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科学教师的反思能力研究

2024-01-19 12:59周小燕
科教导刊 2023年31期
关键词:篇数日志科学

周小燕

(岭南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广东 湛江 524048)

1 问题的提出

教师教学反思就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1]。已有的研究表明,教学反思可使职前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价,促成教师职业意识、角色认同和教学研究等教师专业化成长[2-3]。Minna 等人跟踪调查13 名小学科学实习教师的反思与实践状况,发现实习教师的反思随着实践不断扩大和加深,但仍以描述性反思为主[4]。可见,职前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经验后加以反思,再投入实践,这种深度自我建构的方式非常有利于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因此,笔者开展对职前科学教师反思能力的研究,以期对职前科学教师培养有借鉴意义。

2 研究的过程

2.1 研究对象选择

本研究以6 名科学教育专业大四的师范生的256 篇实习反思日记为研究对象,他们已经参加过微格教学训练,教育实习实践,分别在GD 地区不同的小学担任小学科学教育实习,并且在实习过程中坚持撰写教育实习日记。本研究共收集了6 位职前科学教师共228 篇作为研究文本(其中A 教师52 篇,B 教师34 篇,C 教师20 篇,D 教师40篇,E 教师47 篇,F 教师35 篇)。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随机抽取6 名职前科学教师的228 篇实习日志作为主要研究材料,每篇日志作为一个分析单元,提取其中的关键内容,同时使用2 位编码者对分析内容进行编码,尽可能在保持编码的一致性下,根据研究工具对其进行评判与解释,最后对所得的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

2.3 职前科学教师反思内容的研究

本研究根据申继亮与刘加霞的教师反思内容理论和小学科学课程的独特性[5],将科学教师的反思内容分为教学准备,课堂教学,学生发展,教师发展,教育环境或影响这五个方面。通过对228 篇实习日志内容分析,对其反思内容指向判定以及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①教学准备。22 篇,约占日志总篇数的10%。教学准备是职前科学教师的一项重点内容,它是一节课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更是一堂优秀科学课的必备前提。如A 教师在其中一篇日志中写道“计划赶不上变化,有时间闲下来,一定要备课,这样突然接到别的任务也不至于猝不及防地不知道如何是好”;E教师“作为一个科学老师,必须要有充足的准备,不仅课堂备课的准备,还有材料的准备,不然无法给学生上一堂满意的课”。

②课堂教学。130 篇,约占日志总篇数的57%。课堂教学是职前科学教师工作的主体内容,直接反映职前科学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反思,职前科学教师可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构想策略不断地修正,从而提高自身的从教水平。如C 教师“第一次上课,感觉轻松,但有时纪律难以管控,虽有小实验穿插但整体理论过多”;E 教师“我调整了我的逻辑顺序、整体框架,这节课的纪律比上周好很多,上起来也比较没那么费劲”。

③学生发展。26 篇,约占日志总篇数的11%。对学生的反思无疑极其重要,因为学生是教师教育的唯一对象,教师唯有去了解、去反思学生,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真正实现教书育人。如B 教师“(学生)习惯的养成只有好坏,所以为了避免养成坏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他们养成好习惯”;D 教师“今天听课发现班级会有特殊儿童,个人认为应将他们送到特殊学校接受教育,这样学生的发展会更好”。

④教师发展,44 篇,约占日志总篇数的19%。对教师发展的反思亦可说是对自我的反思,通过自我的反思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角色定位以及自身的不足,从而寻找努力的方向。如D 教师“时间永远不会为某个人而停留,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懂得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E 教师“并不是有所努力就有回报,但是不努力就看不到胜利的曙光”。

⑤教育环境或影响。6 篇,约占日志总篇数的3%。对教育环境或影响的反思是一个比较宏观的反思,包括对因教师工作的人际关系、校园环境布置、教育对社会、国家影响等大背景下的思考。如F 教师“科学已然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学生在学科知识的掌握上也应该更进一步加强及推进。面对科学的测试,更应该持有一种客观的态度来应对”。该类反思对于职前科学教师来说相对匮乏。

将职前科学教师的反思内容指向所占比例由高到低进行排列:课堂教学(57%)、教师发展(19%)、学生发展(11%)、教学准备(10%)、教育环境或影响(3%),从中可发现职前科学教师的反思关注点主要在课堂教学,其次是教师发展,接着是学生发展和教学准备,最少的是教育环境或影响。

