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梅,彭静
(1.阜阳师范大学 图书馆,安徽阜阳 236037;2.菏泽市实验中学,山东菏泽 274000)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振兴是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面,公共文化服务肩负着改善乡村居民的精神风貌、 提升乡村居民的综合文化素养、建设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的使命[1]。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作用发挥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乡村文化振兴的实现。安徽省地处华东经济区,属于长三角经济圈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 公共文化服务对经济建设的辅助作用亟待充分发挥。
村镇级是公共文化服务链条的最末端, 其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情况, 可以反映出该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阜阳市阜南县H 镇,位于阜阳市的最南端,与河南隔河相望,户籍人口8 万余,经济以农业为主,规模以上企业2 家[2];颍州区S 镇,位于该区南部,户籍人口8 万余,经济以农业为主,规模以上企业 9 家[3]。
这两个镇居于皖北地区中心位置, 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居中, 其公共文化服务现状可以反映出皖北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总体情况。 本研究深入基层村镇一线,通过问卷、田野调查及村镇干部访谈,对以上两镇的公共文化服务现状进行了调查, 据以窥见皖北地区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
阜阳市乡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主要包括:镇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大舞台等。 调查的乡镇和行政村硬件设施基本配备齐全。
乡镇文化站一般设在镇政府, 建筑面积大小不一,与残疾人之家、老年协会等共用场地。 文化站内设老年阅览室、老年文体活动室、法律宣传室、教育培训室、网络信息室、乒乓球室,功能分区比较全面。
两个镇的31 个行政村都建设了农家书屋。农家书屋独立设置,建筑面积在20—50 m2不等,藏书在500—2 000 册。 图书种类包括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类、养殖种植类、少儿阅读类等。娱乐休闲、健康养生类阅读资料较少。 图书没有按照中图法排序,书柜样式以铁皮带锁文件柜为主,不是方便获取的开放式书架。 书屋内缺乏报刊资源,也未见到数字阅读设备。农家书屋布置比较单一,阅览室内座位较少,所有书和阅览桌椅共处一室,没有进行阅读空间分区。
基本每个行政村都有文化大舞台, 由表演舞台和一个配套文化广场组成。
通过访谈乡镇工作人员、 田野村民, 文化站2021 年开展的文化惠民工程主要有“送戏进万村”、应急广播、电影进村等活动。“送戏进万村”的戏目有展现扶贫干部劳累住院,还不忘扶贫项目事迹的《一筐鸡蛋》、再现家庭和睦美德的《鸡血记》、展示乡风民俗的庐剧《对头亲家》等。 丰富了乡村老年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切实增进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因此,贴合老年居民、留守群体的文化惠民工程,获得了良好的服务满意度。
目前乡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着力点在 “文化惠民工程”的推进上,基层设计实施的公共文化活动开展较少;文化大舞台除了唱戏和放电影之外,平时作为村民广场舞的场地;农家书屋相对冷清,没有专人进行日常管理,大部分是由村干部兼任、保管钥匙,平时也不对村民开放。 农家书屋没有实现公共阅读服务的良好愿景,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福建师范大学傅文奇教授提出,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农家书屋全覆盖工程已经实现, 但是存在顶层设计上的权利和责任不协调、服务方面供需割裂错位、利用方面数字化服务需求偏移和弱化等问题。 颜彬提出除了云南和顺图书馆、 梅州市松口图书馆等少数发展良好的样本,广大的乡村地区鲜有规模较大、运转得力的农家书屋。大量的农家书屋挂牌即关门,面临着供给守旧、运营乏力等多重困境[4]。
