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斯苑
摘要:统编版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文《灯笼》,是吴伯箫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本文基于“素养”的视角,从“灯笼的夜晚意义、灯笼的个性化言说、灯笼里的人、灯笼的文化共鸣”四个方面进行深入解读。
关键词:灯笼 文本解读
《灯笼》里有这么几个时空组合的画面:挑灯笼伴祖父夜行;接纱灯,上、下灯学;村口高挂红灯笼,照亮夜行客;元宵张灯,猜灯谜;族姊远嫁,宅第红灯高挂;纱灯上描红;乡俗还愿,村口红灯高照;挑灯看剑,追慕名將,看似“琐碎”的画面,组合成一幅幅普通的乡村生活图景。整个篇章显现出来的是温馨与恬静的画面,灯笼,既是叙事线索,也是情感的寄托。
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战火连天的抗战时候,炮火击毁了无数文人的梦想,想要家园重归的愿望更是难上加难。事实上,作者吴伯箫的内心一直处在“出发”和“归来”之间,灯笼,是一种意象,是一种审美,更是一种文化的符号和传承。
一、灯笼的夜晚意义
《灯笼》一文里回忆的所有事件,均与灯笼有关,而与灯笼有关的时间背景,都是夜晚。张华《文本解读技术——手把手教你读文章》一书中指出:从时间属性来看,黄昏是昼与夜、光明与黑暗交替的时刻……这个时间又是归巢的时间,在农业社会中,这自然代表着对团聚、厮守、会合的渴望与期待,以及对温暖情怀的向往和牵挂。
灯笼的意象正是如此,其描绘的生活场景,是作者深深挚爱着的家乡,每一处地方,都是作者的精神家园。梦想是夜晚的一盏灯,照亮了作者心底的愁绪,灯笼已然成为夜晚的一部分,成为夜晚的存在。
二、灯笼的个性化言说
人是能言说的生命存在,散文是个人化的言说产物,《灯笼》所呈现的“言说”是多元的。“灯笼”“灯楼”“灯火”“红灯”的字眼反复出现,其核心字眼是“灯”,共同特点是可以“点亮”,发出“亮光”,夜晚,灯光满满,关于灯笼的记忆也是满满的。在作者眼里,灯笼是故乡的愁结,那些关于灯笼的人和事,其实都是乡愁,结是解不开的报国无门的壮志。纵观吴伯箫创作《灯笼》的时代背景,不难发现,作者心中的“灯笼”,是保家卫国、驰骋疆场的决心,是抗战能取得胜利后归家的渴盼。这是一种由个人上升到文化,由文化上升到整个民族的情感,一端是国,一端是家,家园——社会——历史——家国,反复在心里徘徊。一盏灯笼,无数记忆,一份情思,无数情感的变迁,虽不惊艳,这份温情也足以品味多年。灯笼是日子红火,团圆幸福的象征,一盏灯笼,点亮了内心的期许,点亮了内心某个角落那炽热的民族情感,也见证了多少提灯相伴的深情。灯笼文化让我们懂得了纱灯描红的雅致,也懂得了宫灯深长的历史况味。
喜欢光亮是孩子们的天性,而夜晚,更能凸显出灯笼的光,那是一道点亮民族希望的光,是一道属于故乡亲人世间烟火生生不息不断传承的光。写作本文时,吴伯箫在山东任教,他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积极奔走,他愿意为抗日而奉献而牺牲,灯笼是光明的象征,是渴望走进新时代的怀想。“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记忆里的网挤着的就都是”类似这些个性化的言说,实则是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一盏灯笼,点亮了内心的理想,情不是空洞的,理想也不是抽象的东西,理想就在眼前。
普鲁斯特认为人的生活只有在回忆中才形成真实的生活。吴伯箫先生热爱家乡,作者中学毕业后远赴他乡求学,一直辗转异地谋生,内心孤苦落寞,正是一盏灯笼触动他对家乡强烈的思念和回忆。
三、灯笼里的“人”
灯笼里有母亲、祖父、孤行人,李老五,族姊……这些都是作者至亲的人,是内心的情感皈依者。“虽然人已经是站在青春尾梢上的人,母亲的头发已全白了”,“想起祖父雪白的胡须”“村中老头的呵狗声”,都格外亲切。其实,这些人的背后,还有一个吴伯箫自己。
上灯学时从母亲手中接过“小的纱灯”和“消夜食品”,足见母爱的刻骨铭心,透过内心,不难发现其实是作者对相聚的渴盼;手提灯笼,随风飘扬,小小的心灵,等待的是祖父归来的喜悦,也是对相聚一刻的无比珍惜。记忆里的亲情是永不退色的。族姊远嫁,婚礼异常隆重,彻夜笙歌,敲锣打鼓,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喜庆仪式;元宵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条龙灯让当时还年幼的作者怎么也看不够,心灯引路,浓浓乡情慰藉着夜归的人。
文本解读既是一个接受过程,也是一个发现过程,文本是一个隐含着丰富内涵,并需要价值发现和意义建构的符号结构。文本解读过程就是一个还原语境,进而探求意义,并建构读者自己理解的过程。文章用散文的自由笔法,绵延展开的是一组组乡土人文风景,其本土化文化元素就有如一根无形的红线,贯穿着一串串珍珠般的乡土撩人的质朴美。戏如人生,其实戏远没有人生来的繁复与残酷,戏的结局早有定数,而人生永远是一座让人无从考究的森林,演戏人与看戏人能活在戏里亦是一种幸福。灯笼里并没有戏的成分,但,却有着戏的悠远。作者深挚的语言、情感在层层怀想中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灯笼的文化共鸣
身体的出发,身体的归来,内心的出发,内心的归来,在出发与归来之间,多少聚散离合又相逢。作者内心的灯笼,是一种壮志难酬的文化共鸣,更是激起无数游子乡土情怀的共鸣。这种共鸣代表着故土、亲人,自己在那样的年代,在意绪纷繁中越来越坚定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塞外沙场、夜里挑灯看剑,霍去病、李广、裴度等汉唐名将一一出现,成长中,母亲那特制的纱灯照亮作者的求学之路……这些,都折射出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对传统文化的感念,灯笼所代表的光明和胜利,将唤起所有中华儿女的文化共鸣。情感与文化,是相互交融的,小时候关于灯笼的往事,承载着对家的眷恋,也正是那样的家庭氛围,培养出他深厚的家国情怀。
在聚散中“出发”,在相逢中“归来”,在多元的解读中,我们能深入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意图,走进作者的内心,走近文本本身,进行深入的文本解读,同时基于“素养”理念下的课程设计,会让初中散文教学的路更清晰和辽阔,散文课堂教学也会散发出更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肖培东.自由笔法,自然流畅——《灯笼》自读课教学思考[J].语文建设,2019(09):18-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6.
[3]王荣生.散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8.
[4]张珍娟.群文阅读之民俗意义探究——“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教学,2019(08):65-68.