2.4 职前科学教师反思水平的研究

反思内容是教师反思的广度,而反思水平则是教师反思的深度。本研究中反思水平的划分主要以汪丽梅等人[6]的理论划分为基础,结合职前教师经验尚不足的特点,将反思水平分为描述性水平,解释性水平,联系性反思,批判性反思这四个水平。反思水平决定着反思的深度,反思水平反映着职前科学教师的反思质量与效果,对四个反思水平进行分析,研究发现:

①描述性反思46 篇,占总日志篇数20%。这类反思仅仅对事件“是什么”进行回忆性描述,反思水平最低,对于教师的促进作用也是最低。如C 教师“第一节课我给他们讲解STEM 课程的一些内容和上课的一些纪律和积分奖励,分组的事情。第二节课让学生探究如何让一个空的易拉罐斜立起来”,仅仅是对课堂情境的一个再现,完全没有发现教学的问题,这种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甚微。

②解释性反思130 篇,占总日志篇数57%。对于实习的事件除了进行回忆性描述外,还对其中发生的问题尝试利用自身的经验去进行解释,对事件的“为什么”进行思考,将这类反思水平划分为解释性反思。如A 教师“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自然现象的观察是比较容易的,如果没有把他们带出去观察,孩子们便很容易产生厌倦的情绪”,A教师除了对事件进行描述外,还根据自身的经验对行为进行了解释,对教师的成长有较大促进作用。这类反思是教师已经发现了问题,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经验,促进自身成长,是职前科学教师的主流反思水平。

③联系性反思30 篇,占总日志篇数的13%。解释性反思是教师依据自己的个人经验对事件进行解释,往往带着较多的个人偏见,这时候就衍生了更高水平的反思。教育者针对事件会联系教育理论客观地去思考,去分析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这是对“为什么”的进一步思考,对于职前科学教师的成长促进作用更高。如E 教师“岩石课并不难,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在玩中学”,E教师联系“学生主体”“玩中学”的教育理论对课堂进行解读,达到了理论联系实践,这是对“为什么”的更深理解。

④批判性反思22 篇,占总日志篇数的10%。这类反思的特征是实现“自我的重构”,通过多角度,多方位对事件的思考,提出自身的问题,客观进行批判,从而实现“自我的重构”。如F 教师“于我而言年轻教师固然要坚持课标,在坚持课标的同时,我们亦要注重学生发展。科学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科学课的目的是采用多种方法令孩子进行感知及认知。通过思考F 教师联系教育理论对课标和科学课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对自我的经验进行重新构建,形成新的认知,达到“自我的重构”。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职前科学教师的反思水平主要在解释性反思,高达57%,是主流的反思水平,从中可看出职前科学教师解决问题的依据是自身的经验,尝试性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新的经验,促进自身的成长。而联系性反思和批判性反思最少,仅13%和10%。从整体分析来看,职前科学教师反思水平不高,大多数处于解释性水平;依然存在较多描述性水平;联系性水平和批判性水平较少,总而言之,职前科学教师的反思水平亟待提高。

3 结论与建议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教师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教师能否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自我教学水平,往往取决于他本身的反思能力。通过研究发现职前科学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反思能力,但总体反思水平待提高。

①在内容指向上,职前科学教师反思的关注点多在课堂教学和教师发展上,对于学生发展和教学准备方面的反思关注还不够,特别是学生发展反思有待加强,因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准备是一节好科学课的前提,反思其过程与方法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②在教学反思水平上,解释性反思和描述性反思最多,这意味着职前科学教师多数的反思具有一定的水平,能够促进反思能力的提高;但联系性反思和批判性反思较少。这与外国学者Ferguson研究发现“学生都能达到范梅南的技术层次的反思,但只有少数的学生能达到批判层次的反思层次”基本相符合[7]。可见职前科学教师的反思水平仍具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③反思方式单一,该研究中的职前科学教学反思大多以教育实习日记的方式呈现,只有小部分是将教学反思发表的美篇APP 和微信公众号上。将网络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反思中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将个人反思转化为群体反思,令反思不断深入,从而提高反思能力。反思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小组研讨会、教师成长记录、寻求教师指导等,职前科学教师应多种反思方式结合使用,促进反思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篇数日志科学
健康促进视角下社区花园支持性环境营造研究
——以澳大利亚莫斯维尔社区花园为例
一名老党员的工作日志
扶贫日志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游学日志
《国际航空空间摘要》(International Aerospace Abstracts,简称 IAA)2015年上半年按 IAA 类别收录的内容介绍在40行以上的篇数情况
科学拔牙
一种基于粗集和SVM的Web日志挖掘模型
2012年《资源导刊》发表各县(市、区)文章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