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辉 张思凯
摘 要:美术鉴赏作为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介绍美术鉴赏的定义和特点,剖析当前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能力不足等。其次阐述美术鉴赏对美术教育的具体作用,包括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适应能力等。最后,提出美术鉴赏教学的优化策略和建议,如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优秀多样的美术作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以期促进美术鉴赏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关键词:美术鉴赏;美术教育;美术教学
在美术教育中,美术鉴赏作为核心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和文化素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的美术鉴赏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美术鉴赏教学的发展。本文将从美术鉴赏的概述、美术鉴赏现存问题、对美术教育的具体作用和教学优化策略四个方面入手,深入探讨美术鉴赏对美术教育的作用。
一、美術鉴赏概述
(一)美术鉴赏的定义
美术鉴赏是人们运用审美知识,结合自己的视觉感知与生活经验等,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判断的欣赏与鉴别过程,使鉴赏者获得审美享受、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特殊精神活动,也是鉴赏者对美术作品再创造的过程。
(二)美术鉴赏的特点
美术鉴赏是指对艺术作品进行审美评价、分析和欣赏的活动,美术鉴赏有以下特点。
一是视觉性。美术作品是一种视觉艺术,学生通过观看各类美术作品,用眼睛这个感觉器官来感知作品的色彩、线条、形状、构图等基本元素,从而形成初步的印象和感受。美术鉴赏的视觉性也体现在学生对作品形式和风格的感受上。
二是情感性。美术作品常常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情绪,而我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也会被作品中的情感所打动,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回应。美术鉴赏的情感性特点也体现在学生对作品的主观感受和理解上。莎士比亚曾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同一件美术作品的感受和情感体验也不同。观众通过观察美术作品,同时结合自身的知识素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作品进行解读和体验,从而形成对作品独特的理解和感受。这种理解和感受往往会激发观众的情感和想象力,从而产生更加丰富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三是创造性。鉴赏活动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鉴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对作品进行解读和体验,也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从而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美术作品。创造性贯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体验和创造过程中,是美术鉴赏的核心要素之一。
四是多层次性。美术鉴赏涵盖了古今中外的绘画、书法、工艺品等多个领域,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朝代、不同作者以及不同艺术风格和流派的作品。美术鉴赏也具有主观性,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会受到自身背景、经验和情感的影响,对作品产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同时,美术作品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如作者的技巧、风格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观众对作品的评价和欣赏。美术鉴赏不仅需要对作品进行感性的评价和欣赏,还需要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来进行理性分析和判断。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得美术鉴赏具有更丰富的层次和深度,能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艺术体验和理解。
二、美术鉴赏教学现存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
单一的教学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美术教育中,有些教师缺乏创新,总是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讲授,仅将课本的文字知识传递给学生,教学内容死板,且留给学生的自由活动空间相对较少。因此,学生对美术鉴赏教学没有很高的热情,美术课堂教学氛围也比较差。这样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对美术的兴趣,还会使学生对美术作品鉴赏及绘画创作缺乏耐心,进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能力不足
现阶段的美术鉴赏教学,部分教师通常会把注意力放在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上,导致忽视学生的鉴赏能力。在传统教学中,鉴赏教学相对落后,课堂氛围也总是不够活跃,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就难以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准把控,缺少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还有些教师过于传统,很少使用网络等现代媒体资源,从某种意义上限制了学生美术鉴赏视野的开阔,也会导致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难以提高。
(三)缺乏实践机会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从书卷中学习到的东西,若不用到实际中则会浮在表面,而通过实践能够达到创造性、娱乐性和教育意义的持续体验。现如今,一些美术鉴赏课程缺乏实践环节,学生无法亲身参与美术作品的创作和欣赏,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美术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很少安排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美术创作比赛等实践活动,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缺乏趣味性
在实际开展的课堂教学中,鉴赏教学并没有很强的趣味性,难以实现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调动。一些教师把很多理论强塞给学生,把美术鉴赏和理论教学混为一谈,美术鉴赏的课程相对较少,这种教学方式会对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教师照搬传统课程详细地向学生们解释作品的特点、风格、背景、内涵等,将欣赏的内容用理论化的方式向学生讲授,很可能使学生对美术鉴赏产生抗拒情绪,从而使课堂缺乏动力,打消学生的热情。
三、美术鉴赏对美术教育的具体作用
