26

作者简介:王大鸷,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谭凤芝,女,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迟青山,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轻工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案例编制研究与实践”(JG21DB051);大连工业大学课程思政示范项目“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环境保护概论”、教学改革项目“面向新工科的多维耦合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探索”(JGLX2023002)

摘    要:文章从学科性竞赛的育人特征与人文精神培育等角度出发,对学科性竞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行性及实操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行探讨,并以“辽宁故事”杯农特产品包装创新创意大赛为例,对思政元素与竞赛主题的融合、协同育人效果评价、存在的风险因素等进行总结分析;通过赛事结构的合理设计、主题内容的正向引导强化学科性竞赛隐性教学特征,使学科性竞赛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载体,成为“大思政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助力高等教育实现培根铸魂。

关键词:学科性竞赛;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2-0040-04

一、引言

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目光聚焦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面向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进行了广泛、有益的探索和系统研究,积极采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分众式教学等方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建设智慧课堂,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已在高校中得到了总结和大力推广[2-3]。但仍有学者认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对课堂教学具有强烈的依赖性,相对单一、传统的课堂氛围在唤起学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上存有较大难度[4]。为夯实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过程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高校应采用“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5],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进而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方法和与时俱进的发展

特征[6]。

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学科性竞赛作为育人载体的结构清晰,其与生俱来的隐性教育特征蕴含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丰富的人文思想,面向参与群体的开放性能够有效发挥“社会思政大课堂”的辐射作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类别。在学科性竞赛中主动融入思政元素,考查学科性竞赛对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作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专题性研究并进行系统性思考。作者结合承办轻工类学科性竞赛“辽宁故事”杯农特产品包装创新创意大赛的经历,尝试在学科性竞赛环节中融入思政元素,强化思政元素在参赛师生互动与实践环节中的潜意识影响作用,对学科性竞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载体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探索。

二、学科性竞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可行性分析

(一)学科性竞赛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体结构特征

学科性竞赛具有为教育主客体提供相互交流的中介功能,是学科性竞赛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根本原因。学科性竞赛承载了教育主体想要传递的信息,蕴含着面向客体渗透的思维理念,并经教育主客体间周期性、常态化的沟通交流,逐渐培养教育客体的习惯性思维。学科性竞赛兼具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载体和文化载体特征[7],融合了群团活动的社会性和文化性,易于组织者因地制宜地关联、吸纳具有时代特征的思政元素。

学科性竞赛帮助学生磨炼研究性和辩证性思维。赛事主题具有探索性、创造性和科学性等特征,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契合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纲领性目标。师生间的频繁互动,学生积极的创作参与热情、端正的合作态度和困难环境下的坚持与付出,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和勇于探索的无畏精神。师生为实现取得优异竞赛成绩这个功利化目标形成的内在动机的统一性,是师生在灵魂深处产生共鸣的“催化剂”,有利于教育主体引导教育客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生遇到挫折后认真听取建议,主动开展自我纠偏,有助于形成求同存异、协调发展的大局观。对作品进行有组织、多角度的推敲与打磨,有助于学生不断强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最终从“符合事实、规律、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的角度对参赛作品进行辩证性评价并得出理性结论。

(二)学科性竞赛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隐性教育特征

学科性竞赛是学生求学阶段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的最佳途径,它比一门课程、一次实验、一场实践或学术报告更能唤醒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统计数据表明,作为项目参与者承担一项学科竞赛项目或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阶段学生记忆深刻的实训教学环节[8]。它促使学生达成协作意向,提高了沟通和表达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凝练出个体的顽强意志与进取精神,促进了就业质量和生存空间的提升,这些优势的体现与学科性竞赛的隐性教育特征密切相关。

一件参赛作品的完成通常需要数月时间,因此,学生必须定期参与作品的设计与完善等工作,周期性的相处与耳濡目染,有利于学生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趋同的潜意识,最终在行动上表现出习惯性行为。学科性竞赛的实践性显示出素质教育特征,但又不失科学性、趣味性和娱乐性,有利于学生建立起沟通自信、管理自信、学习自信和专业自信。准备作品中的学生往往非常放松,在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接受教育的情况下,通过组织者设定的环境、氛围、赛事主题和思政元素,对作品内容涉及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思索、联想和感悟,在完成专业知识积累与创新的同时,自主对竞赛作品背后延展出的社会性问题进行辨识、思考、剖析和总结。

