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湘毅,吴晓鸥,陈姝含
(武汉轻工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湖北武汉 430023)
恩施三岔地区傩戏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艺术风格的戏曲形式, 被列入国家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傩戏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探讨了数字化复原技术在傩戏保护与传播中的应用,以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0 世纪,世界各国都已开始大量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成数据的形式。 在1992 年,为便于人们永久保留并最大限度地让社会大众更平等地享用文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DNESCO)着手推进“全球的记忆”(Memory of the World)工程,在全世界推进文物数字化。 1999 年,在芬兰倡导下,欧洲各国着手推出一个多国框架性协作工程 “内容创造启动工程”,在此工程中,文化遗产数字化被确立为重要课题。德国为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创建了 “数码图书馆门户与文化观光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韩国三星电子公司在2004 年12 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存建立了合作协议, 三星电子集团将把自己所有的新技术和网络支持用于保护文化多样性,尤其是对世界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探索。 2010年,法国文化部也宣布“文化、科学和教育内容电子化”,并动用了总预算为7 亿5 千万欧元的法国教育内容数字化项目。 美国政府也对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了国家级虚拟图书馆的“美国记忆”项目。 而日本政府也在国立国会馆内主动将馆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字化, 建设了对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系统, 日本政府及数字遗产科学研究人员用运动捕捉技术对日本国奥兹地区的活态文物“狮子舞”实施了三维的数字化保存, 该技艺后来被纳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虚拟保存项目[1]。
在国内,国家政府部门已经积极开展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项目。 例如,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对中国更多艺术的数字化保存技术,做出了多方面的研究。通过浙江大学虚拟故宫漫游,北京大学紫禁城数字化,微软研究院的中国兵马俑,南京大学三峡文化遗产数字化博物馆项目,以及国内外多个数字博物馆,如南京博物院的数字化、山东大学考古数字馆、中国海外友谊馆工程等项目,对中国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濒危野生动植物文化遗产的保存、 传播和再创新提出了有益的技术理论和实践支持[2]。 尤其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国内目前已进行了若干实质性的数字化保存工作, 包括浙江大学CAD&CG 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民间表演艺术的数字化抢救保护与开发的关键技术研究”,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的 “楚文化编钟乐舞数字化技术研究”“云南斑铜工艺品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等课题的研发项目。均将现代科技工艺和中国传统皮影戏的表演艺术相结合, 不仅给中国濒临灭绝的古老传统艺术带来了全新生活方式,也给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带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2003 年10 月17 日经联合国教科文机构批准的《维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条约》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世代代相承, 在各社会和人群应对周遭自然环境及其与大自然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相互作用中被反复地再创作, 为这个社会和人群带来持久的归属感, 进而增进对社会文化多样和人们创造性的尊敬[3]。 ”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传承与弘扬这三个类型的传统民族文化,就是人们发展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 而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不断深入和宣传开展,广大群众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关心程度、积极性也愈来愈高涨[4]。