通过调阅镇政府开展的群众满意度调查材料,文化惠民工程“送戏下乡”“电影展播”等活动,群众满意度达到了96%。 暂时没有看到公共阅读服务的满意度调查报告, 调研团队通过走访普通农户获得这方面的数据。受访村民表示“平时没怎么去过农家书屋,不知道去干什么”。 当问到孩子们放学后需不需要去里面阅读课外书,老人们讲“如果能去,那还是挺好的,能让孩子多了解一些知识”。 通过访问乡村儿童,他们表示“我看到那个农家书屋的牌子了,但是从来没进去过”。 从反馈情况来看,群众没有享受到农家书屋的良好服务, 有些人甚至还不知道有农家书屋,服务满意度自然低下。2007 年3 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开始全面实施“农家书屋”工程。 根据规划,2015 年实现村村都有农家书屋的目标。 2019 年2 月,中宣部、文旅部、全国妇联等十个部门联合印发了 《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效能 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目标”[5]。《方案》希望农家书屋形成有专人管理、有书读、聚人气、可持续的美好画面。结合此次调研结果,农家书屋覆盖行政村的计划已经完成。但是,在安徽北部地区,发挥农家书屋助力乡村振兴的作用,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是要建立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并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依据。要改变当前唯GDP、唯财政收支的考评体系,把绿色发展指标体系作为首要考核目标,并且作为各级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文化站内设老年阅报室、网络信息室、法律宣传室、 残疾人之家等多个功能室, 置办了体育运动器械、书籍、桌椅、电子阅览设备,但很少有居民去使用; 农家书屋长期处于关闭状态, 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文化大舞台除了在“送戏下乡”“电影展播”的时候使用,平时晚上供村民跳广场舞使用,白天基本处于闲置状态。 这些调研结果表明政府出资建设的基础文化服务设施利用率较低,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服务效能比较低下。
文化站开展的文化惠民工程“送戏进万村”等活动,基本是根据上级文化机构的安排,文化站负责辖区内村庄的演出安排和通知、组织等。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业务目标而开展工作, 没有关注服务对象的需求[6]。 同样,农家书屋的阅读资源配置也没有征求阅读者的需求,直接配置到位。 在服务形式上,仍然以政府部门决策为主导, 决定基层文化服务部门的工作方向和内容; 乡村居民仍然处于被动接受公共文化服务的地位,缺乏吸引普通群众参与决策、调动民众参与决策部署的制度, 难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平衡。本土内源性文化活动开发不足,大多存在自发性组织、人员流动性大、管理松散等问题,难以形成有力支撑。
皖北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矛盾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表现是长期政府主导,乡村居民仍然是服务的被动接受者。陈世香,吴世坤等提出的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决策多元主体协作机制分析框架能够很好地诠释这个现象(见图1)。 如图所示,当前调查镇村基层文化服务的供需决策系统中服务对象居民需求表达的输入环节是直接切断的, 这导致整个多元协作系统逻辑起点的缺失,整个系统的作用发挥必定受到影响。 另外,民众虽然表达了自身的诉求,但是因为制度的不完善导致需求决策或者供给决策的转换环节出了差错, 民众需求也不能得到相应的服务输出结果。根据政治治理理论,应该构建开放决策环境,参与需求决策和供给决策转换的多元主体应该包括政府、基层文化服务机构、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专业化团体、民众代表。 缺少其中一个,都会导致转换失败,出现需求与服务的错位现象[7]。
图1 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决策多元主体协作机制分析框架
服务理念相对保守,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调研乡镇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全部以线下形式开展, 没有顺应信息时代的需求, 建设乡村文化服务数字资源库, 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供给体系。也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环境下的网络新媒体,开展线上文化服务工作。