(三)学科性竞赛具有吸纳融合思政元素的开放性特征

学科性竞赛是学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建设要求学科建设者摒除利益追逐思想,追求返璞归真、求实求是,面向社会提供开放性高效服务,丰富并传承学科内涵,体现学科存在、建设与发展的价值[8]。学科性竞赛通常要求作品紧跟学科建设的时代特征,推崇专业知识创新,兼顾体现学科服务社会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不可或缺性[9]。这决定了学科性竞赛具有开放的育人生态、社会服务生态和文化生态,饱含吸纳、融合思政元素的着力点。譬如,竞赛规则一般要求学生拥有良好的学术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要尊重知识产权,建立底线思维,因此,学科性竞赛具有塑造学生法律意识和行为规范的育人功能;应用型竞赛的作品能够满足行业技术创新和市场技术需要,体现了学科性竞赛的社会服务功能;作品表达出来的传承性与人文精神,提供了用“初心”和“使命”感召广大青年的文化服务功能。

思政元素融入学科性竞赛后,赛事内容与主题的坚持问题导向、弘扬创新精神、贴合主流意识形态的目标也随之达成,最终实现作品表达原则、主题内涵和思政元素的有机隐性归并。融合了思政元素的学科性竞赛有助于师生培根铸魂。学生在作品创作过程中不断意识到自己有能力服务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在培养专业自信的同时,逐渐清楚专业知识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之间并不互相排斥的道理,两者之间的统一有助于挖掘出作品灵魂之于作品表达的意义,形成对非科学意识形态类别的辨识与主动规避。

三、学科性竞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难点

与突破路径

(一)加强赛事承办人的遴选与教育引导

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范畴正在由思政课教师向全体高校教师拓展,“大思政课”环境建设的必要性

和迫切性赋予了高校教师更多的使命。高校教师要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主动性,不能沦落为束手旁观、求全责备的“中士”和“下士”[10]。只有教育主体的能动性提高了,其才能在教学环节中进一步落实价值导向,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并在面对突发风险时掌握主动权。所以,高校有必要在意识形态、组织能力评价、工作细节掌控等方面对承办赛事的教师进行严格把关,使其成为合格的赛事承办人,具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保持家国情怀,心怀国家和民族,关注时代和社会热点,拥有坚定的思想立场和丰富的知识体系。

学科性竞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主要挑战来自于高校教师的消极情绪,具体表现为职业倦怠、利己主义和自我封闭意识。职业倦怠的产生来自于高校教师岗位职责的高要求和家庭、工作角色冲突所引发的压力;高校教师的利己主义是过往一段时期高校建设过度追逐学术“权威”的伴生产物,“对我有什么好处?”成为部分高校教师盲目追逐“权威性”的强迫性自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持续高效开展面临的最大挑战,这个问题的削弱直至消亡,应该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的标志性体现[11];自我封闭意识有助于树立赛事的专业性和品牌,方便赛事的组织与规划,但同时也削弱了思政元素融合的可操作性和承办方勇于挑战复杂环境的决心。一个优秀的赛事承办方,需要具有渴望通过努力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和组织认可的诉求,以及能从赛事参与中体验到内在乐趣和人生意义的优秀品质,这种先天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削弱职业倦怠、利己主义和自我封闭意识的影响。因此,有目标、有组织的培训是必要的环节,它将帮助赛事承办方进一步坚定信念、开拓视野,激发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另外,在业绩认定上制定适当的激励政策,可以提高赛事承办方对赛事组织工作的投入热情和精力,弱化职业倦怠和利己主义的消极作用。