(一)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美术鉴赏的实践经验非常重要。艺术作品对人的教育,往往是在毫无强制的情况下,使学生自由自愿、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例如:多听音乐就能培养和提高乐感;文学作品读多读熟了,也就有了比较和鉴别的能力;美术也不例外,多看绘画作品能训练和发展视觉的形式感。鉴赏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美,提高对美的认知。学生通过参与美术鉴赏活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艺术的内涵和精神,从而提高对艺术的理解、欣赏和创作。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艺术家创作出来的作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体现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我们在艺术欣赏活动时,并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审美再创造。这是因为任何艺术作品不管表现得如何全面、生动、具体,总会有许多“不确定性”与“空白”,需要我们通过想象、联想等多种心理功能去丰富和补充。美学家伊塞尔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学生在美术鉴赏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与理解,这种思维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美术作品是人类文化和精神的结晶,美术鉴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精神,这对于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与更好地理解和关注社会与人具有重要意义。在美术鉴赏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来评价和理解美术作品。这种思维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其他领域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精神。通过美术鉴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多元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
(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调适能力
通过鉴赏美术作品,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的情感表达,如悲伤、欢乐、宁静、激动等,从而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美术鉴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感。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学生沉浸其中感受作品的情感氛围,进而达到放松心情、调整心态的目的。美术作品往往能够给人带来宁静、舒适的感觉,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调整心态,通过美术鉴赏教学,学生可以学会利用美术作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通过鉴赏美术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艺术美感和魅力,增强自信心和积极性,进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四、优化美术鉴赏教学的策略和建议
(一)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节奏的加快,艺术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展。对新时代的教师而言,首先,应当改变教学方法,积极学习现代化的媒体技术,呈现学生喜闻乐见的美术作品与美术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仅要密切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还应与时俱进,捕捉新的、符合时代发展的美术鉴赏作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鉴赏知识。最后,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美术馆、博物馆等地方去上课,让学生近距离体验和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和价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提供多样的优秀美术作品,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优秀的美术作品不仅渗透着艺术家的人生理想、艺术追求和价值判断,还蕴含着时代精神、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因此,美术作品既是人们审美愉悦和认知的重要载体,也带有明显的教育功能。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只局限于美术教材,应从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互联网等渠道收集和整理丰富多样的美术作品,建立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库。这些美术作品应涵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不同材质和不同主题的美术作品,以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更好地拓宽审美视野。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多学科交叉内容,如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等,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和感受美术作品,可以帮助学生将美术作品放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中分析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着不同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对于视觉型学生,教师可以更多地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教学资源来帮助他们理解美术作品;对于听觉型学生,教师可以结合讲解、讨论等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搜集和分析美术作品、自主探究美术流派和风格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古希腊著名政治改革家梭伦有一句经典名言“活到老学到老”,要求我们学无止境,不断学习。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包括美术鉴赏理论、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术研讨会、艺术展览等活动,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当然专业素养的提高也离不开自身的努力,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包括对美术历史、流派、风格等方面的了解,以及對现代艺术和艺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从而优化美术鉴赏教学。
五、结语
美术鉴赏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且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鉴赏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品鉴分析,阐释审美内涵,传播文化精神,激发艺术潜力,引导学生成为懂得美、欣赏美、尊重美和创造美的真正“美的人”,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对本文的探讨,我们认识到美术鉴赏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为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必须要重视美术鉴赏教学,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美术鉴赏学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美术鉴赏对美术教育的积极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参考文献:
[1]申丹枫.在美术鉴赏教学中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1.
[2]李文文.浅析美术鉴赏在学前美术教育中的作用[J].艺术家,2020(1):144-145.
[3]刘佳帅,孔新苗.视觉文化语境下美术鉴赏教育的范式反思与更新[J].美育学刊,2016(4):110-113.
作者简介:
赵鹏辉,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美术)。
张思凯(通信作者),佳木斯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