对于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情况的群众满意度调查渠道单一,由工作人员亲自上门找村民填表测评。碍于情面, 居民不好意思提出对相关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只能全部勾选满意。文化服务的实际效果无法有效反馈到基层文化服务的决策层, 阻碍了服务设计源头的自我调节和优化。 基层开展文化服务的工作目标是完成上级行政指令,比如保障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免费开放, 到村镇级就是建设好镇文化站、保障“送戏进万村”等活动的顺利实施。基本是按照标准模式开展工作,缺乏主动作为的需求和意识。因此不会特别关注老百姓的真实需求。从根本上讲,是因为考核机制缺乏应有的激励和监督作用。
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的背景下,各级政府也在经费上予以一定支持。 但是上级划拨的经费基本都用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而且建设标准统一,比如农家书屋捆绑文化大舞台,成为行政村文化服务设施的标配, 缺乏突出特色的个性化设计。参与访谈的文化管理人员表示,有开展文化活动的想法,但是没有经费去实施,文化人员出现断代现象,没有年轻人愿意到基层去。 由此可见,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兼顾公益和营利性的良好公共文化服务协作系统尚未形成。 一方面, 基础设施建好后,相关部门对文化服务工作的开展没有思路,缺乏足够经费, 导致服务内容公式化、 服务机构门可罗雀。另一方面,对如何保持基层文化服务机构持续性工作活力;如何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联合民众开展“自治”;如何开发内生文化资源,吸引社会资本,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打造成一个有扶持、有创收、有活力、能持续的良性循环系统,缺乏深入思考和进一步行动。
3.1.1 持续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3.1.2 开展多样化的文体类活动,鼓励村民强身健体
充分利用乡镇已有的乒乓球台、篮球场、棋牌室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定期邀请专业志愿者,为村民辅导活动方法,提高群众强身健体的热情。不定期开展体育比赛活动, 比如老年乒乓球比赛、 亲子运动会、棋牌类比赛等,丰富乡民的文化生活,在活动中增进彼此的感情,凝聚民心。
3.1.3 改善农家书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公共阅读服务功能
公共阅读服务是基层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家书屋是村级主要的公众阅读服务机构。其作用发挥情况,直接决定村镇级全民阅读能否实现。
首先,保证书屋内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农家书屋的书籍种类应该兼顾乡村居民生产生活需求、 儿童阅读需求。根据农业产业发展需求,选配养殖种植类专业书籍;村里的学龄儿童大多是由祖辈隔代监护,家庭阅读资源购买力有限, 农家书屋应该是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适当增加少儿阅读资源,把农家书屋打造成乡村少年儿童的阅读天堂, 为其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发挥力量, 为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奠定基础。根据儿童少年的身心发育特点和学习需求,对农家书屋进行空间再造,满足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将其打造成包含亲子阅览室、 益智玩具屋、 自习研讨室、演讲口才表演舞台等多种功能的公共阅读体。对于2—5 岁幼儿,由监护人陪伴其阅读绘本、体验益智玩具,实现“阅读从娃娃抓起”;为6—12 岁小学阶段儿童提供语文教材中列出的必读书目,安排专门的阅读指导馆员,为孩子们的阅读进行答疑解惑,作业辅导;为13—16 岁的初中阶段孩子,准备文学名著、励志类图书,提供自习设施。 购置医疗保健类阅读资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乡村居民在满足基本的吃饱穿暖之后开始关注保健养生等更高层次的需求。要及时为村民提供如日常保健、疾病预防、养生锻炼等方面的阅读资源。其次,要实现农家书屋的专人管理。可以与上级公共图书馆联合,通过这种管理方式为基层农家书屋配备馆员、提供培训、争取资金[8]。
将征求居民文化需求形成制度, 保证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决策多元主体协作机制的完整性。 具体来讲,制定文化服务需求征集制度,内容包括征集需求的方式方法探讨、征集频率确定、主动反馈需求收集地点确定等。 文化活动结束后民众反馈信息的收集同样要形成制度,畅通表达渠道。彻底消除行政强制公式化供给与村民个性化需求的矛盾, 实现村民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自我治理和建设。让需求征集、活动方案制定、 活动的实施、 实施效果反馈整个流程,都能有服务对象意愿的充分表达。各个活动层级尤其是决策层,将群众意愿表达进行正确转换后,才能满足群众需求,做到服务的精准输出,提高工作效能。这样开展相关工作,能够逐步解决长期积累下来的供需结构矛盾,更容易盘活现有文化服务设施,将服务活动开展到农民心坎里去。