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方面有一定进展, 但恩施三岔地区傩戏数字化保存和传播工作却较为滞后。 由于恩施三岔地区的傩戏传承人陆续死亡,再加上受市场打击影响,该傩戏团的主要艺人都在外打工,导致傩戏艺术到目前仍无一个完整、系统的传人,傩戏艺术存在着流失的巨大风险。为了抢救这一传统民间艺术, 使本地区傩社会主义民俗文化得到有效继承与发扬, 三岔地区政府已加强保护力度,并计划把傩戏艺术整合成图文、录像等。 但因为长期钻研与继承了这类工艺的大多传承人都不能获得相应的文化收益, 所以无法使年轻人投入非遗传承当中,故也不能在真正意义上进行文化继承。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把古老傩戏数字化,并采用数字化复原技术和虚拟捕捉采集的方法进行保护与传承,是十分可行的抢救途径[5]。本课题从创建恩施三岔地区傩戏传承人个案纪录片、 数字化复原和虚拟捕捉采集三个方面入手, 探索恩施三岔地区傩戏的数字化复原保护与传承方法, 为打造恩施三岔地区傩戏数字博物馆奠定基础。
了解恩施三岔傩戏遗产濒危的现实情况及民间保护传承的现状, 对传承人的生存状况和传承情况摸底调查,对恩施三岔地区傩戏的表演仪式、信仰习俗、 民间技艺, 专访恩施三岔傩戏传承人的实物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就傩戏遗产的濒危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紧密结合具体的社会与人文实践开展整体探索, 全面客观地厘清了恩施三岔地区傩戏的历史发展规律与社会文化形态关系。 需要对傩戏进行静态保存与动态传播相结合的数字化保护方式[6]。
用数字化技术对傩戏遗产的口述资料、图形图像、声音影像等进行实时拍摄,记录储存。在高速发展的数字化信息时代,借助故事编排技术与表演技术,对傩戏中的各种故事传说、礼仪活动、演出习俗活动等进行数字化拍摄、收集及复原再现。
利用计算机技术, 将傩戏的遗产等载入数字化数据库,进行数字化信息介绍、交互互动、虚拟动画传播、衍生周边设计。构建恩施三岔地区傩戏保护与传承创新的新模式[7]。
深入对恩施三岔地区傩戏溯源和文化的留存现状进行采集梳理。
结合傩戏传承艺人现状, 在个案登记的基础上客观地搜集传承人的影像资料和描影傩文化留存的实物[8]。
查找相关古籍信息, 利用访谈对傩文化的民俗传说、神话和传说进行记录保存。
打破学科边界,进行恩施三岔地区傩戏的题材、艺术审美特色、种类音乐特征、傩戏戏服、傩面具跨界形式研究(见图1)。
图1 恩施三岔地区傩戏的艺术表现
数字化与创新相结合, 推出艺术口述史著作和传承人纪录作品,建立傩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虚拟捕捉信息采集、傩戏戏服、傩面具的3D 复原、傩戏数字收藏博物馆的资源信息库[9]。
恩施三岔地区傩戏的数字保护和传承, 进而探索傩面的数字化3D 复原和傩戏虚拟捕捉技术信息采集,打造恩施三岔地区傩戏数字博物馆,探索其传承保护新方式[10](见图2)。
图2 恩施三岔地区傩戏的主要观点
(1)研究恩施三叉地区傩戏口述征集实例,与恩施三叉地区傩戏口述历史的特色和价值; 思维上创新,“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是在新时代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完善全民族大团结的主要思想指导原理,利用社会学、符号学、图像学、文化人类学理论,通过体验共生互补的格局,将民族思想在新的社会融合阶段上重新组合。
(2)对恩施三叉地区傩戏的数字复原保护与传播,在应用研究形式上探索,融合了数字化复原保护与传播的方法, 利用个案研究方法探寻了恩施三岔傩戏的深刻内涵,利用虚拟动作捕捉技术的收集、贮存、管理、显示、传播等手段,为恩施三岔地区傩戏应用的Motion Capture 方法, 为发展基于动作库的捕捉技术及声音驱动的智能采集系统奠定了基石,同时又可以将傩戏作为文化网络资源加以宣传, 从而扩大社会影响[11]。
(3)为恩施三岔地区傩戏的弘扬寻找一个既有文化意义,又有艺术价值的突破口,以促进活化民俗的传统文化,促进形成新的乡村文化环境,以促进社会主义美好农村的构建[12]。
恩施三岔地区傩戏的现状与亟待保护极具紧迫性,本项目的研究具有以下实际应用价值:(1)有利于傩戏的传承,培养发展地方文化特色;(2)有利于数字化3D 复原恩施三岔地区已失传的傩戏面具展示;(3)有利于虚拟捕捉技术信息采集恩施三岔地区濒危傩戏;(4)有利于恩施三岔地区傩戏数字化艺术产品创新研发,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日渐成熟及5G 时代的到来, 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对恩施三岔地区傩戏数据的大规模存储和复原, 实现对恩施三岔地区傩戏项目、传承人、生态保护区的监测评价,对利用数字化3D 复原成果,开展更为广泛的宣传弘扬和传承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分析员张晓明说:“电子化手段的应用, 不但引起了非遗研发人员的注意, 也在各界引发连锁反响, 除部门、遗产保护机构持续推行文物数字化策略外,其他组织和民俗公司也在不断地加入这支团队。”随着调查的开展,“中国戏剧史或许将由此而改写”。 从20世纪80 年代初至今,对傩戏的调查已经成为我国学术文化探索的一个重点, 并开辟出了前所未有的崭新境界。因此,对恩施三岔地区傩戏进行数字化重构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数字化傩戏传承保护及创新发展工作势在必行。
傩戏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向, 对傩戏在动画创作中的造型艺术进行了探索。傩戏是传统艺术,兼具文化与艺术双重价值。 随着中国傩文化研究保护工作的深入和现代科学技术数字化发展, 近年来更有了专家学者进一步加大了对傩文化研究力度。 但从中国当前发展傩文化的实际状况来看, 仍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恩施三岔地区傩戏主要传承人已过了花甲之年,再加上受市场经济影响,原有的傩戏团主要艺人均在外打工,导致傩戏到目前仍无一个全面、系统的继承人,傩戏人才存在大量流失的风险。课题组负责人对傩戏有着比较深入的了解, 对国内外傩戏的发展、傩戏的保护、傩戏的传承,都有长期的研究,针对恩施三岔地区傩戏, 进行数字化3D 复原与传承的应用研究,基于长期深入的思考,有一定的心得和相应的想法, 并在校级创新课程中带领学生探讨数字化信息下的傩戏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