(二)强化学科性竞赛中思政元素的隐性特征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既不能风马牛不相及、生搬硬套,也不能驴唇不对马嘴、牵强附會。既不能杀鸡用牛刀、力道过猛,也不能如蜻蜓点水、不着痕迹”[12]。潜移默化地把竞赛元素与思政元素无缝融合极其重要但又非常困难。与以往的课堂显性教育不同,要发挥好竞赛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承办方须视野开阔,熟悉意识引导的隐性特征和层层递进规律,拥有丰富的思政教学经验,把家国情怀、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法治意识、思维品质、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人文精神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思政元素隐性融入竞赛的“理解主题、形成创新创意观念、作出假设判断、方案设计、实践验证假设(完成作品)”5个阶段,进而达到提升赛事政治高度、思想热度、视野广度和情怀温度的目的,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同时,兼顾形成思想意识上对所闻所见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学科性竞赛的开放性和实训特征使其具有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操作性,但学科性竞赛的专业局限性决定了竞赛平台不可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因此,学科性竞赛只能是课程思政的延伸与补充,即协同载体特征较为突出。

(三)做好风险预判并及时化解理念冲突

在学科性竞赛中融入思政元素属于外部动机,会干扰师生参加竞赛的内部动机——公平地追求优秀赛事成绩。高校在师生中推动学术诚信体系建设,而伦理意识的逐渐加强推动契约精神成为高等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标,对学科性竞赛的开展产生了不可任意变更的强制和约束。通常,承办方认为学科性竞赛主要承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职责,取得的竞赛成绩体现知识和学术权威性认可,是在契约精神的标签下面向参赛者开展的一种趋利游戏,属于功利论意识的正常表达。内部动机通常会自发对外部动机产生反射性防御,进而干扰学科性竞赛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效果。为降低反射性防御风险发生的几率,学科性竞赛中的思政元素作为融入目标不能够喧宾夺主。抛弃作品的专业性,违背契约精神对作品进行理想化评价并设置特权式的激励措施是不理智的行为。从设计角度出发,思政元素的融入过程要避免波及作品评价环节,评价标准的模糊化在短期内会造成学术价值认可上的错位,一旦认定参赛选手违背赛事契约精神,必定引发选手的抵触情绪,内在的理念冲突会诱发关于作品质量甚至是思想政治教育边界性的表象争论。

功利主义下的高等教育权威定义具有典型的当世取舍特征。对知识和学术的追捧态度演变出了扭曲的价值标准,导致高校出现“谁能创新知识,谁就是权威”的情况,忽视了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最后形成了权威的认定是“论文、学历、奖项、帽子、职称”“五唯”游戏的通关奖励[13]。党的二十大明确了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导方针,也是时代赋予高校光荣的历史使命。“破五唯”和

“立新标”正在扭转高校教师对“权威”和“责任”的误解,有助于参赛师生意识到学科竞赛中的契约精神,并完全遵循“教育公平”原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统一性,在造福人类、道德规范、法治意识、职业操守上的素质培养目标也是一致的。但仍有必要警惕不同伦理价值观念形成的背景和带有侵蚀特征的历史发展途径,对培养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产生的干扰作用。

四、以学科性竞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效果

评价

评价以学科性竞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育人效果,需要赛事组织者全面掌握学生的价值观变化、学生在竞赛前后提出的动态诉求,以及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性、逻辑性、系统性和辩证性。目前,问卷调查方式是评价学科性竞赛育人效果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基于学生侧和产出端,从参赛动机、作品展现元素特征与学生意识形态变化3个维度设计评价指标,采取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跟踪式问卷调查,全方位、全要素统计参赛选手的反馈信息,进而详细掌握赛事的意识形态唤醒作用。在问卷调查的样本选择上,主办方应重点关注作品展现中融合的思政元素样本。这些样本问卷包含的信息除了能够详细展现教育客体在赛事参与中的思想意识变化外,也可以为组织者进一步优化赛事主题与构架、持续改进竞赛主题与内容设计提供帮助。