3.3.1 打造线上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方式
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 乡村居民已经熟悉微信和抖音等新媒体手机软件的使用。 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开展线上公共文化服务。
首先,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文化活动的宣传、信息的发布、宣传本地文旅项目、积极弘扬本土特色文化。 通过制作视频材料,宣传本土的手工艺品、生态宜游环境、有机农产品的生长发育情况、地方美食等。 通过公共服务帮助乡村居民宣传推广地方文旅项目,达到服务居民和为地方创收的双赢目标[9]。
其次,结合农民文化程度不高,部分有阅读困难的实际情况,开展疾病预防讲座、慢性病自我护理专题视频展播,使他们了解相关知识。比如怎么预防幽门螺杆菌在家庭内的传播、高血压的日常注意事项、老年人锻炼身体的方式方法和强度、 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理措施等。通过新媒体平台,将日常急救和护理知识送到老百姓手中。而且资源可以循环播放,民众利用碎片化时间就能享受文化服务。 打破了时间和地域限制。在外务工人员也可以通过家乡的平台,帮助家中老人关注、学习相关信息,让他们能更加安心在外挣钱养家。
最后, 线上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还可以发挥虚拟应急广播的作用。 通过公共服务线上平台推送农家书屋新书信息、文娱节目信息、儿童疫苗接种、入学报名等信息。 克服了实体广播必须专人在播音室专门播放、播放结束不能重复了解的缺点。在网络畅通的前提下, 工作人员通过后台不受地域限制可以随时发送信息,村民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查看信息[10]。
3.3.2 转变工作作风和方法,创新评价机制
行政力量从安排文化服务全程工作, 变成服务于文化服务活动开展的整个程序。 文化机构管理者由工作的设计指挥者, 变成后勤服务者、 组织协调者。 由居民自行“点菜”,政府提供支持,保证“菜”能够按时足量、“色香味” 俱全地送到村民口中。 村民“吃完”后,要评价这个“菜”好不好吃,还要不要重复吃。还要给管理部门打分,对今后的基层文化服务工作提出新的期待[11]。
创新服务评价机制, 通过第三方检测考察乡村居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 采取第三方抽样调查,打破村民“熟人意识”的顾虑,能够得到更符合村民本意的反馈结果; 另外还可以采取技术手段通过对村民反复参与活动、提前离场、主动要求等的行为轨迹进行数据追踪, 判断其对文化服务工作的满意度。制定详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标准,逐步增加服务提升考核指标, 对服务水平的提升的判断做到有据可依, 建立起对基层文化服务工作的监督和考核机制,促进基层文化机构工作人员主动作为[12]。
根据调查,2020 年度上级划拨到乡镇文化馆的经费是5 万元, 平均到十几个行政村的村均文化活动经费是比较少的,很难办成事情。周围的十里八村可以联合起来,这样人力资源和经费就会形成合力,能够办成一些事情。
充分发现识别民间文艺人才,将有文艺特长、组织能力、志愿服务精神的本土人才笼络出来,充实基层文化服务队伍。 用组合经费聘请专业老师指导本地内生艺术团体、帮助有特长的村民置办表演器械。挖掘内生文化资源,组织民间文艺人才,用身边人、身边事改编创作文化节目, 开展贴近居民生活实际的文化活动,引导正向乡风民俗。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本土艺术形式,宣传婚姻的真谛、家庭幸福的含义,引导农民自觉杜绝高额的结婚彩礼、 逐步摒弃婚丧嫁娶的铺张浪费现象、 改变村民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意识,回归淳朴的乡风民情[13]。
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从畅通民众文化需求反馈渠道、学习治理理念、改善评价机制、开展线上文化服务、开发内生文化资源、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方面,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本文根据镇村实地调研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情况, 系统把握了皖北地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特点, 并据此提出了改进工作的几项措施。 措施在经济欠发达平原地区的普遍适用性有待实践检验,并需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