五、以学科性竞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

案例——以“辽宁故事”杯农特产品包装创新创意

大赛为例

“辽宁故事”杯农特产品包装创新创意大赛是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大连工业大学承办的一项省级艺术设计类学科竞赛,目前已经完成两届赛事。参赛学生主要来自辽宁省内各高校艺术类、轻工类、管理类等相关专业。赛事具有覆盖面广、参赛人数多、地域特色鲜明的特点,其中,艺术类学科被普遍认为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相对有难度的学科[14]。

通过对承办教师的积极引导,赛事组委会明确了将赛事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一致性意见。赛事组委会要求参赛师生结合辽宁省“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雷锋精神发源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六地文化建设背景[15]78,在赛事主题中主动融合地域红色文化或民族传统文化,讲好辽宁故事,同时,结合高校驻村“第一书记”的助农扶农经历,单独设立“第一书记”赛道和奖项,推动参赛师生深入了解国家的扶农助农政策,对“第一书记”身上所具有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形成情感认同,并在第一时间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扶农助农政策方针,使参赛学生获得“人生启迪、精神力量和时代思想”的隐性教学资源[16]127。

两届“辽宁故事”杯农特产品包装创新创意大赛,辽宁省内高校艺术类、轻工类师生参与人数达到5 200余人,参赛作品2 200余件。其中,涉及高校驻村“第一书记”80余人,作品体现出红色历史、辽宁地域传统文化及创业奋斗理念的近400件。针对性回访数据表明,参加比赛的学生通过与“第一书记”密切接触,培养了由衷热爱山河故土、父老乡亲和历史文化的情结;32.6%的作品创作灵感是通过学生主动挖掘辽宁省农特产品在抗战时期、辽沈战役时期,甚至更久远年代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故事产生的,表明该项赛事提高了师生对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可。赛事组委会设立了向有需求的小型农特产品企业无偿提供作品使用权的捐赠环节,进一步让参赛学生体验到了创作自信和服务家乡的自豪感。

六、结束语

总之,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主旨方向,学科性竞赛可为学生提供增强“四个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15]80,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助力高等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让学生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教师可以利用学科性竞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削弱思想政治教育中喊口号式教与学的负重感和束缚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筑牢教育系统安全稳定防线的践行者。熟悉学科性竞赛结构特征,做好学科性竞赛的顶层设计,并推动思政元素与学科性竞赛的有机融合,建设突破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时间限制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有利于破解课程思政中出现的“没有生命”和“干巴巴的”的问题[16]128,也符合“大思政课”平台建设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真真,卞常红.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路径创新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21(23):46.

[2]  李洁萍.地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的融

合:困难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

76(7):20.

[3]  礻马海霞.“三阶段四保障”专业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构

建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2,

76(9):66.

[4]  王学俭,李东坡,李晓莉.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协

同創新的内涵、重点与对策[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22,50(1):92.

[5]  魏宗媛.新时代青年榜样的特质与教育作用[J].人

民论坛,2023(6):98.

[6]  熊晓梅.把握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四个

维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重

要论述[J].现代教育管理,2020(8):26.

[7]  吴增礼,李亚芹.“大思政课”视域下“社会大课堂”的

多维阐释[J].思想理论教育,2022(12):76.

[8]  王蕾,张巧英.基于学科竞赛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6):43.

[9]  谢桂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论[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11:191.

[10]  郭志强,毕明波.“为人民服务”新论[J].福建党史月

刊,2009(8):21.

[11]  周萍,沈贵鹏.高校教师发展项目的开发与实施研

究:以高校竞争性教研资助项目“教师卓越工程计

划”为例[J].江苏高教,2013(5):70.

[12]  孙亮,徐震,佟德志.高等工程教育中课程思政的

“八个维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3):66.

[13]  宋艳辉,朱李,邱均平.“破五唯”背景下我国科研评

价体系构建的几点思考[J].社会科学文摘,2022

(12):8.

[14]  乔湘平,杜宏任.高校艺术类专业开展“课程思政”

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1

(18):95.

[15]  朱小曼.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学生思政

教育的三重维度[J].中国冶金教育,2023(2).

[16]  张尚字.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有机结合:讲思政道

理的三维证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

学版),2022,49(6).

■ 编辑∕王力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载体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